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6946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docx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

  导语:

是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

免疫调节教案怎么写?

下面为小编整理分享的一些教学方案,欢迎借鉴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范文  教材内容分析

  《免疫调节》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主题下,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免疫系统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系统之一,突出了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液免疫生理过程复杂,是一个微观、抽象的动态过程,而且专业术语多,容易混淆,难记忆,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因此将体液免疫的过程定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体液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分析资料,得出合理结论;

  2)进行图表解读和观察(图2-14、资料图、2-15、)

  3.情感目标:

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液免疫的过程

  2.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的过程。

  教学过程:

  :

  请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泡泡男孩”吗?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人物》节目播出了“泡泡男孩”的故事,这是其中截取的两个画面(多媒体展示“泡泡男孩”图片)。

由于缺乏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罩内,在塑料隔离罩内度过了12年的光阴,被誉为医学史上的奇迹。

“泡泡男孩”所患疾病称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那么什么是免疫?

什么是免疫缺陷病呢?

这些问题都将在免疫调节这部分内容中学习。

  对“泡泡男孩”来说,泡泡外的世界充满了致命的威胁,甚至连母亲一个充满爱的拥抱,都可能给他带来可怕的后果。

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通常我们不会感到不适,说明免疫系统具有什么功能?

  :

  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依靠人体的三道防线来实现的。

  1、人体的三道防线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P36二、三段的内容,归纳人体三道防线的内容,并判断多媒

  体中所呈现的四幅图片分别属于哪道防线。

  学生回答,教师讲述: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以及皮肤以外的部分,如泪液、汗液、唾液等,主要有阻挡或消灭病原体、清扫异物的功能。

例如人在流泪的过程中就能排出异物,有人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够杀死或吞噬突破第一道防线的病原体。

  教师归纳: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提问:

人体仅靠前两道防线就能免受病原体的入侵吗?

“泡泡男孩”前两道防线是能够发挥作用的,但仍然只能生活在泡泡之中,说明前两道防线不能完全阻挡病原体。

那么前两道防线突破之后人体如何进行防御呢?

(第三道防线)

  继续提问:

第三道防线有哪些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教师小结: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将人体比作一座城堡,第一、二道防线就像是厚厚的城墙,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阻挡作用。

第三道防线就像是城中巡逻的警察,有专门对抗特殊病原体的武器,一旦有病原体趁虚而入,就能特异性的识别并将其消灭掉。

因此第三道防线又称为特异性免疫。

  过渡:

“泡泡男孩”的免疫缺陷主要是缺乏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免疫细胞。

当时医生们认为,“泡泡男孩”的病,唯一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为什么人们寄希望于骨髓移植来治疗它的病呢?

这得从免疫细胞的起源说起。

  2、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师:

特异性免疫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下面我们根据图示,一起来分析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的过程。

  提问:

1、淋巴细胞起源于哪种器官?

  2、由哪种细胞分化而来?

  3、在什么器官中成熟?

  4、能否继续分化?

分化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讲述: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分化形成有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因此医生们希望通过骨髓移植来恢复“泡泡男孩”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过渡:

T细胞和B细胞的继续分化需要抗原的刺激,什么是抗原?

什么是抗体呢?

  3、抗原、抗体的区分

  教师讲述:

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例如细菌、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设问:

自身的组织和细胞可以成为抗原吗?

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抗原呢?

  教师归纳:

抗原来自两方面:

一是入侵的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二是自身衰老、损伤、异常的细胞,如癌细胞。

  教师讲述:

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每种抗体只

  能与特定的抗原发生结合。

抗体由浆细胞分泌后,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少部分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母乳喂养婴儿不容易生病就是因为在乳汁中含有抗体。

  提问:

医生们给“泡泡男孩”移植了他姐姐凯瑟琳的骨髓后,凯瑟琳骨髓中潜伏的病毒侵入他的身体并大量繁殖。

骨髓中潜伏的病毒在“泡泡男孩”体内充当什么成分?

  过渡:

“泡泡男孩”最终还是由于病毒的大肆入侵而死亡,正常机体是如何消灭病原体的呢?

突破非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进入机体后,一部分存在体液中,另一部分会侵入到细胞中。

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称为体液免疫,被相应的免疫细胞称为细胞免疫。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来了解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机理。

  二、体液免疫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P37第四段,思考:

  1、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2、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学生回答:

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呈递抗原,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并传递抗原,B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发挥免疫作用。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根据刚刚的分析,结合图2-15,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构建体液免疫的过程图。

  学生画图,教师点评完善。

  师生互动:

结合体液调节过程图思考:

  1、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的途径有哪些?

B细胞、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2、哪些细胞能识别抗原?

哪些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识别抗原的细胞: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

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

  3、二次免疫和初次免疫相比有何特点?

  (二次免疫的特点:

反应更快更强,抗体数量更多,患病程度更低)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引导、点评。

  过渡:

体液免疫主要靠B细胞产生抗体作战,细胞免疫主要靠T细胞作战,除免疫细胞外,还需要免疫器官和相应物质的参与,共同构成免疫系统。

  三、免疫系统的组成

  提问:

结合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思考:

参与的器官、细胞、物质分别有哪些?

  教师讲述:

免疫器官主要有: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活性物质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作用,从而实现机体的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医生最终放弃了对“泡泡男孩”的治疗,把他从禁锢了他12年的泡泡里抱了出来。

让他第一次暴露在空气中,弥留的时刻——他终于触摸到了母亲的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很庆幸我们生下来就带来了“免疫系统”这位最好的“医生”,生命来之不易,让我们珍爱生命,珍惜健康。

  :

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本节课我们从组成和功能方面对免疫系统进行了学习。

免疫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防卫功能,防卫功能依靠人体的三道防线来实现,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又叫做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调节过程中需要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参与。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2、关注艾滋病的流传和预防,渗透关爱艾滋病病人的思想;

  3、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

  从关爱艾滋病病人及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情景创设:

  本节课我们接着讲免疫调节

  板书:

第4节、免疫调节

(2)

  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人体免疫有哪几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有哪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点?

  (体液免疫靠产生抗体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

)(出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挂图)

  4、免疫力越强就越好吗?

  5、当免疫力过强或过弱时会出现什么疾病?

  6、有没有免疫力缺失的情况?

  (免疫力过强时会出现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免疫力过低时身体的抗病能力较差;当人体遭受了HIV的侵入后会导致免疫力缺失——艾滋病。

  介绍艾滋病的现状: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被认为是20世纪的瘟疫,谁能说说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怎样?

  (从1981年美国发现了第一例到XX年11月底(仅22年间),全球已有6000多万人感染了HIV。

  中国1985年发现了首例艾滋病病人,现在,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多万,处亚洲第二位,全球第十四位。

广东在全国排第四。

河源现在已经发现了好几例病例。

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正在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估计到XX年,HIV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形势非常严峻。

  2、艾滋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

据统计,我国超半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是经性行为传播感染的。

  3、艾滋病呢可以预防吗?

面对艾滋病的流行,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

我们要洁身自爱,拒绝毒品。

  4、大家来说说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哪些行为不会?

  „„

  其实,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是HIV的受害者,我们应不应该歧视他们?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关爱他们)

  许多国家领导人在这方面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总书记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等曾多次探望艾滋病病人,并与艾滋病患儿一起观看文艺晚会,鼓励他们鼓起信心,战胜病魔。

  前面我们学习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有其他的功能吗?

(有,免疫系统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二、新课推进:

  板书: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在艾滋病患者中,许多人并不是直接死于艾滋病,而是由于缺少免疫力而死于病菌感染,也有不少人是死于癌症,这是为什么?

免疫系统受损可能会引发癌症吗?

  1、癌细胞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致癌因子有哪些?

  (人体内正常的细胞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致癌因子的作用,原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就发生了癌变。

  2、我们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为什么我们多数人在很长的生命过程中不会得癌症呢?

  (那是因为癌细胞在刚产生还没有发展的时候就被消灭了。

  3、除了癌细胞外,我们的机体每天都会产生衰老死亡的细胞,或因其他而原因被破坏的细胞,这些细胞以及其他异物如果积累在内环境中,内环境的稳态肯定要受到影响。

是谁对内环境进行时刻监控,并及时有效地清除这些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细胞?

  (免疫系统)

  4、免疫系统时刻监控着内环境,并将这些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细胞及时清除。

现在你明白艾滋病病人主什么容易患癌症了吗?

  (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功能缺失,不能及时消灭体内的癌细胞和清除那些非正常的细胞,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律大大升高。

  由此可见,免疫系统除了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练习①)

  大家有没有去调查过期,青少年有哪些常见的免疫异常现象?

  „„

  随着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的深入,免疫学有了广泛的应用:

  板书:

(四)、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疫苗的发明和应用:

  根据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当机体第一次接触某抗原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记忆细胞,当该种抗原再次入侵时,机体内的记忆细胞便会迅速作出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与之“战斗”,消灭入侵的该种抗原,可以达到预防该种疾病的效果。

科学家们研制出了许多用于预防传染的疫苗。

  问题:

(1)你知道的有哪些疫苗?

  (如:

天花疫苗(牛痘疫苗)、乙肝疫苗、破伤风疫苗等。

  

(2)疫苗有什么特征?

  (特定的疫苗产生特定的记忆细胞,对付特定的抗原,预防特定的疾病。

  (3)疫苗在本质上是什么物质?

(是减毒的或灭活的抗原(病毒))

  (4)某人接种了乙肝疫苗后,第二天就受到乙肝病毒的入侵,这时,接种的乙肝疫苗能起到预防作用吗?

为什么?

  (不能,接种疫苗后在机体内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

  (3)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吗?

  (不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因为疫苗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有些病原体会发生突变(如流感病毒),有些传染病的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或者还没有研制出针对这些疾病的疫苗(如艾滋病疫苗)。

  (4)流感病毒的突变速度很快,我们该如何预防感冒?

  (接种疫苗(少数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练习②)

  2、疾病检测和研究:

  根据抗原能和特异的抗体相结合的特性。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并针对该抗原的特征进行研究,如SARS病毒的检测和研究。

(在抗击SARS的斗争中,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精神。

  3、器官移植

  

(1)、阅读教材P39关于“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的资料分析,完成相关的讨论题:

  ①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一是解决器官的排异问题;二是解决供体器官严重不足的问题。

  ②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

  (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

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③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较长时间发挥作用。

)④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给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

仅靠医疗技术的进步能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吗?

  (不能,例如,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捐献器官。

  分析资料中相关的数据。

  在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到:

移植器官的需求量和供体之间的差距太远了,有没有人能说说这方面的故事来?

  „„

  阅读了以上资料,听了这些事迹之后,你认为要解决供体器官不足的问题最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唤醒潜藏于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心,促使全社会的人都参与献爱心行动。

)那么,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你可以做些什么?

  (例如,我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

  1、在国家骨髓库里登记一份你的骨髓配型资料;

  2、义务献血;

  3、认真学习,外形、、钻研医术,长大后当一名医生,为相应的患者服务;

  4、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假如自己死后,将自己身上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使他人重获新生,这是一件感动人心的事情。

  三、课堂小结:

  在这两节课里,我们学习了第4节免疫调节,了解了免疫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免疫系统通过第一、第二道防线阻挡病原体的入侵,通过第三道防线的特异免疫与入侵的病原体进行“战争”。

其中体液免疫靠产生抗体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来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抵抗侵入机体的病原体,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对监护内环境和及时清除非正常状态的细胞及异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系统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对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免疫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体现在疫苗的发明和应用,疾病的检测和研究以及器官移植等方面。

  现在,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给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口患者带来了福音,而供体器官短缺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更多的人唤醒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爱心。

  让我们用歌声唤醒人们的爱心吧。

  -——合唱《爱的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