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3581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docx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学生

城乡规划原理讲义

朱佩娟(2013年)

引言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简介及专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课程简介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尽早介入城乡规划学科的学习,学习城乡规划的背景和基本内容,熟悉城乡规划学科所包含的相关知识体系。

从认识(recognize)城市、了解(knowledge)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historyandpresentsituation)入手,使学生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basicconception)、内容与方法(contentandmethod),初步树立区域整体观、文化观、环境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观。

将规划编制的专业知识融入到我国规划体系的规划制定工作中,也就是通常说的法定规划。

专业技术体系是关注理论发展、强调学术探索和批评;规划工作体系的内容是我国的规划实践,强调规划的法律严肃性和规范性以及政策的一致性,各章节的知识点应与《城乡规划法》做有针对性的对接。

(二)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三)学习方法

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实习相结合

规划师不可能是全方位的专家,强调规划的综合性(Integration)是指规划师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应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使社会发展的风险性降到最低。

这就要求规划师更加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成的原因,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城市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趋势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1、英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概况

英国是近代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源地,也是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的摇篮。

其规划专业教育始于本世纪初,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①初始阶段

1950年以前,专业教育以研究生为主,针对本科毕业的建筑师、工程师和测量师。

当时规划工作以物质规划为主,专业人员来自建筑和工程领域。

②转型阶段

1950~1970年代,规划专业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专业,本科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内容从传统的建筑学和工程学扩展到地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领域。

③成熟阶段

英皇规划师学会在1982年提出了规划职业学位的核心课程设置。

建筑学和工程学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不复存在,形成了社会/经济、建筑/工程、方法/技术三足鼎立的课程结构。

2、德国城乡规划教育体制的发展概述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规划教育主要被古典的美学、城市卫生学和城市防灾学的原则控制下进行。

②二次大战之间:

规划教育以扎实的工程技术教育特色为主,其内容包括了城市铁路设计、城市道路设计、城市给排水系统计算和设计、城市地铁、城市供电网、城市电信系统等设计,规划教育与建筑学教育内容区别扩大,规划师成为完全独立的职业。

③1940~1960年代中期,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成为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

④1960~1970年代,城市社会问题受到重视,强调规划教育中的社会实践、市民参与。

⑤70年代今:

石油危机后增长极限论影响,城市生态及环境受到重视,经济、社会、工程、生态学科群已发展成为规划专业四大支柱。

3、美国规划专业教育

总的趋势:

今日规划专业早已独立成完整的学科,它更和社会人文科学接近,较少与设计,艺术学科接近。

以硕士培养为主,教学内容主体放在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类的课程。

4、总体趋势

发达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也经历了从工程学——建筑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的过程,近半数高等学院校设规划专业。

从中看出的特点与趋势:

①规划专业教育的基础呈逐步拓展的趋势;

②规划专业教育的重点呈工程与社会经济多元化的特征;

③规划教育与国家规划机构、制度、体系相一致;

④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⑤规划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学科,其专业教育需要一个较宽的基础教育和一些方向性的专业教育。

⑥现代分析统计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改革方向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应该是一专多能,具有专长的博学者。

复合型人才是今后人才培养的方向。

1.城乡规划教学观的更新

①规划教学体系应该是启发性、开放式的;

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性质应该是综合性和创造性的;

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方法应该是分析式、讨论式的;

④规划专业应该强化社会实践性特征。

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本看法

(1)这个专业是在90年代初开设的,是在很多学校将地理系改名后(一般改为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或城市环境系)。

(2)开这个专业主导方向应该是区域经济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但是在90年代末开始的规划热,这个专业慢慢也向物质规划靠。

(3)全国就城乡规划来说,就建筑老八校是可以的,其他的学校即使有城乡规划这个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也是差不多的。

(4)老八校在规划上都上都是主重物质形态上的,也就是建设层面上的。

(5)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偏重于区域研究,一些大的城乡规划项目,是要依靠各个层面的人才相互合作的,老八校的搞城市建设,学区域经济或经济地理的搞经济分析、城市宏观定位。

(6)目前来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北京大学是全国第一的,而且他们一样要搞城乡规划,但是都是一些层面比价高的,并不是做一般建设性的,例如:

搞一些概念的、城市群的,就连老八校中的重庆建工(现为重庆大学B区)也不得不承认,北大的规划层次比他们高。

 (7)主要课程:

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 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

 专业实验:

自然地理综合实验、资源与环境分析评价实验、遥感应用实验及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城市与区域规划模拟实验等。

  学制:

4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

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

  就业前景:

主要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3.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及认识

①目前工科院校规划教育特点——仍以“物质环境”规划教学内容为主体的问题

——其实质是指城乡物质环境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体

——“物质规划”与“物质环境决定论”是有区别的(physicaldeterminism),我国仍处在高速发展时期,迫切需要建设规划指导,与西方城市基本稳定有所不同。

——我们规划教育目前已向社会经济、区域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作了不同程度的内容拓展。

②我国规划教育的弱项

——缺乏哲学、思维科学、规划方法论等方面的教育;

——缺乏土地经济学、法学和其它人文科学的教育

——没有注意培养规划师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成为一个重要内容。

城市人文科学主要涉及规划的领域:

城市社会学、城市文化学、城市哲学、城市美学、城市法学、伦理学等。

三、本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一)学习的主要内容

•专业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

–高等数学

–绘画基础

–计算机

–工程制图

–工程测量

•专业核心理论课程:

–城乡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原理)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中外城市建设史

–城市设计

–景观规划与设计

–区域规划

–风景园林与城市绿地规划

–城市工程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

•专业核心设计课程:

–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

–规划综合实习(4周)

–毕业设计

•专业相关知识:

–城市地理学

–城市经济学

–城市人口学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心理学

–城市防灾学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工程经济学

–园林植物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二)城乡规划者基本素质

–知识面宽、广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强

–政策观念强

–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其它

(三)城乡规划专业从业方向

•政策研究、咨询、策划

•规划建设管理

•规划编制、设计

•城市建设开发

•其他

•我们认为规划师是无专业的人员,城市包含如此多的元素,如此多的技术以及如此多的不同问题,以致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必要的知识,真正需要的是结合不同的元素和学科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规划者是无知的,但他可以和许多人一起工作,并将大量的问题综合起来.这些技能是只有通过经验才能获得,有了这些技能,我们就能对付伴随每一个项目而来的新问题.

分组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物质规划、综合规划、物质环境决定论

2.论述题:

①试述国外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过程及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②从国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谈谈你所理解的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应具备的能力。

主要参考及阅读文献:

①吴良镛.展望中国城乡规划体系构成.CP5/91

②王凤武.国外城乡规划发展趋势.CP4/91

③改革——中国规划教育迫在眉睫的选择.CP6/95

④《规划师》杂志1998年第2期规划师论坛——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论坛

⑤张庭伟.中国规划走向世界——从物质建设规划到社会发展规划.CR1/97

⑥周俭.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教育改革.CR4/97

⑦《城乡规划原理》第三版同济大学主编

⑧《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庄林德张京祥编著

⑨《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主编

⑩《城乡规划》cityplanningreview中国城乡规划学会

⑾《城乡规划汇刊》urbanplanningforum同济大学

(12)《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全国城乡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2004。

(13)《景观设计学》,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

(14)相关网站

•广州市规划局网站

•建设部网站

•www.info.gov.hk/planning香港规划署网站

•http:

//www.china-中国城乡规划行业信息网

物质规划physicalplanning 又叫实体规划,指为开发或改造一个地区而预先做出的设计,把现有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物质条件纳入规划,加以全面考虑,包括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最佳开发战略等。

注重图画效果和建筑形态的确定性。

物质环境决定论(physicaldeterminism):

认为物质空间形态是影响甚至决定社会变化的工具,城乡规划的实质在于通过对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就能自动解决城市中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综合规划:

comrehensiveplanning,以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为基础,通过对城市系统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的研究,揭示这些要素的性质、功能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从而在整体上对城市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综合规划具有综合性、总体性和长期性。

其首先是一项政策手段,其次才是技术手段。

第一篇城市与城乡规划

第一讲城市与城镇化

第一节城市的起源

一、城市的概念

1、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Button:

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Hirsh:

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2)社会学

Bardo&Hartman:

“……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3)地理学

F.Ratzel:

“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2、城市的法律定义

●人口规模

瑞典、丹麦:

200人;

澳大利亚、加拿大:

1,000人;

法国、古巴:

2,000人;

美国:

2,500人;

比利时:

5,000人;

日本:

30,000人。

中国:

非农业人口:

2,000人以上设镇;

非农业人口:

60,000人以上设市。

●城市特质

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

县政府所在地;

非农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

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

非农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

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3、字源学释义

英文:

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4、城乡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国标《城乡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吴良镛:

“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城市必须提供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

5、结论

(1)城市的实质

城市是人类聚居地形式之一;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

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

(2)城市的特征

非农性、集聚性、领域性、人工特征

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

(3)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现代城镇的定义包含的三个本质特征:

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职能的意义。

二、城市的起源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导致了居民点的形成。

2、城市的形成

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导致形成了最初的城市。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

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

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结论

城市是阶级分化的产物

城市是商业交换职能的需求

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二次:

原始—奴隶)的产物。

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使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形成了城市。

复习思考题:

1、城乡规划是为了建设城市,解决城市矛盾而产生的学科。

所以在深入了解城市发展的同时,有三个问题成为思考的关键:

1)我们希望的城市是什么?

2)城市能够达到的范围是什么?

3)城市发展与人类活动之间互动的关系是什么?

2、城市是怎么形成的?

学习城市形成的理论对现阶段的城乡规划有何指导意义?

3、城市的定义(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根据自己对城市的理解来总结城市的定义。

第二节城市的演进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早期城市:

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导致:

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

(一)中国

《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理念P019

《管子》的自然至上理念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匠人营国”,指丈量土地建设城市。

“方九里”,为每边九里。

“旁三门”,指每边设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指城市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有三条直街,三条横街,每街有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

“经涂九轨”,指道路宽为车轨三倍,可并排走三辆车。

“左祖右社”,指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

“前朝后市”,指前面为朝廷,后面为集市。

“前朝一夫”,指市朝各方百步。

周代的城市布局记载,对后来我国都城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如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在元大都及明北京的布局中都有印证。

隋朝建造的大兴城除了城市空间规划的严谨外,还规划了城市建设的时序:

先建城墙,后辟干道,再造居民区的坊里。

唐长安城采用中轴线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坊里制的居住分布形态,体现了儒家礼制思想(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体现了《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规则。

北宋都城开封(东京)在城市经济的发展、平面布局、城市面貌等方面颇具特色。

平面布局为三套城墙,平面形状为不十分方正规则的矩形。

中心为皇城,也称大内(紫禁城);第二重为里城;最外一重为外城。

里城及外城均有宽阔的城壕。

开封的商业分布与唐长安有显著的不同,它不是集中布置在特定的“市”内,而是分布全城,与住宅区混杂,沿街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从而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北宋开封城的三套城墙、三套护城河、宫城居中、井字形干道系统等的布局对以后都城规划的影响很大。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

元大都城市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称布局,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

此外,还受到道家回归自然的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表现为自然山水融入城市和各边城门数的奇偶关系。

(1)明清北京城的布局,体现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

(2)城市布局运用了强烈的中轴线手法,重点突出,造成宏伟的壮丽景象。

(3)北京城内的街道,以纵横主干道为骨架,连接次要干道、支路,进而连接各院落式住宅构成的居民区。

(4)北京的居民区在皇城四周。

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主要思想

(1)早期的耕作制度:

井田制

(2)传统的营建技法:

北方封闭的院墙体系和方正平直的格局

(3)特有的文化观念:

阴阳五行、易学、天圆地方说等

(4)封建政治制度:

封建礼制

(5)社会经济形态

复习思考题:

1、思考:

宋代与唐代城市建设的比较(建城的过程与背景;城市的总体布局比较;道路系统比较;居住坊里与街巷的比较;商肆的比较)

2、中国古代城乡规划、建设理论主要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二)欧洲

1、古希腊与古罗马

古希腊:

希波丹姆模式:

米列都城方格形道路与广场设在城市中心的原则。

(人口规模、土地功能区划、居民性质划分)

古罗马:

奴隶的大量使用的能力;——人工环境;大规模城市组织的能力;——基础设施与大量公共建筑;军队的移动的需要;——高技术的道路系统;殖民地分配需要。

——方格网状网络公路。

古罗马城市则以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体现了专制和个人崇拜。

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世界上保留至今唯一最完备的西方古典建筑典籍。

P24

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1)起源:

防御作用的城堡;古罗马时期留下的营寨;由于地处要道而形成的城市

新帕马城是一种完全从(防御要求)出发的平面模式,它的设计师是(斯卡莫奇。

完全从防御要求出发的平面模式是斯卡莫奇模式。

P6

(2)特点:

●城市形态大多呈不规则的自然生长态势;

●大多数道路呈自然生长状,曲折、狭窄;

●大教堂、主教府邸等宗教设施、市政厅等政治性建筑和商业建筑等构成城市中心和公共领域;

●由于城墙的限制,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建筑密集,街道狭窄。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城市以教堂为城市中心,有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体现了神权。

案例:

伯尔尼古城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

14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艺术、技术和科学都得到飞速发展。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意大利的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4、总结

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的两大脉络

人文主义思想与君权(神权)思想穿插交锋的过程

理性主义思想与自然主义思想穿插交锋的过程

奴隶制社会时期,古希腊城市以广场和城市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体现平等与民主精神;

古罗马城市则以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体现了专制和个人崇拜。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城市以教堂为城市中心,有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体现了神权。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资本主义)的城市以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为特点,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复习思考题:

 1、古代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发展特征的异同

从城市发展阶段看,欧洲:

西方城市进化的阶段较为明显;中国:

封建社会的超稳定性、生产力发展缓慢、朝代更替时周而复始的破坏,基本墨守周礼规制。

从建城的目的看,欧洲:

捍卫与维持市民生活与活动的权利成为建城目的之一。

中国:

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

.从城市职能看,“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居民”,中国:

城市对外防守、对内统治的功能居首位。

经济因素体现较少.

从城市规模看,欧洲:

个体规模小,中国:

个体规模较大.

从城市形态看,欧洲:

不同时期形成不同形态;中国:

不同性质形成不同形态.

从城乡规划看,欧洲:

未形成连续的体系化规划理论体系;中国:

礼制思想、阴阳五行、易学、风水.

主要参考及阅读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2、L.Mumford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3、L.Benevolo世界城市史

4、沈玉麟主编《国外城市建设史》

5、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

6、庄林德张京祥编著《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二、近现代城市的发展

(一)工业革命与城市发展

近现代城市:

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

工业城市、大城市

1、近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工业化导致了城镇化。

表现在两方面:

1、“农村的推力”

2、“城市的吸引力”

1978~2000年,我国设市城市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21219个,城镇化水平从17.9%增加到36.1%。

结论

工业化和城镇化:

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建立在工业化(始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2、近代城市布局的变化

圈层式的扩展

城市仓储用地

商业与公共用地

交通系统

环境问题

三、战后城市的发展

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导致:

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大都市连绵区

总结

早期城市:

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

近现代城市:

工业城市大城市

当代城市:

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

第三节、城镇化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