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6854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docx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方案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桥

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

实施初步方案

 

重庆交通学院

2004年12月8日

 

1工程概况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位于重庆朝天门广场下游1km,是连接五里店和弹子石线路上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它的建成对完善重庆城区交通网络,加快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十分重要。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设计功能为公路、轨道交通两用。

其中,上层桥面设双向六车道和双侧人行道,总宽36m;下层桥面中央设双线城市轨道交通线,两侧各预留宽7m的车行道。

1.1主桥桥型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桥采用190+552+190米的中承式钢桁架连续系杆拱桥,如图1所示。

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也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

 

图1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效果图

1.2桥梁结构体系

整体呈现三跨连续梁受力体系,其中,主跨552m中488m呈现系杆拱的受力特征.如图2所示。

 

图2桥梁结构体系

1.3桥梁设计参数

设计荷载:

城-A级,城市轨道交通,人群4kN/m2。

设计温度:

最高+45℃,最低-5℃,体系温度按20℃计,温差按±25℃考虑。

1.4桥梁主要材料

主桁构件材质采用Q420qD和Q370qD,桥面系和联结系采用Q345qD,材料技术条件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714-2000)的要求。

型钢采用16Mn(Q345),材质和外形尺寸等技术条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高强度螺栓:

M30高强度螺栓材质采用35VB,M24高强度螺栓材质由采用20MnTiB;螺母、垫圈采用45号优质碳素钢。

螺栓、螺母、垫圈等均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T1228~1231)的要求。

钢材的屈服强度

s按照《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0)采用。

设计安全系数K=1.7,容许应力按照不同板厚取

s/1.7。

1.5桥梁结构设计要点

1.5.1总体布置及主要结构特点

本桥正桥为190+552+190m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全长934.1m(包括端纵梁),主桥全宽36.5m,桁宽29m,两侧边跨为变桁高平弦桁梁,中跨为刚性拱柔性梁的钢桁系杆拱。

拱顶至中间支点高度为142m,拱肋下弦采用二次抛物线,矢高128m,矢跨比1/4.3125;拱肋上弦采用二次抛物线,并与边跨上弦之间采用R=700m的圆曲线进行过渡。

主桁采用变高度的“N”形桁式,钢桁拱肋跨中桁高14m,中间支点处桁高73.13m(其中拱肋加劲弦高40.65m),边支点处桁高11.83m。

全桥采用变节间布置,共有12m、14m、16m等三种节间形式,其中,边跨节间布置为8×12m+14m+5×16m,中跨节间布置为5×16m+2×14m+28×12m+2×14m+5×16m。

中跨布置有上下两层系杆,竖向间距11.83m,上层系杆采用"H"形断面,下层系杆构造采用"王"形断面+体外预应力索,钢结构系杆端部与拱肋下弦节点相连接,下层体外预应力索锚固于节点端部。

1.5.2主桁杆件截面

主桁弦杆焊接箱形截面,截面宽度分1200mm和1600mm两种,截面高1240~1840mm。

杆件按照四面拼接设计,拼接处杆件高度、宽度均相同,不同宽度和高度杆件之间采用变宽(高)度设计。

腹杆采用箱形、"H"形及“王”形截面,截面宽度分1200mm、1600mm和1200~1600mm(变宽度)等三种,箱形截面高1240~1440mm;“H”、“王”形截面高700~1100mm,板厚16~50mm。

上层系杆采用焊接"H"形截面,截面高1500mm,宽1200mm。

下层系杆采用焊接“王”形截面,高1700mm,宽1600mm。

杆件所采用的最大板件厚度50mm,最大长度44m,最大安装吊重80t。

1.5.3主桁节点

主桁主要采用拼装式节点,中间支承节点等少部分特殊节点采用整体式。

1.5.4起顶点设置

为适应主跨钢桁梁悬臂施工跨中自然(零应力)合拢需要,在端支点处和中间支点均设置四个起顶点,起顶点设在支座两侧的节点板下方。

1.5.5结构预拱度设置

主桁预拱度按恒载+1/2静活载挠度曲线值反向设置。

边跨不设置预拱度,中跨预拱度的设置采用缩短吊杆的方法实现,构件在制造时可不予考虑。

1.6桥梁施工特点和流程

1.6.1边跨钢桁梁施工

在桥墩及边跨内临时支(架)墩施工完成后,利用2000t.m架梁吊机从边墩向中墩安装边跨钢桁梁结构。

其中,在一个中墩上设置临时固定铰支座,在另一个中墩上设置临时活动铰支座,且活动铰支座根据计算结果向中跨跨中方向预偏。

1.6.2主跨钢桁拱施工

在边跨钢桁梁结构自重和压重,利用2000t.m拱上爬行吊机从中支点向跨中悬臂安装钢桁拱结构。

随着悬臂施工的推进,已成结构抗倾覆(向中跨跨中)稳定系数越来越小,为避免边跨配重量过大以及处于单悬臂状态的钢桁架结构受力不利,设置斜拉扣挂系统。

1.6.3主跨悬臂钢桁拱结构空间位置调整及合拢

借助边支点、中支点顶升调整主跨两边悬臂钢桁拱结构端部空间相对位置,实现自然(零应力)合拢。

其中,边支点设置4台500t千斤顶,中支点设置8台2000t千斤顶。

1.6.4主跨桥道钢桁梁安装

利用800t.m架梁吊机安装桥道钢桁梁结构(本身为刚性系杆)。

1.6.5桥梁中支座位置调整与桥道钢桁梁合拢

根据计算结果,借助千斤顶将桥梁中支座调整到预定位置,安装边、中支点永久支座,并同时实施桥道钢桁梁合拢。

1.6.6柔性系杆安装

按设计要求进行柔性系杆(体外预应力索)安装和拉力建立。

1.6.7桥面系施工

按照设计程序施工桥面系。

详细施工流程见图3。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2桥梁特点与难点

2.1设计

1)采用190+552+190米中承式钢桁架连续系杆拱结构的朝天门大桥为目前世界各类拱桥中跨径最大的拱桥。

结构体系以及体系转换设计缺少足够经验;

2)各类构件尺寸(长度、宽、高、壁厚等)比一般桥梁大许多,构件设计(包括强度、刚度、稳定、疲劳等匹配)难度大;

3)桁式结构节点构造复杂,尺寸比一般桥梁大许多,设计影响因素多,难度大;

4)桥梁整体结构复杂,所受静、动作用较一般桥梁多,(包括汽车、轨道、人群、温度、风力、施工初应力等),结构分析,特别是局部受力分析难度大;

5)为减小施工初应力,主跨拱结构零应力合拢设计是需要的,千斤顶措顶升施实施难度大;

6)设计采用刚性与柔性组合式系杆,其构造、受力分析难度大,中支点初始位置确定和最终位置调整要求非常高,

7)中支点支座承载力要求非常高,构造复杂,设计难度特别大。

2.2施工

1)朝天门大桥系(190+552+190米中承式钢桁架连续系杆拱桥)系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拱桥,施工缺少足够经验;

2)由于结构构造尺寸大、空中位置高,杆件尺寸与重量大,爬行吊机安装难度大;

3)拼装式钢结构既要求方便施工,更要求精度符合设计要求,所以,构件加工(无应力长度、螺栓孔位等)精度保证难度大;

4)为尽量减少边跨配重,同时保证中跨钢桁拱悬臂施工稳定性,需设置斜拉扣挂系统,其实施与控制难度大;

5)主跨拱结构零应力合拢难度大;

6)为保证主跨钢桁拱零应力(自然)合拢,在边、中支点实施顶升,难度特别大;

7)钢桁架梁+悬臂钢拱桁架→钢桁架梁+钢桁架裸拱+钢桁架梁→中承式钢桁架连续系杆拱桥(钢桁架梁+钢桁架系杆拱+钢桁架梁)的体系转换(为满足桥道钢桁梁合拢需要,需借助千斤顶调整支座位置)实施难度非常大。

3桥梁施工控制的必要性

本桥正桥钢梁为190+552+190m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钢梁全长934.1m(包括端纵梁),主桥全宽36.5m,桁宽29m,两侧边跨为变桁高平弦桁梁,中跨为刚性拱柔性梁的钢桁系杆拱桥。

桥梁设计形成过程仅能按照某种标准状态考虑,而桥梁实际形成过程复杂且技术难度大(精确的构件加工、支架上拼装钢桁梁及支座预编、悬臂自架设钢桁拱、结构顶升调整空间位置、裸拱合拢、支座平面位置调整、桥道钢桁梁架设及体系转换等)、影响因素众多且多变(设计合理性、结构自重、加工精度、温度变化、施工技术力量及操作规范性、施工管理等)、面临的结构强度、稳定安全问题多,要使该庞大的施工系统工程正常运转和成桥状态(线形、内力)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对其过程实施控制。

4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实施主要工作内容

本桥采用工厂加工,现场架设施工方法。

其中边跨在有限支架上悬臂拼装,主跨拱桁架无支架悬臂拼装。

首先要控制好构件加工尺寸和精度;其次是悬拼过程中各杆件应力、局部稳定性、钢桁架的稳定性虽在设计中已有考虑,但由于各种误差影响,施工中可能出现杆件应力过高、稳定性不够等情况,需要对过程进行监控;三是悬拼施工中钢桁架的挠度需要监测,实时掌握结构空间状态以及与理论分析吻合程度,保证合拢顺利和钢桁架线形符合要求;四是悬拼过程中边跨钢桁架压重、斜拉扣挂控制;五是做好主桁架拱合拢控制(包括支点顶升);六是做好体系转换控制(包括临时系杆设置、支点标高和平面位置调整);七是做好刚性系杆及桥道系施工控制及整体结构的监测;八是做好桥面线形控制。

具体包括:

1)重点工序施工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

在已有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实施经验基础上,重点针对本桥特点及施工控制出现的新问题(如悬臂施工稳定、安全、支点顶升、位置调整及零应力合拢、体系转换、支点位置调制等)展开研究,为桥梁施工控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桥梁施工过程及成桥状态符合性结构分析与计算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桥梁施工过程及成桥状态结构受力、变形及稳定进行符合性分析,通过将主要结果与设计分析结果比较,发现控制分析(有时也包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统一结构分析参数,确保控制结构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分析路径(工况)、结构参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以及设计目标的实现。

3)桥梁施工方案、工序、桥梁成桥目标状态确认或调整建议

通过符合性结构分析与计算,与设计单位研究、确认桥梁施工方案、工序、桥梁成桥目标状态,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就原设计施工方案、工序、桥梁成桥目标状态提出完善、修改、变更等建议。

4)桥梁结构杆件加工尺寸(无应力长度)计算及构件截面控制

根据桥梁目标空间状态准确确定结构杆件加工长度,确定原则为无应力状态长度恒定不变。

严格控制构件截面,从受力需要不容许出现负误差,从结构线形控制需要,一旦构件截面正误差超限,及时处理或调整加工长度。

5)边跨钢桁梁少支架悬臂安装过程控制

进行支架安全与稳定、支架标高(即边跨钢桁梁安装高程)分析、预计,对边跨压重位置、压重数量、结构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必要时对施工方案作出调整,确保结构安全。

同时,根据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确定临时中支点纵向位置及其预偏量。

6)中跨钢桁拱悬臂安装过程控制

重点在于安装实际高程与理论高程比较、安装实际应力与理论应力比较,从而检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外界因素(如温度、风力等)影响的识别正确性,由应力、变形测试结果等情况判别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发现桥梁线形存在的问题,判断主拱零应力合拢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就上述问题预警,并提出和实施整改措施。

7)斜拉扣挂实施控制

为减小边跨压重规模,根据结构实际情况,在理论分析和实测的基础上,确定斜拉扣挂位置、力量,对临时索塔、斜拉索力进行监测,确保钢桁拱悬臂施工的抗倾覆稳定性。

8)边、中支点顶升控制

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最不利状态分析,检查顶升所需千斤顶规格、空间位置预留的正确性,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测和理论分析结果比较桥梁施工过程中边、中支点处的变位情况,从而发现问题。

根据实测情况确定、调整顶升力量大小、量程,进行顶升过程结构分析及顶升不同步(主要是横桥向)对结构受力的敏感性分析,提出顶升同步误差范围和温度影响修正,进行顶升过程中结构应力、变形监测。

为钢桁拱零应力合拢做好准备。

9)钢桁拱合拢(第一次体系转换)控制

通过事先的温度变化监测,预计合拢时间,分析钢桁拱合拢时临时边、中支点应处的位置,提出调整量,并对千斤顶调整支点位置对单悬臂钢结构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调整过程实施监控,直至钢桁拱自然合拢,实现第一次体系转换。

第一次体系转换后各种外界因素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也应予以监控。

10)主跨桥道钢桁梁架设过程控制

主要监测、控制主跨桥道钢桁梁架设程序、桥道钢桁梁架设过程中已成三跨连续钢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已成三跨连续钢结构中支点的纵向位移等。

11)桥道钢桁梁合拢(第二次体系转换)控制

桥道钢桁梁本身又是永久性系杆。

根据温度等情况,分析、确定桥道钢桁梁合拢时,已成三跨连续钢结构边、中支点应处的位置(即永久支座位置),提出调整量,并对千斤顶调整支点位置对三跨连续钢结构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调整过程实施监控,直至桥道钢桁梁合拢,实现第二次体系转换。

12)柔性系杆安装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温度情况,确定柔性系杆(体外预应力索)安装时间、拉力施加量。

13)吊杆受力监测

重点保证吊杆受力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保证吊杆长度对桥面线形调整作用的发挥。

14)桥道系施工过程控制与桥面线形调整

重点是桥道系(包括下层轨道与机动车道)施工顺序、重量及其对三跨钢桁架连续系杆拱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

注意桥梁纵横向几何状态控制。

5桥梁施工控制方法

钢桁结构悬臂施工属于典型的自架设预制拼装施工方式。

由于已成结构几何状态难以事后调整,所以,施工控制主要通过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来实现,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结构模拟分析、各种因素影响敏感性分析、结构变形与应力监测、预警与后续施工状态预测、调整、关键工序(如顶升、支点位置预偏、调整等)、合拢方案制定等方面。

其中,事前预测(主要是通过施工过程结构模拟分析,准确确定结构构件加工尺寸)至关重要。

主拱零应力合拢(第一次体系转换)控制除依靠精确的施工状态理论分析、精确的构件加工和准确的温度控制之外,借助边、中支点位置(标高、纵向位置)的强迫改变(利用千斤顶)来满足。

桥道钢桁梁合拢(第二次体系转换)控制除依靠精确的施工状态理论分析、精确的构件加工和准确的温度控制之外,借助中支点纵向位置的强迫改变(利用千斤顶)来实现。

6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实施

6.1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桥梁的特殊性和可参考的经验少的实际情况,对悬臂施工稳定、安全、支点顶升及钢桁架拱零应力合拢、支点位置调制及桥道钢桁梁合拢等监测、控制技术与方法进行专题研究,为桥梁施工控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6.2施工控制实施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

2)熟悉施工方案、流程,特别是支点顶升工艺、支点位置调整工艺、结构体系转换过程及合拢顺序、温度要求;

3)根据设计文件和桥梁建设条件,确定监控对象,制定监控实施大纲;

4)设计参数识别;

5)桥梁结构总体设计符合性结构分析、计算;

6)确定控制目标;

7)施工监控所需人、财、物与技术准备;

8)施工监控组织管理机构、运行体系建立。

6.3桥梁结构符合性分析

根据设计文件,对桥梁结构进行符合性分析,重点在于:

1)桥梁施工(形成)过程中的各主要工况结构受力、变形分析及强度、稳定验算;

2)桥梁成桥状态结构受力、变形分析及强度、稳定验算。

将分析结果与设计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以确保桥梁施工目标确定及其后续施工控制结构分析的可靠性。

6.4施工控制所需参数识别

施工控制所需参数很多,且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识别和修正。

主要有:

1)钢结构(包括附属结构)尺寸、自重、材料弹模、强度等性能及其变异识别;

2)季节温差、局部温差识别,特别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预测合拢温度范围等;

3)施工荷载识别,包括吊机等机械设备重量、临时材料堆放情况等;

4)风荷载识别,包括风向、风压以及随季节、时间的变化等;

5)桥面混凝土容重、其他重量识别,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配合比及试件,采用常规方法识别。

6.5施工控制几何监测

通过施工控制几何监测,掌握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各组成部分在当前状态下的几何(真实空间)状态,并由此预计基准温度下的结构几何状态及其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为施工过程控制和下一步施工方案的决策提供依据。

6.5.1几何监测对象、内容

1)桥梁整体控制性测量;

2)墩位监测;

3)悬臂施工中钢桁结构空间(立面、横面、平面)几何状态监测;

4)第一次体系转换后钢桁结构空间(立面、横面、平面)几何状态监测;

5)边、中支点空间位置监测;

6)桥道钢桁梁立面及桥面几何状态监测。

6.5.2控制性测量

设置控制测量基准点,建立控制测量网。

本桥纵向范围大,跨径大,为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在已知可靠的控制点基础上进行控制点加密,对全区域进行平面和高程测量。

为便于与施工测量对比,并方便设置,将施工测量控制网同时作为施工监控测量的控制网,进行独立测量。

测量借助GPS系统、全站仪、高精度水准仪及其它设备完成。

6.5.3墩位监测

桥墩位置准确性是保证成桥几何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之一。

1)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对桥墩位置进行测量;

2)桥墩施工中的垂直度要求必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3)在上构施工前对桥墩位置,特别是支座位置进行准确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为桥梁施工控制分析提供基础技术数据。

测量借助GPS系统、全站仪、高精度水准仪及其它设备完成。

6.5.4钢桁结构空间(立面、横面、平面)几何状态监测

在边跨支点、1/4、1/2截面,中跨支点、1/4、1/2截面纵横向设置固定测点,采用全站仪进行人工测量,对关键部位可以采用自动变位监测。

为尽量减少温度影响,观测在一天中温度最稳定的时段(如早晨太阳出来之前)进行,必要时对测量值作温度影响修正。

钢桁架结构空间几何状态监测采用施工单位与监测单位同时独立测量的方式进行,确保其可靠性。

施工控制测量仪器、精度要求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施工控制要求制定。

6.5.5边、中支点空间位置监测

高程测量借助高精度水准仪完成,必要时采用位移传感器进行监测;平面位置借助高精度测距仪完成,必要时采用位移传感器进行监测。

6.5.6桥道钢桁梁立面及桥面几何状态监测

借助高精度水准仪完成。

6.6施工过程结构应力、索力监测

6.6.1应力监测

通过施工过程结构应力监测,掌握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各组成部件在当前状态下的应力(内力)状态及其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别,并由此判断桥梁的强度、稳定状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桥梁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结构应力监测类型及测点位置:

1)钢桁结构正应力。

测点位置通过结构分析计算确定,预定为各跨端部、1/4、跨中及其它应力水平较高的杆件。

2)节点局部应力。

测点位置通过计算确定。

结构应力监测元件:

应力监测元件采用温度误差小、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长期绝对应力观测的钢弦应变计。

经比较,初步选定长沙金码高科技公司生产的表贴式智能钢弦式应变计(如图4)和配套的频率接收仪作为应力观测仪器。

6.6.2斜拉扣挂斜拉索力、柔性系杆、吊杆力监测

斜拉扣挂斜拉索力采用基于环境随机振动原理的JMM-268动测仪进行测试(如图5);柔性系杆拉力采用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吊杆力采用基于环境随机振动原理的JMM-268动测仪进行测试,部分采用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如图6)。

图5JMM-268动测仪

图6压力传感器

6.7温度监测

温度变化对钢结构影响非常显著,且十分敏感。

本桥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况的结构状况均与温度直接相关。

控制中首先需对桥梁现场温度变化进行量测,了解温度随季节、时间、空间变化情况及量值。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截面进行主要杆件(如上下弦杆)箱体内外温度监测,为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况的结构状况控制提供依据。

温度监测采用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监测元件。

6.8施工控制结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本桥的最终形成,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施工过程以及结构体系转化过程,对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中的变形计算和受力分析,是桥梁结构施工控制中最基本的内容。

为了达到施工控制的目的,我们必须对桥梁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控。

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来确定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在受力和变形方面的理想状态,以便控制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结构行为(状态),使其最终的成桥线形和受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即,施工控制中的结构分析计算不仅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描述,反映整个施工过程结构的受力行为,而且还能确定结构各个阶段的理想状态,为施工提供中间目标状态。

本桥施工控制计划采用两套软件进行独立分析,包括:

正装分析法:

按施工阶段前后次序进行的结构分析。

通过正装计算分析不仅可以为成桥结构的受力提供较为精确的结果,为结构强度、刚度验算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施工阶段理想状态的确定,为完成桥梁结构施工控制奠定基础。

倒退分析法:

按施工阶段前后次序的逆方向进行的结构分析。

倒退分析法不是检查正装分析结果正确性的重要手段,而且能给出各个施工阶段结构控制点的标高(预抛高),以便最终使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无应力状态分析法:

结构中各构件或者单元的无应力长度和曲率是一个确定的值,在桥梁结构施工中或建成后,不论结构温度如何变化,如何变形,以及如何加载,即在任何受力状态下,各构件或单元的无应力长度和曲率恒定不变,只是构件或单元的有应力长度和曲率不相同而已。

这种用构件或单元的无应力长度和曲率保持不变的原理进行结构状态分析的方法叫做无应力状态法。

由于大跨度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主拱圈是在工厂加工成型后,在现场进行安装的,而在工厂加工时,这些构件基本处于无应力状态,并且在安装时,其长度难以调整。

因此,准确确定钢桁结构构件的加工长度是施工控制的关键。

采用恒定无应力状态分析法,将桥梁结构的成桥状态和施工各阶段的中间状态联系起来,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实现:

1)确定各理想施工状态下结构的内力及几何位置,为施工控制目标(成桥状态立面线形、成桥状态结构内力)确定提供依据;对随后施工状态(内力、线形)作出预测、修正,使施工沿着预定的轨道进行;为结构加工尺寸确定提供依据。

2)了解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对结构受力、结构线形的影响敏感程度,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能抓住主要矛盾。

特别是斜拉扣挂、支点千斤顶顶升、支点位置预偏与调整、第一、第二次合拢温度、柔性系杆力的建立等。

3)确定施工目标实现过程中能容忍的各种偏差宽容度限值,以便最大限度满足施工进度需要。

4)确定施工目标实现过程中结构应力、变形预警条件。

5)摸清体系转换、温度变化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做好合拢及体系转换方案预案。

7施工控制的实现

7.1确定控制目标

根据设计要求,在充分研究实际情况后,经过施工过程结构理论分析(通常是正装分析与倒退分析结合并闭合)确定出控制目标(包括应力、稳定性、线形、预拱度等)。

7.2构件加工长度确定

以控制目标确定中定出的桥梁成桥线形、内力状态为基准,通过倒退分析不但得出各个施工状态结构将处的空间几何位置,同时得出当前节段或杆件得相对无应力状态尺寸,供加工使用。

7.3确定各桥墩临时支座空间位置

通过施工控制模拟分析确定各桥墩临时支座预偏量、竖向位置,为钢桁结构安装做准备。

7.4钢桁结构悬臂拼装监控

从边支点向中跨悬臂安装钢桁结构,借助边跨压重和斜拉扣挂完成悬臂安装。

7.4中跨钢桁拱结构合拢(第一次体系转换)监控

在规定的温度范围自然合拢,必要时通过支点顶升将两悬臂端调整至自然合拢。

其中顶升力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决定。

7.5中跨桥道钢桁梁安装及合拢(第二次体系转换)监控

按照设计规定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