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663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docx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与对策分析

    自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店诞生以来,连锁经营就以独特的魅力风靡世界,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零售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 2009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13.7万个,门店总数增长18.9%。

到2010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2%,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15万个,同比增长9.8%。

除大型的外资连锁零售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易初莲花等企业外,国内的华润万家、华联超市、人人乐、物美、新一佳等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攻城掠地,抢占市场。

国内连锁企业的销售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却十分薄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本文通过对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成功经验的分析和学习,对我国大型规模的零售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显得很有必要。

  

  一、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的成功经验

  

  沃尔玛从20世纪60年代的一家小店,靠出售廉价的零售百货,经过近50年的博杀和积累,目前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已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400家商场,下设55个品牌,员工总数21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就有2亿人次。

其2010财政年度销售额达4050亿美元,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沃尔玛何以如此成功?

前任总裁大卫?

格拉斯这样总结:

“配送设施是沃尔玛成功的关健之一,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比别人干得好的话,那就是配送中心”。

的确,沃尔玛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拥有一流的配送中心。

具体体现在:

  

(一)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沃尔玛在美国已建立了62个配送中心,其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相当于23个足球场,其位置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这使得一个配送中心可以满足100多个附近周边城市销售网点的需求,其运输的半径短而均匀。

沃尔玛配送中心以320公里为一个商圈建立一个配送中心,一端为装货月台,另一端为卸货月台。

800名员工24小时倒班装卸搬运配送,商品在配送中心停留不超过48小时。

每家店每天送1次货(竞争对手每5天1次)。

至少一天送货一次意味着可以减少商店或者零售店里的库存。

  沃尔玛公司共有六种形式的配送中心,分别是“干货”配送中心(生鲜食品以外的日用商品)、食品中心(包括不易变质的饮料及易变质的生鲜食品等)、山姆会员店配送中心(属于批零结合)、服装配送中心、进口商品配送中心、退货配送中心。

在沃尔玛销售的商品中,有87%左右是经过配送中心的,而沃尔玛的竞争对手仅能达到50%的水平。

由于配送中心能降低物流成本50%左右,使得沃尔玛能比其他零售商向顾客提供更廉价的商品。

  

(二)高效的运输能力

  为了满足美国国内4000多个连锁店的配送需要,沃尔玛公司运用了全球定位的高科技管理手段,保证车队处在一种准确、高效、快速、满负荷的状态。

沃尔玛拥有全美最大的私人运输车队,在美国共有近3万个大型集装箱挂车,5500辆大型货运卡车,24小时昼夜不停地工作。

公司5500辆运输卡车全部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每辆车在什么位置,装载什么货物,目的地是哪里,总部一目了然,保证了沃尔玛对发生在配送中心与各店铺之间的运输掌握主控权,能够将货等车、店等货等不良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

其每年的运输总量达到77.5亿箱,总行程6.5亿公里。

  此外,沃尔玛在运输方面也很讲究策略,其一,加大装载量,提高实载率。

沃尔玛的送货卡车大约有16米加长的货柜,比集装箱运输卡车还要长或高,所有的产品从卡车的底部一直装到最高。

其二,注重时间管理,沃尔玛的物流部门实行全天候的运作,而且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运作。

这为物流配送的速度提供了保证。

  (三)先进的物流数据处理中心

  沃尔玛是全球第一个发射物流通信卫星的企业,通过建立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

从计算机开出定单到商品上柜,比竞争对手快3天,节省成本2.5%。

在减少库存并保持货价充实率上领先于其他零售商。

沃尔玛所有的数据处理都是基于UNIX系统的一个配送系统,并采用传送带、产品代码,以及自动补货系统和激光识别系统。

在此过程中,沃尔玛采用了一些包括零售技术在内的最尖端的技术。

如通过网络,可在1小时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进行盘点,该系统还可处理工资发放、顾客信息和订货――发货――送货,达成公司总部与各分店及配送中心之间的直接通信。

在公司的卫星工作室看上一两分钟,就可以了解一天的销售情况。

  在沃尔玛的物流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商店所得到的产品与发货单上完全一致。

因此沃尔玛必须有一套非常精确的系统,才可确保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这样,商店把整个卡车当中的货品卸下来就可以了,而不用把每个产品检查一遍。

其补货系统使得沃尔玛在任何时候都知道现在商店当中有多少货品,有多少货品正在运输过程当中,有多少是在配送中心等等。

同时它也使沃尔玛了解到,某种货品上周卖了多少,而且可以预测将来可以卖多少。

因为沃尔玛所有的货品都有一个统一的产品代码,沃尔玛可以对这些代码进行扫描和阅读,让供货商们直接了解他们的产品卖得怎么样。

以便决定他们的生产情况,并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四)科学的物流配送流程

  沃尔玛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是:

配送中心收到和汇总用户的订单之后,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商品库存情况。

供应商将商品的价格标签和UPC条形码(统一产品码)贴好,运到沃尔玛的配送中心,然后经过筛选和重新打包,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这时计算机会把它们的方位和数量记录下来。

根据商店的要货需要,电脑系统将所需商品的存放位置查出,并打印出商店代号的标签,将来贴到商品上。

整包装的商品直接由货架上送往传送带,零散的商品由工作台人员取出后也送到传送带上。

传送带上有一些信号灯,员工可以根据信号灯的提示来确定箱子应被送往的商店,来拿取这些箱子。

  在传送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激光扫描,读取货箱上的条形码信息,全速运行时,只见纸箱、木箱在传送带上飞驰,红色的激光四处闪射,将货物送到正确的卡车上,传送带每天能处理20万箱货物,配送的准确率超过99%。

  

  二、我国连琐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

  

(一)物流配送信息流通不顺畅

  在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中,许多企业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还不完善,与国外连锁企业自动化现代化的配送相比,配送效率低下、配送过程中的物耗和物流成本极高。

  据报道,我国零售行业的IT总体投资占零售总额的比例还不到0.2%,国际零售巨头基本占到2%以上。

我国流通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资产平均不到2%,而国外大企业的平均水平为8%-10%。

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还很少,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西方零售企业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美国、欧洲、日本,许多零售企业采用POS、EOS、SCM、MIS、CMS等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物流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效率不高 

  我国目前连锁企业配送规模较小,绝大多数配送中心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连锁商业企业平均每家拥有的店铺数虽达到17家,但不少企业仅有3~4家。

规模最大的上海华联超市公司,与美国沃尔玛在全球拥有5085家分店相比,也差之甚远。

以北京为例,北京大多数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的车辆、仓库,而自有车辆实载率仅为25%。

而以创立垂直3C电子商务闻名的京东商城,2009年销售额突破40亿,2010年超过100亿。

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物流配送效率低下,京东的物流处理能力远远低于订单量的增长,让京东商城无奈地发出了订单处理延迟的公告。

  国内物流专家指出,现在很多城市的物流车辆多为安全性较低的微型客车,而这类车辆缺乏专业的载货和装卸设备,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物流损耗,大多数此类车辆内部空间不足专业车型的1/3,远达不到物流配送需求,效率低下,能耗较高,大大增加了连锁企业物流的风险和成本。

  (三)配送中心设施薄弱,自动化程度低

  据零点研究集团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304家已经开展配送的商业企业中,20%的企业统一配送率在40%左右,67%的企业的配送率介于50%-70%之间,配送率达到70%-90%的商业企业不足15%。

  我国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作业中手工仍占很大的比例,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

而国外的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美国的立体仓库大部分都建有专业的通讯网,日本已呈现出采用尖端物流技术的趋势,如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和搬运特殊物品的机械手,高速分拣装置和特殊运货车辆等。

  (四)自营配送为主,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在我国许多大中型连锁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国内连锁百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达到9693平方米,但仅有13%的企业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

由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形成的时间还不长,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大都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难以承接一个大型零售企业的所有物流业务。

2009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26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7%,这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

  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

根据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而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量,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日本约为80%;美国IDC公司进行的一项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服务研究表明:

全球物流业务外包将平均每年增长17%。

  

  三、沃尔玛成功经验对我国连锁零售物流的几点启示

  

  

(一)加快物流信息系统中新技术的应用

  我国连锁零售业应加强信息技术建设,采用计算机管理,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从而实现更多物流信息如订货存货、补货、财务处理等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以更好地分析顾客购买行为的原始记录、数据等信息,合理分配货架空间,增加畅销品陈列而减少或消除滞销品空间。

据业内人士介绍,仅POS系统的应用至少可使经营成本降低1.5%,营业额提高8%。

利用信息技术,如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POS等技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增强其经营决策能力。

沃尔玛正是在这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做到了商店的销售与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与供应商的同步。

  我国连锁业在配送效率上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正是信息技术的落后。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连锁零售企业开始实施精益化管理。

例如,通过对物流量的精细分析,优化配送中心的作业区和商品的布置,大幅度提高配送中心的储存能力和拣货效率;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搬运设备,通过货物集装单元化、作业条码化,提高装卸效率;通过降低拣货作业的差错率,减少逆向物流成本。

一些大型连锁企业通过优化流程、升级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拣货技术,提升自营配送中心的技术水平。

  

(二)科学选址,建设标准化配送中心

  成功的物流网点设置是企业实现利润的重要保障,一般以费用低、服务好、辐射强以及社会效益高为目标,确定配送中心的数目。

就连锁企业销售物流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