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投6千亿建蓝色经济区 水龙头明年淌.docx
《青岛投6千亿建蓝色经济区 水龙头明年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投6千亿建蓝色经济区 水龙头明年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投6千亿建蓝色经济区水龙头明年淌
青岛投6千亿建蓝色经济区水龙头明年淌"海水"
2011-04-2308:
58:
47 来源:
青岛早报
昨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召开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任振刚向包括港台记者在内的20多名媒体记者,详细解读《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及《青岛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就记者提出的若干问题作出答复。
“到2015年,淡化海水将占整个市区居民供水总量的25%。
”在这次发布会上,海水淡化工程、行政区划变更及打造宜居城市等民生话题成为热点。
一带五区多支撑点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任振刚解读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
据介绍,青岛市发改委结合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原则,构筑青岛市“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
“一带”就是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布局,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海水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聚集带。
“五区”就是加快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五个功能带动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引擎。
“多支撑点”就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一批现代渔业、现代装备制造、石化和海洋化工、现代物流、滨海商务旅游度假、海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能源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科普教育服务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形成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多点支撑。
海洋GDP有望年增16%
根据规划,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发展目标是:
到2015年,将青岛基本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
到2020年,使青岛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区域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心、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国际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具体发展指标是:
到2015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贡献率提高到65%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胶州湾海域功能区达标率90%,主要海河流水质按功能区达标率100%。
“青岛要用十年时间再造一个青岛港。
”任振刚表示,青岛“因港而生,凭港而兴”,港航建设将是整个规划方案中的重要一环,而目前已经取得较大进展的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将利用十年时间,在吞吐量、世界地位及物流配套等方面赶上青岛港的水平。
同时,青岛还将加强物流产业建设,任振刚透露,本市“加快物流业发展意见”已基本制定完成,近期有望出台。
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迟殿谋表示,目前已经有13个大项目入驻董家口港区,3个泊位已实现简易投产,基本上实现开港运营。
而在3―5年内,董家口可达到1.2亿―1.5亿吨吞吐量,目前已签约的项目涉及矿石、石化、煤炭等多个行业,包括矿石保税仓库、中石化45万吨原油码头、500万吨天然气接收站、大唐电力、华能电力等。
水龙头明年淌“海水”
“整个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就将青岛定为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青岛淡化海水利用将占市区用水总量的25%。
”任振刚表示,在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就是扩大海水直接利用范围和规模,探索淡化海水进入市政管网进行城市供水的运营模式。
任振刚表示,青岛与西班牙合作的百发海水淡化项目将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预计日处理海水能力将达10万吨。
对此,市政公用局供水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位于李沧区印江路,目前主体建设已经完成,今年设备将运送到工厂,年底开始调试,明年市民便可以通过水龙头喝到淡化海水。
仅这一个海水淡化项目,就可以满足50万人的日常生活用水。
“青岛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如果能够实现海水淡化利用,将对整个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有深远影响。
”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马鸿冰表示,“目前全市的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10万吨,但远远不够青岛市民吃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什么时候青岛的海水淡化生产能力日产50万吨,甚至达到100万吨了,青岛就不会再为缺水而困扰了。
”马鸿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吨自来水一般在1.5元-2元之间,而目前淡化的海水每吨在4元-5元之间,但随着淡化量的增大,成本会逐渐降低,而农村耕地用水也能够得到更多的保障。
西海岸经济新区适时拓区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西海岸经济新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尤其是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是否将打破行政区划对于经济建设掣肘问题,任振刚作出了详细解释。
任振刚表示,根据青岛市蓝色经济区总体布局规划,五大功能带动区基本不会受到岛城行政区划的影响。
具体来说,如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胶南市范围内,鳌山海洋科技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主要集中在即墨市鳌山卫镇等,其中比较特殊的是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建设规划。
根据国家批复的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被列为三大海洋经济新区,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可能在陆地空间上扩大部分功能区的分布面积,进而影响到当地及周边的行政区划。
据介绍,西海岸经济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功能定位为东北亚国际集装箱中转中心、国际期货交易中心、国际物流中心;自由贸易港区;山东半岛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滨海旅游度假区。
而从规划图来看,对于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做了一场“大手术”,面对如此众多的功能区域,单纯依靠黄岛开发区无法满足其空间需求。
而在其他省市的沿海经济建设试点中,已有打破行政区域划分,服务经济发展的先例,如天津新港滨海新区。
昨天记者就西海岸经济新区采访了市蓝色经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这名负责人表示,西海岸经济新区是省蓝色经济规划中较为特殊的一项提案,根据国家及省规划要求,将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西海岸经济新区可能适时扩大,但目前尚未出台明确规划。
“我们已经组织了专家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研,但目前的行政区划已经较为成熟,如再作调整面临难度比较大。
”这名负责人表示。
6000亿投资还可能追加
“青岛将投资6000亿元人民币,重点建设300个重大项目。
”任振刚表示,规划中的300个项目,是由各个部门、各个区市提供的从2011年算起今后5年准备投资建设的项目。
这些项目前期工作一直在做,只是还没有形成投资。
从产业分布来看,这300个项目包括海洋产业、临港产业和涉海产业。
具体项目包括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等5个功能带动区;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聚集带。
而规划中的6000亿元投资,是在进行“十二五”规划时匡算出来的,到“十二五”结束时也许资金投入远不止这个数字。
至于如此大的资金支持从何而来,任振刚表示,蓝色经济区建设资金将是多渠道的,包括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利用外资、民间资本、风险投资等等。
前不久,市政府就与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设立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基金,这也是国内首只蓝色经济概念的大型股权投资基金。
这只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一期目标规模30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包括青岛市的国有投资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社会资金。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契机,会是一个良好的投资机会。
”任振刚表示,目前融资的主要方向还是社保基金、大型金融机构及实力企业等,但他同时表示,蓝色经济区建设资金更多需要民间资金的支持,民间资本也有望参与蓝色经济区建设。
近期,青岛市还将组织招商团,专门赴港赴台招商引资。
(官华晨)
今年试点工作目标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青岛市计划编制海洋重要资源勘探专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近海海域卤水等资源勘查,加大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浅海矿砂资源的调查评价力度,基本建立重要海洋资源数据库。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根据实施方案,青岛市将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中心。
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一批沿海陆地、海上大型风电基地和潮汐能、波浪能发电示范项目。
加快建设青岛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开发生产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水淡化新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海洋与渔业保护区体系。
建立渔业水域制度,对重要生态敏感区域和传统渔业增养殖区实行强制性保护。
实施重点海湾生态整治工程。
加快推进防护林带建设。
加快海水入侵防治和防洪防潮减灾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提升开放型海洋经济水平加快推进中德生态园建设。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建设国家重要资源储备基地。
开展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试点。
合作建设海洋产业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承担中日韩科技联合研究计划。
建立东北亚地区标准及技术法规共享平台,实现与日韩技术标准对接。
争取国家支持青岛口岸发展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
建立海陆统筹发展机制壮大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
合理调整行政区划。
规划建设一批滨海特色城镇,开展滨海旅游小城市、旅游小镇标准化建设。
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续建配套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和海上应急服务体系建设。
将海大打造成海洋人才摇篮
记者了解到,全面提高蓝色经济区建设支撑能力也是今后一大发展重点。
把中国海洋大学建成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突出的世界一流综合类海洋大学,支持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等院校发展海洋学科和学院,实施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建设计划。
实施海洋高端人才计划,建设中国山东海洋人才市场,把青岛打造成为东北亚人才集聚和交流中心。
青岛市将加快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研发水平,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技综合型创新平台。
争取建立海洋领域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聚焦:
解决全人类“口渴”终极选择海水淡化
时间:
2011-01-18来源:
慧聪网作者:
迅速增长的人口压力,也使现在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海水淡化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
早在400多年前,英国王室就曾悬赏征求经济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
现在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科研机构在进行着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数百种不同结构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设施在工作。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
第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于1954年建于美国,中国也越来越多的海水淡化工程。
城市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越来越经济可行随着技术的提高。
海水淡化厂,可提供广泛的产出,以应付孤立的小社区或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型城市供水和灌溉。
澳大利亚的首个大型海水淡化厂将在珀斯投入生产淡化海水,成为全市最大的单一水源。
但是海水淡化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需要在其他选项的情况下进行评估。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的独特优势在于,它是气候的证明,可以继续满负荷生产,即使降雨减少意味着大坝储量及河流萎缩,地下水含水层的萎缩。
不过,海水淡化要求严格的海洋环境管理。
集水区保护措施必须到位,以保持海水水质正在处理中。
海水淡化对环境的影响
在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事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例如,海水淡化中的浓盐水就对海洋生态有严重的影响。
盐度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每种生物各有其适宜生长盐度要求,当环境盐度超过该范围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都会受到影响。
近10年来,随着淡水资源紧缺和海水淡化处理成本的下降,海水淡化厂数量急剧增加,大量浓盐水进入海区导致受纳海域盐度升高。
高浓度盐水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有关浓盐水的海洋生态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
浓盐水排放解决方案
监控和管理集中到盐水从海排放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令人满意的浓缩稀释应实现以避免增加海水盐度和地方各级分层不可接受的水平,尤其是在避风水域。
这基本上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海水淡化产能有望从今年每天生产66万吨提升到2015年的200万吨以上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日前组织召开《“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
记者从分离膜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处获悉,评审会最终原则上通过了这一规划。
根据《规划》,中国海水淡化产能有望从今年的66万吨/天提升到2015年的200万吨/天以上。
据悉,以高从堦院士为组长,海水淡化领域多位专家及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家组此次对《规划》进行了评审。
“在评审会上,专家组对一些小的细节包括文字、措辞提出些修改意见,但原则上通过了《规划》。
接下来,发改委汇总意见并修改后将把正式文本提交国务院,由国务院批准后发布。
”上述协会负责人说。
他透露,《规划》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的海水淡化产能提出一个总量目标,同时还涉及一些相关扶持措施。
从目前的《规划》情况看,国内海水淡化产能有望从2011年的66万吨/天提高到2015年的超过200万吨/天,这也是协会希望达到的目标。
另据记者了解,一份由发改委牵头、其他部委参与的《推进海水淡化指导意见》也正在制定中。
“海水淡化工程作为我国水资源的基础设施,国家应该在投资上给予补助,同时在运行水价上也有所倾斜。
”杭州水处理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其实,国家各个层面都看到了海水淡化的必要性。
考虑到城市自来水成本在上升,海水淡化的竞争力只会越来越大。
”谭永文说。
除了补贴外,设备国产化也是一条降本之路。
此前发布的《分离膜“十二五”规划》显示,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十二五”将实现产业化,产能达到1000万平米/年,国产膜应用进入水处理高端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至25-30%。
将设计与建造20-30万平米/日的反渗透法海水淡化系统;新增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能力100-150万立方米/日,使我国成为国际上膜法海水淡化大国。
海水淡化投资专题研究:
海水淡化前景无限
淡水资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已经变得日益短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海水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我们认为在淡水资源日益短缺和国家政策扶植下,海水淡化行业将会步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淡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是人均短缺,且污染严重,淡水资源前景不容乐观。
我国具备丰富的海水资源,且相对于南水北调工程而言,海水淡化具备竞争优势。
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熟,且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植。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正在走出技术瓶颈和政策瓶颈的困扰,将会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通过对海水淡化行业和海水淡化的技术分析,我们认为海水淡化产业中投资机会主要来源于市场份额最大、技术最好且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反渗透法,其次是低温多效法。
在反渗透法中,我们首选海水淡化核心设备反渗透膜生产企业;次选在投资中占比较大的高压泵、高性能耐腐蚀性钢管和仪表生产企业;最后选择水处理中使用的氯、碱等化学制剂生产企业。
在低温多效法中,重点考虑的仍是海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
东方证券:
海水淡化行业生命之水海上来
反渗透膜作为海水淡化反渗透法的核心部件,广泛运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等领域。
长久以来国内反渗透膜市场一直被陶氏化学、美国海德能、日本东丽等国外品牌瓜分。
近年来,南方汇通的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带领国内品牌突飞猛进。
未来海水淡化大规模开发与进口替代效应将给时代沃顿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海水淡化低温多效法适用与沿海电厂、化工厂与冶金工厂等联用,下游工厂对设备的要求苛刻。
双良节能自主研发的大规模低温多效蒸馏设备已经通过专家评审,踏出国产化进程中坚实的一步。
未来公司跨过准入门槛之后,有望确立其市场地位。
海水淡化蒸馏法设备中热交换部位需要使用大量耐腐蚀管材,目前以铜合金为主,未来钛管凭借其超耐腐蚀的特性,有望取代铜管的地位。
海亮股份生产的耐腐蚀铜管已经大量出口应用于中东地区海水淡化工程,加工技术优势明显。
钛管钛材加工生产企业久立特材与宝钛股份未来将受益于钛管取代铜管的趋势。
工业化进程加大了对水的需求,“开源节流”是工业企业应对水资源瓶颈的有效途径。
中电环保是目前国内为电力、石化等行业提供水处理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未来工业企业对水处理的持续投入将为公司业绩提供保障。
此外,中电环保有望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潮流在海外工业水处理市场获得一杯羹。
催化剂:
“十二五”规划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风险提示:
国家相关扶植政策执行力度、相关企业投入的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波动影响的不确定性是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谢谢转载引用本文!
本文来自中国水网
原文链接:
http:
//news.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