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4752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docx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

痛苦的裂变——唐华集团破产备忘录

2009-02-2309:

44 来源:

西安晚报

顺利破产重组后,部分新设备的引进,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破产重组过程中,几家企业依然没有停止生产。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陕西省迄今为止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中央下划企业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不到5个月就平稳、顺利结束,为陕西乃至全国的国企政策性破产提供了典范:

其工作效率之高,安置职工人数之多,处理上访问题之妥善,国内罕见。

  ■破产涉及3.6万名企业职工债务共计20.5亿元

  ■西安市委市政府:

破产不破生产力,破产不停产

  ■倒排时间表,不因工作程序耽误一分钟

  ■5个月内快速、平稳、顺利完成破产,企业轻装上阵焕发生机

  ■省委书记赵乐际:

西安市这项工作抓得好

  背景材料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陕西作为在全国数一数二的“纺织大省”,纺织业曾是全省第一利税大户、创汇大户,1988年时,其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5%,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曾为国家安排就业、出口创汇、解决民生等做出过突出贡献,在陕西,纺织业曾有“十三太保”、“四大金刚”之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陕西纺织业开始出现连年亏损局面。

尽管2006年是陕西纺织业近几年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但整个纺织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截至去年1~5月份,陕西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亏损1.08亿元。

  唐华集团全称为陕西唐华纺织印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总部位于北京的央属企业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承债方式兼并原西北国棉三厂、西北国棉四厂、西北国棉六厂、陕棉十一厂、西北第一印染厂5家省属企业构成。

去年7月22日,唐华集团进入政策性破产程序后下划给西安市。

  2008年8月,原唐华集团董事长赵卫国在调回北京总部离开西安之前,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从我这些年在纺织城工作的经历和体会来看,要完成这么大的一个国企破产重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估计至少需要3年时间。

  后来的事实令包括赵卫国在内的许多人都没想到:

西安市接手此事后,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

这项庞大的系统工作涉及36000多名员工,是陕西省最大的一宗国企破产案。

  省委书记赵乐际近日在一份有关唐华集团破产工作的文件上批示:

西安市这项工作抓得好。

  5个月顺利完成

  陕西最大企业破产案

  2月2日,西安市东郊纺织城仍然洋溢着春节的气氛。

  在西安四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培训中心,记者找到了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整个办公室陈设非常简单,原四棉厂职工培训中心的课桌拼放在一起,成为工作人员的办公桌。

6个工作小组分别在一处由6张拼起来的课桌上办公,30多人将这个200多平方米的教室占了个满满当当,分两溜排开,名副其实的“一站式办公”。

  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办公室副主任兼综合协调组组长金辉正在靠窗的一个办公桌上和两名职工交谈,“虽然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是7月22日移交西安的,但西安市委市政府从7月初就开始组建破产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担任破产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黄省身任办公室主任,这在企业破产中是前所未有的。

”金辉告诉记者,“由于准备充分,破产工作移交西安后,破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属各组立即进驻企业,按照既定方案实施政策性破产工作,一分钟也没有耽搁。

  这份时间表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

从9月27日到10月4日,集团本部和所属5户企业先后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分别通过了企业破产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

领导小组放弃中秋和国庆放假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于10月6日将破产所需的13个必备材料全部准备齐全并上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10月8日市中院正式受理破产申请。

10月10日,该院下发了对唐华集团及所属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的通告,破产工作全面展开。

  为顺利实施唐华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的破产工作,8月份,由市国资委出资设立了5家新企业——西安三棉纺织公司、西安四棉纺织公司、西安六棉纺织公司、西安大华纺织公司、西安欣隆公司。

企业破产后,新设立的5家企业通过竞买形式购得了破产企业的破产财产。

西安三棉纺织公司和西安四棉纺织公司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已全面恢复生产;西安六棉纺织公司和西安大华纺织公司正在积极研究重组改制方案,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西安欣隆公司的前身是唐华一印,这个老工厂已转变成西安一个当代艺术区——西安纺织城艺术园区。

  短短5个月时间,陕西最大企业破产案就这样“搞定”了。

  “这次企业破产,从7月22日开始到12月8日法院裁定破产终结,整个过程不到5个月,这么大的破产案,这么顺利,这么快的速度是非常少见的。

”西安三棉纺织公司张善营副总经理如是说。

  破产不停产破产不破生产力

  如果说唐华破产的平稳和顺利推进就像是无风时的大海,那在海平面下几百米,暗藏的就是意想不到的汹涌波涛,稍有不慎,卷起的风浪足以形成飓风。

  7月份破产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在唐华集团职工内部引起很大震动。

尽管几年前,长期亏损的现状已经给企业破产埋下伏笔,但破产的声音喊了几年,终究没有定论,如今破产真的来了,职工们一时之间缓不过神儿来。

  这样的震动是有原因的。

企业还拖欠着职工们4000多万集资款,破产后找谁要去?

“不给我们兑付集资款,就不能破产”的声音在职工中盛传。

  多年以来的债务拖欠已使企业失信于职工,解决不了这些关乎职工根本利益的问题,想要完成破产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破产领导小组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决定,由市财政垫资4019万元,先行解决企业拖欠的职工集资款,以此树立诚信,取信于近3.6万名职工。

  驻厂工作组深入摸底,搞清楚每一位职工的情况并登记造册,职工们的集资款本息一分不欠地发到每个人手里。

一些老工人在拿到钱后竟然不敢相信:

“已经打水漂的钱,还能在我活着的时候要回来!

  烦心的事情还有很多。

  5家企业中,除唐华一印已停产11年外,其余4家企业(唐华四棉、三棉、六棉、大华纺织)都有一个特殊的用工群体——农民协议工,这些来自周边的农民在农闲时来厂里做工,农忙时又回去耕种,这种性质的企业阶段性用工与企业并不签订劳动合同。

在唐华集团,这样的农协工有3000多人。

这3000人的问题处理好了,能拆除一颗“炸弹”,处理不好,也可能引爆一颗“炸弹”。

  这是一场在破产成本与稳定、成本与大局之间的权衡战。

破产领导小组反复查阅新劳动法后,一致决定严格贯彻落实劳动法,将3000名农协工一律按照合同工对待。

破产成本无疑增加了,但从长远看,却是严格依法办事、维持稳定的不二选择。

  破产的另一个难题是女性接近40岁、男性接近50岁但却达不到退休年龄,被称为“4050”的职工群体。

纺织业乃基础产业,纺织工人劳动能力单一。

若把这样一群年龄偏大、不能适应新企业的工人强行推向社会,不仅给社会造成负担,更存在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解决办法很快出台:

采取与企业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方式,由企业支付每人每月280元生活费、交纳社会保险金,到退休年龄后正式退休。

  在唐华正式破产之前,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个口号——破产不停产,破产不破生产力。

但对一个正在进行破产的企业来说,要保证在破产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又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破产消息披露之后,唐华所属5家企业,除唐华一印外,其余4家均面临多重压力。

首先是上游供货商断供,下游客户不下订单。

除此,水、电、气等部门也来催讨债务,旧的债务不清理,企业马上面临断电断水断气,留岗的1万多名职工将无事可干!

  情急之下,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军亲自组织供电局召开协调会,研究决定:

“破产之前企业所欠债务全部列入政策性破产债务,新的债务妥善处理。

  会后,由市财政帮助企业交电费,解决流动资金问题,确保两条线作业——一条线走破产,一条线走生产经营。

  平稳推进耐心细致宣讲政策

  许多纺织工人从一脚踏入这个行业起,就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厂子。

“破产”一词对他们说,十分刺耳。

他们亲眼见证过纺织城的辉煌,体会过作为一位大型国有企业纺织工人的自豪,心理上的落差一时无法抹去。

  张永霞是现在的西安欣隆公司贸易部部长,大学毕业分配到原西北第一印染厂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回忆往昔,她感慨不已:

“我们厂子曾是亚洲最大的印染厂!

那个时候,厂里效益好。

工人的福利让外面人羡慕得不得了。

年终给工人发的布匹等慰问品,得用三轮车拉。

每天一到下班时间,家属院门口都是卖鸡蛋和高档水果的小商小贩,他们知道:

这个院子的人买得起。

这样一个老厂一停产,满目荒凉,到处杂草丛生!

  经国资委认定,此次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总额为58016.23万元。

其中唐华本部2565万元,四棉22175.28万元,三棉11683.68万元,一印5686.16元,大华纺织9617.81万元。

破产之前,除四棉外,其它5家企业均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在整个纺织行业整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棉纺织业国有企业形式在全国的比率已不足3.7℅。

破产重组势在必行。

但很多工人并不明白破产符合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规律,更是一个给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的机会。

  一些职工由于对破产工作的相关政策理解上出现偏差,私下乱发议论,煽动不满情绪。

2008年9月15日,部分职工相互串通,擅自关车停产,堵门闹事,引发了“9·15”事件。

  为使职工正确理解政策,破产领导小组及驻厂工作组第一时间深入职工当中做工作。

对部分职工的偏激情绪和行动,不争论,不刺激,耐心做好疏导工作。

四棉公司总经理顾宪详在厂办电视台发表讲话,要求职工保持清醒头脑,号召党员和生产骨干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并在电视台开辟“政策性破产”和“问题解答”专题栏目,并将政策性破产宣传提纲的全部内容在公司的宣传橱窗公布。

三棉厂将厂里的广播放到大门口,逐条为职工宣读国家相关政策;通过厂里的闭路电视和印发学习手册等手段,反复宣讲相关政策。

  转机终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工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

唐华集团的政策性破产,不是要解散企业,而是要通过机制转换、债务分解、重新重组,让企业以新的面貌轻装上阵,为现代化企业改制奠定基础——破产意味着新机遇的诞生!

  “9·15”事件持续了3天后圆满解决,职工的情绪得以稳定。

  原唐华集团总经理、现西安四棉纺织公司总经理顾宪详这样说:

“破产,面子不好里子好。

甩掉大批债务,再通过技改、研发高端产品和管理战略调整,以后肯定会比前10年更好!

  统一认识要发展必须整合资源

  唐华集团5家企业中,四棉厂经济效益稍好,工人工资能达到每月800元以上。

三棉、六棉、大华纺织的职工,月工资长期低于800元。

已停产11年的一印厂下岗职工,每月只能领到230元生活费。

  “这样的收入连招工都困难,年轻的工人根本留不住。

”三棉厂职工周莉回想起5年前在旬邑招工时的情景,至今仍很心酸,“广东上海那边的工厂,开口就给1000元,我们只能给600元,怎么招得来人?

后来还是当地的劳动部门给各个地方下任务,硬拉来53个人。

刚来时考虑那些孩子大多是从山区来的,车间还组织大家给捐衣物和生活用品。

让人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他们都差不多全走了。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现在在康复路给别人卖衣服,一个月工资有900多元。

  担任设备管理的老技工于敬鸣感触更深,厂里效益不好时,机器急需配件供不上,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职工们都不能理解:

“每天都在干活,大家没少干一分钟,怎么企业还是年年亏损?

”职工们没有过多地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辛勤工作并不等于赢利。

尽管如此,在这次破产重组要离开老厂的时候,很多人都依依不舍,“我们对企业有感情,就跟自己的家一样,突然要离开了,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不是滋味。

  三棉厂副总经理张善营说,很多办理自谋职业手续的职工都很不舍,大家的心情很复杂,“有位职工,几年前都不在厂子干了,只是在厂里挂了个名,在外边赚的钱比厂里多得多,但他来办手续时却也闷闷不乐,说自己以前在外边干,走到哪里都知道自己是三厂的人,现在一买断,觉得没‘家’了。

  周莉的一位老同事这次刚刚办理了退休手续,但退休第二天,他还是按点来到车间。

“他一进来我们就说,你今天还来上班啊,你都不用来了。

他走到机器旁边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把盖着的布揭开看看又小心翼翼地盖上,嘴里说,啥都不要,我就是想再来看看......”那一刻,车间里的所有人都含着泪花。

  顾宪祥,这位与厂子共同成长了几十年的老纺织人,11年前立下“军令状”带着一届领导班子背水一战、开创了四棉厂绝境中新生的上海人,像经营一个家一样经营着企业。

每每说起四棉厂时,他总是习惯性地用“家”来表示。

  尽管充满了各种依依不舍之情,但上至企业高层下至普通职工,大家一致认识到,破产重组是企业的一次新机遇,破产更是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的必须。

企业要发展,必须通过改制重新整合资源,必须进行技术改革,必须创新管理模式,依靠市场做大做强。

  艰难抉择恋厂情结服从改革大局

  虽然政策性破产工作仅仅经历5个月时间,但对唐华集团及其下属5家企业全体职工来说,从获知破产的消息到最终决定个人去留的过程却十分漫长,夹杂着异常的艰难和苦涩。

  年玉芳,唐华四棉厂并粗车间一位普通工人。

这位在四棉厂成长了23年的老工人现在还记得,在获知企业将要进行破产重组的消息之后,整个四棉人心惶惶,路上大伙儿见了面第一句话就是:

“你准备怎么办?

买(自谋职业)还是不买?

  按照相关政策,在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之后,唐华集团总部及其下属5家企业近2万名在职职工,可选择就业安置或自谋职业。

凡距正式退休年龄5年之内的职工,可申请享受提前退休政策。

选择自谋职业,并在1986年前参加工作的正式工,按规定享受政策性破产安置费,1986年后参加工作的合同工享受政策性破产经济补偿金。

  “走还是留要自己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能随大流。

”年玉芳是选择“留”下来的一批人的代表,自16岁进入唐华四棉,23年来,这个多次被评为厂级劳模、2003年西安市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纺织女工,在可以选择离开四棉走入社会的时候,毅然决定留在厂里。

和她一起的很多人不理解:

“别人都买断,你为什么不买?

”年玉芳是1986年12月以前参加工作的,若选择自谋职业,按政策可获近6万元的安置费,相对于其他合同工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年玉芳的不少同事都选择了自谋职业。

“干了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环境,我今年39了,现在这个年龄出去找工作是很困难的。

再说,毕竟对企业有感情,舍不得离开啊!

”在年玉芳看来,很多人选择自谋职业都是迫于无奈,在纺织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对有一定技能的人来说,拿一笔钱之后转行另谋出路比继续留下来更划算。

  还有另外一部分人,选择自谋职业却有其他原因。

乔清海和谭志祥,这两位唐华三棉的老技术工人,在此次三棉的破产重组中选择了自谋职业,他们分别得到了近8万元的安置费。

供着两个大学生的谭志祥在选择去留时徘徊了很长时间,妻子已经退休,孩子要上学,自己若继续在原企业工作,靠着厂里的几百块钱工资根本不够用。

选择自谋职业后,近8万元的安置费可以妥善解决许多事情。

  三棉厂财务部副部长吴红告诉记者:

“那一段时间,我们部门的工作量特别大,原因是很多职工犹豫不决,下午报的是自谋职业,第二天早上又变成了就业安置。

  战鼓擂响轻装上阵破茧重生

  唐华集团整个破产工作涉及1个总部5家企业,36000名员工。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顺利结束,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

政策性破产领导小组克服了种种困难,全力推进破产进程,其效率之高、安置职工人数之多、处理上访问题之妥善,在国内罕有。

  “在企业破产前后,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副省长吴登昌和西安市市长陈宝根等领导,先后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并拿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

正是因此,这次政策性破产才能如此高速平稳地推进”,金辉告诉记者。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破产对企业的影响?

破产办公室同志表示,“这次政策性破产遵循破产不停产、不破生产力的原则。

破产期间,除唐华一印因11年前已停产外,三棉、四棉、六棉、大华4厂生产秩序井然。

破产终结后,对于新企业在下一步生产和技术改造方面,市委市政府正在抓紧研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措施。

  目前全国纺织行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产能严重过剩,纺织企业的发展困难重重,特别是一些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随时面临关门的危险。

此次政策性破产,对西安乃至陕西纺织产业来说,是一个轻装发展的机遇。

  四棉厂在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早在破产前就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8亿元进行技术改造。

企业积极开发防静电、排汗等特种纤维,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功能品种,目前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棉厂副总经理张善营表示,“如果不是这次破产,三棉可能在去年2月份就停产关门。

破产重组后,三棉不但没停产,还成立了技改办公室,将投资1个多亿进行技术改造。

许多三棉人在破产后看到了发展和强大的希望。

  企业政策性破产后,如何寻求新的发展?

一些专业人士这样分析:

“现在的大环境对一些传统的纺织企业极为不利,但对具有现代先进设备和独特工艺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我们停产11年,早就完成了转型,目前原厂区已经建成西安纺织城文化创意区,近百家客户已陆续投入资金1亿多元,年产值将达到4亿多元,在岗职工3000多人。

按照设想,厂区还将进一步完善纺织印染服装区和电子、机械加工区,与文化创意区一起形成成熟的产业园,3年后促使园区产值达到10亿元,到时可成为纺织城的一大特色。

”提起破产后的未来,西安欣隆公司总经理田清柄充满期待。

  伴随着纺织企业政策性破产的顺利实施,西安纺织城以纺织行业为核心的战鼓已经敲响。

  相关链接

  政策性破产,又称计划内破产,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的纳入国家破产兼并计划并享受相应优惠政策的国有企业的破产。

国有企业破产时,将其全部财产(包括担保财产)首先用于清偿职工债权和安置破产企业的失业职工,而不是优先用来偿还企业所欠的债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