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193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docx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八家户农场小学

开展校本培训的典型经验

八家户农场小学(原名八家户一中)是一所寄宿制民汉合并学校。

2011年9月八家户农场小学共有37个小学教学班,其中有三个双语教学班,两个哈语教学班;在校生总数1110人,其中哈语学生18人;有专任教师65人。

近几年来,八家户农场小学着眼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着力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本校师资为基本教学力量,坚持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逐步完成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创新型的转变,从而适应学校课程改革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几年来的校本培训实践,我们的体会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一一概括,校本培训,构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校本培训,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石;校本培训,促进学校发展的高地;校本培训,洞开素质教育的天空。

我校能够坚持和深化自己的探索,形成完整和成熟的自己的校本培训模式。

现对我校在校本培训方面采取的一些主要策略、做法及取得的效果做简单汇报。

一、校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主要领导首先组织班子全体成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分析学校现状,理清思路,充分认识到在我校开展校本培训必要性。

学校经过反复讨论,提出以师德教育为突破口,建立由教育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三方面构成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力。

活动,对目前教师中存在的学习力不足和学科单一化、封闭化倾向加以改造,提高教师的经验反省能力和创新能

二、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具体负责、学科组组织实施。

(二)制度保障

1.依据校本培训三年规划认真制定每学期校本培训计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并指导组织实施,以切实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2.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激励机制。

学校每阶段先后制定了《八家户农场小学教师新课程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八家户农场小学教师新课程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八家户农场小学教师新课程校本培训奖惩制度》《八家户农场小学校本培训领导包学科组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师备课要求》、《课堂教学准则》、《教学常规》、《集体备课制度》等校本教研方面实施细则,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对积极参加培训并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每阶段都给予鼓励和奖励。

3.对校本培训工作要做到人人重视,尤其是要做到层层管理,确保实效性。

学校为校本培训专设培训经费投入项目,确保校本培训经费的落实。

4.确保培训时间和效果。

结合常规教研活动合理安排时间,充分运用好业务学习时间,寒暑假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教育局规定要求。

此外,每次培训都认真组织,明确培训的内容形式及相关责任人,确保了培训效果。

(三)、制定培训计划,加强组织管理

    为切实贯彻落实校本培训工作,依据《八家户一中校本培训三年规划》,制订了年度校本培训计划等文件,明确了校本培训的目标、指导思想、培训内容及方式,确定了校本培训的实施原则、考核、管理办法及组织保障措施。

学校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将培训工作落实到校教务处、教科室,形成了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互相合作的工作局面。

三、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导师指导模式。

即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

对新教师的培养,扩展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

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课件制作或网络等方面,青年教师可以是师傅。

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加强相互学习,相互研讨的过程。

2、案例培训模式。

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

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

学校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听课评课。

通过研讨,引导教师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自主学习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4、课题研究模式。

课题来自教师的实践,在研究中,教师不断遇到新问题,需要不断获取新的理论指导,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师为了完成自己所承担的研究任务,需要不断获取资料、进行学习,教师有了强烈的主动学习动机,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四、校本培训,硕果累累

(一)基本功训练经常化、制度化

深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

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的组织和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教师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每周参加一次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学期上一节展示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反思)。

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训练是我校多年来一项常抓不懈的培训工作,每周教师都要上交一篇钢笔字、一幅简笔画,每学期教务处不定期抽查教师的粉笔字,评出优秀并公示。

(二)集体备课规范化、制度化。

学校落实了每周半天的教研活动时间,校领导深入课堂随堂听课、积极参加教研集体活动,加强有效集体和有效教研的引领。

要求每位教师每单元的教学必须在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后方能实施,集体备课仍然坚持主备、自备、讨论、施教、反思五个环节进行。

通过校领导参与集备、抽查集备组活动情况、活动记录等形式,力求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效能的最大化,从而使“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实施得到了保证。

备课严格按照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常规及“自主、综合、拓展、创新”和“先学后教”的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有关要求进行。

每位老师都能按计划负责设计一堂自己认为较难上好的课的教案,与同段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并将自己制作的课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及时做好课后反思。

(三)专题研究日常化。

我校倡导老师们从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确实做到以课题为“龙头”,推进、带动日常的教育教学研究,让老师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探究,既提高教学实绩又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

1.课题研究日常化。

发挥校本教研对教师研究的支持作用—从学校、教师的教学实际出发,开展校本研修。

指导帮助教师从研究教学小现象,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入手,致力于使问题清晰明确、归因全面准确、措施针对性强。

大部分老师都能抓住课题研究的契机,关注平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从困惑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提炼课题,从而积极申报并参与课题研究。

2.课题研究规范化。

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做好了每月的课题主题活动研究与课题学习资料的研究,及时上传每月的课题活动资料与年度检查资料,努力做到课题研究有主题、有重点、有记录。

目前,课题的研究工作正按要求在积极推进着,按照研究计划,在方案、内容、队伍、分工、实验、制度等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

学校以课题实验为突破口,用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形式,推动校本培训的开展,力争在理论上及实践上取得一定突破,形成自己的教改特色。

各教研组紧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中心,加强以校为本的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把从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真问题真现象升格为课题进行研究,让课题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教师们善于发现研究问题,发现研究资源,支持真正有价值的的课题研究深入下去。

经过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课研中的问题探讨,并且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交流课,从中归纳,反思,提炼,升华,为学段老师导航,促进学段老师的专业成长。

让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相得益彰。

2009-2010年学校数学组申报的县级小课题《六年级数学两级分化的研究》和语文组的县级小课题《小学课外阅读与语文综合素养的研究》已经结题,成绩显著,并获得县级小课题二、三等奖,课题研究成员杨秀花教务主任被评为县级“小课题标兵”。

2011年我校数学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已被列为州级小课题,低段语文组申报的小课题《低年级预习能力的研究》列为县级小课题,小课题的研究很好的促进了我校的教研步伐,加快了向高效课堂迈进的脚步。

(四)校本课程特色化。

校本课程使学生受益、教师提高、学校发展。

我校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围绕学校的关怀教育办学理念,不断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努力探索和实践校本课程建设,获得了一些启示。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核心目标。

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学校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和教材,2010年在广大教师集思广益、齐心协力下,低段一至三年级以写好中国方块字为目标,编写了各年级的写字教材。

我校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较为突出,现由县教育局指定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申报州级学校之一;四至六年级,结合学校民汉合校的实际情况,突出民族团结教育,编写了一套融哈萨克经典舞蹈动作与现代韵律操为一体的特色舞蹈教材。

特色舞蹈现已成型,正在学校全面推广。

另外校本课程小组研发的腰鼓队也是学校一大特色,现成规模。

校本研发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学习积极性,是学校充满了欢歌笑语,学校的文化氛围浓,更有利于学校整体素质的提升。

五、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突破口,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技能培训

1、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这方面工作我校可以概括为“两个规范、四项活动”。

两个规范就是规范教研组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教学研究活动是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我校制定了学校教研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的教研活动,提升了我校教学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项活动即我校开展的四个教学交流活动:

一是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活动。

于每学期初举行两次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中,一批校骨干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全校教师听了他们的讲课。

授课之后进行了授课者说课和教研组长评课。

活动非常成功,他们的教学准备充分,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授课生动活泼,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体现,很好地完成了各自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体现,使全校教师得到了一个学习与提高的机会。

二是举行每月一次的校内公开课活动。

通过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之间的上课、评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培训活动。

在校内形成了自学计算机的浓厚氛围。

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采取专人指导与课余自学相结合。

学校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徐志明利用每双周一次的教研日课余时间进行专题培训、技术指导。

同时,要求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练,从而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所提高。

强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义、目的。

学校要求所有的公开课都必须运用课件,否则,影响评价结果,平时上课能运用课件的内容要尽量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课后,进行教学反馈时,把课件的制作和运用当作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评议,将一些制作水平教高的课件上报参加评比。

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年学校已有20人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并获得了全国计算机资格证。

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师通过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趣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功能,通过直观的形象,形成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地感知信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听课取经活动。

三年来我校分别组织教师到自治区、博乐市一小、精河县一小等学校听课学习。

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地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抓好骨干教师的引领。

我校通过推出校级名师,培养了一支规模较大的校级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学校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方设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

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节假日外出学习,学校负责给予补助,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服务及经济补贴。

2008-2009年教务处杨秀花、石秀丽、刘瑾、王雪芝等骨干教师多次到博乐市学习新一轮课程培训及远程教育空中英语培训。

2010年由李应萍校长亲自带队,组织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到博乐市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和博乐市二中的学案导学模式,通过培训,我校找到了适合自己本学校的教学模式,开设了两个教学试点班(四)一、(五)一、以点带面探索我校高效课堂的新路子。

六、联校教研突破化、持久化。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校本培训的教学改革,促进全体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与兄弟学校县一小制定了联校教研计划,与县一小各学科组进行教学教研结对交流活动。

通过此校本培训的开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增进学校之间的友谊,激发了两校教师积极参与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情,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也使我校教师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七、校本培训成果展示

优质课奖:

2009年丁文萍老师的语文优质录像课获得州级优秀奖。

刘瑾老师参加县级空中英语大赛获得二等奖。

石秀丽老师参加英语优质录像课获得州级二等奖。

2010年刘江丽、陈玉婷老师的德育优质录像课获得自治区级二等奖。

单月玲、张丽两位教师参加县级举办的民族团结讲课大赛获得二等奖。

2011年李凤老师参加县级教师基本功朗诵比赛获得二等奖。

校本培训奖:

2008年刘江丽、张静、石秀丽等老师获得校级校本培训先进。

2009年张勇俊、杨秀花、李江泉等老师获得校级校本培训先进。

2010年姜艳、余顺荣、张文远等老师获得校级校本培训先进。

2011年曾怡、刘江丽、丁文萍、王涵、刘海英、程妍老师获得校级校本培训先进。

优秀论文奖:

每学期都有三十几篇论文分获州、县级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李应萍、黄晓华、刘江丽、余顺荣、杨秀花、石秀丽、马秀华等老师的论文获得县级一等奖,张勇俊老师的论文《善用评价语言,激励学生发展》获得区级论文评比二等奖。

陈玉婷《桃花木》的教学设计,张静老师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点尝试》论文获得州级论文评比二、三等奖。

学校还将教师们平时的优秀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装订成册,编排出了学校的教师论文集。

2011年我校每位教师每月上交一篇教育小故事,现已编排成册。

其他奖项:

积极组织参加"PHE"国际幼儿美术书法大赛,至今连续十年,年年取得优异成绩;我校学生设计手抄报质量较高、手工小作品花样繁多,多次获得州、县的奖励,手抄报已成为我校亮点;每学期的口算速算竞赛开发了学生潜能,英语口语竞赛营造了浓厚的学英语氛围,现场作文比赛,搭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兴趣小组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少儿百科知识竞赛拓展了学生知识面,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和专项体育比赛,特别是组织参加了两届自治区“仟叶杯”跳绳比赛更是硕果累累,有200余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既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又培养了学生的体能……所有这些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为孩子们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得素质教育在我校开展得红红火火.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其表现在:

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我校课堂教学的特色。

常规教学充分体现了我校的教学特色,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校的教研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教育科研走出了特色之路。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

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初步形成,教师们深切的认识到,接受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

近年来我们在校本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与校本培训存在时间上的矛盾与冲突,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校本培训的内容与方法上还需要继续进行探索,等等。

本学期校本培训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在实施新课改方案的过程中,除了在宏观层面对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外,加强以校为本的培训,从微观上,结合学校的特点,根据教师个人的实际需要实施培训,更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关键是要把每项工作做细,做到实处。

另外,在进行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感到更需要专家的现场指导。

 

2011年10月

 

八家户农场小学(原名八家户一中)是一所寄宿制民汉合并学校。

2011年9月八家户农场小学有37个小学教学班,其中有三个双语教学班,两个哈语教学班;在校生总数1110人,其中哈语学生18人;有专任教师95人。

我校广大教师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成绩突出,一至二年级以写好中国方块字为目标,编写了适合低龄儿童的写字教材,(此教材由县教育局指定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申报州级学校之一);三至四年级为突出民族团结教育,研发小组编写了一套融哈萨克经典舞蹈动作与现代韵律操为一体的特色舞蹈教材,现已成型,正在学校全面推广。

今年校本课程研发小组的腰鼓队又成为学校另一大特色,已在五至六年级推广。

瞧!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教会孩子堂堂正正做人;看!

迷人的舞姿,使整个校园都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听!

雄浑的鼓点,击出了八家户小学昂扬的风貌、蓬勃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