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水的温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736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水的温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测量水的温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测量水的温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测量水的温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测量水的温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水的温度.docx

《测量水的温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水的温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水的温度.docx

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水的温度

2测量水的温度教案

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第三部分:

推测水温的变化

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据此,引导学生推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

最后怎样?

引出科学概念:

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最后作一项推测:

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

需要怎样做?

教师要引导并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准备。

三、学情分析:

《测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延续。

本课我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

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烫4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

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

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并掌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

为后续学习(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

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

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

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四、设计理念: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2、注重研究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

五、学法分析:

本次探究活动由于材料容易获取,实验现象直观,所以课前给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演示操作,之后的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

在研究方法方面作适当的点拔,通过实验操作和合作研究,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到极至。

六、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2分钟)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八、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PPT、各类温度计、烧杯等

小组:

4杯不同冷热的水(1号杯自来水,2号杯温水,3号杯烫手的热水,4号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烫水),4支相同的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干毛巾、(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时钟,冰柜。

九、教学过程:

活动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简单复习上节课对温度的认识与读写。

2.师:

猜猜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

PPT演示,出示各种温度计(红液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高温计、体温计……)

板书:

测量水的温度

 

认读教师出示的温度

明确任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二、

1.师:

你准备选择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水温?

2.师:

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

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

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提供正确操作的示意图,并用文字详例操作的方法及步骤。

3.师生共同明确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归纳:

(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1.学生讨论交流后:

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2.学生阅读测量水温的方法。

3.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真正领会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和相应注意事项。

达到生生知晓、生生掌握的目的。

 

三、

(一)对1号杯(自来水)的温度的测量

师:

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测量水的温度,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

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

(温馨提示:

温度计要小心拿放,如有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热水烫手,注意安全;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测量1号杯内的自来水的温度,听清楚了吗?

(二)对不同温度的四杯水的连续测量

1.师:

现在要求同时对四杯水进行测量,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内。

2.对数据进行分析。

师:

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3.引出科学概念(大屏幕PPT显示):

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1.学生用温度计尝试测量同样温度的水(自来水),及时记录在表格中“自来水的温度”下。

2.学生测量并记录测量所得温度于表中。

3.学生测量后汇报交流。

(预设:

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别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4.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水温度下降的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1.本阶段,要求每一小组先测量“自来水的温度”,因为自来水的温度是目前四杯水中最稳定的一杯(处于常温),很容易测出准确结果。

而其他2、3、4号杯的水在常温下温度会慢慢减小,难以把握。

所以我选择了让学生先测量“自来水的温度”

2.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四、

化三、

(引导学生想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

最后怎样?

1.师:

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有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过一天呢?

温度还会变化吗?

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2.师:

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

有什么办法?

3.师:

这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希望大家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老师演示:

往冰箱自带的制冰槽内倒入自来水,放入冰箱冷冻柜内)

 

1.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把水放入冰箱,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这是一项猜测活动,但也希望对猜测进行验证,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冰柜内,以待下节课观察水发生的变化,也是为《水结冰了》一课的教学活动而准备。

板书设计:

2.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方法:

1、2、3、4、5、

汇报温度:

0分钟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

1号自来水;

2号温水;

3号烫手的热水;

4号刚倒出的热水。

结论:

十、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认识:

1.本节课在上节课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以后学习,让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以及热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会下降到和周围环境一样的温度。

2.在选择需要的温度计的环节,学生能考虑到温度计的选择和温度计上的刻度有关系,但是对于怎样选不是很了解,有的学生对于水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不知道,猜测不准,因此,这里就需要老师告诉学生并且简单解释。

3.在测量四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时,实验数据学生能很轻松的得到,本实验也不是很难,但如何分析数据得到我们需要的知识这一问题还需重点加强。

这涉及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学会整理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总之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自主、合作探究。

2测量水的温度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

      《测量水的温度》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学习的的内容是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技能,并认识到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到热量,温度上升。

为后续观察研究物质(水)怎样发生变化打下基础。

二、课时:

1课时

三、课型:

操作课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l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适合的温度计。

l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l        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2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l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l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五、设计理念:

      我在设计时,内容有浅入深,在技能的训练上,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让学生重复的练习,加强记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正确的方法。

热的传递和物质的变化的知识在本课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这不是本节课重点,它们都是五、六年级要学习的内容,所以不能把知识强压给学生,而应注重孩子的自我认识。

另外书本上操作比较繁琐,不易操作,所以我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书中内容进行修改、整合、使内容简单化,利于孩子操作和对比分析。

本人认为针对性强的内容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利于孩子学习的投入和自信心的建立。

六、教学重点:

      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

七、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水温高,温度下降快,水温低,温度下降慢的规律。

八、教学准备:

      一杯常温下的自来水、一杯热水、温度计。

九、教学过程:

㈠、引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杯水,这是一杯怎样水?

有多热呢?

怎样知道?

2、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几种温度计(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等)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为什么?

测量水的温度计需要符合什么样的要求?

(温度范围应最少在0~100°C)

㈡、3、温度计选择好了,会测量吗?

思考下,测量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打开书45页,看看书中告诉我们的方法,大家再来齐读下。

如果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

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下,他做的准确吗?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书本上的方法、学生的前台演示让学生直观的学到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通过观察监督别人的操作,加深印象】

      4、大家想测量试一试吗?

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水,有一杯自来水,还有一个空杯子,现在我们把空杯接上热水,水的多少是150ml(饮水机中的水)。

      我们的东西都齐全了,活动就要开始了。

开始前,老师有两点要求:

1、注意安全2、做好实验记录。

      现在我们统一时间开始,老师说时间到后,统一做记录。

      【统一时间开始和结束,统一记录的的目是为了和第二测量做一个科学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知道温度变化快慢的规律。

      开始。

结束,做记录。

(学生记录表)

测水温记录表

(一)

温度

自来水

热水

 

 

5、请各小组汇报记录结果。

(在黑板上汇总全班记录)

有发现什么?

各个小组水温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温度计的精准度,接水的先后顺序不同,测量时读数的时间不同等等)

㈢、6、同学的测量很认真,而且很有收获,如果老师在给你们一次测量水温的机会,愿意吗?

      7、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问题,现在测量的温度和我们测量的第一次温度会有不同吗?

【设计意图:

让孩子带这问题去思考,有针对性的研究问题,这样有利于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全心投入,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效率】

      8、要求和第一测量一样。

我们统一时间开始,结束后统一时间做记录。

实验开始。

结束,记录。

(学生记录表)

测水温记录表

(一)

温度

自来水

热水

 

 

9、请各小组汇报情况。

(在黑板上汇总全班记录)

从实验的记录表中,你能发现什么?

水温有变化吗?

水温的变化说明什么?

温度下降了,水中的热量怎样了?

如果要是水温上升,热量怎样呢?

水温度下降,热量减少。

水温度上升,热量增加。

(黄色笔板书)

      10、观察热水的汇总表,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尽管有了数据,但一些秘密还是不易发现,这时我们需要整理分析一下数据。

(黑板上热水的汇总表)

热水

小组

时间

 

 

 

 

 

 

第一次记录

 

 

 

 

 

 

第二次记录

 

 

 

 

 

 

11、请同学们,把温度从高到底排列下,分析下,你还能找到什么规律吗?

【设计意图:

利用孩子们手中的表格,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从中找出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生记录表)

热水

小组

时间

 

 

 

 

 

 

第一次记录

 

 

 

 

 

 

第二次记录

 

 

 

 

 

 

 

 

 

 

 

 

 

相同时间,水温高,温度下降快,水温低,温度下降慢。

(黄色笔板书)

12、课后思考:

水温会一直下降吗?

【设计意图:

课堂学习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但对于孩子学习,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把知识延伸到课下】

 

(黑板上的记录表)

自来水

小组

时间

 

 

 

 

 

 

第一次记录

 

 

 

 

 

 

第二次记录

 

 

 

 

 

 

热水

小组

时间

 

 

 

 

 

 

第一次记录

 

 

 

 

 

 

第二次记录

 

 

 

 

 

 

 

十、板书:

2、测量水的温度

水温度下降,热量减少。

水温度上升,热量增加。

     相同时间,水温高,温度下降快,水温低,温度下降慢。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表格的使用,表格中资源的整合,小组内讨论分析等,从多方面培养了孩子的能力,教学中反复加强孩子操作技能练习,使孩子准确掌握了使用温度测量水的方法,课程设计上我对书中的教材进行了简化,使教学针对性变得更强,利于孩子知识的接受,感受到热量的变化,找出水温下降快慢的规律。

2测量水的温度说课稿

一、教学资源分析:

1、教学分析

      本课是前一节课学习的继续,课堂中依然是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的方法,并给学生更多操作的机会,锻炼孩子的技能。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操作技能上的学习,在操作上必须注重操作的正确性,通过老师的引导,小组成员的互相的监督,使孩子养成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能准确掌握操作。

另外通过测量水温,使孩子对物体变化和热量的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让孩子知道,热量的失去说明了温度的变化,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2、学生分析

      孩子年龄的特点:

三年级孩子主要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孩子的逻辑思维较差。

此外,本节课的所用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踏实,但思想有些约束,主观能动性稍差。

因此我在本节课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是由浅入深,问题的解决上尽可能让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多让学生操作,并通过直接接触快速的学习知识和操作技能。

3、教学方式的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是接受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以自我导向、自我监控为主,以收集整理资料、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小组交流和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为辅助,其中记录表的多次使用,是为了培养学生记录习惯和简化教材,使学生更好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二、设计理念:

      我在设计时,内容有浅入深,在技能的训练上,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让学生重复的练习,加强记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正确的方法。

热的传递和物质的变化的知识在本课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这不是本节课重点,它们都是五、六年级要学习的内容,所以不能把知识强压给学生,而应注重孩子的自我认识。

另外书本上操作比较繁琐,不易操作,所以我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书中内容进行修改、整合、使内容简单化,利于孩子操作和对比分析。

本人认为针对性强的内容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利于孩子学习的投入和自信心的建立。

三、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l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适合的温度计。

l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二)、过程与方法

l       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2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l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l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本节课,主要是以培养孩子的技能为主,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怎样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对学生在书中的学习,同学的演示,小组内的测量不断的加强孩子的熟练度,使孩子能准确的掌握使用温度计的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难点

      大自然是奇妙的,我希望孩子能通过亲身经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本节课就有很好的机会,通过两次测量水温后,可以发现水温的变化,水温越高,温度下降的越快。

但这个知识点不是本节课重点,不意占用过多时间,为了让孩子容易找出规律,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选择通过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间大概控制在5分钟内。

五、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先通过辨别一杯水的温度引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着各式各样的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时应选择适合的温度计。

接下来通过书本上的阅读了解测水温的基本方法,分析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加深刻记忆理解,为下面的操作打下的基础。

(二)、测量水温

      请同学进行演示,加强其他孩子对正确操作的印象。

演示的方式和前阅读分析比起来更加形象性,更直观,有利孩子的记忆的加深。

接下来就是实际动手了,先后两次测量水温,每次测量都包括热水和自来水(热水来源于饮水机中,接水的先后顺序不同,水温也会不同),这样做为了给学生更多操作机会,使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

第一次测量后,我会汇总一些组的测量记录,引发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水(自来水或热水)测量的温度会不同?

”解决问题后再给孩子一次测量水温的机会,并在测量前提出问题“水温会有变化吗?

”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实验。

两次测量的先后顺序不同,是下面更好做对比,感受到热的变化,和散热快慢的规律。

在实验中孩子的记录十分重要,记录的时间也很重要,因此我要求孩子的两次测量,统一开始同时和结束,结束后做记录。

(三)、思考延伸

      延伸的问题“水温有变化吗?

”孩子通过两次不同的测量,很容易观察到。

而“散热快慢规律”对于孩子的来说是有些难度的,不容易发现,我的解决方式是,汇总各小组第二次记录情况,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温差的变化,让学生发现水温高,温度下降快,水温低,温度下降慢的规律。

2测量水的温度说课稿二

我是党湾一小的(),今年()岁,任教已()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带给我一点收获,一点自信和勇气。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准备的这节课。

   一、说说教材

   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

本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课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主要分三块内容: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二、测量水的温度;三、推测水温的变化。

   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

c——102。

c)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本课的重点是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难点是: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二、说说教学程序

   1、导入部分:

在认识一些常见的温度计后,提出考考你

(一):

谁能用温度计测出现在实验室内空气的温度?

引导学生正确读出气温,并初步认识温度计的误差,“十表九不准”,引导取平均数。

这是我增加的一个环节,因为后面的教学内容中多次提到气温,如果学生不知道怎么测,那是不太好的。

同时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当学生测出自来水的温度后,会惊奇地发现与气温相同,思考这是为什么?

当有人推测1小时后热水温度会低于气温时,提供事实依据,说明不可能。

   2、中间部分:

测量水温。

先提出考考你

(二):

老师这里有一杯自来水,谁能测出它的温度?

怎么测?

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正确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