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报告.docx
《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报告
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报告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和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本市20XX年以及“十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同时对去年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下面,我代表市劳动保障局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十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概况
“十五”期间,我市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具有广州特色的、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就业机制和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广大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本上得到保障,劳动保障各项工作总体情况向好。
我们以人本服务为核心,在全面贯彻国家和省促进就业方针政策的同时,通过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就业“四级服务”体系和网络,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新思路,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打响了“春林系列”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零就业家庭”援助两大公共就业服务品牌,逐步建立起领导重视、政策配套、部门协调、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就业促进机制,失业率连年下降,就业率逐年攀升,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平稳。
在20XX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广州市政府被评为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我市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素质特点,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导,不断强化培训与就业的结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城乡劳动力“定向培训”和“定单式”培训,形成了以需定培、以培供需、以培训促就业的良性机制。
技工教育发展步伐加快,技校调整与改革工作启动,全市技校招生总量逐年递增。
创新技能人才成长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企业技师考评制度、技师社会化考评制度、技师“特殊”和“转系列”认证制度,逐步构建了社会化、科学化、广覆盖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总量稳步增加。
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体制逐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额稳中有升,社会保险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积极寻求政策突破,先后出台了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社会保险热点难点问题不同程度得到有效解决。
社保基金监管体系更加健全。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镇职工工资平稳增长。
劳动保障法制体系日趋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网络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劳动保障部门内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20XX年劳动保障工作回顾
20XX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积极执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实施积极政策,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20XX年,我市就业工作主要指标继续趋好,主要表现为“一升一降”。
“一升”:
20XX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万人,已有万人实现再就业,就业率为%,再就业人数和就业率同比增加万人和上升个百分点;“一降”:
20XX年期末尚有失业人员万人,期末登记失业率为%,同比减少万人和下降个百分点。
全市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
为促进就业,20XX年我市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抓责任,促落实。
进一步推进扩大与促进就业民心工程,强化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将落实就业援助制度、组织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就业服务网络向村居延伸等内容纳入到责任制中,并提高了“零就业家庭”每户1人以上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等硬性指标,促进了就业工作的落实。
二是抓常规,建基础。
首先,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积极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至20XX年10月底,发放率已达100%;调整再就业专项资金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加大了对就业难群体的资助力度,简化了申领程序。
其次,城乡统筹促进就业。
至20XX年底止,全市2570个村中,已建立并投入运作的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站达2340个,占现有村居数的%,形成了市、区、镇、村四级就业服务平台网络。
此外,我市还着力抓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统计制度建设。
20XX年,有转移就业愿望并办理求职登记的万名农村劳动力中,实现转移就业万人,超额完成了全年转移就业5万人的任务目标。
再次,加强职业中介机构管理。
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对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申办、变更、注销、监督检查等环节进行明确规定,并整顿清理了一批违规经营机构,净化了就业市场环境。
三是抓重点,擦亮点。
大力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将“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确定为就业帮扶的重点,加强援助工作,并取得成效,“4050”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万人,就业率为%;充分发挥基层作用,20XX年登记的545户“零就业家庭”,有532户实现1人以上就业,1人以上就业率为%,基本上解决了“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打造“春林系列”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品牌,自20XX年“春林苑饮食店”诞生至今,我市已催生出“春林系列”小企业22家,“春林系列”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抓培训,提素质。
我市从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出发,着重抓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新增劳动力技能教育和在职职工培训。
20XX年,我市对万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培训后就业率为71%;对万名农村劳动力开展了转移就业培训,培训后就业率为66%;技校在校生达万人,同比上升%;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鼓励岗位成才。
健全社会保险体系,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和扩面工作成果。
至20XX年末,全市1114名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万名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和万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都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我市共为335名退休人员发放特困救助金万元,为587名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发放生活困难补助万元,为54户困难退休人员家庭申请了广州市职工济难资金救助,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
20XX年,我市社保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额都稳中有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万人、万人、万人、万人和万人,同比分别上升%、%、%、%和%;基金征缴总额达到亿元,同比上升%。
2、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一是提高医保待遇。
对住院基本医疗费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进行调整,适当提高了三级医院的起付标准,降低了一、二级医院的起付标准,引导参保病人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减轻就医者的个人负担;扩大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服务设施目录”的范围;降低了患恶性肿瘤、尿毒症病人的有关治疗费统筹金起付标准。
二是提高养老保险待遇。
从20XX年7月1日起,20XX年6月30日前退休的万名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调整至994元/月,同比增加60元/月。
三是提高工伤保险待遇:
伤残津贴与养老保险待遇同步调整;因工全残人员生活护理费及因工死亡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同步调整。
四是由生育保险基金为参保职工支付计划生育手术费用。
3、突破社会保险工作难点。
我市开拓创新,积极寻求新突破,着重解决因体制改革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一是继续实行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问题的有关政策。
至20XX年底,全市已有537家困难企业的88729名退休人员参加医保。
其中,340户困难企业的71003名退休人员通过政府借款方式参加医保,政府借资达亿元。
二是为早期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从20XX年7月1日起,对1993年12月底前退休的23万名退休人员,按照其参加工作时间、缴费年限,分若干档次每人每月发放30—100元生活补贴,人均增幅64元/月,为此,各级财政每年需安排资金亿元。
三是出台了早期离开企业人员社保问题处理意见、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试行办法、跨统筹区进入本市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办法等。
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有了新突破。
我市采取多种模式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截至20XX年底,我市退休人员达万人,已有万退休人员实行了多种模式的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5%,其中,纳入社区管理退休人员万名,社区管理率达%。
与20XX年同期相比,社会化管理率增长个百分点,社区管理率增长个百分点。
一个“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已具规模。
加大工作力度,劳动关系总体和谐。
1、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至20XX年底,全市已建立14个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8721个企业和区域性、专业市场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调解组织,劳动争议调解队伍达到27783人。
通过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自主调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劳动争议内部消化,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
2、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效能。
20XX年,我市进一步完善劳动仲裁制度,试行劳动争议重大疑难案件三方会审、劳动争议仲裁风险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和网上公开仲裁过程与仲裁结果等各项仲裁工作制度,强化了处理集体欠薪案件的联动机制以及集体案件的特别审理程序,使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
我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36253宗,其中,立案处理25655宗,涉案经济标的达亿元,在人少案多的情况下,结案率达%。
3、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作用。
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去年我市劳动保障信访总量虽然不断攀升,仅市局机关就受理了52217人次,同比增加%,但良好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积极构筑和完善监察网络,大力发展兼职劳监队伍。
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执法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遵循工作规律开展各种专项检查,不断加大执法力度,预防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去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对万户用人单位实施了劳动保障监察,涉及劳动者万人次,责令用人单位与万名职工补签了劳动合同,为万名职工补办了参保手续,为万名劳动者追发被拖欠的工资等待遇万元,为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内部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各级劳动部门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改善对外服务环境,方便群众;二是着力推进政务公开,通过新闻媒体、电话咨询热线、互联网络、宣传单张、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加深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对有关政策的理解;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广州市医保信息系统、广州市社保信息系统项目相继上线,优化了业务流程,特别是Pj3系统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子系统已上线试运行,这是我市劳动保障第一个行政审批项目上线,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四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举办了各种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和服务素质得到改进。
以往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同改革发展的需要,同广大市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
一是就业工作不能放松。
在去年末结存的万失业人员中,失业1年以上的就有万人,占结存数的%,这些人对再就业的渴望很大,但再就业的难度也很高;农转居劳动力和需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目仍不少。
此外,不断涌入的外来劳动力对广州市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也不小,20XX年纳入我市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外来劳动力有万人,比20XX年上升了%。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仍很艰巨。
目前我市仍未实现社会保险市级统筹。
由于统筹层次低,造成本市市区及番禺、花都两区和从化、增城两县级市之间社保缴费比例、基金核算和管理、待遇计发等自成一体,标准不一,影响了社保基金统筹调剂能力的发挥,对职工在本市不同地区流动就业也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失地农民参加社保等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进。
三是虽经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去年我市因劳动纠纷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比去年有所增加,说明今年我市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的压力仍很大,任务还很艰巨。
四是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我市20XX年劳动保障工作的意见
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
我市劳动保障工作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重点、破难点、把握平衡点的工作思路,力争工作取得新突破,事业取得新进展。
主要工作目标:
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0%,其中“4050”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率5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零就业家庭”一人以上就业率95%;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各5万人;培训考证新技师和高级技师3500人。
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
养老保险208万人,失业保险238万人,医疗保险230万人,工伤保险200万人,生育保险100万人。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人数52万人,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万人。
主要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广州这一中心来开展工作。
劳动保障,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虽然以往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很艰巨,我们决不能盲目自满,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找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劳动保障工作也普遍关注,我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和社会财富。
这些有利条件,为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形成了整体合力,提供了重要机遇。
新的一年,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推动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广州社会更和谐做出新贡献。
突出两个重点:
第一,要突出就业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和督办作用,切实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做好国发[20XX]36号文落实工作。
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为重点,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充分发挥就业专项资金作用为保障,调整完善考评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
继续积极完善城乡统筹促进就业工作机制,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网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达到劳动力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再就业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多层次个性化服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重点援助。
发挥培训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就业培训工作力度。
培训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结合,紧叩劳动力市场需求脉搏,增强下岗失业人员和待转移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后的就业能力。
对农转居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根据他们希望“离土不离乡”的要求,积极开展“三结合”培训:
一是将技能培训与街道居委辖区经济发展以及我市中心镇建设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选择技能培训项目;二是将技能培训与当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根据我市“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战略和东、西、南、北四大产业集群区布局等区域分工来组织开展就业培训工作;三是将技能培训与提高人员素质教育相结合,在对农转居人员和农村人员进行素质教育时,把职业技能培训纳入素质教育内容,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做好技校调整与改革工作,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重要位置。
要以初、中级技工职业培训为基础,以中、高级技工教育和企业培训为依托,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为高端带动,逐步构建我市技能人才梯级均衡发展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当前重点是,围绕我市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新产业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尽快改善我市经济发展重点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状况。
第二,要突出社会保险工作。
建立健全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体系,是广州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当前我市社会保险事业面临的工作重点是:
扩大范围、完善制度和强化管理。
20XX年,我市社会保险事业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以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私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不断加大扩面工作力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基本社会保障。
二是进一步完善适应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
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满足各类不同层次参保人群的需要,努力使我市形成基础牢固、层次多样、规模适度、运行平稳的社会保险保障机制。
根据国发[20XX]38号文,做好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工作;进一步研究解决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抓紧研究出台社会保险市级统筹方案;探索失地人员养老保险办法。
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尽快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制定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办法,完善工伤、生育保险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
三是强化管理,做好基金征缴和监管,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继续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改进监管方式,研究建立基金监测体系、运行质量评估体系和基金预警系统。
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少缴漏缴社保费、虚报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等违法违规行为。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完善工作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提高经办效率和服务水平。
要抓住我市经济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做好清欠工作,继续保持基金收支基本平衡、增收大于增支的势头。
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本市人员与流动人员的关系。
随着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流动人员进入本市。
据统计,最近几年进入我市务工的流动人员,每年以约20万人的速度增长。
流动人员日益增加,一方面为我市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也给本市户籍人员就业和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为此,我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流动人员管理的决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力度。
首先,要积极探索对外来务工人员有效调控的办法,针对本市户籍劳动力和产业结构特点,开展地区间劳务交流和协作,引导外来劳动力有序流动。
其次,要加强流动人员就业管理。
去年底,我市在黄埔区召开了“流动人员信息化管理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了黄埔区通过“市流动人员信息系统”与“市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信息系统”结合应用,加强流动人员就业服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今年,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力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做好就业录用备案管理工作。
再次,要加强执法检查。
一方面,通过执法监察,促进流动人员就业备案制度的实施。
另一方面,通过执法检查,打击黑职介活动,规范职业中介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保障求职人员合法权益。
第二,要处理好劳动关系。
目前我市劳动关系虽然总体稳定,但在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劳动纠纷仍呈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且有些事件涉及人数较多。
20XX年,我市劳动保障部门要以协调劳动关系为主线,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积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
一是要下大力气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饮食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要上一台阶。
二是要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逐步建立预防和解决欠薪问题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扩展其职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要在企业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五是要积极建立企业内部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解工作体系。
六是要大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在继续发展现有成功经验的同时,今年要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要求,开展企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审查备案;二是继续加强“两网”建设;三是在白云、天河、番禺试点建立劳监协管员队伍基础上,尽快在全市推广。
第三,要处理好行政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劳动保障工作与广大职工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劳动保障工作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
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科学行政、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简化和规范行政许可程序,方便办事单位和群众;要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扩展公开途径,丰富公开形式,扩大公开范围;要做好信访工作,强化信访对劳动保障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作用,建立和完善信访案件督查督办与协调处理制度,保证信访案件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确保群众合理的要求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要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新的任务也已经明确。
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推动我市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发展,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