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869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docx

高一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汇总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人类已经观测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2、区分天体的概念。

区分自然天体与人造天体。

3、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最高)——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最低)

4、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巨行星为木星和土星。

远日行星为天王星和海王星。

地内行星为水星和金星。

地外行星为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适宜的温度范围;④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⑤充足的水分。

(原因分析见53P14)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波长范围为0.15~4微米。

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的外部结构:

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3、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

黑子的周期是11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耀斑)产生“磁暴”现象;(太阳风)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现象;(黑子)影响地球气候。

第三节地球运动

1、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自转周期:

23时56分,一恒星日。

3、自转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都相同,均为15°/小时。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纬60度是赤道的一半。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快。

4、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一太阳日。

5、晨昏线的画法、特点和判断。

(53P23—24)

6、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7、国际日期变更线:

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8、地方时的计算:

东加西减。

(经度差15°为1小时,1°为4分钟。

9、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10、公转周期:

365日6时9分。

11、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角速度线速度的特点也跟上面一样。

12、黄赤交角:

23.5°

13、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53P24)

1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点北昼长在北,昼最长在最北。

点往北,北半球的昼变长。

15、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所求点与直射点如果在同一半球,大的减小的。

如果在不同半球,两者相加)

16、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

从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7、五带的划分与四季更替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圈层

                    特      点

地壳

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上层是硅铝层,下层是硅镁层。

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在海洋上缺失,硅镁层连续分布。

 

莫霍面(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组成物质是铁和镍。

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2、岩石圈的范围: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3、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2、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3、地质循环发生在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

4、地壳物质循环图见下图,注意典例。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

(2)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具体实例如下表。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欧亚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欧亚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美洲

3、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P37(板块名称及分布)

4、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煤、铁矿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

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5、风力侵蚀地貌:

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石林、溶洞、地下河、漏斗、丹霞地貌等。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U型谷

流水沉积: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风力沉积:

黄土高原、沙丘、沙垄。

第三节大气环境

1、大气层自下而上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理解各层大气的特点。

(53P46基础知识)

2、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吸收和散射具有选择性。

4、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5、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弥补了地面的热量损失,实现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6、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和其他因素(气象因素)。

7、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理解热力环流的图示、等压线的变化。

理解城市热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

(53P48—49)

8、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9、气压带风带分布图(见右图)

10、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3P59)

11、气压带风带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

12、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所切断。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大,控制范围最广。

13、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14、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夏季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15、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原因:

亚洲东部位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

16、冷锋、暖锋的判断方法(53P71)

17、冷锋、暖锋与天气(53P69)(注:

过境前、时、后天气)

18、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暴发的寒潮,多是冷锋造成的。

梅雨是由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准静止锋)、锋面移动缓慢造成的。

19、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53P70)

20、锋面气旋系统:

南北半球的判断、锋面的位置、冷暖锋的判断、雨区的位置。

(53P71)

21、气温和降水的成因分析

2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及其判断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1、水循环的类型、环节、意义以及图示(53P78)

2、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图示(53P79)(注意08规则)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3P80)

4、河流的补给类型(53P80)

5、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53P81)

6、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命出现以前,是化学演化过程。

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

2、五个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书本P67表格)

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恐龙中生代末期灭绝。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①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③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

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3、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4、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要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6、案例:

①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P71)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纬度地带分异和干湿度地带分异的特征差异(53P93)

2、垂直分异规律特点(53P93)

3、陆地自然带分布图(53P93)

4、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案例:

①绿洲;②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③南美洲南端东岸的温带荒漠带;④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山麓的地方性分异。

(其他见53P92)

5、森林自然带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森林自然带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草原自然带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荒漠自然带分布于干旱地区。

荒漠属于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

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聚落按照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3、半坡村落分布在河谷阶地(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

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绿洲分布的地区,该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

4、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由于纬度较低和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又因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夏无酷暑。

5、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河流的交汇处、河流的入海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过河点)。

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

6、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53P101)

7、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

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8、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

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

2、地质时期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3、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挪威的曲线和中国的曲线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经历了温暖期(气温比现在高3~4℃)和寒冷期(气温比现在低1~2℃)。

气温波动4-6℃。

4、雪线的影响因素:

气温、降水和地形条件。

5、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波动上升,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

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

雪盖冰川面积减少。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6、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53P101基础知识)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的判断。

2、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前煤炭时期被称为“木柴时代”;煤炭时期被称为“煤炭时代”;后煤炭时期被称为“石油时代”。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转向可再生能源。

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中国以煤炭为主。

4、农业社会阶段:

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后工业化阶段:

后天性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的判断。

2、自然灾害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

我国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

3、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

洪涝灾害的原因和措施。

4、我国的降水地区分布:

春夏之交:

华南地区。

6、7月份:

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准静止锋影响。

7、8月份:

华北、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

8、9月份,东南沿海受台风的影响。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

生物学规律、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

分为原始型和传统型。

人口死亡率首先开始下降。

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前。

5、“高-低-高”模式:

称过渡型。

18世纪中期以后。

原因是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目前主要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6、“低-低-低”模式:

称现代型。

原因是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目前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

德国是负增长。

日本和俄罗斯是接近于零增长。

7、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原因(53P112)

8、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

9、学会看三角坐标。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2、人口容量是最高人口数。

人口合理容量是最适宜的人口数。

3、人口容量的特点:

①临界性;(人口合理容量)②相对性;③警戒性。

4、人口容量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5、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以上为正相关)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

第三节人口迁移

1、人口变动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2、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②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③政治因素:

政策因素、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

④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4、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及结果和影响。

方向:

二战前,主流是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二战后,从经济水平低的地区迁向经济水平高的地区。

原因:

二战前,新大陆的发现,欧洲人去“淘金”。

二战后,发达地区工资水平,工作条件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劳动力有很大的吸引力。

结果:

二战前,美洲人口迅速增长;二战后,发达地区人才和劳动力增多。

影响:

二战前,开发了美洲地区,促进美洲地区发展。

二战后,促进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同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及培养了人才,又造成人才外流。

5、我国人口迁移特点。

(53P113基础知识)

6.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

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

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

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7.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

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河流的交汇处、河流的入海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过河点)。

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

(53P122—123)

2、码头建设在河流的凹岸处。

居住区应布置在有污染的工业区的上风向或者城区河流的上游。

3、商业区的分布特点:

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居住区的分布特点: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53P123)

4、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

5、中心商务区(CBD)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

6、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但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则反之。

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7、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和城市功能区的类型(注意区别两概念)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意义(53P124基础知识)

5、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

6、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大多在75%以上,英国达90%以上),出现了逆城市化。

7、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低(大概为46.5%),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8、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书本P40表格)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趋向平坦;出现热岛效应;水系紊乱;生产生活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②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

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

③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

④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

⑤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

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

3、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病):

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

4、城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5、解决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6、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书本P46)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1、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矿业受矿藏状况和运输条件的影响。

2、由于降低成本的需要,世界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市场)

4、深圳市的崛起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

5、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

①生产协作联系:

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和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②商贸联系:

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往往受关税、货币汇率和制度的差异影响)③科技与信息联系。

6、现代物流业是为了满足区际间物资流动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减少了企业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7、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促使产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的规划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

(53P134)

2、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土地和水分等。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3、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

经济作物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水稻的劳动力需求大于种植小麦。

4、农业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市场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5、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

6、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53P135)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运输、土地和集聚。

2、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特点及举例。

(53P145)

3、集聚的意义。

(书P67)

4、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资源(原料和燃料)、交通、劳动力、市场、技术、政策、土地、水。

5、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53P146)

6、工业联系存在着“投入—产出”联系。

7、工业转移的原因:

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

8、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一些发达国家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特点:

高速度、网络化、全方位。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53P156)

3、古代,我国北方把马车作为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

南方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则临水分布。

我国北方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道路呈棋盘式。

我国南方河网密度较大,聚落呈带状。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4、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

石家庄、郑州、株洲和怀化的兴起与其铁路枢纽区位有关。

历史上扬州、济宁、聊城的发展与京杭大运河有关。

5、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商业中心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

商业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