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3237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docx

《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docx

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

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仍然低下。

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加大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偏差,并导致三大产业升级动力不足。

为了达到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目标,必须采取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等措施。

  关键词:

人力资源素质;产业结构;结构优化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1]而我国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直接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我国人力资源素质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还不容乐观。

  设在瑞士洛桑的管理开发国际研究院从1989年起每年都要编制一份国际竞争力报告,2000年的报告中包含了47个主要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排在第45位,全球经营经验排在第47位,合格的工程师数量也同样排在第47位。

可见,我国当年人力资源的匮乏。

2007年的报告中国内地的竞争力排名升至第15位,首次超越日本。

该报告的主要领头人、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中心主任格瑞理教授解释:

“大规模的出口、外商投资和劳动力,尤其是大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出现是中国内地竞争力排名一路上扬的主要动力。

”但格瑞理教授同时指出:

“中国内地不缺乏优秀的大公司和企业,但是中小企业还处于依靠简单技术和廉价劳动力获取微薄利润的低级阶段,要增强竞争力就必须增加自身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

  我国2005年统计资料显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情况是:

不识字的占%,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初中文化程度的占%,高中文化程度的占%,而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只占%[3]。

每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人员中国2005年为人,而日本是135人,法国是129人,德国是114人[4]。

可见,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高级人力资源少,而中、低级人力资源相对较多。

  二、低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三大产业的结构偏差大,二是各个产业的结构升级缓慢。

  人力资源的素质低,会加大三次产业结构偏差

  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7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和%。

而2006年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全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约为4%、32%、64%,中等收入国家为10%、36%、54%[5]。

第一产业比重则比世界2006年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约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约25个百分点[6]。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得知,促进经济发展需要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只有不断降低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比重并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才能使产业结构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我国2007年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7]。

与当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比,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数量最多,但是,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占GDP的比重却最低;第二产业的发展最快,而从业人员数量最少;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多于第二产业,但是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明显低于第二产业。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从业人员的素质。

  以当年价格计算,2005年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对生产率之比为。

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是第二产业的,而以不变价格计算,三次产业的相对生产率扩大的幅度更大,2005年,第二产业的相对生产率为第一产业的倍,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只有第二产业的[8]。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源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提高第一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无疑可缩小产业结构偏差。

  人力资源的素质低下,导致三大产业升级动力不足

  我国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

在第一产业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70%以上,仅有不到1%的人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在第二产业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的比例达60%;在第三产业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为42%[9]。

  第一产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匮乏使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大的改进,农业生产率低下,以至于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展开,农产品的附加值过低,传统农业比重过大。

  第二产业的问题主要在于工业结构的升级缓慢。

工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结构调整的灵魂。

无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还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

由于工业从业人员中缺乏高素质人才,很多企业技术改造主要依靠进口,进口设备的高昂价格,抑制了企业技术进步,致使工业结构不能由高加工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快速转变。

  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目标是,在第三产业结构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下降,新兴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比重上升。

依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资料,该年在第三产业15个子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公共组织和社会组织、金融和教育等7个传统服务业,就占了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0%[10]。

新兴的服务业一般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专门的劳动技能或较高的综合能力等。

中国现阶段的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多数人只能选择就业门槛较低的行业,若能提高第三产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则会促使新兴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从而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

  三、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对策

  应加大教育投入,尤其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

  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国家投入4万亿资金以刺激内需,但是文化教育占全部投入的份额最少,仅占了1%,财政教育投入太少。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3%[11],农民素质的高低无疑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促使其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使其更易掌握、运用新型技术,更易获取市场信息,以推进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无论是进入乡镇企业,还是作为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都能促使第二三产业结构更快调整到位。

所以,必须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并改善教育投入结构失衡的状况,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由于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应该拓宽非财政教育投入的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投资教育。

  加强职业教育

  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占%,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而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

2005年,我国农村共有从业人员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布比例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过度集中于第一产业。

当然,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素质目前也普遍较低。

职业教育是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所以,必须加强我国人力资源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以促进产业的升级和缩小产业结构的偏差。

  首先,应该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可以在农村普通中学增加与现代农业有关的课程,在城镇普通中学开设与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关的课程,而普通高校肩负着为高新技术产业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的使命,其课程设置更应紧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调整。

此外,还应进行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

总之,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其次,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这里的水平不仅仅指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指实践水平。

要拥有大量的双师型教师,以教给学生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

  实行先培训后上岗以及上岗后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在职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立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2006-03-16.

  [2]丛玫.中国内地竞争力排行超过日本人才潜力是主动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7-05-11.

  [3]按年龄分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EB/OL]..中国劳动人事网,2005-11-17.

  [4]梁优彩.从两缺口模型看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J]经济纵横,2008,:

11-15.

  [5]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6]尹蔚民.服务发展保障民生[N].人民日报,2008-12-11.

  [7]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史运扬.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EB/OL].新文秘网,2009-01-04.

  [9]李晓西.新世纪中国经济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10]龚映清,王瑞.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城镇化[J].经济研究参考,2007,:

25-26.

  [11]张雅光,吴宝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

146-148.人力资源素质对产业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