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解析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60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解析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经济解析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经济解析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经济解析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经济解析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解析4.docx

《中国经济解析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解析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解析4.docx

中国经济解析4

2009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

时间:

2008年11月30日pm

地点:

北京·京西宾馆一层礼堂

巩琳:

今天下午我们请了三位嘉宾,一位是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的主任祁斌同志,一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中心的副主任隆国强主任,最后是信息中心米建国同志。

第一位演讲的是祁斌主任,他是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而且担任中国中央党校客座教授,他1992年赴美留学,在1998年受雇于美国高盛银行,在2001年10月应中国证监会的邀请,作为海外专家回国工作,参与规划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制定有关法规政策。

2001年被任命为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我曾经听过在业内口碑非常好的。

所以,我们今天很荣幸的请到了祁斌主任,他的题目是“金融风暴与资本市场”。

祁斌:

大家下午好!

谢谢巩主任的邀请。

原来给我出的题目是介绍中国资本出现的问题或者发展战略,我想既然现在正在处在金融危机的时刻,我想从金融危机讲起,我们再切入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如期方向。

大家很了解情况,从今年年初开始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事实大家都很清楚,因为现在每天要看中央电视台的“直击华尔街风暴”好几十集了我就不赘述了,我简单回顾一下。

今年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很大的问题,3月16号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几乎破产,紧接着半年以后,危机开始扩散,9月16号雷曼兄弟宣布破产,雷曼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同一天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国证券被迫出售,三天以后,高盛和摩根史丹利转为商业银行的控股公司。

半年之内华尔街五大投行全部出现了问题,应该说是其中的四家是三天之内,所以变化是非常惊人的,所以很多人说事先想想,有没有想到?

估计没有一个人可以预测到这个情况。

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金融危机,但是像这么大规模的投资银行全部都消灭了,这还是第一次,确实是前所未有。

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华尔街历史前所未有的生态变迁。

不管哪个投行破产还是被人收购还是转并为商业银行,很快风险全球传播,这个过程大家经历了,印象非常深刻。

首先是欧洲,因为欧洲很多商业银行买了次级债的产品,所以影响是直接的。

我记得当时美国出现情况以后,欧洲还是不太敏感,尤其欧洲的政策作出的反应都是错误的,一个礼拜之后德国的银行全部国有化了,同样英国和法国被迫政府出来救援,冰岛曾经到了国家破产的边缘,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俄罗斯股份全面崩溃。

紧接着,韩国和亚洲国家受到的冲击,到现在为止,美国一个局域的市场,比如次级贷款的危机,最后演变、放大,引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全球的主要国家基本上全部都受到影响,程度不同而已,要说有哪个国家没有受到影响,我估计就两个:

一个是北朝鲜,一个是古巴。

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

我刚才听巩主任介绍,在座的很多是同行或者是沿海企业家们,对次贷的影响不是很直接。

大家从报纸上、电视上耳濡目染的知道很多,我想简单的花一两分钟的时间把这个情况用非常简单朴素的图试图讲清楚。

次贷事情本来的出发点还是好意,因为当时的克林顿政府希望实现一个居者有其屋,哪怕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也可以买得起房子。

怎么做到这点,第一就是降息,让贷款的利率低一些,另外一个办法让资质比较差的人也可以贷款,这就是次级贷款的由来,就是贷款的资信比较差一些。

商业银行把贷款贷出去以后,就把贷款打包卖给投资银行,这样卖掉以后,又有钱了,又可以接着贷,就可以循环起来,投资银行把这个贷款证券化了,把它分散到各个投资者当中,也希望把风险分散。

这是第一个过程,叫MBS。

在证券化过程当中分级、分层,有好M的、很差的,有3A级的,有比较差的。

我用一个比喻切入的话,2008年美国出现金融危机,中国出现一个什么事情?

就是三鹿奶粉事件,这两个事情在这个时候做一个比较,会发现两个事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用三鹿做比方可能会更简单一些,比如某一个奶粉厂收了很多的奶过来,有一些是比较好的奶源收来,有一些比较差的奶源,比较差得相当与次贷,比较差的奶源收进来以后卖出去,消费者说不放心,因为比较差,那么怎么办?

就把它分出来,就是3A级奶很容易卖掉,第一块金砖(见图),就是3A级产品是点石成金,可以卖出去。

剩下的差不舍得扔,再萃取一层,剩下比较差的再去提取好的奶,再剩下的就是奶渣了,奶渣也不舍得扔。

这个过程第一层叫MBS,第二层叫CDO,第三层叫CDO平方。

其实大家听到这些非常复杂的英文的词儿,证券化眼花缭乱的名词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

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次级贷款就是本来比较差的贷款,或者你收过的奶比较差,本来就是里面好东西不多,不可能一次次吸收好的东西,实际上最后剩下的好的东西非常少了,但是为了盈利的目的,就要往里掺东西,要掺水或者三聚氰胺。

在证券化产品当中,次贷当中这个事情怎么完成呢?

第一个就是评级,到后来聚集出来的3A级债券,经过两个星期以后老百姓看不懂,就要找评级公司评级,评级公司在这次事件当中表现非常差,他们就给这些很多莫名其妙的产品评成3A。

第二即使评3A级很多投资者还是不放心,怎么办呢?

AIG,就是美国国际保险公司最大的保险公司,他一来就说你买了这个奶不放心,你喝了有问题我就全额赔偿你,他可以提供担保,在担保过程当中叫CDS,这也是大家经常听说的词儿,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后来AIG进来,卖给你保单,你因为要喝这个奶,就买这个保单,因为你不放心,但是你们家邻居看见了说这个保单过两天没准还能炒,所以就炒保单。

本来CDS是一个很简单的担保市场,最后就被炒作成市场崩溃之前,CDS市场,就是美国次级贷款,美国贷款市场成一个子市场,最后CDS炒62万美元,正好相当于全球的GDP无,所以这个事情最后是非常荒唐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风险被不断的掩盖和扩大。

现在的次级证券第一层经过MBS得出的3A级是5毛钱左右,在第二层走到CDA的时候大概是3毛钱,掉到70%。

到第三层,现在是1毛钱的价格,就是下跌90%。

这个过程当中很多金融机构是放大了30倍,用30倍的杠杆借钱炒证券,一瞬间炒了90%。

这次雷曼公司和一些破产企业有一个原因,雷曼这个公司是生产这些东西再卖掉,但是在生产和卖掉有一个存货期,在这一两个月存货期平衡CDO和CDS的产品就支撑不住了,因为价格一下子掉到80%、90%的话,因为借很多的债很快就崩溃了。

所以大家看到次贷市场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就是风险逐渐的扩大。

但是美国次贷市场金融危机实际上跟金融发展模式或者商业运作模式一个表征,就是说如果不出次贷的问题,可能会以别的形式爆发出来,为什么这么讲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金融市场有三个重大的风险,第一在投资银行模式在过去十几年当中发生的转变,投资银行是在过多的搞对冲基金,投行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比如企业要上市就帮你做上市,在上市过程当中,就拿一笔佣金。

在美国大的投行,像高盛这样的行业帮助人家上市有7%的佣金。

像高盛、美林这些公司在美国长期是被人仇视的,因为大家知道像福特这些公司搞了好几十年,突然要上市的时候,投行来帮你上市,一下子切了7%。

这7%的利润很高,但是他们还是觉得不够,为了对于利益的追逐,他们后来作了很多的转型。

其中一个原因,因为美国经济发展比较成熟,所以要去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少了,所以大家看到这几年全球发达国家的交易所天天在中国到处转,在中国找上市资源,因为美国的上市资源越来越少了。

后来对他们的投行做延伸,比如说做PE,我帮你做上市,既然知道你要上市,就早一点进去买一些入股,同时投行还做经济业务,就像我们国家不是一个做市商制度,美国是做市商的制度,如果出售那一部分没有人买,他会买进去,这么一进一出他会收取差价。

这是非常稳定和安全的业务,但是他觉得不过瘾的话,他把股票都买了,过两天再涨,觉得现在次贷很便宜,买进来以后过两天会涨。

高盛业务自行和PE占到80%-85%,其他的业务都无足轻重。

这部分利益就是高度的放大自己的杠杆,雷曼破产前杠杆率是30倍,就是1分钱可以当成3毛用,表外是200倍。

这么一个模式使得投资银行过去十年当中非常的风光,大家一听说投行年底分红分钱分很多,高盛和摩根史丹利在过去十年当中回报率达到20%左右,高盛是22.1%,摩根史丹利16.5%,很多商业银行到不了10%,所以获得了很高的回报,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代价来了。

所以投行把自己变成一个对冲资金,对冲资金就是在市场上搏杀,拿自己的赌,如果自己的钱不够就要借钱。

所以长期资本出现问题,一个对冲资金崩溃了,市场就崩溃了,现在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同时出现问题,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

大家想一下,如果这些投行没有,在次贷产品出现问题,他会不会出问题?

今年会不会金融危机?

你可以想想,肯定也会出现问题,既然已经是变成这么一个非常激进的搏杀,高度杠杆的模式去炒次贷产品,不炒次贷来炒别的,去年一直炒石油期货,所以今天也是一个必然。

第二美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模式是有一些问题,他走的太极端了。

有一个美国的投资银行家有一次跟我聊的时候说,世界上有两种金融发展模式和金融创新的模式,日本东京的模式,就是说金融产品不是股票,不是债券,是任何别的东西就需要日本通常需要审批,在审批过程当中需要三到五年,所以日本这个市场是全世界最没有希望的市场,因为没有创新能力。

但是纽约是最有活力的市场,因为任何东西组装起来都可以变成证券。

前两天我看《参考消息》讲故事讲的挺好,他说好莱坞的电影,你有一个很好的想法的话,你只有这个想法,你什么都没有,你就可以找一个投资银行帮你把它变成一个大片,第一个月会销售多少钱,第二个月会销售多少钱,从后面往前算要找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和团队,可以把这一套的财务全部做好。

这样的创新尽管出现很多的问题,但是还是带来了无论金融市场还是实体经济的极大繁荣,否则的话,如果你有一个特别好的想法,你就不可能变成一个好莱坞的大片,有投资银行就可以达到。

所以这个老师就跟我讲,在纽约美国市场上午想到一个想法,下午一包装卖出去就是挣钱。

这个市场带来了成千上万的不同金融品种,带来了金融市场极大的丰富,但是孕育了极大的风险,如果不停的遍地开发的话,最后肯定出现问题,只是出在哪个地方你不知道而已。

很多人讲这次美国出现这个事情是八十年代以来里根和撒切尔他们两个比较崇尚的新自由经济,这个模式走到了尽头。

实际上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美国从建国的第一天起相对于别的国家,相对于欧洲来说是一种偏自由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举一个例子,美国建国1789年,当时华盛顿就职。

1787年有一个立宪会议,立宪会议规定美国的州与州之间不允许贸易壁垒,这个事情在当时是非常的先进,因为很早就意识到经济要发展一定要有规模,所以就把州和州之间的贸易壁垒取消。

对比一下法国,同一个时期里昂和马赛之间运出一车货出去要交50次税。

所以第一天起美国的经济相对于欧洲的经济来说更加自由的一种模式,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带来的结果是美国经济周期振幅非常大,出现了经济危机以后灾难很重,繁荣来得时候也比欧洲迅猛。

美国不是今天才这样,他一直这样,只是最近几十年愈演愈烈。

所以这个模式走到尽头肯定出现问题。

第三信用体系的失灵。

我今天讲的例子,我觉得从小事情的观察最容易看清楚问题。

1992年我从清华到美国留学,我们到美国的时候任何人都要申请信用卡,在申请信用卡的时候发现很困难,因为作为一个外国人在美国没有信誉或者稳定的收入,我们那个时候都是学生,大概花了半天的时间才申请到。

我2000年回国,发现新来的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第一个礼拜就拿到5张信用卡,对信用卡的管理越来越松。

哈佛有一个教授看到我的一篇文章,他说1984年申请一张信用卡是用了4年时间,到现在到了美国以后就给你一下子办5张,这个信用卡的制度会越来越松,包括你到美国玩儿或者访问,你会发现很多信用卡在机场设点。

大家想它为什么要这么着急找客户,因为它的利润是非常高的,一般美国是当月不还钱,可以到下个月再还,这个时候交的利息17%,大部分人不会到期还款,所以信用卡的利润在百分之十几。

哪怕有一些坏帐都可以撇掉,无所谓,因为我的利润很高。

所以疯狂的追逐下一个客户。

这个循环之所以能够延续下去,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个是经济一直不错,如果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不还钱了就不行了,就难以为继了。

第二是大部分是人良知,是要还钱的。

因为这两点美国的经济一直很好,等着不好的时候,所有的矛盾都显现出来。

所以我们讲美国的次贷只是一个诱因。

大家看到今年美国次贷出现问题,大部分认为次贷没有太多的影响,最后为什么会演变成这么大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是因为实际上从根儿上有些问题早就埋伏下来了,而且是集中的爆发。

举一个比方美国华尔街就像一条大船,金融泰坦尼克,往前开的时候有一块浮冰,就是次贷危机,它没有注意,很快就触礁了,海面的三座冰上已经形成了,是长期形成的,所以这不是一天可以出现这么大的问题,也不是次贷市场带来这么大的危机。

大家应该记住,金融市场的历史应该一直就是一个危机的历史,没有什么好惊讶的,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常的心看待金融危机。

历史上有很多金融危机大家都知道,最有名的是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和后来的经济大萧条。

对有些同志可能读过,读过的现在回头看看,你会发现过去发生的实行和今天非常相似,只是不同形式出现而已。

但是因为不同危机出现,背后作出改革,所以制度建设还在往前进步,监管也在加强,市场本身也会越来越发达,所以我们不应该太惊讶。

但是,这次危机是美国华尔街进入成熟期以后第一次的重大危机,美国资本上历史一共两百年,1800年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成立,到现在为止208年。

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切割一下的话,前一百年完全没有章法,不需要披露信息,没有一个商业信息推出,不需要披露信息最后就很荒唐,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拒绝告诉上一个星期挣多少钱,或者是一个假的信息。

1890年的时候券商闹一次革命,强迫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后来又搞了30年到40年,到1929年崩溃,最后实在不行了政府才出来,罗斯福搞了一个新政,实行证券交易法。

美国资本市场从1800年一开始交易134年才出现了证券法,出现了交易会,才找到了政府和市场的平衡。

随后又有了战后的经济繁荣,这是从过去六十年来说还是不错的,当然出现很多问题,这是进入成熟期以后第一次的重大危机,这次的危机相当于人到中年,中年发生的一次比较重大的心脏病,如果重视心脏病,又经过治疗,又可以健康生活一段时间。

如果对这个病没有认真治和改革的话,很快就会进入老年期。

我们看这次危机和历史上的危机很相似,华尔街有一个著名的投机家说过一句话:

人类的历史从来没有象金融市场的历史,千篇一律重复自己千百年来都是投机,无论是投机的本身,还是投机者的本身从来都是一样的。

大家想象一下,我们这次次贷危机和郁金香泡沫都是一样的,大家炒郁金香的时候可以卖到相当于几十辆马车的价格。

次贷的产品,大家明明知道这是不太好的贷款变成了证券,可能某一天会违约,大家都忘记了风险。

所以郁金香泡沫不知道怎么破灭?

郁金香泡沫炒到最高点的时候,据说一个人在街上当着众人把郁金香球给吃掉了。

我已经他炒的已经失心疯了,吃掉以后所有人明白了,郁金香一钱不值,所以郁金香市场崩溃了。

次贷也是一样,当大家认为毫无风险的次贷证券,因为房地产会涨,突然加利福尼亚某些住户开始违约了,创业者认为这是有风险的,最后就崩溃了。

金融危机每一次出现的面积不同,但是本质是一样的,你看到这一次危机和以前的不同之处:

第一,速度之快没有想到,华尔街投行半年之内消失了,四大投行三年之内消失了,现在的模式出危机比以前快,现在的杠杆率非常高,不用说三天,一小时之内就可以崩溃。

第二,涉及面广,以前像1998年的时候,长期资本出了问题,全社会千夫所指,都是你长期资本把市场搞崩溃了,这次美国没有人能够指责别人,无论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美国的年会、美国的财政部,投资者都是处于贪婪状态,都有多多少少的责任。

所以美国的鲍尔森说过,这次所有的机构都参与了,所有的机构都有罪,所有的机构都有责任。

为什么一下子涉及面这么广?

因为世界金融市场已经多元化,谁都离不开谁了,谁出问题都一块出问题。

第三,传递速度不一样,打击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以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到的是亚洲的几个国家,顶多影响拉美几个国家,这次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受到了影响,我看到一个材料,北极圈里的瑞典,有一家家庭受到了次贷危机的影响,大家想怎么可能呢?

因为他们的养老金都买了次贷的证券,除了古巴以外几乎所有的市场都受到了打击,这让我们今天必须重新认识金融风险。

在座的可能不都是证券的,金融风险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今天早上我们一个同事跟我们讲,我们的航空公司炒期货也是损失了不少。

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金融风险?

现代金融体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第一,比原来更加有效了。

的的确确更加有效了,杠杆率这个问题,千夫所指说高增长率是坏事,一块钱能够当30块钱用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崩溃的时候速度也非常快。

我今天讲的,高效性和脆弱性,非常象现在的军事,原来的冷兵器杀伤力不大,风险也不是很高,现在发展到激光制导或者是核武器,按一下按纽都毁灭了。

激光制导你觉得自己挺先进的,但是被对方的激光制导给搞乱了,金融资本越来越多的时候,风险控制成为了一个最主要的环节,谁都不能风险控制很重要。

这次还出了一件事,因为这次的金融风险和历史上的金融风险有很大的不同。

正当我们认为自己很认识金融风险的时候,金融风险来的速度比以前还快,过去的十几年中,华尔街也好,还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场也好,大家分析金融风险,出现了一些软件包,可以把你的风险全部算出来。

你说AIG不会算吗?

前一段时间市场崩溃的时候AIG要担保的保单根本负不起,远远超出了所有的资产,它当初干什么去了?

它当初也算了,但是按违约率算的,它说过去十年违约率很小,所以可以放心大胆的不停的放单,但是某一天它会发现10%的事情发生了,现在有一个“黑天鹅”理论,我们的概念中天鹅都是白的,某一天我们发现了一只黑天鹅,最要命的是你看到黑天鹅的是一群。

所以一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来了一群黑天鹅,所以把预算全部推回来了。

所以不光要用这些,并不是不需要用这些数量化的模型,你可以用,但是你一定要跟你的基本常识结合起来。

就是说我们刚刚讲到的,为一个美国次级贷款做担保的市场规模炒到和全球GDP一样大,这个时候你就要想这是不是有问题。

我最近去华尔街参加一个会议,也去看了目前的情况,我找了一帮人坐在一块搞了一个座谈会,我问他们,你们自己觉得可笑吗?

美国的CDS的市场规模和全球的GDP一样大,你们觉得可能吗?

他们觉得挺悬的,我们2月份跑出来了,但是3月份又跑进来了,因为发现别人都在买,所以同行的压力很大。

别人都在里面炒的话,这个月没有业绩的话,你就回家了。

所以为什么说很多的金融危机最后一定要以崩溃的形式出现,因为不到崩溃以前谁也收不住手,没有办法停止下来,因为别人都在进行。

第二,以前个人自扫门前雪的办法,比如说一个商业银行说我这个部的风险小你的风险大,我不管你,但是等它出问题的时候,公司破产的话,全都回家了。

雷曼投资银行部毫发无损,但是它的次贷部出现了问题,雷曼就破产了,雷曼破产所有人都开了。

高盛说雷曼很差,爱怎么办就怎么办,爱我什么事,但是雷曼一破产,高盛一样破产。

所以必须要有协调的对于风险的控制。

一个金融机构的内部或者金融市场的整体。

还有一个各国之间,很多国家现在金融市场风险传递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大家在一个网上,如果这个网漏一个洞,就一块从这个洞里面掉下来。

但是会不会一次带来全球的协调监管这是一个大的问题,现在二十国在一起合作,但是都有自己的利益,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都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往前走一些,别人往后退一退。

我们看到未来大趋势很明显,一定要有全球协调监管,但是能不能真正达到这个目标,还不知道。

这对我们美国金融体系和美国资本市场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刚才我们讲到怎么挑战呢?

金融海啸传递过来如果你很强可以抵住,如果很差的话第一个倒掉。

欧洲这次其挺高兴,幸灾乐祸,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心理,因为欧美之间是一个竞争的关系。

但是没过两天欧洲银行业垮掉了,比美国还快。

请大家记住,实际这次花旗银行投资远远高于高盛和美林,所以对于金融投资来说风险投资是第一要务。

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对金融格局会有什么影响,第一大家说是投资银行的时代彻底的结束了,这不能这么简单的下结论,投资的银行的时代远远没有结束,尤其是中国,仍然是有一些公司要上市,他们都需要帮助IPO,投行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问题?

还是因为没有做应该做的投行业务,他们去做了非投行的业务,包括PE和放大很多倍自营(音),并不是说他们不能做,他们做原来的IPO的业务的时候,比如做并购咨询,如果做自营和PE的时候,如果你偏离的自己的主营业务的时候,内部的风险控制和监管问题肯定要出现问。

所以投资银行首先把主业做好,扩展到新业务的时候,应该去把风控和自营业务跟上。

比如巴克莱把雷曼公司收了,巴克莱的全球董事局主席来北京开会,请了一些人吃饭,他跟我讲了,他说巴克莱一直想收购雷曼,因为商业银行一直想转型,但是雷曼太贵了,突然雷曼出现一个大问题,他就很便宜的它买进来了。

其实投资银行进入商业银行会帮助商业银行改造主营业务。

我们好不容易搞明白了资本市场很重要,突然发现资本市场出现很多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要走回头路,这是应该非常小心的。

因为我们看到过去的几十年当中,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是市场为主的,比如过去三十年美国每年GDP增长率3%,这个比例是远远高于德国,作为一个成熟经济体,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是日本的2倍,是德国1.7倍,每年都是如此。

可以看到一定要放在长期来看。

第三鼓励创新监管。

更高的层次是自由经济政府干预,这个争论毫无意义,因为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经济和绝对的干预,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哪个国家找到这个平衡点就发展更加的有效,就怕这个平衡点找错。

比如在很大意义上美国是一个过渡自由的发展模式,现在要往回收,但其实在很多国家,包括像我们国家这样的经济体,总体来说是一个管制还是比较强的一个经济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更多的推向市场化。

我们看问题不能看到表面或者是误读这些经验和教训。

第四,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是不是从此一去不返。

这个很难说,但是我想中美这两个大国一瞬间错位了。

我这次去美国开会体会最深得几件事情,第一你到了美国以后,美国华尔街高层或者是美国政府的高层基本上想约谁都可以约到,他们迫不急待跟你们讲我们出的什么事,突然自己意识到很多的问题没有做好。

另外,这次去华尔街体会特别深,基本上每个中国人都想着要回国了。

我跟他们讲了一下中国的情况,他们有十几个人说我现在可以直接辞职,或者说我现在已经没有工作了,可以跟你一起回中国了。

另外,这次金融危机中央台或者是很多地方台都在搞直击华尔街风暴的节目,我觉得对全民是一个教育,唤醒了全社会对经济的重视,这里面有些人讲得比一定正确,但是真理是越辩越明的,通过这种全社会的参与和争论,不怕争论,会对政策功能上作用发展方向起更好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总体来讲是有一个积极的层面。

未来世界金融体系肯定是多极化,而且中国肯定会成为个性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级。

这是毫无疑问的。

对中国的可能影响在座很多都是企业家,我简单探讨一下。

第一对我们金融机构和一些失业公司投资损失,这已经很明显了,没有一个非常准确量化的损失。

这一块还是比较小的。

第二,对信心缺失和风险的传递,因为资本市场信心传递很厉害,如果说大家没有信心的话,这个市场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有关这些方面,比如大家说能不能把门儿关起来,就是说把耳朵堵上不知道发生什么,不可能。

现在每天早晨中国老百姓醒来,第一句话问的就是美国股票涨还是跌了,对他有影响。

第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我想应该是分成负面和正面,负面得很明显,我们出口为主的一些企业受损失很大,压力很大,转型的压力陡增,原来大家知道要转型,但是谁也不着急,突然发现订单全没有了,或者说发出的货不付钱了,压力就变得很大了。

但是把这个压力转变成正面的动力。

另外一方面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变化,从中长期中国来说是正面的影响,因为我们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

同时,对经济和金融发展模式引发的一些争论,很多原来认识到的东西,可能通过争论可能要修正,有些东西争论之后你会发现更加的坚定,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