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160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docx

辽宁省沈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下图为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和年增长率变化及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制定“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C.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D.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2.图中信息反映

A.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B.2005年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中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D.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3.一胎政策的实施,近期产生的影响有

A.劳动力短缺状况得到缓解B.劳动力人口比重增加

C.劳动力人口职业构成调整D.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答案】1.C2.B3.C

【解析】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要能够通过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清我国人口变化规律。

1.制定二孩政策,并不是取消计划生育,而是为了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的积极调整,故A错;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与人口迁移、城市化等有关,与人口政策无关,故B错;制定二孩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口数量,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故C对;二孩政策客观上可以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但这不是该政策的主要目的,D错。

3.二胎政策的实施,近期产生的影响会导致从事新生儿事业的人口增多,即劳动力人口就业构成调整,短期小孩子小,劳动力短缺状况不能得到缓解,A错;劳动力人口比重没有明显增加,B;人口老龄化速度减缓,D错;故选C。

读下面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④自然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5.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D.水土流失

【答案】4.C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理特征。

通过农业的分布可以判断地区的位置,结合地形可以判断农业发展是否合理。

4.该地平原比重小但是丘陵面积大,种植水稻、冬小麦;中、低山也种植春小麦和马铃薯,说明开垦历史悠久,人多地少,过度垦殖,导致耕地比重高;地形不平坦,以种植水稻为主,是我国南方,自然土壤不肥沃,不便于农耕,选择C。

5.该地区是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过度开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选择D。

剑麻喜高温多雨的高坡环境,有“绿色金子”之称,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图示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目前这里的产量仍很大。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比注人大西洋的河流

A.流程长B.平均流速慢

C.流量小D.流量季节变化小

7.图示太平洋沿岸的自然植被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荒漠C.热带荒漠D.热带草原

8.导致该区域剑麻产量大的主导社会经济条件是

A.人口众多B.大型飞机的出现,交通条件改善

C.高温多雨的气候D.距发达国家近,市场广阔

【答案】6.C7.D8.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差异性、整体性和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读图能力,熟悉地区的地理特征,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的主导因素。

6.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比注人大西洋的河流流程短;坡度陡,平均流速快;背风坡降水少,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不大,选择C。

7.图示太平洋沿岸处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为热带草原气候,自然植被是热带草原,选择D。

8.决定农业生产规模的是市场,该地距离北美和欧洲都比较近,市场广阔。

所以导致该区域剑麻产量大的主导社会经济条件是距发达国家近,市场广阔;人口众多和大型飞机的出现,交通条件改善不是影响剑麻的产量的主要因素;高温多雨的气候不是社会经济因素。

选择D。

下图是黄土高原局部区域的黄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甲、乙、丙、丁四地黄土覆盖层最薄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0.该区城虽沟壑纵横,但植被的种类垂直差异很小,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偏小B.纬度较高C.相对高度小D.海拔较低

11.下列综合开发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丁处种植茶树B.甲处平整土地C.丙处打坝建库D.乙处修筑梯田

【答案】9.A10.C1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

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熟悉治理黄土高原主要措施。

9.黄土表层的海拔高度减去黄土底面海拔高度就是黄土覆盖层厚度,读图,通过计算可知甲、乙、丙、丁四地黄土覆盖层最薄的是甲,选择A。

10.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判断相对高差比较小,大多不超过一百米,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和降水差异比较小,植被的种类垂直差异很小,选择C。

11.北方地区不适宜种植茶树,A错;甲处属于沟谷,不能采用平整土地的办法,B错;丙处为山坡,不能建设大坝,C错;乙处为缓坡,修筑梯田最合适,D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因产量极低而价格昂贵,世界市场供不应求。

玛咖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鲁低纬度安第斯山区,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当地亦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种植全过程完全使用人工2003年中国云南玉龙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目前成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种植规模仍在扩大。

材料二:

滇中地区是云南经济社会的核心区,但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12%,40%的区域属于极旱、重旱区,为解决滇中地区缺水问题,国家通过了从金沙江引水入滇的工程,2014年进入实施阶段.下图为云南省相关资料图。

(1)结合材料简析玛咖是一种真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原因。

(2)与日本相比,推断中国云南玛咖产品质量和种植成本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3)分析云南省大面积种植玛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请从自然角度分析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答案】

(1)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病虫害少,土堆肥沃(对土壤要求高),因其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所以生长过程中,不用施用化肥和和农药,远离各种污染。

(只答出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得l分)

(2)中国云南玛咖质最更优,因为气候环境更接近原产地;成本更低,因为中国的种植环境更适宜,投入的资金、技术较少,劳动力成本较低。

(3)破坏当地天然植被,水土流失加重;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

(4)①调水区位于河流上游,且本区主要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最不稳,影响可调入水量;②工程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工程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技术要求高;③喀斯特地貌区,且地质结构不稳.易发生地质灾害.影响工程安全;④云贵高原生态较为脆弱,工程可能带来生态间题〔如水上流失等(①点必答,再任答二点)

【解析】

(1)玛咖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对种植环境要求高,生长过程中,不用施用化肥和和农药,远离各种污染。

(2)质量主要从环境角度分析,中国云南玛咖质最更优,因为气候环境更接近原产地;成本主要从投入的资金、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对比分析。

(3)主要是生态破坏造成的影响。

种植玛咖最主要是破坏当地天然植被,水土流失加重;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

(4)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生态环境方面分析回答。

13.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几内亚地理位置图及科纳克里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几内亚国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铝土矿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含铝品位高达58%~62%.大部分不用深挖开采,铝土开采业非常兴旺,以出口原矿石为主,大部分通过国内最大的深水海港科纳克里港出口。

2013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几内亚签署了《中电授几内亚铝业项目特许权协议》集矿山、氧化铝厂、内陆运输等设施的炼铝工业合作项目。

(1)几内亚被称为“西非的水塔”,请分析原因。

(2)描述科纳克里的气温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分析内亚铝土开采业兴旺的区位优势。

(4)说出中国投资发展炼铝业对几内亚国家的有利影响。

【答案】

(1)境内年降水最大;地势高.是西非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2)特点:

全年高温:

年较差小;雨季较早季气温低。

原因:

地处低纬沿海地区:

沿岸暖流增温作用;雨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较低,旱季反之(3分)

(3)铝土矿储最大,品位高,埋藏浅,利于开采且开采价值离;濒临大西洋,靠近欧洲、北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多海港,有铁路与内陆地区相连,交通使利

(4)有利于铝土资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提供就业机会: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1)从科纳克里的气候资源图分析可知,境内年降水最大;再从几内亚地理位置图中的高度可以判断地势高.是西非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2)根据科纳克里气候资料图可以判断气温特点:

全年高温:

年较差小;雨季较早季气温低。

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降水影响等方面分析。

(3)首先分析资源优势,再分析市场优势,交通优势。

铝土矿储最大,品位高,埋藏浅,利于开采且开采价值离;濒临大西洋,靠近欧洲、北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多海港,有铁路与内陆地区相连,交通使利。

(4)主要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炼铝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增加新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艾格蒙特国家公园是新西兰北岛西部的一座国家公园,因艾格蒙特山而得名。

艾格蒙特山海拔2518米,为新西兰著名的一座休眠火山,山下的森林里生长有芮禾和瑞塔树等珍贵植物,高处是卡玛希、图塔拉和凯卡瓦卡树,该公园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下图为“新西兰北岛略图”。

(1)请分析艾格蒙特国家公园冬、夏季节都吸引游客的原因。

(2)指出该地冬季旅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

(1)夏季:

艾格蒙特山海拔较高,植被的垂直交化明显,夏季去登山,可欣赏植被垂直变化及植物的多样性。

冬季:

艾格蒙特山在40°附近,冬季盛行西风,山上降雪最大,且山体坡度适中,适合冬季去滑雪,欣赏雪景。

(2)地处西风带.地势平坦开阔,多大风,注意防风;海拔较高,气温低,注意防寒;距交通干线与大城市较远,注意通信与交通安全;地形以山地为主,降雪较多,登山者需了解高山独特的冰雪条件.以防雪崩等灾害。

【解析】

(1)结合地形、气候、植被等分析冬夏两个季节的主要自然景观。

夏季:

艾格蒙特山海拔较高,植被的垂直交化明显,夏季去登山,可欣赏植被垂直变化及植物的多样性。

冬季:

艾格蒙特山在40°附近,冬季盛行西风,山上降雪最大,且山体坡度适中,适合冬季去滑雪,欣赏雪景。

(2)从冬季气候、地形、防雪等方面分析安全问题。

地处西风带.地势平坦开阔,多大风,注意防风;海拔较高,气温低,注意防寒;距交通干线与大城市较远,注意通信与交通安全;地形以山地为主,降雪较多,登山者需了解高山独特的冰雪条件.以防雪崩等灾害。

15.【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缸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前景夸人担忧。

材料二

根据材料分析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及对湖区生物的影响。

【答案】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上游河流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开矿(煤矿采空区)导致地间塌陷与水源枯竭。

 

影响:

水质恶化.鱼类数量悦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对湖区生物影响主要是水质变化和水量减少带来的影响。

水量减少,污染物浓度增加,水质恶化,鱼类数量悦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