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198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docx

前进到起源刘家琨的教育建筑解析

(一)乡村建筑和都市建筑写作

   “由于正处于一个过渡性的都市发展阶段,人们一面在经营汇聚,一面在经营逃离,于是我的工作就越来越明显地开始分为两个部分:

乡村建筑和都市建筑。

                                                                             ——刘家琨 

    关于乡村建筑,我已经分别在两篇文章中具体深入的探讨过何多苓工作室,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两个项目。

在刘家琨看来,这类乡村建筑的共性是在工地控制方面十分辛苦,但决策上比较简单:

传统、文脉、视野、光线、材料、空间、地形地貌与场所精神。

它们基本上仍然属于古典建筑学的思考范畴。

主要的困难就是造价的限制和工艺的低下。

而这两点,恰恰正是可以通过设计的智慧来求得化解,甚至有所创造的。

而主要策略仍然是他多年前提到过的所谓“低技”理念。

    而纵观家琨建筑事务所成立十几年来所做的项目,乡村建筑毕竟占少数,大部分还是都市建筑,而抛开那些性质各异的项目不谈,他的都市建筑实践中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教育建筑,通过对一系列教育建筑实践的解析,我们或许能更进一步理解刘家琨的思想、策略。

这些教育建筑分布在两个城市之中。

它们包括成都的13中迁建、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综合楼、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和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和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馆。

 

(二)成都的教育建筑实践 

成都13中迁建(1999---2000年,18689㎡)

    在成都13中迁建工程也称成华中学扩建。

在新校区里,现存两栋90年代建造的多层建筑共约一万平方米,原竞赛允许将之拆除,但刘家琨决定予以保留并与新校舍相连接。

由于方案的这个特点,刘家琨赢得了这一项目。

而在具体设计时,刘家琨拟采用砖混结构并在外墙上直接暴露红砖和混凝土以展现真实的建造逻辑。

遗憾的是由于甲方的坚持,建筑群最后采用了框架结构。

因此外墙上所见的红砖并不受力,其作用仅仅相当于面砖,在过梁、圈梁等位置砖的竖砌也完全成为趣味问题。

不过刘家琨对页岩砖表现力的追求为之后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和川美设计艺术系馆之中页岩砖的使用积累的经验。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1998-2002年,一期10440㎡,二期3300㎡)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原为"五七干校",没有自己的校舍而长期借寄于草堂祠内。

1998年,学校获得草堂西侧一块狭小的三角形用地。

用地西侧为交通干线,东面为杜甫草堂,因此新校舍同时面临城市发展和杜甫草堂保护区保护的压力。

为此,建筑师在临街的一期建筑的主体框架西侧悬挑出砌块构架形成建筑的一层"皮",解决了来自西面干道的噪声干扰、尘土污染以及西晒问题。

主题建筑的顶层为美术教室,其屋顶采用了变形的双破屋顶以回应保护区内“必须作坡屋顶”的规划要求。

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综合楼(1999---2000年,4500㎡) 

    成都市群星艺术学校综合楼南临倪家桥路,在一开始,刘家琨就积极介入了整个项目的前期运作。

该建筑用地约2亩,总地价为300多万,建筑面积5000㎡的土建费用为300-400万,总造价需700万左右。

而建筑每层面积约为800㎡,如果把临街的底层作商店售出,该地段每平方米的商店能卖得1.1万,800㎡的底层商店就能获利800多万,楼上的5层教室等于没有花钱。

同时,由于教学楼不能直接临街,所以建筑师在综合楼底层布置商业,楼上5层为教室,也使得这个教学楼性质转变为综合楼,从而回避了教学楼必须退后街道25m的规范要求。

试想从街道退后25m,这个见缝插针的项目根本不能成立。

而综合楼临街之后,又带来楼上教室的噪音、视线干扰问题,为此,建筑师在综合楼的南侧采用与文化艺术学校类似的办法,巧妙地以临街出挑的玻璃砖墙隔绝噪音和屏蔽视线干扰,所以玻璃砖墙"表皮"并不完全是一种美学趣味,更是出于对建筑运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

同时,综合楼北侧为了平息居民楼的抗议,背面三层以上向南推进。

 

    在这三所成都市区内的教育建筑里,我们看到刘家琨直面了来自城市的压力,尤其后面两所学校以相似的方式在主体建筑外出挑一层"皮",来屏蔽直接临街带来的对教学的干扰;后两所学校功能混杂,前者混杂了商业和教学、办公,后者混杂了住宿、办公、教学等多种功能,其目的在于巧妙回避设计规范针对教学楼不得临街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刘家琨在复杂的都市建筑中的运作的策略和智慧。

 

(三)介入策划 

    这三所教育建筑都有一定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首先体现在对建筑运作的积极介入上。

正是这种对建筑设计之前的项目运作的介入,使得建筑师对于个人的艺术语言和技术手段的运用,更贴近社会现实,更积极地解决有关建筑的社会资源(土地、资金、开发方式等)的有效利用。

这不仅为他赢得了业主的信任并最终赢得设计项目,而且也常常成为设计的出发点而体现为一种设计中巧妙解决问题的智慧。

    刘家琨认为,在都市里,造价和工艺已不成为真正的障碍。

问题的核心在于学习如何驾驭功利。

它既是建设的驱动力,同时又是破坏力。

在它的强势之下,传统的闭关自守的建筑设计方法已经成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盲目工具,正在沦为被动而肤浅的赋形。

在这种溃退中,最好的策略是跃到起点,介入策划:

建造房屋的基本动机从根本上讲是业主对整个项目经济上的策划,即利益理想。

如果不考虑业主的利益理想,建筑师的专业理想也难以实现。

通常在建筑师和业主的矛盾中,建筑师往往是妥协者。

而刘家琨提出的策略是"打不赢就入伙","乙而优则甲"。

他建议建筑师介入建筑运作,以投资方的语言而不是专业语言来说话。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业主口味的迁就,而是在建立业主对建筑师的信心之后对业主口味的引导。

(四)重庆的教育建筑实践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楼(2002---2004年,9790㎡)

    由于罗中立的委托,刘家琨先后在重庆完成了2个四川美院的教育建筑,而在最先完成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楼中,刘家琨明确的探讨建筑和城市、文脉之间的关系,重庆的城市性格等问题。

当然,也继续积极的介入建筑的运作之中。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独特的形体事实上来自于两个特别的要求:

一是基地和对面的建筑间隙非常狭小以至于如果按照通常的建筑间距退界,那么建筑所需的面积就很难达到业主的要求。

二是美院雕塑系要求的天光教室的面积几乎两倍于建筑基地的面积。

面对着两项几乎“不可完成的使命”,刘家琨的设计以特殊的策略应对并形成了建筑的特殊形态。

    主入口处折了一个角度向内缩进的金属板,这个让人费解的形态来自于与对面建筑间距的退界要求,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基地,抠出尽量多的建筑面积,建筑在超过对面建筑高度的地方向外伸展,自然形成了主人口迎合的态势;为了解决天光教室的面积问题,除了将整个顶层用做天光教室之外,在建筑的两个长向立面上分别掏了几个大进深的凹口,在凹口的平台上设置采光井,这样凹口下面的一层也具有了天光教室的效果。

    刘家琨也注意到了重庆地区气候炎热,所以教学楼充分注重室内自然通风和气流引导,并在日晒强烈的西面和南面设计了双层空花墙,以提供阴影和墙面通风。

下室亦采用双层墙体以隔绝金属加工车间的噪音。

    在形体的塑造之外,刘家琨花了极大的心血琢磨材料,寻找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寻找别人使用某种材料时没有用过的用法。

由于相邻教学楼和周边工厂大部分为红色,教学楼立面采用锈红色,溶于环境色调,而且红色跟重庆人本身的城市气质是相吻合的,而这种红色,既不是面砖,也不是涂料,是在砂浆中掺入氧化铁所获得的特殊色彩和质感。

在用水泥进行抹灰时,让工人刻意保留了手工粗抹的痕迹,是对重庆地区山砂抹灰传统的一种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在雕塑系馆的墙面施工中出现色彩不匀和开裂的问题,原因是长江到重庆段,沙已经变成粉沙,这种粉沙如果调制成水泥上墙的话,必然会开裂。

所以刘家琨使用了一种颗粒更粗的沙。

通过改变砂浆中砂子的粗细解决了这个问题。

    建筑立面局部采用的铁灰色锈蚀铝板是版画系学生利用假期勤工俭学自制的:

这种用酸腐蚀金属创造出来的表面肌理温暖而富有触感。

这个房子如果在西方,大量的人工使用可能会使整个房子的造价非常高,但是在中国,大量使用的人工是对本土廉价人力资源的刻意运用。

从最后建成的效果来看,教学楼粗砺凝重的体量感是符合雕塑系这一材料工场的建筑气质,在周边大工业时代的凌乱场景的环绕中亦不显得软弱。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2005-2006年,31433㎡)

1.川美新校区

    2000年以后,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开始建设大学城,将大学统一搬迁到城郊,形成一座独立的文化城池。

这一举动被看作效仿欧洲的大学文化,要使每个城市边都有所牛津、剑桥的翻版城市。

5年内修建完50个大学城,是中国城市跃迁中又一场去差异的复制运动。

重庆大学城位于与主城一山相隔的虎溪开发区,跟出现在这个时代众多城市新开发区的身影一样,整齐红瓦白墙的建筑连成一片。

然而,川美新校区的设计似乎开始于一个草根故事,却一不小心和大学城这种时代产物相去甚远……

    川美黄桷坪老校区所处的乡镇和工厂混杂的环境,已经成为美院师生难以割舍的生态。

尽管有点“脏乱差”,但让人感觉到自己在一种真实中学习和生活。

对艺术家而言,草根现实的复杂断层十分重要。

一代一代的艺青在黄桷坪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成长,许多人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大艺术家。

当得知要进入新校区学习和生活,美院教师中的阻力是相当大的。

如果要搬,那川美新校区在大学城里成为“另类”完全会是一种必然,这正是最初的愿望。

有人甚至提出在新校区中复制老校区的红砖楼,罗中立甚至说过要把通常那种容纳几千人的学生食堂建成一条有众多参观的类似黄桷坪的街道,不管这些想法是否会进入实施。

愿望是很清楚的。

美院人刻意做成这样有很多理由:

其中最主要的或许是艺术家们的本能,大学城是一种在全国范围内的雷同做法,在大学城里再和其他校区雷同,几乎是美院上下都不能接受的事。

如果能够不搬,他们宁愿不搬,但既然搬了,就是更高决策。

2.场地 

    在新校区的规划概念评比中。

确定下来一个好听的概念:

十面埋伏。

其核心思想就是在长期建设的过程中,保留多钟可能性和随机性。

而这个规划最主要的成果就是保留了原地貌里的山坡和谷地,而不是像临近的其他学校那样一切推平。

    当刘家琨接手开始设计川美设计师,他面对的是这样一个现状:

基地西向及南向为自然生态山地围绕,西向山体高十八米,南向山体高十米。

北向及东向为新校区规划道路环绕。

地形走势由东向西逐渐升高,坡地高差十一米左右。

 

3.建筑布局

    设计艺术学院主要功能为可按需自由分隔的通用大空间教室,以及相关的交流交通空间和附属房间。

刘家琨采用了化整为零的布局方式,将交流交通空间及附属房间汇总,作为顺坡跌落的一层裙房底座,教学空间分为7栋面积和体量相似的独立教学楼,立于裙房之上,形成一组山地聚落式的建筑群。

这样布局的理由也非常明确:

(1)尺度:

减小体量,与相邻山坡的尺度形成和谐相融的关系。

(2)节约:

变大体量建筑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小体量建筑,各幢建筑的总高度均从各自所在的坡地起算,可全部控制在多层建筑范围之内,以利降低规范等级,节约造价。

(3)灵活性独立性:

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平面可满足多种的使用要求,并便于各系独立使用管理。

(4)多样性:

七幢楼形态各异,关系密切,可组织出丰富多变的形体空间关系,而楼与楼之间不同高度不同视野的空地,也可成为情态不同的休憩交流场所。

    在确定这样的整体布局原则之后,刘家琨首先需要确定7个单体教学楼的体量和布局,为了满足教育建筑严苛的消防防火要求,7个体量都往贴道路往外靠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而每个教学楼柱网和裙房柱网关系应该尽量干净清晰,于是4栋教学楼正南北向,2栋平行于基地边界,只有一栋扭转一个看似随机的角度,让7个体量的布局显得灵活多样。

4.裙房的处理

    在处理底层裙房时,刘家琨直接顺应地形对裙房作跌落处理,将11米左右的高差整理为3个4m高的错台,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级裙房内自然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刘家琨巧妙的沿着教学楼的内侧边缘切出了4个天井,巧妙解决了裙房的采光通风问题,同时形成的内向性绿化空间也为底层的交通兼交流大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景观。

而这些高差变化、路径转换、下陷的公共空间也颇具重庆特色。

    从建成效果看,虽然柱网关系比较规整,但由于复杂的结构转换和裙房本身的力学性能要求等因素,裙房内的梁柱关系还是比较乱的(裙房内并未吊顶装修)。

裙房内以及裙房和两侧道路的高差处理相对较好的,没有出现不合理的楼梯。

刘家琨曾设想人流可以从裙房和裙房屋顶平台分别进入各教学楼,但这种做法管理成本太高,最后并未实现,只有少数几栋教学楼可以以两种方式进入,其他楼栋或从裙房进入,或从室外平台进入。

    裙房屋顶,而那些美名其曰的大大的“交流平台”似乎没有引发真正的“交流”,每年除了会固定摆放建筑系学生的一些竹构作业,这些平台平时都相当冷清,川美校方最近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平台上布置了各种绿色假草坪羽毛球场地,鲜嫩的绿色和教学楼暗红色的页岩砖搭配在一起,不是太融洽,关键是平台上活动的学生并没有增多,恐怕这也是刘家琨没有想到的,看来,没有被仔细考量学生活动的“交流平台”被冷落也是一种必然。

5.七个小矮人差异化的塑造 

    “……最主要的是艺术家的本能,不管是不是知道这句谁的名言:

‘有创造力的人应该在人群中表现自己,这是他们的责任。

’……美院的责任就是培养棱角崎岖的‘崽儿’,而不是循规蹈矩的乖乖。

”如果说工业生产是一项预先计划好的集体劳动,那么艺术创作则往往是一种探索性的个人努力。

个性的培养是刘家琨对美院教学方向的期待,因此,“求变”也就成了他在设计艺术馆主要的构思出发点。

最终,刘家琨使用了三种手法来制造这种差异性。

 

(1)屋顶的处理 

    第一种手法是对屋顶的处理,在“Loft”已成为时尚的年代,一个处于重工业厂区环境中的美术学院,本身就已拥有了独特资源。

所以,依据重庆特有的山城聚落形态和大工业建筑历史文脉作为形象,期望设计学院建筑群延续重庆地方特色,同时具有仓库、车间等“Loft”建筑空间的艺术时尚性,是非常合理的。

刘家琨参照工业建筑,选择了三种屋顶的原型:

拱顶、坡顶、V形顶,这三种具有工业建筑原型意味的鲜明形态,使建筑群具有生动轮廓,同时争取到顶层无柱或少柱大空间;其中,居中的四栋楼形体各有变化,顶部可上人,并设有堆叠的小体量休闲建筑,使建筑屋顶天际线轮廓丰富。

这四栋教学楼形式也不尽相同:

一种是在水平向平行复制:

一种是垂直向叠加,还有一种则是扩大体量,顶层同时做悬挑变化,再进行嵌套。

 

(2)山墙面的处理 

    第二个差异化手法是对山墙面操作,刘家琨在合理严谨的教育建筑规范框架中挖掘变异:

厂房与外挂疏散楼梯的结合的做法在中国现存不少厂房,甚至在川美老校区周边的工业建筑中均可找到原型。

于是,刘家琨根据外部景观状况设置的瞭望平台和室外楼梯成为了教学楼山墙面主要的表现元素,线性的室外楼梯上下错变,自由转折,与实墙面形成强烈对比,连接起平台,屋顶,天井和山坡绿地,忽而安静地交叉转折,忽而猛然向前突进,突出的混凝土折尺边缘更是强化了这种“粗暴而肆意狂放的气势”。

刘家琨认为巴渝气质的耿直倔犟激情、独特的都市乡野的缠绕,山地空间的混杂质感所表现的能量,非常契合这样“硬”、“猛”的张力形式表达。

 

(3)立面材质的处理 

    制造差异性的第三个手法是对立面的操作:

整个建筑群以清水红砖,清水混凝土,素面抹灰等作为主要材料,形成统一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使砖纹更密,外墙使用的红色的页岩砖经过特殊定制,比普通的页岩砖小一些,在现场中可以清晰看到不少砖面还有未烧透彻所留下的黑斑,以及周围偶尔出现的泛碱的白色印痕。

或许这种页岩砖色泽斑纹形成粗旧与烧纸的生熟度的效果传达是建筑师有意无意地呈现时间和制造的痕迹。

在探究页岩砖的表现力时,刘家琨清晰了展示楼板线,楼梯平台梁,窗户的过梁等等,这些水平线条的划分使整个教学楼的立面比较节奏感。

    在处理立面时,虽然变化很多,都统一在以楼层划分线为基准的变化范围之内,教学楼的窗户构图有的是水平带状窗,有的是与实墙相间的落地窗,有的是不连续的大窗洞;楼层之间的关系有开窗上下对齐的,也有不规则错开的……立面的个性区分除了使用错分分格、切挖凹洞等手法外,最具有创造性的则是不同面材的拼贴:

平行于基地边界的两栋教学楼(A、B)在西北临道路立面上采用了竖向遮阳板;7栋教学楼中的5栋(A、B、D、E、G)分别嵌入了不同拼贴材料:

多孔空心砖、镀锌铁板、水泥波纹板、陶砖、水泥遮阳板,其余两栋(C、F)的南北立面则只是用了主题材料红砖和素面抹灰。

刘家琨用多种低廉的材料、简单但却反常规的操作手法为不同的里面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几种面材的具体做法是:

①素面抹灰:

沿用川美老校区雕塑馆外墙的塑造方法,用掺入深色色剂的水泥砂浆,直接抹平成为持久的面层。

②水泥波纹板:

利用水泥波纹板的波浪形界面,而非正面,将水泥波纹板按两层外凸三层内凹的节奏层叠起来.产生明暗纹路。

③多孔空心砖:

不同于多孔空心砖的空洞在构造中都被隐藏在砌筑面内的传统做法。

刘家琨将从不外露的多孔面对外翻转,形成具有孔洞纹理的立面表层。

④镀锌白铁皮:

对镀锌白铁皮的使用则不光是外,还将其边缘外折,形成竖向错分线,这种低档的哑光的金属裁量与周围光滑玻璃产生色彩和材质的对比,展现出平日人们很少关注的纹理效果。

⑤陶砖:

陶砖以斜向网格的方式出现在建筑的立面中。

陶砖被俗称为“缸砖”,这种通常给人低档、过时甚至粗略印象的材料。

被一本正经地公开展示。

立面到达裙房平台时也有了不同的处理,裙房下部都直接采用平抹水泥砂浆,而非清水页岩砖,而落水管在屋顶交界面出也有着不同的颜色,原来刘家琨对立面的留白处理是想让这部分墙体变成了涂鸦墙。

这种不固定、无统一模式、不断叠加的涂鸦线条和色彩成为可变的“材料肌理”

    当然,刘家琨对很多细节也精心考虑,比如空调位的设计,灰色调窗帘的统一使用等等,“七个小矮人”立面拼贴、并置、混杂等手段给设计增加了偶然性和即兴性---建筑师没有刻意去寻求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建筑物理性能上的某种“最佳”方案,也没有试图建立一套逻辑严密的语言体系,而是不断地试验各种可能性及其组合。

当然,立面形式的多样同时也带来了建造系统的复杂,不利于标准化构件的批量生产,给设计和施工增加了难度。

材料的交接、转角的处理、细部的构造等都需要预先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

从建成后的效果来看,确实存在着某些细节上的不足,在中国现阶段的客观条件下,出现这样的问题似乎在所难免,但至少还没有超出建筑的容忍范围---刘家琨自己的评价是:

“它们不见得每个细节都遵守了设计,但有些细节又比设计有所发挥,两下拉平,总的还不错”更准确地说,刘家琨蓄意营造了一种有控制的“紊乱”,使四川美院特有的能量得以尽情释放。

 

6.室内 

    在教学楼的室内,基本按照均质柱网排布,可自由分隔空间,是极为好用、符合规范的常规教室空间,与下部裙房展现的复杂性相比,室内均质空间的单一性并不起眼。

但这种放松,反而为外挂楼梯的自由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而那些异型屋顶的无柱大空间带来的却是一种非常直白的工业厂房的、LOFT式的强烈体验。

不过,有时工业感太过强烈也并不是一件好事,那些常规的教室空间室内裸露混凝土面积较大,在重庆炎热的夏天都还是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这或许也是教学楼设计了空调位而没有安装空调的原因(或许钱都被拿去栽树了)。

7.评价

    当王澍通过青瓦、白墙、木门窗等元素的重复使用经营了一个和谐有趣的群体---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时,面对近似的设计课题,刘家琨的思路却恰恰相反---他尝试让同一种建筑类型发展出神态各异的性格。

被化整为零的教学楼---“七个小矮人”散步在高差约10m的几级台地上,或区正南北向,或平行于基地的边界,或扭转一个看似随机的角度。

尽管体量,高度相近并采用了相同的主题材料,独一无二的屋顶构图,多样的材料拼贴和自由转折的户外楼梯却刻画了丰富生活的表情---形式的变化并非来自使用功能的差异,不存在形式与功能之间简单的对应关系,建筑师在这里试图把握的是一个更加困难复杂,同时也更加轻松自由的群组。

    在建筑学规则、历史记忆、地域性资源、人文艺术视野、可操作性的紧密结合等复杂的关系之中,刘家琨挖掘出具有积淀性的原型要素,既关注现实又超越现实,利用群体组合的能量,将手法片段多重并置,从而催生出巨大的复合感染力。

我们抛开建筑师个人的审美取向或者处理问题的策略问题,来关注建筑师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问题。

在“七个小矮人”中,刘家琨至少整合了如下资源和进行了如下的反向操作:

(1)资源整合利用方面:

基地:

利用坡地,形成叠级平台内院和不规则的建筑布局。

材料:

选用当地易得性材料,如页岩砖、多孔空心砖、镀锌白铁皮、水泥波纹板、陶砖等。

形式原型:

厂房屋顶原型、旧建筑外挂楼梯,当地民房的层叠与混杂效果。

智力资源:

利用美院学生的涂鸦,形成独特性和墙体新纹理。

 

(2)反向操作手法方面:

外挂楼梯:

将整齐对位变成恣意狂放。

多孔空心砖:

逆向的建筑构造展示。

镀锌白铁皮:

揭示易被忽略的材料质感和加工弹性。

水泥波纹板:

利用截面与堆叠方式,而非展示波纹板的立面。

陶砖:

对廉价材料的调侃与反讽性展示。

 

    从以上几点可一窥刘家琨过人的才华和丰富的经验,反观一些“实验建筑师”,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简单让人惊异,似乎他们的知识结构中从来没有构造、规范,建筑设备方面的知识,这类建筑师或许能造出上相的房子,但建筑的后期使用起来问题一定会有一大堆,甚至夸张到几乎完全不能用。

(其实我在含沙射影篱苑书屋)

    有趣的是,关于审美,当我们跳出建筑学这个小圈子来看问题,似乎一切又不是看起来那样,对于川美设计艺术馆,建筑学相关人员大多会喜欢浓厚的工业感和质朴的材料,而在一些学生家长看来,那些质朴的页岩砖代表的是:

“美院穷到房子连瓷砖都贴不起了”。

而在某些其他院校的领导看来,这种个性十足的教学楼分配起来一定会问题十足,一但牵扯到哪个房子更好看,哪个学院的地位更高,问题就会变得十分棘手,于是有某领导发话:

教学楼就不要学川美了,多去学学某大学那些长得差不多的红瓦白墙坡屋顶教学楼。

    在《前进到起源》这篇文章的结尾:

刘家琨写到:

“在早期现代主义那里,我们看到的东西更为根本,至少更接近基础和信念,事情发展成了这样,也许本来可以不是这样……如果我们回到路的起点,重新走上另一条路呢?

”刘家琨早期作品显然以现代主义为起点,建筑语汇抽象而单纯。

在川美新校区设计艺术馆之中,我们观察到一种设计构思和表现形式上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向,以及关注点从内到外的转移,反应在对城市文脉的关注、对建筑形式与功能关系的处理、对材料的使用。

这些转变显然已经偏离了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信条。

这种转变来源于建筑所在的具体环境和地域特点,同时也离不开中国社会对于个性化和多样性的诉求这一时代大背景,看来,刘家琨确实走上了“另一条路”。

(五)结语 

    当我们以教育建筑这个类型为线索,系统的梳理刘家琨的都市建筑实践的一小部分的时候,我们最大的感受或许还是那些关键词:

锚固,连贯性,多样性,深度……

    成都13中扩建项目、鹿野苑三期、文革之钟博物馆和川美设计艺术系等项目之中对清水页岩砖表达的持续实验;成都文化艺术学校、锦都商院、川美设计艺术馆1号教学楼对坡屋顶形式的操作;鹿野苑二期和南京建筑实践展对混凝土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