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10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

《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docx

北师大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判断物态变化名称

小雪

1.右图中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

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霜冻

A.冰雹B.小雪C.雾D.霜冻

2.含在嘴里的棒冰会逐渐化成水,这个过程是()

1题图

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B.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一层霜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D.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

4.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放热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

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

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5.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装有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冬天,湖水结冰  

7.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

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A.液化B.凝华C.熔化D.凝固

8.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A.春天来到,积雪熔化B.夏天的清展,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展,出现大雾D.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10.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

11.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

会查熔点、沸点表

12.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此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

物态变化条件

13.关于汽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D.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不同的

C.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

1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16.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

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17.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是因为()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

C、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0C而熔化D、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0C而使冰雪熔化

18.夏天扇扇子,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空气被扇子扇凉了B.风把“凉”吹给了人体

C.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跑了

D.扇扇子加快了身体周围空气的流动,使人体汗液蒸发加快,蒸发有致冷作用。

19.温度计读数

19题图

 

体温计读数: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0.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2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2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

23.实验室的酒精灯使用完毕后要求盖好灯帽,这样做可以减慢液态酒精的__________.

图像

24.下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t/min

t/min

t/min

 

D

C

B

 

25.如下图甲所示是探究萘的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小丽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1)由图像乙可知萘熔化用时min,在这段时间试管中的奈处于___________态。

(2)通过萘的熔化实验图像可知奈属于_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

15

 

C

B

 

26题图

25题图

26.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2)小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发现自己组测出的水的沸点比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低些,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7.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27题图

b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密度的概念

28.①比较l、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铝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的。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8题图

②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____(填“无关”或“有关”)。

③上述实验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中的图线__________反映了铝块实验情况。

29.右图是某种金属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4cm3的该种金属的质量为______。

30.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C.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运用密度相关计算

31.质量为45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_______m3。

ρ冰=0.9×103kg/m3)

32.一个质量为0.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7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2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kg/m3B.1.16×10kg/m3C.1.75×10kg/m3D.1.2×10kg/m3

估测能力

33.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kg

34.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一位中学生身高约为1.6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D.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参照物

35.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

36.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平均速度

37.假设小王百米赛跑最短时间为10s,若他前5s钟内的平均速度是9m/s,那么它的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1m/sB.10.5m/sC.9m/sD.10m/s

38.把带有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

当小车向左作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滴,其分布如图1所示。

设小车滴墨水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运动的时间是6t

38题图

(C)小车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D)小车在任一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小

39.《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D)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40.小明两次从家到学校的过程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第一次是先以速度v1走前一半路程,紧接着以速度v2跑完剩下的一半路程;第二次是先以速度v1走一段时间,紧接着以速度v2跑到学校,且走路与跑步的时间相等。

若已知小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为s,则在这两次从家到学校的运动过程中,用时较长的一次所需的时间。

41.自20XX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在车次前冠以字母“Z”,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运行区段

北京-苏州

苏州-北京

运行距离

Z85/86次

北京-苏州

Z85次19:

50开次日6:

40到

Z86次20:

34开次日7:

24到

1379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

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__h_______min,它的平均速度约等于均数________km/h.

运动图像

42.在图中的四个图像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s一t图是    (  )

42题图

 

43.右图中甲、乙所示是物体甲和乙的s一t图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甲、乙的速度无法比较

44.右图是表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

中休息(静止)的时间是________h;它从出发至到达目的地,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