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新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583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都新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魏都新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魏都新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魏都新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魏都新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魏都新考.docx

《魏都新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都新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魏都新考.docx

魏都新考

魏都新考

(修改稿)

当前,魏县县委、县政府正全力打造梨乡水城·魏都,创建冀东南区域次中心城市。

魏县之所以大张旗鼓地打造“华夏魏都”历史文化品牌,是因为战国时魏文侯定都于魏县,魏县曾长期为魏国国都。

魏国国都后期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史学界没什么争议,但前期因“史载不一,存有岐见”,则有“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和“魏县”二说。

<一>

安邑作为魏国前期国都,不仅见之于史志文献记载,而且还有考古发现为佐证,是无容置疑的。

“魏都安邑说”长期以来是史学界主流观点,不仅过去史学名家名著,就是现在的历史教科书、语文工具书,也多把安邑认定为魏国前期国都。

安邑作为魏国国都,是由魏氏家族治邑沿袭而来。

公元前562年,魏昭子(魏绛)从霍(今山西霍州市西南)徙治安邑。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继位称侯,正是在安邑之地。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

“(魏昭子)徙治安邑······安邑近秦,(魏惠王)于是徙都大梁。

”再据我国当代最权威的百科全书《辞海》记载:

“安邑,古邑名,在今山西夏县西北。

相传夏禹建都于此。

春秋时魏绛自霍迁此,战国初为魏国国都。

大梁,古城名,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

战国时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自安邑迁都于此,是当时最大都市之一。

再从考古上来讲, 安邑故城遗址称“禹王城”,位于今山西夏县西北7.5公里处,至今尚有城垣残迹。

由于几度兴起,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个城圈,大城属战国前期,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5公里,作北窄南宽的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12米。

大城的中部,又有周长3270米的正方形小城,墙宽5—6米,地势高出周围地面1—4米,可能是与大城同时建造的宫城,但尚未找到宫殿基址。

至于将大城西南部圈起的中城垣,周长6500米,则可能是秦汉时期作为河东郡治时修筑的。

 禹王城内满布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3米遗存极为丰富。

它是国内现存战国-秦汉古称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1988年,禹王城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

魏国前期国都(即前都)在魏县,不仅见之于史学名家名著,而且地方志书和有关诗文也有记载和反映,另外也有古建筑、地下出土文物相佐证,也是有充分依据的。

首先,魏文侯定都魏县属于魏国前期,魏国前期国都在魏县,也见诸史学名家名著。

唐初《汉书》颜注本集众家之长,考证精深,疏之有据,是现存最早、流行最广的经典之作。

颜师古在《汉书.地理志》中引文颖注云:

“毕万封魏,今河东、河北县,后为秦逼,徙都今魏郡魏县,至文侯孙惠王云云。

师古言:

魏不常都于魏郡魏县,是皆谓魏尝都于此也。

”南宋史学大家郑樵的《通志×都邑略》是根据《世本》、《帝王世纪》、《史记三家注》等史书精心编撰而成。

他在《通志×都邑略》中明言:

“魏都魏地,迁于大梁。

”这就是说魏国前期国都在“魏地”,后期国都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

“魏地”又在何方呢?

钱穆是两岸三地公认的国学大师和史学泰斗,他在《史记地名考》一书中对“魏地”引经据典,做了一番深入细致的考证,最后指出:

“‘魏地’有二,一为河北故城之‘魏’(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一为河北之魏县。

”经查:

今山西芮城之“魏地”是指西周姬姓诸侯国“小魏国”所在地,公元前661年为毕万所灭;今河北魏县之“魏地”正是魏国前期国都所在地。

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列“魏”为魏国都城之一,曰:

“魏县故城在今河北魏县。

其次,据清初魏县知县毛天麒《九日游魏台记》载:

“昔年,毕万始封于魏,至十叶,徒治大梁,则文候之时,洹水固魏都也”。

再查证县旧志,得知:

毛天麒是江苏太仓人,进士出身,文史造诣颇深,有诗文传世。

他从康熙十一年(1672年)到二十一年(1682年)任魏县知县长达十年之久,对魏县的历史掌故是相当熟悉的,康熙本《魏县志》就是他在任上编撰成书的。

他提出“洹水固魏都也”这一说法,不仅明言“魏文候定都于魏县”,而且还具体指出魏国前期国都在魏县的“古洹水”之地。

经查考:

洹水,原为古黄河一支流,流经今安阳、临漳、魏县一带,后因河为地名,在今县西南30里旧魏县村,现已改称洹河(又名安阳河)。

魏惠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5年),苏秦为纵约长,魏、韩、赵、楚、燕、齐六国在此会盟,史称“洹水之盟”。

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置洹水县,治所在洹水镇。

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洹水县为镇,入隶成安县。

同年,魏治圯于水患,治所由旧县庙徒至洹水镇,洹水其地并入魏县,至今无改。

另外,从考古发掘材料上讲,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旧魏县村民在打机井时,曾挖出数枚带“魏”字箭头,现珍藏在魏县文保所里。

这些带“魏”字的箭头,据专家考证为战国遗物。

这些战国时代带“魏”字的箭头,虽未明言“魏都”,但毕竟也是魏都洹水在魏县的间接证据。

再者,从唐大诗人李白所写的《魏都别苏少府因北游》“魏都接燕赵,美人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里喧歌钟。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有关诗句,也可以找到“魏文侯定都于魏县”的佐证。

李白《魏都别苏少府因北游》的有关诗句正好反映魏县洹水之地(今旧魏县村)作为魏国国都的繁华场景。

这里的“魏都”即是战国时魏文侯所建之国都,燕,指燕国,赵指赵国。

查阅战国疆域图可知:

河北中北部属燕地,河北中南大部为赵地,惟河北东南一隅,为魏国地。

河北东南一隅,即邯郸中东部地区,包括临漳、大名、馆陶、广平、魏县全部,成安中东部,原为邺地,后改名“魏”。

故“魏都接燕赵”之“魏都”,应位于邯郸中东部区域。

再从“淇水流碧玉”以下诗句来分析,魏都应在魏之洹水之地。

这里的“淇水”就是今天的卫河。

据《魏县水利志》载:

卫河魏县段,古称淇水,东汉为曹操所修白沟,隋代为炀帝所修“永济渠”,宋元称“御河”,明代因其发源于“卫辉府”(治所在今河南汲县),终止于天津卫,聚首尾两端的“卫”字,故改名“卫河”。

战国时期,淇水合洹水东北流,由内黄县西北入魏境,经今旧魏县村折向东流。

当时,旧魏县村为洹水镇,位于淇、洹合流的要津,是魏国强盛时的国都,舟来货往,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繁盛富庶,史称“天下豪贵之地”。

再从“洛阳苏季子”以下四句分析可知,魏都只能在魏之洹水之地。

“洛阳苏季子”以下四诗句是指战国时苏秦(苏季子)并相六国,主持洹水之盟之盛况。

据《史记·苏秦列传》载: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5年),苏秦说赵肃侯,韩、魏、齐、燕、赵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诸侯如有不如约者,以五国之兵共伐之”。

史称“苏秦投尺书而令天下,天下莫不知魏名”。

由上考证可知,洹水之地,就在今旧魏县村。

当时,魏惠王虽徙都大梁,但洹水镇仍为魏国战略要地,军事重镇,繁华之所在。

正是因为洹水镇是魏国故都之所,又处于六国中心之地,繁华如故,水陆交通便利,招待设施齐全,苏秦才在魏惠王的支持下,选择了这一物华天宝之地主持了声势浩大的洹水之盟。

另外,礼贤台也很能说明问题。

礼贤台,又称“魏台”,明清“魏县八景”之一,位于今治东南的生态公园一带,是魏文侯为了招贤纳士,礼段干木而建的场馆。

明正德本《大名府志》谓故台(礼贤台)近漳滨,魏文侯礼段干木处。

前人题咏,或诗或文,无不以为魏县礼贤台是魏文侯礼段干木之地。

据明佥都御史郭思极《魏台奎光塔记》载:

吾邑(指魏县)古有魏台,父老相传,以为其地即向者段干木所庐,而文侯所式焉者也。

其时因台焉,迨岁久远,台榭遂以芜没不存,仅仅一土址耳。

”另据清大儒崔东壁《礼贤台新居记》云:

“礼贤台者,魏之故老相传,以为文侯馆段干木之故墟也”。

史载:

魏文侯欲见段干木,“段干木逾垣而避之”(《孟子》)。

为了表达自己求贤的诚意,文侯专门在魏都近郊建礼贤台。

段干木终为魏文侯诚心感动,决心出山为其效力,但却“为师而不为臣”。

礼贤台正是魏文侯访贤、礼贤、敬贤的历史见证。

再查阅安邑所在的今山西夏县的方志文献,结合实地考察,夏县境内根本无礼贤台的踪迹可寻。

故,礼贤台仅魏县一地所独有,礼贤台在魏县应该说没什么争议。

据查,礼贤台相距魏都所在的旧洹水之地(今旧魏县村)仅30里,这就与史书上所言“魏文侯设馆(礼贤台)于畿辅,常施礼请教于段干木”的记载相符,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魏都就在魏县旧洹水之地。

最后,魏文候定都于魏县是由历史渊源的。

春秋时诸候封给士大夫的封地为邑,魏县时为魏邑,曾长期为魏氏家族的世居地。

据《史记·魏世家》载: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

毕公高,周文王第十五子,因封毕地而得姓。

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晋献公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耿、霍、魏,灭之。

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

”卜偃日“毕万之后必大矣。

万满数也,魏,大名也。

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而毕万之世弥大,从其国名为魏氏,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魏犨)从重耳出亡,曾乞食于五鹿之野。

十九年后返,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魏悼子徒治霍。

”《史记索隐》引《世本.居篇>>云:

“……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

宋忠日,霍,今河东霍县也……然魏,今河北魏县是也。

”再查清道光本《大名府志》及乾隆本《大魏合志》,可知:

魏在周为邺地,属晋。

文公立,令武子袭封,列为大夫,治于魏,即今魏县是也。

钱穆在《史记地名考》中也认为:

魏悼子自“魏”徙治“霍”之地的“魏”为河北魏县。

另外,《三字经》: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注:

战国七雄是指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

魏,姬姓,出于周毕公高之后,仕晋献公为大夫,受封于魏,因以魏为氏。

今大名府魏县是也。

传十八世,为秦王政所灭。

<三>

既然魏都“安邑”和“魏县”两说都言之凿凿,有理有据,那么究竟谁是谁非,谁才是真正的魏国前期国都呢?

实际上,魏国前期国都在安邑和魏县都没错,只不过是两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安邑在先,魏县在后。

我们可把安邑称之为魏国初都,魏县可称之为魏国前都。

这就涉及到了魏文侯建都安邑和定都魏县的时间问题。

魏文侯建都安邑的时间,前文已经提到,史书上有明文记载,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魏文侯定都魏县的时间,也就是说魏文侯是什么时候从安邑迁到魏县定都,根据有关史料分析考证,上限应为公元前439年,下限应为公元前428年。

魏县作为魏氏家族的世居地,早已是晋大夫魏武子(魏犫)的治邑,不过,魏县之地后来又一度为晋国其他家族所占据,直到魏文侯在位初年,才重新取得该地的控制权。

据张建华、左金涛编撰的《邯郸历史大事编年》引民国本《大名县志》(含魏县)记载:

“魏文侯七年(公元前439年)得邺地,改名“魏”,今临漳、大名、魏县属魏地。

”再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

“魏文侯十八年(公元前428年),文侯受经子夏,过段干木之闾常轼。

”魏文侯“轼庐”之年,应该说就是礼贤台建造之时。

由此可知,礼贤台建于公元前428年。

考虑到魏县是魏氏家族失而复得之地,巩固地盘,安抚民心,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再加上定都事关国家兴衰、家族安危,以魏文侯之英明睿智,决不会仓促而就。

再联想到魏文侯把“尊儒重教,礼贤下士”当作魏国基本国策,他又是在公元前428年筑台礼遇段干木的,而礼贤台所在的今城之域距魏都洹水所在的旧魏县之地距离很近,其定都魏县的时间不会距筑台礼贤时间太久。

故,魏文侯定都魏县的时间约在公元前430年为宜。

由此而言,安邑作为魏国国都来说,从魏文侯立国建都到定都魏县,仅仅延续了10余年,故安邑只能笼统地说是魏国初都,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魏国前期国都。

而魏县作为魏国国都,从公元前430年魏文侯定都,到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徙都于大梁,历经二侯一王(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时间长达70年,见证了魏国从兴起到发展、从发展到巅峰的历史过程,见证了魏国繁荣富强的辉煌阶段,见证了魏文侯、武侯父子开创的百年霸业,可以说是真正意义的魏国前都。

<四>

魏文侯为什么要离开安邑之地,定都于魏县呢?

也就是说魏县有什么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魏文侯青睐有加,最后选择此地定为国都呢?

这要从四方面来细加分析

一、先从魏县的区位优势来说。

魏县古域位于华北大平原南部,中原腹心地带,地势开阔平坦,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另外,古黄河自南向北穿境而过,淇、洹二水并流于中,白龙潭(古称黄河明珠,今已消失)傍河横卧于内,魏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战略之要地,春秋时被称为“据中国之要枢”,向有“三魏重镇”、“晋齐咽侯”、“燕赵吴楚孔道”之称。

再从洹水一地来说,洹水镇位于洹水之滨,东有滔滔黄河之天然屏障,北有白龙潭之佑护,易守难攻,是建都称雄的理想之地。

二、再从魏氏家族与魏县历史渊源来说。

魏县不仅曾是魏氏家族的衙署所在地,而且也是其根据地。

当初,魏犨从重耳出亡,曾乞食于五鹿之野(今魏县、大名一带)。

重耳立为晋文公,魏犨始得魏县之封地,并治于魏邑。

从此魏氏家族就与魏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再从文化层面上讲,魏县东边不远就是山东,而山东正是齐鲁两国之地,是孔子、孟子两位先圣的故乡,儒家文化的中心。

当时,儒家文化正处在发展上升期,对政治的影响力不断增加。

因此,对于一直以来带有崇儒倾向的魏文侯来说,定都魏县,可以倍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汲取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的力量。

四、最后从战国初期形势来看。

三家分晋后,赵氏获利最多,魏、韩两家得地较少。

当时,魏国的核心地区是运城谷地,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黄河的大拐角包裹了魏国西部和南部。

魏国处于中原四战之地,夹于秦、齐、楚大国之间,还有韩、赵从中挤压。

故,定都之地事关魏国的生存和发展,稍有不慎,就有亡国之险。

魏县地处魏国东部,是魏氏家族曾经经营的要地,又是“故土新归”的重点开发区域,而安邑却长期是魏氏家族治邑之地,守旧势力顽强,又距离强秦太近。

魏文侯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定都魏县,即摆脱了强秦东顾,又避免了韩、赵挤压,而东部的齐国由于田氏篡权当政一度衰落,这就为他施展抱负、变革图强提供了大舞台,为魏国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地域空间。

魏文侯在位期间(公元前445—公元前396年),尊儒重法,招贤纳士;开拓进取,变法图强;巧取豪夺,开疆拓土;继往开来,励精图治。

魏国经文侯、武侯两代明君的经营,国力达到了巅峰,率先称雄于七国,奠定了魏国百年霸业。

<五>

战国中期,魏惠王为什么又从魏县迁都大梁呢?

这也是形势使然。

当时,魏国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甚至还出现韩、赵为弱魏欲分其地的危局,元气大伤,国势由盛转衰。

然而,赵国已崛起,敬侯从中牟迁都邯郸,与魏国争雄。

邯郸距魏县仅百里,让魏惠王如芒刺在背,坐卧不安。

“田氏代齐”使齐国走向复兴,声威大振。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日渐崛起。

只有南部韩国相对较弱,而楚国虽有争霸之雄心,但因楚悼王改革不彻底,国力大而不强,难于北上与魏国争锋。

魏惠王东进受阻,北攻受挫,西向受制,惟有南下才是行之有效之策。

公元前361年,为了巩固魏国霸业,继续称雄于列国,魏惠王向中原发展,迁都大梁。

魏惠王迁都大梁,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虽然遏制了魏国中衰的颓势,国力一度又强大起大,甚至还通过逢泽会盟率先称王,盛极一时,但由于四面树敌,经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大战役,魏国遭受重创,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魏惠王徙都大梁后,魏县虽不再是国都,但作为魏国战略要地、军事重镇,战国后期,魏国又在此设置,因曾为故都之地,故名“魏”县。

古文字专家吴良宝先生在《战国文字所见三晋置县辑考》中指出,三晋铸币铭文中的铸造城邑名都应是县名。

三晋官玺“魏司空”之“魏”,魏官壶铭文“魏下官”之“魏”均是魏国所置之“魏”县。

秦汉初所立之县名因战国旧制,魏县也属类此情况。

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魏县今域正式建置,延袭魏国旧制,仍命名“魏县”,属魏都。

魏县文联刘卫民

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