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docx
《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
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
黎加厚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上海 200234
[摘要]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界回答时代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如何认识教育技术?
下一步学校教育信息化怎么搞?
本文介绍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观——“生命环境观”,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为了创造学生和教师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生命环境观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 言
当前,由于中国入世、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将加快,其显著的趋势有:
·部分城市和地区将宣布实现“校校通”工程。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将从原来扮演“配角”成为“主角”,即所有学校课程都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信息技术将是所有课程的一项基本要素。
[1]信息技术向课程的渗透与整合将会有重大突破。
·千千万万教师的参与是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
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与国家新课程标准培训将会结合在一起,成为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日,已经越来越深入到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密切地关系到每个学校的发展。
由于教育信息化涉及到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大量投入,是关系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方向的重大举措,必然会引起教育理论界、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们会提出和思考“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教育技术”等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正确的理论去引导教育信息化的实践。
当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研究来自基层的困惑,有助于我们思考下一步学校教育信息化怎么发展的问题。
·有的学校和地区花费了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入建设校园网、城域网,但是教育信息化的“大手笔”投入并没有带来人们热情期望的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回报,大部分学校的校园网使用率很低。
·不少地方从1997年以后就搞全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教师人人会用计算机和网络,有的地方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必须会制作课件。
但是,大部分地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处于“观摩课”阶段,很难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被普遍使用。
·多年来,尽管各地的教育技术实验特别强调“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但是,人们发现,近年来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并未改变学校的现状,现有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仍然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们习惯于“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发展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课堂教学改革难以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
·许多走在“校校通”前列的学校和地区,开展了网络时代学与教的改革实验,引进和学习新型教学模式,如“研究型学习”、“网络探究型教学”、“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等,却发现,我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模仿与借鉴,而忽视了思想深处的理念和价值观的改变,学校课堂教学应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与现存的教学体制特
别是考试评价体系存在着冲突,这使得热心于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人们陷入了困惑之中。
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触及到所有参与这场改革的人们思想深处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是“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
[2]
二、教育信息化:
关注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活动
教育信息化下一步将怎样发展?
从国内外发展的趋势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库等等),转移到以“人”为中心。
具体说,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将教育信息化的这种发展观称为“生命环境观”。
“生命环境观”强调教育信息化“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研究和处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
为什么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要提出“生命环境观”呢?
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看,这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的教育,这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3]
从全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
[4]今天,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关注“物”的技术环境的思考方式上升到关注“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思考方式,就从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上明确了我们在做什么。
从国内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来看,当我们考虑教育信息化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人们在反思,为什么我国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和应用教育技术的努力总是难于跳出“灌输式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囹圄?
这可能有多种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
如果从教育理论自身来看,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过去,我们的教育学和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认知活动,教学的内容是经过课程
教材编写者选择和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以完成教学大纲和计划为主要任务,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这些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被我们普遍认同,在师范院校的课程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作为基本原理被学习,人们很少去思考和质疑它。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潜意识影响,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各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以及网络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往往着眼于知识传递和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设备、软件、操作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人,“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他们在课堂内外自己选择资源、自己在原有的社会文化和知识背景的条件下进行意义建构的独立的、个体化的过程。
”[5]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对一代新人的社会需求促使教育理论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变革。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传统的教育观提出了质疑:
“特殊认识论”局限于教学活动本身,把学生的课堂生活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孤立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活动,这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
[6]“以学科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
心”,多年来的灌输式教学致使学校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
为了改变目前基础教育的这种状况,必须在继承“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走向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了以“生命观”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体系,并在全国部分省市的大规模教改实验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和参与。
2001年,我们在上海市闵行区进行区域性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研究,尝试将教育信息化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发展思路。
实践表明,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树立“生命环境观”,能够使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更清晰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提高师生的生命活动质量。
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基础教育相结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存的观点看待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核心问题是看是否尊重了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从“生命环境观”来看教育信息化,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信息化的中心地位,将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若干环节的反思和重构,例如,学校如何去为学习者的学习生活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有关的过程与资源,教师怎样在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具体说,课到底怎样上?
怎样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怎样按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根据“生命环境观”的思路,我们更深刻地感
到,教育信息化应该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教育信息化考虑的,首先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人的教育,这是我们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归宿。
当前,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的应用,需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电脑,转向关注人脑,着眼于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化环境。
三、教育信息化研究视野的转换:
以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为中心
过去,我们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是从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认为信息技术是导致人类社会实现第三次飞跃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将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今天,用“生命环境观”来思考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则发现仅仅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教育信息化问题是不够的,因为“21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与发展,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发展的关注。
”[7]网络、计算机、资源库、教学模式等等只是教育信息化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而教育信息化最有活力的要素是人,是以生命活动方式存在的学生和教师。
教育信息化的关注核
心应该是人而不是物。
“教育以人为本”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教育理想,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到布什总统的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ChildLeftBehind),[8]人们一直追求着尊重学生、促进人充分发展的完美的教育。
当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
文”与个性化的“创造”的和谐统一,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
[9]
众所周知,我国发展电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创立了由“七论”(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管理论)构成的理论体系。
[10]美国AECT协会发表的教学技术1994年定义,从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全面界定了教学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11]这些宝贵的理论是我们进行教育信息化实践的财富。
今天,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运用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近年来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新情况,走向“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概括起来,“生命环境观”基本的思路由以下五个层次15方面的要点组成,如图1所示。
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
1.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搞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价值判断问题。
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为了使我国教育适应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争取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让学校焕发出生命活力。
把提高师生的精神生命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出发点。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包括“未来性”、“生命性”、“民主性”三个要点:
(1)“未来性”是指教育信息化代表着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
展望新的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把教育与先进生产力联系在一起,将推动教育的内容、方式、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2)“生命性”是指教育信息化关注的中心是“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存在,对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的热爱,并促使个体的全面发展。
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什么是“生命”?
几千年来哲学家、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个争论的问题,人们对它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
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曾经依据当时自然科学取得的成果,给生命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地自我更新。
”[1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指出,生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形式,化学进化达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系统。
这种系统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对体内外环境作选择性反应,这是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特征。
“生命环境观”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建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的环境,它的首要条件就是把学生视为“人”,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生命的基本功能,让学生和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得到不断的、全面的发展。
所谓生命的基本功能,是指所有的生命体都具有的基本功能,例如,自我调节是生命的一个本质属性。
任何生命,即使是原核生物在其存在的每一瞬间,都在不断地调节自己内部的各种机能的状况,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作为高等生物的“人”,自我调节更是多层次的、丰富的、智慧的,其中包括分子的、细胞的、机体层次上的调节,也有感知、记忆、兴趣、认知、情感层次上的自我调节,而且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复杂的方式实现的。
“生命性”强调,学生自身是其生命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生命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能够主动、自觉地调节和规范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学生生命质量反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标志。
(3)“民主性”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性,都具有无限的学习能力,鼓励创新精神,认为只有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存在的价值,才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提倡“尊重的教育”,[13]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要求教育的参与者都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
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协作、互助的基本生存需要。
2.教育信息化的对象观
教育信息化的对象观讨论的是如何看待学生,即“生命环境观”具体落实在学生问题上的理念。
认为教育信息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
包括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活动的“主体性”、“个体性”、“整体性”三个要点。
(1)“主体性”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必须首先承认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生存活动的个体,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发挥创造力,主动学习,摆脱被动学习的束缚,提高学习质量。
(2)“个体性”针对过去学校教学无视学生差异性的简单化倾向,千人一面、课程统一、标准化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忽视生命个体差异等弊端,主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承认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从而使学习者群体得到丰富多彩的发展。
(3)“整体性”是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生命的整体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教学活动会对人的身心各方面产生影响。
教学活动不仅仅要重视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主线的教学,而且应当重视每一个参与者的身体的、非智力因素的、伦理道德的、创造性的以及种种与个体全面发展相关的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关注学生发展的多方面的目标,关注师生活动的多种组合与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关注生命活动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体现。
“整体性”进一步认为,教育信息化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教育活动内部的事情,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政治密切相关。
认为“人”(学生、教师)是天地间一种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复杂现象,不能孤立地就技术论技术、或就教育论教育、或机械地把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还原为某种模式来处理。
因此,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不仅仅考虑人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还应当具有社会的、文化的、道德的乃至个体生命和地球、宇宙的视野。
特别要指出的是,“整体性”认为教师与学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参与教学活动时,总是以一种生命的整体投入,并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去引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度过自己的生命。
教师作为生命个体不仅为学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自身也在这种有意义的生命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升华。
因此,过去社会上流行的对教师的“红烛”、“一桶水”的隐喻是片面的、消极的,应改为“永远充电、永放光芒的电灯”和“乐队指挥”、“挖泉人”的隐喻,才符合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角色观。
[14]
3.教育信息化的活动过程观
“过程观”是关于师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生存过程及其活动方式的基本看法,强调引导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在人类知识急剧发展变化的21世纪,各国教
学改革的趋势将从传统的百科全书“囊括式”走向“发现、体验、合作、反思”,学力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自身去创造新知识框架的能力,关注于方法论知识、价值性知识的把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
人们发现,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3R”(读、写、算)时代终结了,崭新的“3C”(关怀、关切、关联,
Care、Concern、Connection)时代已经来临。
[9]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学过程观包括“体验性”、“互动性”、“建构性”等要点。
(1)“体验性”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正如千百年来多少教育家反复申明的,教育是经验的产物。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全世界兴起的“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做中学”等等,都是为了让学习者获得“隐性知识”,即“体验”。
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获得“隐性知识”比掌握“显性知识”对学生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
教学活动作为师生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体验性”。
[15]
(2)“互动性”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魅力的、可变化的、动态演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在一起的交互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缺乏人气。
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远程教学、虚拟学习、人机学习系统、智能代理等等。
但是,技术的应用并未改变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本质关系,只是借助于技术的外壳扩展了互动的时空、方式、符号而已。
“互联网的本质是人的互联”。
只有当我们透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和机器看到了“人”的互动性的本质内核时,我们才有可能从“生命”的层次上来理解和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数字化内容资源建设等,都涉及到如何考虑和实现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互动性”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教“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转化和实现的过程。
一个真正尊重学生和教师生命存在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是关注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求,要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会焕发出生命活力。
(3)“建构性”主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观。
认为教育信息化不是把零碎的、不分巨细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让学生强化记忆,应付考试,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
“建构性”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
识建构和创作的实践工具。
[16]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高级思维训练的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网络、软件、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等,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
4.教育信息化的资源观
资源观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无尽的资源。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从着眼于“物”的静态的“库”的建设思路,发展到着眼于“人”的动态平台的建设思路。
要从知识管理的思路研究资源的生产、流通、共享、标准化等问题,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核心。
[15]
资源观包括“多样性”、“流动生成性”、“共享性”三个要点。
(1)“多样性”认为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综合应用,取长补短。
当前,应注意避免教育信息化热潮中的误区——忽视各种媒体的综合应用,“网络至上论”。
(2)“流动生成性”强调网络资源建设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建设,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充足的学科教学内容、数字化百科全书、数字化图书馆等等。
更要重视动态资源的建设,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开发。
目前,大家比较重视“资源库”的建设(存放已开发好的素材、课件、积件、网上课程、教案、文章等产品供师生浏览下载使用),但仅有静态的资源库还不够,因为这些已经开发出来的资源只是人们“过去的”、“有限信息”的固化。
由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发展性、丰富性、变化性、多样性,静态的“资源库”不能充分满足师生教学活动的需要。
例如,教师要想设计体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性学习教案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你需要的资料在库里找不到,而库里有的东西却是你不需要的。
“流动生成性”的资源观提倡建设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流动和管理系统,以注意力流引导信息流、知识流,
在师生的活动中生成资源流。
让每一个网络教育的参与者成为信息、知识和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融入师生的生命活动之中。
(3)“共享性”强调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师生在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头脑风暴,共享资源。
认为只有在合作与共享的过程中才能够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的想象和创造力,推动教育资源像滚雪球似的增长。
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就必须要求教育资源建设遵循“可重组性”、“标准化”的原则,否则,资源的流通与共享会很不方便。
“共享性”还要求有相应的政策法规、知识产权保护、革新推广措施等等。
5.教育信息化的服务观
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学信息的控制权将从集中方式演变为分散方式、从金字塔模式演化为平面模式,教学活动将从知识的传授与接受为主,演化为学生的接受学习与自我建构相结合的方式。
因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是知识、技术、软件等要素边缘化,服务、教学、学生等要素中心化。
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类开放式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生活的平台,满足学生和教师多方面精神生命活动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服务通过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包括硬件设施、数字化内容、平台、工具、教学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使学校和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