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073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

《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docx

妙境长老讲摄大乘论01

《摄大乘论》笔录

上妙下境法师宣讲

于法云寺禅学院

前言

  《摄大乘论》在佛法里面是属于唯识学派的一部重要的论,它是站在唯识的立场介绍的佛法概论。

唯识的教义是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但是在唯识的理论上《摄大乘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习唯识的人需要学习《摄大乘论》。

悬论

一、释题

摄大乘论

  「摄」,我们看王恩洋的疏上,他当「总持」义。

总持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叫「摄大乘」。

无着菩萨将一切大乘佛法归纳为十大章,十种殊胜语。

用这十种殊胜语统摄一切大乘佛法,所以叫做「摄大乘」。

印顺老法师他说的「以略摄广,以总摄别」,这也是总持的意思。

  「乘」是车的意思,就是大车,是运载的意思,从某某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去。

《大般若经》上说明:

「能动能出,是运载的意思」。

「能动能出」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能动摇你的烦恼,能断除你的烦恼,能从生死的境界里面解脱出去;这是大车的意思,就是能运出去。

  我们做一般世间的善法,虽然也能令我们出离三恶道,在人天的世界安乐一点,但是你不能出离生死苦,不能动、不能出。

而且从人天的世界结束了,有可能又回到三恶道去了,所以世间善法虽然比恶法好一点,但是不能动、不能出。

究竟地来说,你还是在这里面转,所以不能动、不能出。

若是修学佛法,小乘佛法也好,大乘佛法也好,能使令你出离三界,到涅盘那里去。

所以「能动能出,名之为乘」,名之为车。

  现在这里是说「大乘」,这个大乘和小乘就有不同了,就是它能运载你到无上菩提那里去,小乘只能运载你到涅盘那里去,不能到无上菩提,所以大乘是超过了小乘,所以名之为「大乘」。

  「大」,印老讲记上说的很清楚,就是两种大:

「含容大、殊胜大」。

「含容大」,就是大乘佛法里面能含容小乘佛法在内;这个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这样解释。

「殊胜大」,就是含容了小乘,包容了小乘佛法在内,同时又能超越小乘佛法;就是在小乘佛法之外,还有不共于小乘的佛法的,这是特别殊胜的一部分,那叫作殊胜大。

这里所谓「大乘」,应该包括「含容大、殊胜大」这两种意思。

  我们通常从梵语翻成中国话,这个摩诃衍翻成「大」、「多」、「胜」的意思。

「大」是总说,「多」、「胜」是别说。

印老解释是「量多质胜」,所以名之为大。

这个大乘佛法里边非常广博,无量无边,所以叫多;里边的性质还是特别殊胜的,也非小乘所能及的,所以叫做「大乘」。

  「论」,《俱舍论》上的解释是说「教授学徒」,教授你的弟子,为你的弟子教授佛法,这就叫做论。

或者是「教授学徒,令正法久住」,名之为论;合起来就叫做「摄大乘论」。

这个「论」就指这一部论的文句,它是能诠显的;「摄大乘」,是所诠显的。

能、所合起来,立名叫「摄大乘论」。

二、作者

无着菩萨造

  这是这一部论的作者。

梵语叫做「阿僧伽」,中国话翻做「无着」。

这位菩萨在印度佛教史里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的文献上看,对无着菩萨的说法不一样,介绍的不一样。

  中国佛教的文献上说:

他最初是在小乘部派佛教里边的化地部出家,但是也有说是在一切有部里出家的。

出家以后,修行的时候就是先能离欲了(这应该是初禅以上的定的境界才能离欲),但是以后修行的境界不相应,不相应就要自杀(可见这位大德的性格是这样子的),那么宾头卢尊者知道了,就到他这来为他开示小乘佛法的空,我空观。

他修行就相应了,相应了他不是太满意,但是这时候他有神通了,他就到弥勒菩萨那里去。

弥勒菩萨为他宣说大乘佛法的空观,于是乎他得无生法忍,得了初地了。

他在弥勒菩萨那里住了五十年,这是人间的五十年。

人间的五十年,半年算一年,那就是二十五年(人间的时间一年是天上的半年)。

人间的时间五十年,在弥勒菩萨那里住了二十五年,学习一切大乘佛法。

然后他回到人间宣扬大乘佛法,人家不相信;于是乎他请弥勒菩萨来到人间宣扬佛法,这时候有人相信了。

这是我们中国佛教文献上的记载。

  这个印度佛教史,我看见就是有个那罗达,是西藏的一位大德,他写的《印度佛教史》。

后来是在1949年之后,有个张健木居士,他又重新翻译。

在抗战的时候,日本人侵略中国,这时候有一位大学教授把藏文的印度佛教史翻成中文,翻成了汉文,那么张健木又重新翻译,我读的就是张健木翻译的这一本,这上面对于无着菩萨的介绍又不一样。

它这上面也是说,他在一切有部或是化地部出家;出了家,这个人的智慧很大,广学世间、出世间的书,学了很多。

  学了很多,后来就修行。

说是在鸡足山的一个洞(鸡足山其实就是灵鹫山),在一个岩石的山洞里面用功修行,修行了三年也没有成就,一点成就没有,就不耐烦了,就不住这个洞,要走了,不修行了。

一出来看呢,看见山上的岩石上有一个鸟巢,这个鸟早晨飞出去了,晚上回来了;但是这个鸟一落下来就碰到这个岩石,那个岩石就被鸟的翅膀碰的有点损坏。

他从这个地方想了一想:

「喔!

我修行没有成就,还是我的功夫不够,我再发心修行三年」,于是乎不走了,又回去了,又修行三年。

  修行三年还是不行,还是没有成就。

没有成就,他又是离开这个洞了要走,这时候看见下雨,树上的雨滴往下滴,石头就被水滴滴成一个小涡。

「喔!

水是很软的,石头是很硬的,但是时间久了,石头会被水滴滴成一个小洞」。

这样想,「还是我的修行不够,好,我再发心」,又修行三年。

  修行三年,这已经是九年了。

修行了九年还是没有成就,没有成就心里面也是很灰心的,又是离开这个洞要走。

这时候看见一个人在那里用棉花来擦铁。

这个人就对无着菩萨说:

「我用棉花擦铁,时间久了,就把铁擦成像针似的,很细很细的针」。

同时,他又拿出来一个桶「你看!

我有那么多的针,都是这样擦,擦成针的。

」那么这个无着菩萨心里想:

「这是在开示我呀!

时间久了,我就会成功了。

好,我再发心修行三年。

  又修行三年还是没有成就,这回算了,不修行了,就下山走了。

走到城市的边上就看到一条狗,这个狗卧在那里,有病了。

但是他走经过牠边的时候,这个狗就向他叫了几声。

叫了几声,他就注意一看,这狗生疮了,这个疮里面生了虫子,这虫子在咬他。

这个无着菩萨想:

如果这个虫子继续咬他,这狗非死不可。

我若把这个虫子拿走了,虫子也非死不可。

这怎么办呢?

「好,我来发心救你。

」他就到一个地方去找一个刀来,就在自己的大腿上就割出一段肉来,也是有一个洞了,计划想要把虫子拿到自己身上割去一块肉这个地方,放在这里养这个虫子,同时也救这个狗。

他把自己这个肉割去一段以后,去拿虫子的时候,忽然间不见这个狗,也不看见有虫子,就看见弥勒菩萨,看见弥勒菩萨来了。

  无着菩萨这个时候心里大惊:

「唉呀!

我修行这么多年,一直的祈求要拜见您老人家,一直都看不见,怎么今天看见了?

」弥勒菩萨说:

「我常常在你身边来照顾你,但是你的业障太重了,你看不见我呀!

今天你的业障消除了。

」那么无着菩萨当然是非常欢喜。

  这个时候弥勒菩萨问他说:

「你现在修行这么多年,有这么大的毅力,不怕辛苦,你究竟要祈求什么呢?

」无着菩萨说:

「我想要弘扬大乘佛法」。

「好!

你拉住我这个衣服的衣角,拿着我衣服的衣角。

」他手一捏住这个衣角的时候,忽然间到了兜率内院去了,在那里住了人间的时间是五十年,在那里跟弥勒菩萨学习了五十年的大乘佛法。

  他一见弥勒菩萨的时候,得了「法流三昧」,就是得初欢喜地了;他继续跟弥勒菩萨学习佛法修行,进步到第三地。

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进步到第三地。

然后他又回到人间弘扬佛法,那非常的殊胜。

  其中是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在一个乡村里面讲说佛法的时候,有另外一个地区的军队到这里来。

到这里来的时候,无着菩萨对听众说:

「我们不要动,我们就是明静而住」,那个意思就是入定的意思。

  入定了,那些军队就向他们这些法会的人射箭,但怎么射也射不到;后来拿刀去砍无着菩萨,也砍不到,那个刀就片片断,因此那些军队的人也对他生起信心。

这是印度佛教史对无着菩萨的这么一段的介绍。

  这个无着菩萨在我们中国文献上的记载,是佛灭度后九百年的时候出现在印度。

九百年,只说一个大概的时间,就是佛灭度以后八百零一年到九百年之间。

据印顺老法师的考证,他是在公元336到405年,就是无着菩萨活了七十岁。

但是印度佛教史上说他的年岁是很大的,大概九十多岁,一百多岁的样子。

但是印老的考证,公元336~405是七十年。

  世亲菩萨是公元361~440,这都是印老法师的考证。

这个鸠摩罗什法师是公元343~413,这样子鸠摩罗什法师是在无着菩萨、世亲菩萨之间,似乎是比世亲菩萨还大几岁的,就是公元343年出世,世亲菩萨是公元361,还是大几岁的。

  在我们的藏经上有个《发菩提心论》是天亲菩萨作的,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

在印度佛教史上看,世亲菩萨的法缘也是特别的兴盛。

我看鸠摩罗什法师的传,他只到过北印度罽宾,其它的地方他没去过,但是他能够得到他的著作,拿到中国来,能够翻译。

  在印度佛教史上,说到无着菩萨和世亲菩萨的关系,就是他们是兄弟,同一个父母。

无着菩萨是哥哥,世亲菩萨是弟弟。

世亲菩萨知道他哥哥是在大乘佛教里面,常有时候讥笑他哥哥。

就是世亲菩萨是小乘佛教徒,也是在一切有部里面出家。

这个人智慧非常高,但是不相信大乘佛法,就讥笑他哥哥。

到这一个时期的时候呢,无着菩萨就派人请他的弟弟来。

这个时候呢,无着菩萨预先准备了一下,就是派一个比丘念《无尽慧经》(我们汉文藏经有个《无尽意菩萨经》,就是这部经),另外派一个比丘念《十地经》,就是华严经的十地品,把这个经背下来。

这个世亲菩萨来的时候,一个比丘晚间给他背《无尽慧经》,到第二天早晨就背《十地品》,背这个十地经,就这样安排。

  安排好了,这个世亲菩萨来了的时候,那么就这样做。

这文上没有多说,就是没有提到和哥哥见面说什么话。

就是见到他听到这个比丘念《无尽慧经》,听完了的时候,「喔,这大乘佛法在因果的因上也不错嘛!

」等到第二天早晨他听到这个比丘念《十地品经》,「喔,大乘佛法的果也很好呀!

那么这个大乘因果的佛法这样微妙,唉呀,我以前常常毁谤大乘佛法,我有罪!

」他就对这两比丘说:

「我以前谤毁这样无上甚深微妙法,我有罪,我怎么办呢?

我把我的舌头割掉它吧。

」这两比丘说:

「你割掉一千个舌头也不能灭罪,你去请问无着菩萨,他有灭罪的方法。

」那么他就来拜见他哥哥,拜见的时候,他哥哥说:

「你以前用舌头谤毁佛法,你现在用舌头来赞叹佛法,那么罪就灭了嘛。

」由此,回小向大。

那么这个印度佛教史上是这样说。

  在我们中国佛教上看,并没有提这件事,只是说把《摄大乘论》交给世亲菩萨,让他作注释,弘扬大乘。

只是这么说。

这是世亲菩萨回小向大的因缘。

  在我们中国,真谛三藏翻译的《世亲菩萨传》,那上面说无着菩萨入灭以后,世亲菩萨大弘佛法,说到这里。

而《大唐西域记》上说的那一段因缘,又和这里相反。

《大唐西域记》说是:

无着菩萨、世亲菩萨、另外还有一个师子觉菩萨,他们三个是兄弟。

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商议,说是将来谁先过世了的时候,到弥勒菩萨,愿生兜率内院去,生到那里以后就回来报告消息,大家这么约定这件事。

约定好了以后,这个师子觉(也叫作觉师子)他先过世了;过世了以后,三年也没有回来报告消息。

没报告消息,其它不同思想的人说:

「他一定流转到恶趣去了,回不来了,所以不能报告消息。

」就是这么讲。

  过了以后呢,世亲菩萨也往生了;往生了,到六个月都没有回来报告消息。

六个月以后,这一天夜间放大光明,那么就来拜见无着菩萨。

  无着菩萨就问他说:

你现在叫什么名字?

  说:

我一生到兜率内院的时候,弥勒菩萨就称我为「广慧」,广慧菩萨。

  说是:

你到那里怎么那么久才回来呢?

  他说:

我到那里,只是绕弥勒菩萨三匝,我就回来了,我并没有在那里耽搁。

  说是:

那么师子觉到那里去了呢,怎么都没有消息呢?

  他说:

我在旋绕弥勒菩萨的时候,看见师子觉在外院。

(兜率天有内院、外院之分,内院就是弥勒菩萨在那里住的地方,那是圣人的地方;外院就是凡夫天的地方。

  他说:

我在看师子觉在外院享受,享受天福,他没有时间来报告消息。

这是在《大唐西域记》上有这一段记载。

  这样说呢,无着菩萨是最后圆寂,世亲菩萨和师子觉是先圆寂的;但是在《世亲菩萨传》上看呢,是无着菩萨先往生,世亲菩萨后往生。

不过,这算是个故事,而那个故事是玄奘法师讲的,《大唐西域记》是玄奘法师讲的。

  这个《摄大乘论》是无着菩萨造。

据印顺老法师的考证,《瑜伽师地论》在先,我们中国玄奘法师翻译过来以后,那上面当然说是弥勒菩萨说的,但是在西藏的佛教里面,说《瑜伽师地论》是无着菩萨造的。

我们看印顺老法师的讲记会知道,印顺老法师的推测,应该说《瑜伽师地论》的(本地分)是弥勒菩萨说,「抉择分」应该是无着菩萨造,应该这样说比较合道理,这是他的推测。

那么《瑜伽师地论》是在先,《摄大乘论》是在后。

  另外有一本书也是无着菩萨造,就是《庄严大乘经论》,但是在藏经的本子是《大乘庄严经论》。

窥基法师说,应该把「庄严」放在前面,《庄严大乘经论》,这个名字应该是这样子。

这一部也说是无着菩萨造,但是窥基法师说:

《庄严大乘经论》的颂是弥勒菩萨说,那个长行的文,解释这个颂文是世亲菩萨造。

但是现在这个藏经的本子里说是无着菩萨造,这说法也不一致。

这个印顺老法师推测,《大乘庄严经论》是在《摄大乘论》之先,《摄大乘论》是在《庄严大乘经论》之后的;他是从这里面的内容来推测应该是这样子。

因为《摄大乘论》对唯识的教理到这里应该是圆满了,成立了,有这样的说法。

三、译者(本)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这个《摄大乘论》在我们中国有四个译本:

  一、元魏:

佛陀扇多这位梵僧,这是在少林寺翻译这个《摄大乘论》。

他只翻译一个正文,就摄大乘论本,没有翻译《世亲菩萨释》、《无性菩萨释》。

  二、陈:

真谛三藏,他也翻译一个摄大乘论。

  三、隋:

达磨笈多这位梵僧,他也翻译了摄大乘论。

  四、唐:

玄奘法师翻的。

  这四个本子里边,当然是玄奘法师翻的好,我们读起来似乎顺一点。

  至于这个参考书,我们现在从藏经上看,只有世亲菩萨释、无性菩萨释,在藏经里面有这两个解释。

世亲菩萨释有三种:

达磨笈多他有个翻译,陈真谛三藏有译本,再来就是玄奘法师翻的译本,这是有三种译本。

无性菩萨释只有玄奘法师翻的译本,其它的人没有翻译,所以从印度翻译过来的参考书只有这两种。

  在我们中国,古代的时候也是有注释的,但是现在都看不见了。

我们现在看见就是近代的,一个印顺老法师的讲记,加上王恩洋有个疏。

另外在南岳衡山有个忻车法师,忻车法师就是台湾以前有个道安法师的法师。

南岳有个祝圣寺,那里办了一个佛学院,忻车法师是那里的老师,他有一个随录,《摄大乘论随录》。

这个书我是有,但是很简略,解释的不是那么多。

  另外有一个华严宗的宗密法师,他有一个批注,他就是参考了无性菩萨释、世亲菩萨释,并没有什么发挥。

现在有发挥的,就是印顺老法师的讲记和王恩洋的本子。

这两个本子,我感觉各有所长,都是我们应该去参考的。

我也就这么多参考书,另外的我也没有了。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还有其它的,也不解释了,我们看看《玄奘法师传》就好了,不说了。

  另外太虚大师的《摄大乘论》第一章所知依,这一章也有一点解释,在这个海潮音文库里面有。

另外就是欧阳竟无他有简单的《摄大乘论》大意,也有一点解释,不过这个流通本不是很多。

正释

前言:

  每一部经、每一部论,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当然先应该介绍这一部经、这一部论的大意。

可是这一部论,它本身在第一段里面就介绍了,就已经说了它的大意,所以我们不必再多说。

  我们在学习经论的时候,在古德的批注里面都是有分科的这件事。

分科这件事,说起来倒是很重要,因为你从科上就可以看出来这部论的大意,它的纲要就看出来了,所以这个科倒是很重要的。

我们现在还是用印顺老法师的科,印顺老法师一共是分十大章,第一章是序说。

经论一般都是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个序说也就等于是序分,先说它的大意的意思。

第一章、序说2

 第一节、成立大乘是佛说4

  不管是出家佛教徒或者在家佛教徒,有机会学习佛法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大乘非佛说」这句话。

别人听到这句话,心情怎么想,我不知道;而我自己最初听到这句话,感觉非常地别扭、非常不舒服,可是因为自己对佛法的知识有限,就不太明白怎么叫做「大乘非佛说」。

后来逐渐地多学习佛法,心里面就平静下来了,认定「大乘是佛说」,还是应该这么说才对。

从《摄大乘论》的正文,就会感觉到「大乘非佛说」、「大乘是佛说」这是个老问题,古已有之,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所以印顺老法师把它变成一个题目「成立大乘是佛说」。

  第一项、略标(略标大乘是佛说的意思)

「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

  无着菩萨先说出来他造《摄大乘论》的目的,他造这部论的想法;我为什么要造这部论?

说出这个理由出来,说出这个目标。

  「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这一句话就是他造这一部论的根据。

根据什么来造这一部论?

他根据「阿毘达磨大乘经」,或者再加上一个「摄大乘品」。

「阿毘达磨大乘经」没有翻译到我们中国来,我们中国的藏经没有这部经。

这是这部经的名字,根据这部经,还加上「薄伽梵」,就是世尊;根据佛说的,根据这部经而造这部论的,不是我自己妄想造这部论,这是根据佛说的经造这部论的。

  「阿毘达磨」是印度话,翻到中国话翻个「对法」。

这个「对法」怎么解释呢?

对者,向也。

就是面向,我面向你,就是「对」。

面向,也就是趣向,趣向什么呢?

你向什么地方去呢?

就是对向涅盘那里去;向涅盘那里去,那么叫做对法。

这表示这部书的作用,你学习它,向它学习、修行,可以得涅盘,可以得到佛的境界,到圣人的境界,就是转凡成圣了。

这是说明这部书的作用。

  「数法」是什么呢?

我们查字典,这个「数」也有一个分别的意思;分别、理解的意思,所以叫「心数法」。

后来的翻译叫「心所法」,古代的翻译叫「心数法」,就是内心的分别。

这个「数」,就是分别、说明的意思,就是这部书里面说明了很多的道理,解释了很多的名相、道理,叫做「数法」。

「伏法」是折伏于其它外道的议论,折伏这些不同意见,错误的知见。

「通法」,就是我们对于佛说的经里面的道理不太明白,我们读这个阿毘达磨,能通释佛说的道理,使令你通达无碍,是这样意思。

主要就是翻作「对法」。

  佛法里面有经、律、论,而「阿毘达磨」就是论,是属于论议的。

而现在是在大乘经里面的论议经;十二分教里面有个论议,就是它是属于这一部分的。

但是这不是小乘的,是属于大乘佛法里面的论议经。

这是说这部经的名字。

  「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这个「薄伽梵」是印度话,翻到中国话翻个「能破」。

这个《大智度论》里面解释,翻为:

「能破」、「巧分别」、「有德」、「有名声」。

「能破」,就是能破除一切烦恼。

「巧分别」,是表示世尊有大智慧,能分别、说明一切佛法的道理。

「有德」,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有名声」,他的名声远闻,世出世间的大人没有不知道的。

这是《大智度论》上这么解释。

  但是在佛的经论(佛地经)上说,这个「薄伽梵」,具足六义,具足六个意思:

「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

  「自在」:

永不系属诸烦恼故。

我们有烦恼的人就不自在,心为烦恼所系缚,就不能自在。

贪烦恼来了,瞋烦恼来了,疑惑心来了,高慢心来了,就被烦恼困住了;他的心情就不自在。

佛断除一切烦恼了,不系属一切烦恼了,所以佛是大自在的境界,这是表示佛有断烦恼的功德。

「炽盛」:

炽,就是火燃烧得很猛烈。

这是说佛的智慧火,佛的大智慧非常的殊胜。

自在,是断德;炽盛,就是佛的智德。

「端严」:

就是佛是端正庄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功德庄严。

「名称」:

佛无量阿僧祇劫的修行,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功德圆满了,世出世间无不知故,所以叫做名称。

「吉祥」:

就是世出世间,佛是具足无量功德,大家都能恭敬供养赞叹,所以称之为吉祥。

「尊贵」:

佛陀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大慈大悲,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从来没有停止,无懈废故,不会懈怠停止,我不度众生了,佛不会这样子;佛不停止地尽未来际的广度众生,有大悲心广度众生,叫尊贵。

具足这六种义,叫做「薄伽梵」。

「薄伽梵」,旧的翻译叫做世尊。

  「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就是在佛面前的这些菩萨。

就是这一部论是谁说的?

原来不是佛说的,是在佛前面的已能善入大乘的菩萨说的。

那么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呢?

「薄伽梵前」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菩萨在佛面前说这样的佛法,就可以知道这个佛法是经过佛的印证了,是可以流通,是可以相信,不会有错误的,表示这样的意思。

  那么这个菩萨有什么样的资格,他能宣说这样的佛法呢?

「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他已经能善入大乘第一义谛的佛法了,证悟了大乘佛法里面这一切功德的圣人,就是得无生法忍以上的圣人了,是这样的菩萨他说的。

  「已能善入大乘菩萨」,这句话就是说此佛法的人,不是佛说的。

像《华严经》多数是菩萨说的,但是在佛前说的,也就等于是佛说的,所以一切的佛法并不全是佛说的。

所以「大乘非佛说」这句话,你若是向坏处想,说这是魔说的,这就是有问题。

如果不是佛说的,而是在佛前面的大乘菩萨说的,那还是和佛说的一样,也可以那么说。

  「菩萨」,我们常常解释,说全了应该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翻成「大觉有情」。

「摩诃萨埵」是「大有情」,「菩提萨埵」是「觉有情」。

  看这个文的意思,这个「觉有情」:

按他的慈悲心来说,他能觉悟一切众生,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叫觉有情;按他的智慧来说,就是他已经觉悟第一义谛了,已经是入圣位的人了,所以叫觉有情。

  「摩诃萨埵」是「大有情」。

「觉有情」,是觉悟第一义谛;阿罗汉也是觉悟了,辟支佛也是觉悟了,也可以说是菩萨。

但是加上摩诃萨埵,那就不同了,他是发无上菩提心,那就不是二乘所能及的了,所以是大有情。

  「萨埵」,翻成「心」的意思。

这个心,不是通常的见闻觉知这个心,不是这个意思。

是有一个「愿」的意思,菩提愿,就是非常坚固勇猛的菩提愿,叫做心。

就是他具足了坚固勇猛的无上菩提愿的圣人,他是要广度众生的,不是自己入涅盘的。

这个小乘佛教的这些阿罗汉,阿罗汉也是圣人,境界也是很高的,但是他若一入无余涅盘,他就不度众生了,所以他不是摩诃萨埵。

  这里说「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这个佛法,在阿毘达磨大乘经里面,这十大章是菩萨说的。

他说这样的佛法目的何在呢?

「为显大乘体大故说」。

他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大乘佛法的体是非常广大高深的,所以说这样的佛法。

  这个「体大」,印顺老法师解释就是「大体」,就是大乘佛法的全体就是教、理、行、果这四种。

这个大乘佛法,或者小乘佛法的全体,就是这四个字:

教、理、行、果。

「教」,就是语言文字。

用这样的语言文字去表达,不然的话大家没有办法了解。

「理」,就是这里面有佛法的理论。

「行」,就是依据教所诠显的理论去修行,成功了就是得「果」,得入圣道的果了。

这就是包括了一切佛法的全体,所以叫做「体」。

  现在这里,为显大乘佛法的全体是非常广大高深的,非小乘佛法所能及。

这样讲呢,就是劝我们学习大乘佛法,在这里发无上菩提心,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齐成佛道,目的就在这里。

为了这件事,而说这样的佛法的。

这表示《摄大乘论》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要造这部论呢?

目的就是这样子。

这一小节是说无着菩萨造《摄大乘论》的意趣是这样子。

「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这一科是略标,前一段是略标造论的意思,这底下就再标出来这一部论的内容,这里面究竟是说的什么呢?

目的是「显大乘体大故说」。

但是说的什么呢?

这标出来:

「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这个「大乘体大」,这里面是说根据大乘佛法。

「诸佛世尊」,不但是释迦佛,十方三世佛,有「十相殊胜殊胜语」,就是有十种的殊胜殊胜语。

  「殊胜」:

「殊」,就是不一样,彼此不同;「胜」,就是不同之中,还超过了你,这叫做胜。

就是大乘佛法不同于小乘,而超越小乘的。

那么本来说是「含容大,殊胜大」,这里是偏重于「殊胜大」。

  这两个「殊胜」,印顺老法师解释:

第一个「殊胜」就是法门,殊胜的法门。

第二个「殊胜」是指语言说的,就是赞扬殊胜法门的殊胜语。

法门殊胜,赞叹法门的语言也殊胜了,所以叫作「殊胜殊胜语」。

法门,也就包括了义,殊胜的义。

赞扬殊胜义的语言,也是殊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