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150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湖北省武汉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分裂完成时为止

D.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中心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核DNA复制和染色单体的消失

C.染色体复制和核膜核仁的消失

D.着丝点分裂和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3.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三种结构(物质)数量关系.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②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

C.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D.图中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数量

4.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5.在一个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8个染色单体

B.图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

C.丙图中①和②为非同源染色体

D.丁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

6.图1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图2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图1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两组中心粒

B.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期,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CD段

C.图2中BC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

D.甲2中BC段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为1:

2:

2

7.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B.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C.经过酒精漂洗后的细胞有利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D.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再换用髙倍镜观察各个时期的细胞

8.在细胞生命历程的有关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并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强

B.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兰花茎尖细胞诱导形成新的幼苗

9.人的衰老是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以下关于细胞衰老主要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B.细胞内所有种酶活性降低

C.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D.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10.下列与细胞癌变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B.只有接触致癌因子,才会发生细胞癌变

C.癌细胞的细胞呼吸作用减慢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旦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导致机体罹患癌症

11.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某细胞处在某分裂时期的细胞形态图,则A和a基因的分离将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12.如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基因突变,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

13.下列图1、图2为某哺乳动物细胞两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3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处于图3中的CE段,图2也处于图3中的CE段

B.若图2细胞来自图1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

C.图3中B→C的原因是DNA复制,E→F的原因是膜向内凹陷缢裂

D.图1细胞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该细胞名称叫初级卵母细胞

14.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交叉互换过程,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四分体发生交叉互换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配对

C.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也属于基因重组

D.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15.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B.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C.保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16.一雄性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在不进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此生物体可产生精原细胞的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的种类以及精子的种类是()

A.1、8、8B.1、4、4C.2、2、2D.4、8、8

17.某同学总结了有关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核DNA、四分体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总是和正常体细胞间期核DNA数目相同

B.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C.4个四分体中有16条染色体,32个DNA分子

D.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染色体的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同

18.如图为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动物细胞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B.甲、乙、丙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动物体

C.乙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都能参与受精作用

19.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自然界的豌豆一般情况下不发生性状分离原因豌豆是异花传粉植物

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的内容之一

C.测交实验证明,杂合子Aa产生的不同配子的比例是1:

1

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一演绎法

20.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21.丈夫血型A型,妻子血型B型,生了一个血型为O型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一个血型为O型的儿子的概率是()

A.1/16B.1/4C.1/8D.1/2

22.先天性聋哑是由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现有一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

若再生一个孩子,不患该病的可能性是()

A.100%B.75%C.50%D.25%

23.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中的甲乙两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实验中分别从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代表的是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的过程

C.每个小桶内两种色球比例须为1:

1,模拟的是成对的遗传因子

D.每次抓取的小球需要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

2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不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由F2出现了3:

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受精时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接近1:

2:

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

1

25.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杂交C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说明亲本是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C亲本黄色毛鼠是杂合子,后代中黄色毛鼠也是杂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6.玉米子粒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非甜对甜为显性。

下列对玉米不同处理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甜玉米与甜玉米人工杂交,子代均是非甜玉米

B.非甜玉米与甜玉米间行种植并自然受粉,甜玉米植株上可能出现非甜玉米种子

C.非甜玉米与甜玉米间行种植并自然受粉,非甜玉米植株上不可能出现甜玉米种子

D.无论什么处理方式,甜玉米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甜玉米

27.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B.aaBbC.AabbD.AaBb

28.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也相同。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B.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占1/4

C.子女可产生4种表现型,8种基因型

D.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29.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紫花对白花为显性,分别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D/d和T/t控制。

现让纯合矮茎紫花豌豆与纯合高茎白花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若让F2中全部杂合高茎紫花豌豆自交,理论上后代中矮茎白花豌豆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A.1/8B.3/16C.1/32D.9/64

30.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母本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F1产生的雄配子中,基因型为Yy和基因型为Rr的比例为1∶1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可自由组合

31.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下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该个体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2种

B.该个体的减I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C.控制长翅和残翅、有刺刚毛和无刺刚毛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2.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F2有512株,从理论上推导其中的重组类型应有()

A.128株B.48株C.16株D.64株

33.已知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其比Ab∶aB∶AB∶ab=2∶2∶1∶1.该植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的AABB的比例为()

A.1/32B.5/32C.1/36D.5/16

34.已知A与a、B与b、C与c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1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基因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D.基因型有1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35.已知某植物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开红花,否则开白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植株AaB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B.4种,1∶1∶1∶1

C.2种,1∶3D.2种,9∶7

二、综合题

36.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

其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

(2)图甲中D、F细胞各含有__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B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阶段。

(3)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其细胞名称叫做_________,细胞Ⅴ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37.某雌性异株植物的花瓣有多种颜色,其颜色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Y和y,R和r)控制,Y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R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Y、R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粉色花瓣,无Y、R则呈白色花瓣。

现有一株红色花瓣植株和一株粉色花瓣植株杂交,F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红色花瓣∶粉色花瓣∶黄色花瓣∶白色花瓣=3∶3∶1∶1。

试问:

(1)该植物花瓣颜色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

(2)亲代中,红色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粉色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让F1的黄色花瓣植物雌、雄杂交,则理论上F2黄色花瓣植株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4)若让F1中的红色花瓣植株雌、雄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花瓣颜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红色雌株的概率应为______________。

38.【最新】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回答以下问题:

(1)截止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TO)对该病毒的命名是____________。

与动、植物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它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种__________

A.接触传播B.飞沫传播

C.土壤传播D.气溶胶传播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细胞周期的概念: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1、G1期:

DNA合成前期,合成RNA和核糖体。

2、S期:

DNA复制期,主要是遗传物质的复制,即DNA、组蛋白和复制所需要酶的合成。

3、G2期:

DNA合成后期,有丝分裂的准备期,主要是RNA和蛋白质(包括微管蛋白等)的大量合成。

4、M期:

细胞分裂期。

【详解】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不再进行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

B、分裂间期DNA复制,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B正确;

C、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C错误;

D、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错误。

故选B。

2.A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中心粒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都发生在分裂间期,A正确;

B、核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

C、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核膜核仁的消失发生在前期,C错误;

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发生在末期,D错误。

故选A。

3.B

【分析】

分析柱形图:

由于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会消失,且染色体∶核DNA=1∶1或1∶2,因此图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核DNA。

①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两个时期;

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0∶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代表有丝分裂的末期,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中期,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

C、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代表有丝分裂的末期,表示细胞分裂完成,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图中a、b、c分别代表了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数量,D正确。

故选B。

4.A

【分析】

1、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

①前期:

①出现染色体:

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

②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④末期:

纺锤体解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

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A正确;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B错误;

C、在分裂末期,植物细胞由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分裂成两个子细胞,C错误;

D、分裂前期,高等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错误。

故选A。

5.B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

A、甲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8个染色单体,A正确;

B、根据图丙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所以图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B错误;

C、丙图中①和②为非同源染色体,C正确;

D、丁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6.C

【分析】

图1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全部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

图1中AB段表示DNA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

【详解】

A、图1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两组中心粒,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中期,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量加倍,B正确;

C、图2中BC段表示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C错误;

D、甲2中BC段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为1∶2∶2,D正确。

故选C。

7.D

【分析】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

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

A、该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A错误;

B、由于经过解离步骤之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在显微镜下不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B错误;

C、经过清水漂洗后的细胞有利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因为避免了解离液对染色的干扰,C错误;

D、进行观察是,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然后再换用髙倍镜对各个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致观察,D正确。

故选D。

8.D

【分析】

细胞分化的概念:

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详解】

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并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A错误;

B、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是自然生长的过程,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含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C错误;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兰花茎尖细胞诱导形成新的幼苗,该过程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9.B

【分析】

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衰老细胞会表现为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正确;

B、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降低,B错误;

C、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C正确;

D、衰老细胞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D正确。

故选B。

10.A

【分析】

(1)细胞癌变的原因:

外因:

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内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详解】

A、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A正确;

B、不接触致癌因子时,生物体也可能因自发突变而发生细胞癌变,B错误;

C、细胞癌变后,细胞呼吸速率加快,C错误;

D、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一旦发生突变会使细胞癌变,但并不一定引发癌症,癌症的发生是一种累积效应,D错误。

故选A。

11.A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题图分析,图中细胞有两条染色体,其上含有等位基因A和a,显然这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其中的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细胞中共有4个DNA分子。

【详解】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开,A正确;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的是图中A与A或a与a的分开,B错误;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图中的A与a进入不同的细胞中,与题意不符,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了含A或a的子细胞,D错误。

故选A。

12.C

【分析】

题意分析,若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则具有该精原细胞的个体能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两种各两个共四个精子,且两种精子的关系表现为互补,即为ABC和abc、ABc和abC、AbC和aBc、aBC和Abc。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Abc、aBC、aBc、AbC四种精子两两互补,故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与题意不符,A错误;

B、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