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6150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2015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

高三

2012-02-2711:

34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2015届高三双休作业(五)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露风/公开露面 裨将/大有裨益 要塞/敷衍塞责

B.曲直/曲意逢迎 巷道/街头巷尾 纤巧/纤尘不染

C.酩酊/鼎力相助 佚名/卷帙浩繁 歆羡/万马齐喑

D.畸形/掎角之势 诧异/叱咤风云 泥淖/风姿绰约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陆八项惠台政策不仅是对目前台湾经济的“雪中送炭”,更把两岸投资关系由原来的台湾对大陆的单向格局转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局面。

B.当初,日本丰田汽车秉持“顾客第一”的经营理念,在美国市场脱颖而出,如今却因质量问题陷入“召回门”泥潭,其昔盛今衰的境遇令人深思。

C.首届海峡两岸国学高端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开讲,国学大师坐而论道,具体讨论了国学的经世致用,国学文化对现代的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

D.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要点,不超过15个字。

(4分)

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当年,孙中山先生痛感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日本军国主义敢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处于分裂、战乱状态,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新中国60年建设发展的经验和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说明,强大的国力是一个国家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发展则是实现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4.温家宝总理曾化用吴敬梓的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巧答记者。

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从寓意角度写出对这副对联的理解(至少两点)。

(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吕嘉传

太子兴伐立,其母为太后。

元鼎四年,汉使安国少季往谕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缺,卫尉路博德将兵屯桂阳,待使者。

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国人多不附太后。

太后恐乱起,亦欲倚汉威,数劝王及群臣求内属。

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

於是天子许之。

其相吕嘉年长矣,相三王,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馀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

其居国中甚重,越人信之,多为耳目者,得众心愈於王。

王之上书,数谏止王,王弗听。

有畔心,数称病不见汉使者。

使者皆注意嘉,势未能诛。

王、王太后亦恐嘉等先事发,乃置酒,介汉使者权,谋诛嘉等。

使者皆东乡,太后南乡,王北乡,相嘉、大臣皆西乡,侍坐饮。

嘉弟为将,将卒居宫外。

酒行,太后谓嘉曰:

“南越内属,国之利也,而相君苦不便者,何也?

”以激怒使者。

使者狐疑相杖,遂莫敢发。

嘉见耳目非是,即起而出。

太后怒,欲鏦嘉以矛,王止太后。

嘉遂出,分其弟兵就舍,称病,不肯见王及使者。

乃阴与大臣作乱。

天子闻嘉不听王,王、王太后弱孤不能制,使者怯无决。

又以为王、王太后已附汉,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欲使庄参以二千人往使。

参曰:

“以好往,数人足矣;以武往,二千人无足以为也。

”辞不可,天子罢参也。

郏壮士故济北相韩千秋奋曰:

“以区区之越,又有王、太后应,独相吕嘉为害,原得勇士二百人,必斩嘉以报。

”於是天子遣千秋与王太后弟樛乐将二千人往,入越境。

吕嘉等乃遂反,下令国中曰:

“王年少。

太后,中国人也,专欲内属,尽持先王宝器入献天子以自媚,多从人,行至长安,虏卖以为僮仆。

取自脱一时之利,无顾赵氏社稷,为万世虑计之意。

”乃与其弟将卒攻杀王、太后及汉使者。

遣人告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长男越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

             (选自《史记》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多为耳目者                        耳目:

亲信

B.男尽尚王女                        尚:

崇尚

C.有畔心,数称病不见汉使者          畔:

叛乱

D.分其弟兵就舍                      就:

靠近

6.下列句子中,都表现吕嘉“老谋深算”的一项是:

    (     ) (3分)

①其相吕嘉年长矣,相三王,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馀人

②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

③其居国中甚重,越人信之,多为耳目者,得众心愈於王

④王之上书,数谏止王,王弗听。

有畔心,数称病不见汉使者

⑤嘉遂出,分其弟兵就舍,称病,不肯见王及使者

⑥遣人告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长男越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由于王太后是中原人,南越国的人大多不依附王太后,因而王太后劝说南越王和群臣归属汉朝的做法没有成功。

B.南越国内君臣不和,特别是南越王、王太后两人与丞相吕嘉之间的政见不同,这是引起南越国内乱的重要原因。

C.南越王和王太后设下了一个鸿门宴想杀掉吕嘉,但由于汉朝使者犹豫不决而没有成功。

吕嘉觉察后产生了背叛之心。

D.汉朝的介入加速了吕嘉叛乱的步伐。

就在汉朝天子派遣军队进入南越国之时,吕嘉等人造反,并杀死了南越王及王太后。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

(4分)

 

②南越内属,国之利也,而相君苦不便者,何也?

(3分)

 

③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欲使庄参以二千人往使。

(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

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①概括叙述这首词的思路。

(2分)

 

②“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③“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

(曹操《龟虽寿》)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沼泽地

(日)芥川龙之介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

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

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

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

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

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

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

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

——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

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

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

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

”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

”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

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

“是杰作。

“杰作——吗?

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

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

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

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

那末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

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

我问道:

“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

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

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

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

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

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

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

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

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

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

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

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

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

”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摘自《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

11.文中说“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其中蕴蓄着的“一股可怕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3分)

 

12.“记者”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分)

 

13.小说以“沼泽地”为题有什么用意?

(6分)

 

14.“我”两次评价《沼泽地》是杰作,两次“是杰作”的含意分别是什么?

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认为能称得上“杰作”的艺术作品应具备怎样的特点。

(5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考生的悲哀(梁实秋)

我是一个投考大学的学生,简称曰考生。

常言道,生,老,病,死,乃人生四件大事。

就我个人而言,除了这四件大事之外,考大学也是一个很大的关键。

中学一毕业,我就觉得飘飘然,不知那里是我的归宿。

“上智与下愚不移”。

我并不是谦逊,我非上智,考大学简直没有把握,但我也并不是狂傲,我亦非下愚,总不能不去投考。

我惴惴然,在所能投考的地方全去报名了。

有人想安慰我,有人想恫吓我,有人说风凉话:

“考学校的事可真没有准,全凭运气。

”这倒是正道着了我的心情。

我正是要碰碰运气。

也许有人相信,考场的事与父母的德行祖上的阴功坟地的风水都很有关系,我却不愿因为自己考学校而连累父母祖坟,所以说我是很单纯的碰碰运气,试试我的流年。

话虽如此,我心里的忐忑不安是与日俱增的。

我把铅笔修得溜尖,锥子似的。

墨盒里加足了墨汁。

自来水笔灌足了墨水,外加墨水一瓶。

三角板,毛笔,橡皮……一应俱全。

一清早我到了考场,已经满坑满谷的都是我的难友,一个个的都是神头鬼脸,龇牙咧嘴的。

听人说过,从前科举场中,有人喊: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我想到这里,就毛骨悚然。

考场虽然是很爽朗,似也不免有些阴森之气。

万一有个鬼魂和我过不去呢?

题目试卷都发下来了。

我一目十行,先把题目大略的扫看一遍。

还好,听说从前有学校考国文只有一道作文题目,全体缴了白卷,因为题目没人懂,题目好像是“卞壶不苟时好论”,典出《晋书》。

我这一回总算没有遇见“卞壶”,虽然“井儿”“明儿”也难倒了我。

有好几门功课,题目真多,好像是在作常识试验。

试场里只听得沙沙的响,像是蚕吃桑叶。

我手眼并用,笔不停挥。

“拍”一声。

旁边一位朋友的墨水壶摔了,溅了我一裤子蓝墨水。

这一点也不稀奇,有必然性。

考生没有不洒墨水的。

有人的自来水笔干了,这也是必然的。

有人站起来大声问,“抄题不抄题?

”这也是必然的。

考场大致是肃静的。

监考的先生们不知是怎样选的,都是目光炯炯,东一位,西一位,好多道目光在试场上扫来扫去,有的立在台上高瞻远瞩,有的坐在空位子上作埋伏,有的巡回检阅,真是如临大敌。

最有趣的是查对照片,一位先生给一个考生相面一次,有时候还需要仔细端详,验明正身而后已。

榜?

不是榜!

那是犯人的判决书。

榜上如果没有我的名字,我从此在人面前要矮下半尺多。

我在街上只能擦着边行走。

我在家里只能低声下气的说话。

我吃的饭只能从脊梁骨下去。

不敢想。

如果榜上有名,则除了怕嘴乐得闭不上之外当无其他危险。

明天发榜,我这一夜没好睡,直做梦,净梦见范进。

天亮,报童在街上喊:

“买报瞧!

买报瞧!

”我连爬带滚的起来,买了一张报,打开一看,蚂蚁似的一片人名,我闭紧了嘴,怕心脏从口里跳出来,找来找去,找到了,我的名字赫然在焉!

只听得,噗通一声,心像石头一般落了地。

我和范进不一样,我没发疯,我也不觉得乐,我只觉得麻木空虚,我不由自主的从眼里迸出了两行热泪。

15.梁实秋这篇《考生的悲哀》,正好为我们传神地刻画了一位“投考大学”(犹如今天参加“高考”)的学生在考前、考中、考后的种种遭遇及其间的情绪变化、心理波动。

请概述这其中种种遭遇、情绪变化、心理波动情况。

(6分)

 

16.作品以“我是一个投考大学的学生”开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试说说这样叙述有何好处?

(6分)

 

17.试探究一下本文作者写作的特色和情感取向。

(6分)

 

七、作文(70分)

18.有这样一则广告语:

“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并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

”有的人直奔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请以“沿途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5届高三语文双休作业五

参考答案1D2A345B6D

7.C吕嘉产生背叛之心并不是在宴会之后,而是在屡次劝谏南越王无果后。

8.①于是就通过使者上书天子,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撤除边境的关塞。

(“因、比、除”各1分,句意通顺1分。

②南越归属汉朝,是国家的利益,而丞相嫌这样做不利,是什么原因?

(“属、便”各1分,判断句式1分。

③独有吕嘉作乱,不值得发兵,想派庄参率两千人出使南越。

(“兴、以”各1分。

句意通顺1分。

附译文:

太子赵兴代立为南越王,他母亲当了太后。

元鼎四年,汉朝派安国少季前去规劝南越王和王太后,让他们比照内地的诸侯,进京朝拜天子;命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传这个意思,让勇士魏臣等辅助不足之处,卫尉路博德率兵驻守在桂阳,等待使者。

南越王年轻,王太后是中原人,南越国的人们不依附王太后。

太后害怕发生动乱,也想依靠汉朝的威势,屡次劝说南越王和群臣请求归属汉朝。

于是就通过使者上书天子,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撤除边境的关塞。

于是天子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南越丞相吕嘉年龄很大,辅佐过三位国王,他的宗族内当官做长吏的就有七十多人,男的都娶王女做妻子,女的都嫁给王子及其兄弟宗室之人,同苍梧郡的秦王有联姻关系。

他在南越国内的地位非常显要,南越人都信任他,很多人都成了他的亲信,在得民心方面超过了南越王。

南越王要上书汉天子,他屡次建议王放弃这个举动,王没听。

他产生了背叛王的念头,屡次托病不去会见汉朝使者。

使者都留意吕嘉的言行,因为形势的关系,没有诛杀吕嘉。

南越王和王太后也怕吕嘉首先发难,就安排酒宴,想借助汉朝使者的权势,计划杀死吕嘉等人。

宴席上,使者都面朝东,太后面朝南,王面朝北,丞相吕嘉和大臣都面朝西,陪坐饮酒。

吕嘉的弟弟当将军,率兵守候在宫外。

饮酒当中,太后对吕嘉说:

“南越归属汉朝,是国家的利益,而丞相嫌这样做不利,是什么原因?

”王太后想以此激怒汉朝使者。

使者犹豫不决,终究没敢动手杀吕嘉。

吕嘉看到周围人不是自己的亲信,随即站起身走了出去。

王太后发怒了,想用矛撞击吕嘉,王,阻止了太后的行为。

吕嘉就出去了,并把弟弟的兵士分来一部分,安排到自己的住处周围,托病不肯去会见王和使者。

吕嘉就暗中同大臣们准备发动叛乱。

汉天子听说吕嘉不服从南越王,王和太后力弱势孤,不能控制吕嘉,使者又胆怯而无决断的能力。

又认为王和太后已经归附汉朝,独有吕嘉作乱,不值得发兵,想派庄参率两千人出使南越。

庄参说:

“若是为友好谈判而去,几个人就足够了;若是为动武而去,两千人不足以干出大事来。

”庄参推辞不肯去,天子罢免了庄参的官。

郏地壮士、原济北王的相韩千秋奋然说道:

“这么一个小小的南越,又有王和太后做内应,独有丞相吕嘉从中破坏,我愿意得到二百个勇士前往南越,一定杀死吕嘉,回来向天子报告。

”于是天子派遣韩千秋和王太后的弟弟樛乐,率兵二千人前往南越。

他们进人南越境内,吕嘉等终于造反了,并向南越国的人下令说:

“国王年轻,,太后是中国人,一心想归属汉朝,把先王的珍宝重器全部拿去献给汉天子,谄媚汉天子;带走很多随从的人,走到长安,便把他们卖给汉人作僮仆。

她只想得到自己逃脱一时的好处,没有顾及到赵氏的国家政权,没有为后世永久之计而谋划的意思。

”于是吕嘉就同他弟弟率兵攻击并杀害了南越王、王太后和汉朝的使者。

他又派人告知苍梧秦王和各郡县官员,立明王的长子与南越籍的妻子所生的儿子术阳侯赵建德当南越王。

9.10分。

①2分。

词的上篇着重描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下片侧重抒发怀人思念之情。

(1点1分)

②4分。

反衬(1分),词人借双飞燕和两行雁或成双成对的燕和雁反衬自己此刻的孤独(2分),抒发了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孤寂的情感(1分)。

③4分。

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1分),分别用“秋水”和“春山”比喻思念女子的眼睛和眉毛(1分),想象远方的丈夫正思念自己,使意境更加开阔(1分),也形象的刻画家中的妻子更加年轻娇美。

(1分)。

10.8分。

一句1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②乱花渐欲迷人眼③赢得生前身后名④身世浮沉雨打萍⑤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⑥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11.3分。

(1)画中的泥土精细而逼真,使人联想

(2)草木郁郁葱葱,着色奇异,使人产生悲壮激情(3)作品给人强烈的印象。

(每点1分,计3分。

12.6分。

身材魁梧,追求时尚,缺乏艺术鉴赏力,世俗、浮浅而又直爽。

(2分)借记者的口吻来介绍画家,推进情节的发展;(2分)记者对画作的评价,反衬出画家的艺术追求,有利于深化主题。

(2分)(每点2分,共6分。

13.6分。

答案: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一幅题为“沼泽地”的油画展开的,提示故事内容;(2分)象征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险恶环境,更好地表现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2分)表达艺术家在严酷的现实中要保持独特个性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深化作品主题。

(2分)(6分。

14.5分。

第一次含意是:

油画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1分)第二次含意是:

在艰难的处境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生追求的作品更是杰作。

(1分)

参考要点:

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给人深刻的印象;(1分)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1分)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个性;(1分)能够给人带来激情和心灵的震撼,让人从中得到启迪。

(1分)(答对3点即得3分。

15.6分。

情境一,考前,中学毕业—迷茫,备考中—焦虑(2分);情境二,考中,临考时--不安,进入考场之后—紧张(2分);情境三,考后,等待发榜—忧虑,看榜前—急迫,看榜后—悲喜交加(2分)。

16.6分。

一是能迅速的将读者带入作品的“情境”之中,时而在倾听,时而在观察(2分);二是让作品中俯拾皆是的内心独白、心理素描显得更加自然而真实(2分);三是行文的线索,便于感情的抒发(2分)。

17.6分。

作者从生活中发现典型,敏锐的捕捉细节,并对其进行恰到好处的艺术夸张与变形处理(2分);诙谐机智的语言,幽默而又深刻。

(2分)

通过对学生在考前、考中、考后的种种遭遇及其间的情绪变化、心理波动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考生的关切,同情,(1分)就有对考试的针砭,又有作者对人、人性的深切关注。

(1分)

18.作文

(一)题解

“沿途”,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喻指人生之途,它具有短暂性。

“风景”,《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它可以是实指,指自然中美丽的景致,也可以是虚指,指人生路上的美好,或是一个感人的瞬间,或是一个动人的场景,或是一个引人思考的举动……“风景”应是客体的事物且具有美感。

“沿途的风景”是偏正短语,行文的中心应是“风景”,如果离开“沿途”谈“风景”,则属审题不准。

(二)立意

该题可以从对“沿途的风景”的阐释、感悟、态度、作用等角度立意行文,如果只谈实指的“风景”而没有感悟升华,则属审题肤浅。

文体要求:

(一)议论类文章,可从对“沿途的风景”的阐释、感悟、态度、作用等角度立意行文,具体说来:

①能对“沿途的风景”做个性化的解读与界定,认识深刻,且文中“风景”所指明确,观点与材料统一,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可视为一等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能扣住“沿途的风景”,阐明“风景”的所指,并据此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论点,且能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合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富有概括力,可视为二类卷。

③对“沿途的风景”的内涵理解正确,进行分析论证,写成常规式议论文,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可视为三类卷。

④对“沿途的风景”的理解正确,但行文中“风景”模糊不清,导致部分分论点表述不准确,或少部分内容偏离题意或转移话题,或少部分观点和材料不统一,可视为四类卷。

⑤脱离“沿途的风景”行文,或无中心论点,东拉西扯,或大部分论点表述不准确,或大部分分论点与论据之间不统一,可视为五类卷。

(二)记叙类文章,可以从对“沿途的风景”的感悟角度行文,具体说来:

①文章从一个小而巧的角度切入,叙写自己所看到的“沿途的风景”,虚实结合,转承自如,感悟自然、独到、深刻,语言富有内涵,可按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文章叙写自己所看到的“沿途的风景”,请节引人,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