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959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docx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建立合理、公正的计件工资制度,调动生产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车间内的生产一线工人以及车间内同生产一线工人劳动有着密切关联的不直接生产产品的辅助工人(包括车间库管员、统计员、质检员、机修员等)。

3、计件工资的形式

根据车间生产作业情况及各岗位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

集体计件工资制、间接计件工资制和全额无限计件工资制。

3、1集体计件工资制

集体计件工资制,就是公司将车间或班组作为一个计件单位,员工工资整体计件到车间或班组,再由车间或班组按照各成员不同的岗位工资标准及出勤日数决定工资分配率,员工工资按工资分配率进行分配。

计算方法:

(按工时定额计算)

(1)集体计件单价=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2)集体计件应得计件工资总额=计件单价×集体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

(3)工资分配率=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标准工资总额。

(4)个人应得计件工资额=个人时工资率×个人实际工作时数×工资分配率。

说明:

(1)集体内各成员的单位时间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标准÷20.92÷8。

岗位工资标准=基数×岗位工资等级系数。

基数由公司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予以确定。

岗位工资等级系数由公司视各岗所需的技术能力、劳动强度、责任大小及工作环境,予以确定。

具体标准见《生产一线工人岗位工资等级系数表》。

(2)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由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运用技术测定法、统计法、现场测试法等对单位产品应消耗的工时进行确定。

(3)集体标准工资总额=集体内各成员单位时间的标准工资之和×集体实际耗用的工时总数。

3、2间接计件工资制——适用于生产辅助工。

生产辅助工按所在车间生产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的120%计发工资。

3、3全额无限计件工资制

适用于劳动成果可以单独统计、能够制定个人产量定额或工时定额并且可以由一个人有效地完成工作的岗位。

计算方法:

(按工时定额计算)

(1)计件单价=个人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2)个人月应得计件工资=计件单价×个人月实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4、加班工资

计件工资员工在完成标准工作时间的计件定额后,被安排于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加班工作的,按下列标准支付加班工资:

(1)安排员工在正常工作日内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加班的,按计件单价的150%计发加班工资。

(2)安排员工在休息日工作又未安排员工补休的,按计件单价的200%计发加班工资。

(3)安排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计件单价的300%计发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一律依据考勤卡所记录的时间及其在加班时间内所完成的产量予以计算。

5、新进生产一线工人前三个月为培训期(含试用期),培训期享受保底工资待遇。

保底工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培训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按所确定的岗位工资等级系数计发工资。

培训期满经考核不合格的,延长一个月的培训期,如仍经考核不合格解除劳动合同。

6、计件工资员工连续两个月未完成计件定额任务的,按不能胜任本岗工作处理,原则上解除劳动合同。

7、计件工资员工在提供了正常劳动后,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生产一线工人岗位工资等级系数表》

 

部门

一岗工资等级系数

二岗工资等级系数

三岗工资等级系数

四岗工资等级系数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裁剪车间

 

裁剪工(画版、制版)

 

 

 

 

 

分片工、(装包)拉布

 

绣花车间

 

 

 

电脑绣花机操作

 

机绣工

 

平机工

 

印花工、(含制版)

 

检整车间

 

 

 

 

 

 

 

检验工、探针工、包装工

 

绗缝车间

 

 

 

电脑绗缝.

锁边

平机工、

梳理工、

封底

 

手绗、充棉、喂棉、检验、装套

8、附则

8、1公司每月15日以现金或银行转帐形式向员工支付工资。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迟支付工资的,公司将提前告知。

8、2因员工个人原因造成公司损失的,公司将分期从员工工资中扣除赔偿金,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8、3车间编制的工资表应经员工签名认可。

8、4公司在向员工发放工资时将向员工提供工资单,员工应在工资单复本上签名。

8、5工资表的保存期限为2年。

8、6员工对工资产生疑问或因计算错误或其他过失造成工资与实际金额不符时,员工有责任立即与财务部或相关部门联系,申请薪资复核。

8、7对于本制度所未规定的事项,由人力资源部依照其他管理制度执行,需要时可及时编制新的补充规定或专项规定。

   8、8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公司总经理会议讨论通过后批准颁行。

2.薪酬制度建设应体现员工劳动的多样性和能动性。

(1)关注职位相对价值,同工同酬,不同工则不同酬。

这里的“同酬”不是指相同的薪酬绝对值,而是指相同的薪资带。

企业内部各个职位在工作要求、工作责任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

在制定薪酬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员工劳动的多样性,公平确定企业内部各职位的相对价值。

不同职位的薪酬水平的排列形式必须保持公平性和一致性,在薪酬水平等级的多少、不同薪酬水平之间级差的大小以及确定薪酬级差的标准等方面体现出公平。

(2)关注个人绩效,按绩分配。

区别同一职位上的胜任者、合格者和不合格者,将这些差异在薪酬制度中加以体现。

确保员工的薪酬与其绩效一致,也就是与其单个生产周期的劳动边际效益等值。

研究表明,同一职位的不同员工之间的绩效可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而且在越是需要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岗位上,这种差别就越明显。

显然,一个内部公平的薪酬制度必须关注员工是否真正创造了价值,创造了多少价值。

有多少有效付出就会获得多少回报,这样的薪酬制度才是公平的。

3.强调薪酬制度的有效执行。

制度的执行与制度的建设同等重要。

公正的薪酬制度唯有获得有效地执行,方能实现“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

要防止公正的薪酬制度在执行中异化、变质,防止制度推行缓慢、不力。

在某种程度上讲,强调有效执行就是强调程序的公正。

制度是基石,程序则是保障,公正的执行程序保障着公正的薪酬制度的真正实现。

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方法

根据上述实现薪酬内部公平的要点,企业在薪酬管理中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

1.建立并宣传合理的公平观。

通过培训、沟通等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建立企业的公平观;通过规章制度、薪酬手册制定明确的薪酬标准,以此具象并强化内部一致的薪酬公平观。

在公平观的建设和宣传中,公司必须对“付出”与“有效付出”,“收入”与“部分收入”、“全部收入”等概念作明确地辨析,进而建立统一的公平标准。

员工在工作中的一切努力是“付出”,但不等同于“有效付出”。

能够创造和提升企业价值的付出才是“有效付出”,反之则为“无效付出”。

员工的“收入”不仅仅是指物质回报,还包含培训、晋升机会、发展机会、心理收入、生活质量等非物质回报,是“一揽子薪酬”(totalcompensation,或称总量薪酬、整体薪酬)。

2.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iobevaluation)就是根据各职位对企业经营目标的贡献,对企业中的各个职位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决定企业中各个职位相对价值的大小,从而确立一个合理、系统、稳定的工作结构,开发一个工作价值的等级制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各职位的薪酬级别和职位待遇。

职位评价立足于岗位,从劳动多样性的角度设计薪酬,依靠价值定待遇,使不同职位之间的比较科学化、规范化,让员工相信公司每个职位的价值都反映了该职位对公司的贡献。

由于它对薪酬的基础作了明确、清晰地限定,避免了由于薪酬基础限定模糊引起的员工不信任和对偏袒、歧视的怀疑。

由于职位评价的作用,员工对各职位间的价值差的接受性相对较高,对绝对薪酬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增强,易于获得薪酬的内部公平感。

3.基于绩效的薪酬。

将员工的薪酬分为两大部分:

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

由职位或技能决定的基本工资按付酬周期按时发放,绩效工资则是按照每次的考核结果,对照预设的达标值按比例发放。

同时,一些非强制性福利、培训、精神奖励、晋升等也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

绩效薪酬可以有效地衡量员工的有效付出,将个人回报和个人对企业的有效付出挂钩,强调个体劳动的能动性,可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公平现象。

制定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估体制,是有效实施绩效薪酬、实现内部公平的重要环节。

要体现绩效薪酬的决定过程的公平,首先要让员工参与业绩评估标准的制定。

要通过讨论、沟通等方式,让员工参与目标设定,使其有效行使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使组织为其制定的绩效目标更客观、更公正、更具可接受性。

第二,与员工进行有效的绩效反馈与辅导。

一旦目标设定,管理者必须提供信息反馈,而且信息反馈必须及时。

绩效评估报告是以结果为主的,而反馈则更侧重过程。

关注反馈和辅导,可以有效地避免完全的结果导向下由于对工作环境及其变化的忽视所引起的不公。

第三,要克服绩效评估中的各种主观性、随意性错误,如第一印象、近期印象、克隆效应等,确保评估的公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