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861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点阐讲】

1.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

(一)政治上:

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

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二)经济上:

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三)社会上:

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

新思潮的涌动

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四)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进步性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总之: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二)局限性

(1)、原因:

“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

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2)、表现:

(A)不彻底性:

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B)掠夺性: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C)欺骗性:

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3)、影响:

(A)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B)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3、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

(1)不同点:

A背景不同:

俄国:

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

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

日本:

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

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

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

c民族危机严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

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B目的不同: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

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2)相同点:

A时代相同:

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B性质相同: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结果相同: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经典例题】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

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

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中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

这使头号大地土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

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午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采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结合材料回答:

(1)、从材料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题解】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也激化俄国社会矛盾,农民起义威胁沙俄专制统治,沙皇为维护统治定自上而下改革。

(2)反映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18世纪以后,为强化农奴制,沙皇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措施扩大农奴数量②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③颁布法令宣布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

④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有关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奴制正式确立

B.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C.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

D.农奴制危机加剧,农奴反抗斗争激烈

3、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5.在改革方案讨论中,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贵族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是:

A.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B.彻底解放农奴

C.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D.增加土地,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6.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B.地主C.农民D.资产阶级

7.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8.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9.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④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

C.加强军事实力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12.下列关于1861年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C.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13.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B.消灭农奴制度C.发展资本主义D.打击封建势力

14.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15.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B.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C.使社会矛盾得到缓和D.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16.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亚历山大二世说: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表明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18.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A.主张发动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B.痛恨沙皇专制制度对农民的剥夺

C.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D.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19.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这是因为

①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③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④它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D

20.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A.它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B。

它使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

沙皇专制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C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

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运动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

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

……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强大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发生冲突。

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3)

材料三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和法国的动机完全是自私的,但是如果俄国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则将成为全欧洲民主和进步进步的灾难。

材料四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和官吏们更加无能。

俄国的严重弱点,过去为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回答:

①材料一认为1850年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

你是否赞同?

为什么?

②据材料二,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③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

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

……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23.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观点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的改革。

请回答: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A2D3A4D5A6B7B8A9A10D11D12D13A1C415B

16D17C18A19D20C

21.答案:

①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力量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总代表。

不完全赞同。

冲突之所以不可避免,主要是由于俄国称霸欧洲大陆与英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外交政

策的矛盾。

社会制度的先进与落后并不是决定因素。

②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和约,退出一部分侵占地区。

影响:

英法的胜利,使其在奥斯曼帝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势力大大增强;俄国战败,使其侵略暂时受到遏制,有利于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③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抵抗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2.

(1)矛盾:

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原因:

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3)不符合实际。

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

(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23.同意观点一。

因为①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

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②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同意观点二。

①从改革内容上看,它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合法”的掠夺。

其表现为:

最好的农田为地主所有;农民所得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份地少,而且还要交纳高出地价数倍的赎金。

所以,当农民真的“解放”以后,实际上已变得一贫如洗了。

他们大多数无法独立经营,只能向地主租地、借款,失去的枷锁又重新戴上。

②从政治上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封建的沙皇专制制度。

所以说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