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4737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

《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docx

中小学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课堂上,有位同学未经许可离开教室。

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在几分钟内如果不能找到该学生,应当立刻报告给校长

  B.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去找他

  C.立刻把他带回教室,但不要太关注他

  D.事后和他进行谈话,严肃地对他说清楚不经许可不能擅自离开教室

  2.苟子日: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又日: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

明之为圣人。

”下列对荀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荀子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做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B.荀子认为教学只要尽量发挥我的本心,扩充我的善性,就可以知天了

  C.荀子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D.荀子认为教学的认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最终在于实践“行”。

只有学而能行,才能算完全的认识

  3.京剧的花脸所属的行当是()

  A.生

  B.丑

  C.净

  D.末

  4.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唐代文学家是()

  A.李白

  B.韩愈

  C.柳宗元

  D.杜甫

  5.《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相同点是()

  A.作者所处时代

  B.图文并茂

  C.吸收外国科学知识

  D.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6.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

  A.意大利的传教士

  B.中国的航海家

  C.日本的遣唐使

  D.阿拉伯商人

  7.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

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

“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

校长指出王老师:

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

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9.学前教育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应以()的提高为基础和前提。

  A.文化素质

  B.教育技能

  C.自身修养

  D.课堂管理能力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何处()

  A.《韩非子》

  B.《荀子》

  C.《中庸》

  D.《诗经》

11.晚清时期第二次西学东用,西方近代技术不断由上海传人中国,上海成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策源地,有许多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出版西方的科学技术书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

当时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最多的翻译出版机构是()

  A.墨海书馆

  B.益智书会

  C.土山湾印书馆

  D.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12.古人对于我国姓氏的来历有如下阐述“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宜;氏于事,则巫乙匠淘……”由此可以推断,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

  B.匿名

  C.官名

  D.爵号

  13.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4.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完成于l7世纪30年代的《天工开物》。

它的作者是()

  A.徐霞客

  B.沈括

  C.郦道元

  D.宋应星

  15.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吴阶平

  16.下面的作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四位,其中属于唐朝的二位是()

  A.韩愈

  B.欧阳修

  C.苏洵

  D.王安石

  17.张三、李四、王五、陈六在一起讨论南京市的晚报,张三说:

“南京没有一家晚报办得好。

”李四说:

“南京的晚报办得都不错。

”王五说:

“南京市还是有晚报办得不错的。

”陈六说:

“南京市的晚报都办得糟”。

他们争论时,来了一位老先生,他点评说:

“依我看,李四和陈六都说错了。

”如果老先生说得对的话,那么()

  A.张三和王五都说错了

  B.张三和王五都说对了

  C.张三说错了,王五说对了

  D.张三说对了,王五说错了

  18.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

  B.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

  C.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

  D.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与关系

  19.下列各操作中,不可删除幻灯片的是()

  A.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定幻灯片,再按Del键

  B.在幻灯片视图中选择幻灯片,再按【剪切】按钮

  C.在幻灯片视图中选择幻灯片,再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删除幻灯片】命令

  D.在幻灯片大纲视图中选中幻灯片,再按【剪切】按钮

  20.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

  A.中国崇尚以德治国,儒家思想受统治阶级重视

  B.中国是礼仪之邦,儒教思想集礼教之大成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对儒家思想不构成威胁

21.中国现代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童话是()

  A.《稻草人》

  B.《古代英雄的石像》

  C.《大林和小林》

  D.《秃秃大王》

  22.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

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

  A.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

  B.误用联想意义

  C.用字太俗滥

  D.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23.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是()

  A.法律规范

  B.法律事实

  C.法律权利

  D.法律义务

  24.《基督山伯爵》是谁的作品()

  A.雨果

  B.大仲马

  C.小仲马

  D.巴尔扎克

  2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

  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D.《史记》

  26.URL的含义是()

  A.信息资源在网上的业务类型和如何访问的统一的描述方法

  B.信息资源的网络地址的统一的描述方法

  C.信息资源在网上的位置及如何定位寻找的统一的描述方法

  D.信息资源在网上的位置和如何访问的统一的描述方法

  27.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文件是()

  A.《学位条例》

  B.《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C.《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D.《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28.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李四光

  29.我国法律规定: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明确作出此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30.

(1)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

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

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

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2)据报载:

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去训斥,而是从故事说开去。

他说,英国著名前首相丘吉尔,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就寝,并说:

“我的觉有一半是在汽车上睡的。

”教师说:

“我看,有的同学的觉有一半是在课堂上睡的。

”又说:

“丘吉尔被人称为一只勇猛的狮子。

我看现在在课堂上睡觉的同学,今后也可能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

”这位教师幽默的语言使得大家包括那位打瞌睡的学生都笑了起来,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下继续进行下去。

  问题:

请结合这两个事例,谈谈现阶段我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

  31.在一次看图书的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书本然后静静地坐到桌椅前看,看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轻轻地走来问我。

可是当我和孩子们在整理书本时却发现一本书没有了封面。

  假如你是案例中的教师,面对此种情况该怎么解决?

  32.试分析下面的儿童诗的写作与表达技巧。

  有个圆圆/爱画圈圈/大圈像太阳/小图像雨点/晚上圆圆睡着了/圈圈很想圆圆/悄悄地、慢慢地/滚进圆圆梦里面/一会儿变摇鼓/逗着圆圆玩/一会儿变气球/围着圆圆转/圆圆睡醒了/圈圈眨眨眼/变成大苹果/躲在枕头边。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33.德育就是要用“爱”的浪花推动青少年前进的风帆,用“善”的乳汁润滑青少年生命前进的车轮,用“美”的春雨沫浴青少年飞翔的双翼,用“真”的阳光照耀青少年生命成长的大道。

美好的使命自然使德育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

  我们要让青少年明白生命是美丽的,是神圣的,是伟大的,应该享受生命,体悟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并且要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

  我们要让青少年懂得在内心世界打下亮丽的底色的意义,引导他们过精神生活,去追求真善美,去追求自己生命价值的最佳体现。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学生未经许可离开教室通常有三种原因,一是对教室里的事情感到不愉快,二是想去更感兴趣的地方,三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

当学生离开教室,老师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寻找他。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不会走得太远,如果不能马上找到他,应该通过内线电话告知办公室或叫一个学生报告校长,但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扰其他学生。

故B项做法不合适。

  2.B【解析】荀子这段话指出了学习或教学的过程是从闻到见、到知、最后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从感性的思考到理性的实践的过渡,而不是纯粹的思辨。

故B项不正确。

  3.C【解析】“花脸”又称“净”。

主要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4.B【解析】苏轼对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关誉。

  5.A【解析】《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三人都是明朝人。

  6.D【解析】由于阿拉伯位于中东地区,连接欧亚,这是地理优势。

同时阿拉伯人素来以善于经商闻名,来往于中国和西方,把指南针和火药带到了欧洲。

故选D项。

  7.D【解析】此教师的行为的确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人格权和财产权,属于违法行为。

故选D项。

  8.C【解析】题干所述,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9.A【解析】学前教育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应以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基础和前提。

  10.C【解析】《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

“博学之”意在做学问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同时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审问”为第二阶段,即不耻下问,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

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是为“慎思”。

“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即是做到“知行合”。

  11.D【解析】墨海书馆,是上海有铅印设备的第一家。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清朝官办的翻译出版机构,它翻译出版的科学书籍是最多的。

  12.D【解析】这句话是在讲姓氏的出处,王、侯、公孙这些姓氏很明显是和爵号有关。

  13.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地区的儿童,可推迟至7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故选D项。

  14.D【解析】《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

其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15.A【解析】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16.A【解析】①韩愈,唐代诗人。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②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③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④王安石,北宋人,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丞相、新党领袖。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其亦擅长诗词。

故选A项。

  17.C【解析】由李四的话可知,南京的晚报并非都办得不错,即南京市有的晚报办得不好。

由陈六的话可知,南京市的晚报并非都办得糟,即南京市有的晚报办得不错,王五的话对。

而张三的话与陈六的话等值,所以张三的话也是错误的。

故正确答案是C项。

  18.B【解析】文段最后一句“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是对前文的总结,分析此句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即可抓住文段主旨。

根据就近原则,此句中“这”指代的是前一个句子,即“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结合文段最后的总结句,本文的主旨就是“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即答案为B项。

  19.B【解析】使用选项A、C、D三种方式都可以删除指定的幻灯片,而在幻灯片视图下,无法对编辑的幻灯片进行剪切操作,只可以用“编辑”菜单中的【删除幻灯片】命令。

  20.C【解析】儒家思想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其本身“兼容”“发展”的特性,符合历史的发展。

  21.A【解析】中国现代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童话是叶圣陶的《稻草人》,这篇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20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故选A项。

  22.D【解析】“流弊”指相沿下来的弊端。

题目问“流弊”的具体所指,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

文段说的是联想起于习惯,而习惯喜欢走熟路,而熟路走的人多,越走越平滑俗滥,从而导致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由此可知,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即选项D项。

  23.B【解析】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是符合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的条件的法律事实。

  24.B【解析】《基督山伯爵》是通俗历史小说,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1802—1870)的代表作。

  25.A【解析】《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上问魏征日:

‘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对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意思是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暗,糊涂。

故此题选A项。

  26.D【解析】www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来描述Web页的地址和访问它时所用的协议。

URL的格式为,协议:

//IP地址或域名/路径/文件名。

其中,协议是服务方式或是获取数据的方法,如HTTP、地址或域名是指存放该资源的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

路径和文件名是指用路径的形式表示Web页在主机中的具体位置。

  27.B【解析】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行政法规在内容上是针对某一类教育管理事务发布的行为规则,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事件和具体问题作出决定,在形式和结构上必须比较规范,在时效上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制定、审定、颁布须经过法定的程序。

B项属于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28.C【解析】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29.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故选D项。

二、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30.

(1)这两则案例都说明了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校长和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极为优秀而高尚的。

当校长得知麦克劳德杀死了他那只最心爱的小狗时,没有责备,没有训斥,更没有憎恶。

他让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以作为惩罚,既包含了教师的严格要求,也包含了教师的爱,同时,还蕴藏着教师的期望与信任。

教师没有批评睡觉的学生,而是用了幽默励志的小故事,让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说明他的内心深处是尊重学生的。

  

(2)这是两位精通教育的教育者,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

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学生各种发展的需要。

学生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应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力。

学生的发展受制于多种因素。

  31.犯错是孩子的天性。

幼儿犯了错不可怕。

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是否能正确认识幼儿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幼儿的心态去看待幼儿。

要从幼儿所犯的错误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了问题教师不能以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来解决。

  首先,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幼儿所犯下的错误,以一颗宽容的心包客幼儿。

  其次,教师应该走进幼儿的心灵,去倾听幼儿的心声,用一种幼儿能愉快接受的方式和他们交流。

  再次,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改正,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相反,如果教师发现了上述问题并以粗暴的方式解决,那样幼儿不但不敢主动承认错误,而且也会使幼儿的心灵受一次重伤,结果只会是给幼儿和教师自己留下终身的遗憾。

  教师热爱幼儿,就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这样才会走进幼儿的心灵并去正确引领幼儿,时刻站在幼儿们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多彩的世界;热爱幼儿,就该蹲下身子,放下老师的尊严,撑开双手保护起幼儿可贵的自尊心,呵护着他们健康地成长;好好地去热爱每一位幼儿吧!

  32.儿童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生动感人的形象。

这首儿童诗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洋溢着童趣,生动地传达出了儿童的真切的感情,不仅表现了儿童丰富的生活,也展示了儿童美妙的内心世界。

诗人借助圆圆和圈圈的形象,帮助儿童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圆形事物,有助于唤起儿童对生活中关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三、作文题

  33.【参考范文】

  德育工作之我见

  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根本问题。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取的。

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有近50%的青少年犯罪是因为在其童年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这一群体又都处在犯罪的危险边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需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该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呢?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

当然这里我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

这就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

“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作榜样教育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

“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的作用。

”一句话,要想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要想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要想在学生心中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必定要有崇高的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我们用诚实正直和坦荡无私的面貌,让学生体验到人的美好心灵,用宽宏的心地和磊落的胸怀,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

  二、要与学生做朋友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真爱去关心学生。

诚然,教师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不应拿学生作为发泄的对象。

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倍地关爱与呵护。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重视。

如果我们能经常表扬他们的优点,他一定会非常高兴,进而会建立自信;反之,他会因沮丧而越来越自卑。

老师要用爱心,用师德的魅力,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

让学生都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经常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又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没有纠正他们的过错,也许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对待他们的过错,首先应该寻找原因。

学生产生过错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诊断问题,综合地分析各种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发展过程。

  其次是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信心。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由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同学们的取笑、歧视,其心理总是比较敏感的,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也存有戒心。

要消除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相信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同他们的关系。

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对老师不抱有信任感,那么无论你怎么做,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这项细水长流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

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放宽自己,满怀热情,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