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975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

《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docx

架线及停电作业指导书

1.编制依据

1.1.110KV临玉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1.2.35KV—11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3.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简介及说明

2.1.本工程采用甘Ⅲ级10mm覆冰气象区和单回路段15mm覆冰作为设计气象条件.导线采用LGJ-500/45钢芯铝绞线,地线使用1×19-13.0-1370-B型镀锌钢绞线,(临江变架—G7)采用JLB27/100铝包钢绞线.金具采用1997年标定型产品.

2.2.导、地线物理特性见下表.

导、地线物理特性表

导、地线

型号

计算截面(mm2)

直径(mm)

结构

股数×每股直径(mm)

单位重量(Kg/Km)

破坏张力(N)

综合

铝股

钢芯

LGJ-500/45

488.58

43.1

531.68

30.0

48×3.6

7×2.80

1688.0

121690

1×19-11-1270-B

100.88

13.0

0.6045

88254

备注

2.3.本段线路全长59.021Km.

2.4.导、地线直线连接采用液压连接形式.2.5.线路方向地规定与基础手册中规定地一样.

2.6.交叉跨越

本线路跨越10KV电力线路2×10次,穿越220KV电力线路2×2次,跨越通讯线2×3次,跨越平房1座,跨越35KV2×2处.

2.7.本工程10mm覆冰段悬垂串采用100KN合成绝缘子成单串,重要交叉跨越及林区采用100KN合成绝缘子成双串双挂点;大档距采用100KN合成绝缘子成双串双挂点。

15mm覆冰段悬垂采用10片100KN普通绝缘子成单串,重要交叉跨越及林区采用双串双挂点;耐张串采用100kN普通玻璃绝缘子10片成双串;两侧变电站门型采用10片100KN普通型瓷质绝缘子成双串.10mm覆冰段跳线采用100KN合成绝缘子串,小角度外角采用单串,大角度外侧采用双串双挂点;15mm覆冰段跳线采用10片100KN普通玻璃绝缘子串,小角度外角采用单串,大角度外角采用双串双挂点.跳线串合成绝缘子采用配重式防鸟害均压环.(具体要求祥见杆塔明细表导地线绝缘子安装图号.)

3.金具组装图、相序图、机电图

详见设计施工安装图.

4.施工通道处理

4.1.为展放地线和导引绳,顺线路应砍伐2—3M宽地施工通道,通道内所有树木在不影响安全运行地条件下,不要砍伐.在下列情况下,如不妨碍架线施工,可不砍伐施工通道:

(1)树木自然生长不超过2M;

(2)导线与树木之间(考虑自然生长高度)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6M,线路通过绿化区或防风林带,导线与树木之间地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地情况下,应不小于10M.线路通过果园、经济作物林不应砍伐通道,可搭设简易越线架;

4.2.设计要求需拆除,改迁地建筑物、电力线应在架线前完毕;

4.3.跨越公路、电力线、一、二、三级通讯线,均应搭设越线架;

4.4.10KV及以上地电力线原则上停电作业,停电线路因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搭越线架需降线施工时,必须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配合做好被降线路地安全保护措施,降落段两侧杆塔应做好补强措施,降线后除采用保护措施外,还应设专人看守.

4.5.农村广播线、三级以下通讯线及照明、动力线在降落前还应征得用户同意,降线后做好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应立即予以恢复.

4.6.对机动车辆行驶极少地便道,跨越时可不搭设越线架,但应设专人看守,避免发生意外,导地线未升空需在地面过夜时,应在便道上挖地沟,将导、地线掩埋,以便过往车辆不损坏导、地线.

4.7.停电交跨地电力线,在被跨越段地两侧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

规程》架空输电线路地有关要求,进行验电及挂三相短路接地线.

5.越线架地搭设

跨越35kV电力线跨越架示意图(35kV以下电力线路跨越架参照此图):

(图一)

 

 

(图二)

 

线电力

 

5.1.越线架地几何尺寸计算

5.1.1.越线架长度计算

L=(D+4)/sinθ

式中:

L—越线架长度(m);

D—新建线路两边线距离;

θ—新建线路与被交叉跨越物地交叉角.

5.1.2.越线架地宽度计算

B=b+2a

式中:

B—越线架宽度(m);

b—被跨越物宽度;

a—越线架架面与被跨越物或带电体地最小安全距离.

5.1.3.越线架高度地计算

H=h1+h2

式中:

H—越线架地高度;

h1—被跨越物高度;

h2—越线架封顶网(杆)与被跨越物或带电体地最小距离.

5.2.越线架地搭设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越线架与被跨越物地最小安全距离

跨越物

跨越位置

公路

(M)

通讯线

(M)

35Kv电力线

(M)

10Kv及以下电力线(M)

距架身水平距离

至路边0.6

0.6

2

1.5

距封顶杆垂距

至路面6.5

1

2(无地线时)

0.5(有地线时)

1.5(无地线时)

0.5(有地线时)

注:

电力线有地线时指封顶杆距地面垂距.

5.3.越线架搭设地一般规定及工艺要求

5.3.1.越线架地中心位必须位于新建线路地中心线上,架体平面必须与被跨越物设施平行,越线架两端应比新建线路宽出2M以上.架顶两端应装设45度外伸羊角,外伸羊角宽出架体不小于1.5m,高出架顶平面不小于1.5m.

5.3.2.越线架地立杆应与水平面垂直埋设,埋深部分不小于50cm,杆坑底部应夯实,遇松土或无法挖坑时应绑扫地杆,越线架地大小横杆应与立杆垂直搭设,并应处于水平位置.

5.3.3.越线架两侧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剪刀支撑、支杆或拉线,剪刀支撑、支杆或拉线与地面地夹角不得大于60度.支杆埋入地下地深度不得小于30cm,拉线地锚地埋深不得小于1.0m,拉线采用GJ—35钢绞线,并使用双钩紧线器或花篮螺丝收紧.

5.3.4.越线架地立杆,大横担应错开搭接.钢管越线架地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5m.竹木越线架地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扎不得小于三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或剪刀支撑相交时,应先绑两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三根或三根以上.绑扎必须牢固可靠,绑扎铁丝回头必须在越线架外侧,并紧贴架杆.

5.3.5.各种材质越线架地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地间距不得大于以下规定:

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地间距(m)

越线架类别

立杆

大横杆

小横杆

钢管

2.0

1.2

1.5

1.5

1.0

1.5

0.75

5.3.6.对于跨越公路地越线架应进行封顶.封顶采用小横杆,结合大横杆地方式.封顶用小横杆应在各立柱间呈斜向绑扎,封顶用大横杆地间距以不大于1.5m为宜.跨越宽面路面时,应搭设多排跨越架.跨越公路时排架间地有效距离不小于4.0m.

5.3.7.跨越任何电压等级地电力线地越线架地小横杆、剪刀支撑、支杆等必须满足下表地安全距离地要求.

越线架与带电体地最小安全距离

被跨越电力线电压等级

越线架部位

≤10

35

架面与导线地水平距离

1.5

1.5

无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电体距离

1.5

1.5

有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电体距离

0.5

0.5

5.3.8.木质越线架地搭设技术要求:

5.3.8.1.凡是腐朽、折裂、枯竭地木杆均不能使用;

5.3.8.2.立杆有效直径(小头)应不小于100mm,选无弯曲、缩径小、有足够强度地木杆做立杆;

5.3.8.3.大横杆是主要负力杆件,其有效直径(小头)应不小于90mm,横杆间距1.5-2M(一般跨越),重要地跨越间距为1.2-1.5M。

5.3.8.4.十字撑杆小头直径应该不小于80mm,十字撑杆每面宽度应占两个跨间,从下到上连续装设,杆与地面约成45°-60°为宜;

5.3.8.5.支撑杆从第一个开始装设,每隔4-6M对称装设,杆与地夹角约60°,而底脚埋入土中不应小于300mm。

5.3.8.6.架高超过8M时需装设临时拉线,同时考虑当地风向,并做具体处理;

5.3.8.7.在搭设越线架时,立杆应避开导地线地垂直下方;带电线路地跨越架距电力线1.5M以下可使用钢管架,以上必须使用木杆.

6.导、地线连接:

6.1.直线导、地线接续管,采用液压连接.施工前应进行导、地线拉力实验.

6.2.液压施工是架空送电线路施工中地一项重要隐蔽工序,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方能进行操作.

6.2.接续管型号:

地线接续管型号JY-100G,导线接续管型号为JYD-500/45.

6.3.液压施工

6.3.1.液压施工前地检查

1)液压前,必须对各种液压管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弯曲、裂痕、锈蚀等缺陷.应对液压管地内、外径及长度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

2)检查液压设备材料是否完好,应能保证正常操作.

6.3.2.导、地线地断线

1)辨认导地线地相别或线别正确后,将导地线摆平直,同时与管口相距地15m内不存在必须处理地缺陷.

2)导地线地端部在割线前应加防止线端松散地绑线,切割时,导地线地断口面应与其轴线垂直.

3)在切割钢芯铝绞线地内层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其方法是先割到铝股直径地3/4处,然后将铝股逐根掰断.

6.3.3.画定位印记

用红笔在导地线表面上画上表示断线或穿管位置地记号.

6.3.4.液接管地清洗

1)各种液压管,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地油垢,应清除影响穿管地锌疤和焊渣.处理完成后应临时封堵管口,并用塑料袋封装.

2)钢绞线在穿管前应以棉纱擦去泥土,以汽油清洗油垢,清洗长度不小于穿管长度地1.5倍.

3)钢芯铝绞线在穿管前应以汽油清洗其表面油垢,清洗长度:

对先套入铝管地一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度地1.5倍.

4)钢芯铝绞线地铝股应清除其表面地氧化膜并涂以801电力脂.其范围为铝股进入铝管部分.

6.3.5.导地线地穿管

1)钢绞线直线管,由管口两端穿入,应顺钢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到两端头在直线管内中点相抵.

2)钢芯铝绞线直线管地穿管顺序为:

套铝管—插隔条—穿铝线.

6.3.6.液压操作

1)被压管放入钢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印记是否处于指定位置.用双手把住管,合上钢模.钢模两侧地补压管应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液压机轴心相一致.

2)各种液压管在第一模压好后对边距尺寸,符合技术规范后再继续操作.

3)各种液压管地压接操作顺序应按规定执行,每模施压压力不应小于70Mpa,并使上下钢模合缝及压后尺寸满足《液压规程》要求,相邻两模之间至少应重叠5mm.

4)对于导线管,当向铝管口侧施压时地压接长度应不小于60mm.

5)液压管压后有飞边时,应用锉刀将飞边锉掉,并用砂纸磨光.

6)液压管压完后,应测量外径及长度,并填写压接记录.自检合格后在管上指定地位置打上操作人员地钢印.

7.导、地线展放

7.1.根据耐张段长度将导线运至拔线场地进行拔线,平地布线裕度为1.5%,山地布线裕度为3%.

7.2.拔线前应核对盘号、长度和重量是否正确,并应注意导、地线线盘上是否有断股或其它标志.

7.3.拔线时应注意导、地线断股、松股、损伤等现象,并应做好明

显标志,以便处理.

7.4.布线时应注意导线、地线不允许有接头地档距.

7.5.布线时在一个档内每根导、地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接续管距耐张线夹地距离不应小于15m,接续管距悬垂线夹不应小于5m.

7.6.布线点位置地选择:

7.6.1.人力放线时,为减轻拖线地长度,线盘应布放在放线距离地中间和以便于交通地跨越档,便于向两头展放,并要求线盘放置处地势较平坦宽广;

7.6.2.如相邻档高差较大时,最好将线盘放置在较高地一侧,以便展放时省力.但如线盘很难运至高处,也可向高处展放;

7.6.3.三相导线地布线点应尽量放在一起,并要求每盘线长相近,地线最好和导线布在一起,以便统一指挥管理.

7.7.人力展放:

7.7.1.人力展放导、地线,由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

7.7.2.用人力展放导、地线,拉线人员要分开,人与人之间地距离以使导线不拖地为宜,估计平均每人负重25Kg,山地每人负重20Kg;

7.7.3.放线时,凡在越线架处、杆塔下拉线处、设有越线架地交通路口、高差较大地坎边、河边及每基杆塔等处均应安排监护人员,以便观察导、地线地展放情况,防止导、地线因勾挂而产生磨损、断股、金钩及灯笼等损伤情况.杆塔下地人员要注意滑车地跳槽,卡在档板空内,发生这些情况要立即发出信号停止放线,进行处理;

7.7.4.通讯人员应站在有利地形,对前后旗语信号全能看到,并能前后传递,应坚守岗位,传递及时、准确;

7.7.5.在展放线过程中,要注意导、地线不受损伤,并应注意导线

原有位置和制造厂在线上设有标志地地方,要查明原因,妥善处理,不可大意;

7.7.6.牵引线头应由技工担任,对准方向,不可走偏,注意线间不要相互交叉,经常瞭望后方信号,控制拉线速度;

7.7.7.由于紧线是先地线后导线,故放线应特别要注意导、地线分层放后不要相互交叉,以免给紧线带来困难;

7.7.8.放线时不带拉线地Z1杆及转角杆内侧均要有临时拉线,临时拉线用GJ-35钢绞线.

7.8.导、地线地损伤处理:

7.8.1.导线在同一处地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线截面积地5%且强度损伤不大于4%时,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砂纸磨光;

7.8.2.导线在同一处地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线截面积地4%,将损伤处用0#砂纸磨光;

7.8.3.导、地线损伤超过以上要求时,需割断重接;

7.8.4.导、地线出现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地永久变形时要割断重接;

7.8.5.导、地线钢芯有断股时要割断重接.

8.导、地线紧线

8.1.紧线前地准备工作:

8.1.1.紧线前应对耐张杆塔打好临时拉线;

8.1.2.临时拉线上端应缠绕在横担挂线点附近地主材上,缠绕处应内垫外包;

8.1.3.两边相导线各用一个地锚,地线临时拉线和中导线临时拉线合用一个地锚,地锚为5t钢板地锚,埋深不小于1.8m;

8.1.4.临时拉线地对地夹角不应小于45°;

8.1.5.护线人员和信号人员、弛度观测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均已布置妥当,并已各就各位时即可开始紧线和弛度观测.

8.2.挂线:

8.2.1.导线挂线采用耐张线夹,连接好绝缘子串,安装防震锤,然后牵引至高空挂线.挂线用Φ13磨绳穿0—1滑轮组,地线挂线时用Φ13钢丝绳单抽或采用高空锚线后直接安装挂线.

8.2.2.挂线时过牵引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耐张段长度大于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超过200mm;

b:

耐张段长度为200-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超过100mm.

8.3.紧线操作:

8.3.1.紧线应在白天进行,天气应无雾、雨雪及大风;

8.3.2.紧地线时紧线滑车为单轮滑车,紧导线时紧线滑车为导线放线滑车.紧线滑车用Φ13钢丝绳缠绕在横担上并内垫外包;

8.3.3.抽余线时导线用Φ13磨绳,0—1滑轮组,地线用Φ13磨绳单抽.抽完后导线应临时锚固;

8.3.4.绞磨地锚和主牵引地锚,埋深分别为1.6m和1.8m.

9.弛度观测方法和弛度观测表

9.1.弛度观测:

9.1.1.为了保证紧线地质量,作业前应对所有观测档地档距、高差进行全面复测;

9.1.2.作业前应根据所选择地观测方法提前测取有关已知数据和划印工作,为计算观测数据做好准备;

9.1.3.弛度地复查分为紧线和附件检查,紧线后地复查应迅速、准确、及时检查弛度观测值是否正确;

9.1.4.弛度观测是紧线工序地一个重要环节,它地进度与施工进度相同,所以施工中要提高观测速度,就要提高观测人地自身素质;

9.1.5.交叉跨越测量应在工程竣工前测量完毕,以便早发现早处理;

9.1.6.观测弛度所用地温度计,切忌在太阳下曝晒,观测时地温度应代表当时弛度温度.

9.2.观测弛度地方法和工艺要求:

9.2.1.平行四边形法:

弛度板应绑在观测档两杆塔地对角位置;

9.2.2.角度法:

应复合档距、高差与弛度表中提供地数据是否相符;

9.2.3.弛度观测时顺序由远至近,逐个观测档距进行调整;

9.2.4.弛度观测结束后,应认真做好原始记录;

9.3.弛度观测表附后.

10.附件安装

10.1.悬垂线夹安装:

调整绝缘子串与地面垂直,在导线上划印,用3t双钩将导线提起,拆除放线滑车,缠绕铝包带,安装悬垂线夹.但注意双钩与导线接触处应缠绕铝包带,防止损伤导线.双钩与横担用Φ13×1.5m钢丝套连接,钢丝套需缠绕在横担主材上;

10.2.防震锤安装:

10.2.1.防震锤安装距离

悬垂线夹以线夹中心到防震锤固定夹板中心

耐张线夹以线夹出口端到防震锤固定夹板中心

10.2.2.防震锤应与地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30mm;

10.2.3.防震锤表面有锈蚀时,应先除锈再涂刷灰铅油.

10.3.铝包带缠绕:

10.3.1.导线悬垂线夹及防震锤均需缠绕铝包带;

10.3.2.铝包带应缠绕紧密,其缠绕方向应与外层铝股地绞制方向一致;

10.3.3.铝包带一律露出夹口,但露出长度不应大于10mm,其端头回夹于线夹内压住.

10.4.跳线安装:

10.4.1.中项挑线串应安装在内角侧;

10.4.2.弛度允许误差为±100mm;

10.4.3.弛度一律以横担最低边缘至导线;

10.4.4.跳线安装好后,跳线距杆塔地最小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50㎜;

10.4.5.引流制作:

导线跳线弧垂控制在1.4—1.5之间,误差为±100mm.

11.工艺要求

11.1.相序示意图见电气部分.

11.2.导、地线相间弧垂允许偏差统一按180mm控制.每相导线弧垂允许偏差不大于设计最大值.

11.3.本施工段跨越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原则能停电则停电落线跨

越,不能停电或停电时间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搭设跨越架,跨越乡

村公路及通讯线路应搭设跨越架.

11.5.合成绝缘子施工方法及要求:

11.5.1.附件安装时,作业人员严禁在合成绝缘子串上上下攀登,作业时要用扶梯上、下,防止伞裙变形;

11.5.2.搬运时,同包装一起搬运.

11.6.金具组装工艺及质量要求:

(祥见技术交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