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6501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docx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党课讲稿25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

(党课讲稿)

前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想以“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为题来谈一些感受、感想与感悟,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重大意义

1.中国改革的缘起

中国改革的缘起是什么?

我认为有两个最大的原因:

一是对内反思“文革”;二是对外反思苏联模式,故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此,我们就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的题目中都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二大提出“有中国特色”,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社会主义在总体上还没有体现中国特色。

过去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再到列宁的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的实践,再到苏联(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对我们影响很大,它最主要的特征是计划经济。

对这个问题(苏联模式),我们要有一种理性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苏联模式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也有一定的长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了。

那么,中国特色怎么“有”,或者说中国特色怎么体现?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语境下,简单说就是,只有搞得比苏联好,跟苏联模式不一样,还要超越苏联模式,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才是“有中国特色”。

结合时代背景,这也说明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同步的、一致的、内在结合的、相辅相成的。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会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的前奏

1977、1978年,中国发生了四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是恢复高考。

这个高考不仅改变了好多人的命运,更为后面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准备。

二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7年,万里同志到安徽省委当第一书记。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他首先要关注农业、农村、农民。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11月份,天已经很冷了,他到农户家去考察。

那个时候,农民住的都是草房,有的农村还不通电,吃饱饭都是一件很难的事。

到了第二年,安徽又发生了大旱灾。

于是,万里同志就主持召开安徽省委紧急会议,作出“借田度荒”、“谁种谁收”的决定。

这一下就调动起了农民的积极性,也为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1978年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为改革又奠定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基础。

三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它冲破了思想禁锢,推动了思想解放。

没有解放思想也没有改革开放,要改革开放必须解放思想。

四是中美两国于1978年12月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改革是和开放连在一起的,不仅要改革,而且要开放,在开放的同时改革。

中美外交关系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贡献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我们现在看来,正是这样一系列的准备、铺垫、前奏,促成了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的三个重大节点

改革开放40年最重大的节点有三个。

第一个节点是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节点的重中之重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一个很重要的讲话,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充分准备。

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强调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解放思想。

讲话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第二个关键词是实践标准。

讲话指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

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第三个关键词是实事求是。

讲话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这个讲话告诉我们,解放思想、实践标准、实事求是是连起来的。

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有实践标准,也不可能有实事求是;要坚持实践标准,就需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第二个节点是1992年的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

这个谈话再一次鼓起了改革开放的风帆,再一次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一些话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等。

第三个节点是党的十八大之后,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之后不久,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小组组长,而后就开启用顶层设计推进深化改革。

我们可以说,改革又有了新的理念、新的战略部署和安排。

4.渐进式改革的渐进性特点

我们这40年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体现了一种渐进性的特点。

什么是渐进式的改革?

什么是渐进性的特点?

我们可以用“六个先后”来回答:

第一是先农村后城市,第二是先沿海后内地,第三是先经济后政治,第四是先外围后核心,第五是先试验后推广,第六是先易后难,也就是容易的先改,难的往后放。

我们这40年的改革基本上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就是我们的渐进式改革体现的渐进性特点。

渐进式改革的好处是可以减少阻力、逐步积累经验、避免大的动荡与风险。

但是,渐进式改革也会带来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改革面临的两大难题:

第一大难题就是,40年过去了,容易改的都改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在国内的考察,去的就是深圳。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考察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就是我们还是要改革,要深化改革,要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谈到改革时讲了这样的话:

“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因此,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怎么攻坚克难,怎么啃硬骨头。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好多改革都是要“啃硬骨头”的,比如军队改革,从七大军区到五大战区,从军区到战区,一字之差,但内容、编制、战斗力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再比如,监察体制的改革,党和国家的机构的改革。

渐进式改革还有可能带来第二个问题。

所谓渐进式改革,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改革还没有配套,还没有到位。

所以,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它会产生一个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贫富差距。

怎么办?

现在我们就需要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一个民族不能少,一个家庭不能少,一个人不能掉队。

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改革面临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改革怎么体现社会公平,怎么实现人民共享。

5.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特点

今天的改革,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呢?

第一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强调的是效率优先。

当时深圳的大马路上有一个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当时我们的提法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这个提法在那样一个时间段里有一定的依据,也有合理性。

今天,我们更加强调的是公平正义,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共享。

第二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主要的问题是观念冲突。

那个时候,一个改革举措出台,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老干部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问姓“资”姓“社”。

今天的改革不能说没有观念的冲突,但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观念冲突,而是利益冲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三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是从容易的入手。

今天的改革是要攻坚克难。

第四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的主要方法是摸着石头过河。

大家都知道,现在改革到了深水区,在浅水区有可能摸到石头,到了深水区就有可能摸不到石头。

所以,今天的改革强调顶层设计,包括我们党和国家的机构的改革。

当然,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不是冲突的。

我们这个国家这么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单位,千差万别。

所以,我们还是要鼓励基层群众探索,包括摸着石头过河,但要更加强调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更加重视顶层设计,要把上面的顶层设计和基层的群众探索结合起来。

第五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而今天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刚才讲的军队的改革、监察制度的改革、党和国家的机构的改革,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老虎”“苍蝇”一起打。

第六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都很穷。

所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定的合理性。

今天,我们强调的是共建共治共享,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我们今天的改革是共享式的、普惠式的。

6.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上面我们讲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同步的。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核心的关键词。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关乎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进步的旗帜。

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

过去中国的发展靠改革,下一步中国的发展还要靠改革。

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我们要当改革的促进派、改革的实干家,进一步推动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

我们讲的中国道路,全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海外媒体喜欢叫中国模式,而我们一般不用,为什么?

一个东西一旦成为模式就凝固了,僵化了,而且好像还有一点强加于人的意思。

所以,我们讲中国道路。

这个道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在我看来,中国道路的特征有四点:

第一点是党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二点是市场经济。

我们改革的最大体现就是从计划经济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点是文化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这些是我们的根本、根脉、根基,是我们的底蕴、底色、底气。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第四点是人民主体。

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成果也应该由人民共享。

这四点是中国道路最鲜明的特征。

8.中国道路的丰富性

改革开放40年,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