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等6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113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园春等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沁园春等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沁园春等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沁园春等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沁园春等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沁园春等6篇.docx

《沁园春等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等6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沁园春等6篇.docx

沁园春等6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划分诗歌的层次,层层深入地理解诗歌

2、能力目标——学会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培养朗诵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毛泽东的那种以国家为己任的伟人气概

重点与难点:

诗词欣赏与评价。

学法指导: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知人论世:

你们了解毛泽东主席吗?

师作补充引入:

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在他一生中,大量阅读古典诗词,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理员统计,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翻阅、欣赏的至少在2000首以上,凭记忆手书的有117首,其中有许多长篇叙事诗“毛泽东在打仗时是‘用兵真如神’,而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则是‘用字真如神’”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一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

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

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

(板书课题)

2、简介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

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二、诵读鉴赏

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①播放范读录音磁带,听范读正音:

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②生齐读,熟悉内容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①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

立、看、怅、问、携、忆、记

②理清思路:

(见预习提示)

明确:

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阕的提问。

③初步概括形象特征:

(外观其行,内察其心)

明确:

独立深思,忆旧言志。

④自由朗读,试行背诵。

(记关键词顺着思路背)

3、鉴赏评价

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后,我们还要深入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

①联想设疑,制造悬念:

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独立”这个词,好像不符合毛泽东豪迈、潇洒的个性,是不是降低了词的格调?

增强了表现力。

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

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

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那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思呢?

在“寒秋”的氛围中,联系“长沙”、“湘江”,我们会想见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湘江北去,诗人南下——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见P171注释①背景说明),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深情

要深入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特征,我们有必要了解诗词的抒情方式常识。

(参见练习三提示:

抒情诗词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过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抒发感情。

)就《长沙》的内容而言,有借景抒情,有直抒胸臆,有怀人忆事抒情。

那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哪些地方是直抒胸臆、哪些地方是怀人忆事抒情?

明确:

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怅”、“问”是触景生情,直抒胸臆;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

A.“看”统领的借景抒情写到哪些景物?

明确:

山、林、江、舸、鹰、鱼:

万类。

体会到怎样的意境?

讨论提示:

红叶、绿水、鸟飞鱼跃,这些景物单独看上去也很平常,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诗文名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吴均《与朱元思书》)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从唐僧玄览诗中化出的名句,见初中课文《鸟飞鱼跃的联想》)但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

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

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毛泽东眼中的秋景的特点,应该怎么说呢?

(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明确: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提示:

假如是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可能是这样的感叹:

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

水流无情,逝者如斯;

黄叶飘零,生命终结;

苍鹰孤独地盘旋,小鱼无力地漂游;

不是万类竞自由,而是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

明确:

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对大自然中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板书:

诗人、关怀天下)

朗读提示:

要想象画面,进入意境,读出关注热爱的积极情感。

(板书:

读出关注)

B、“怅”、“问”直抒胸臆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升华为哲理的思索。

这时候,站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一般的游人,也不是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关怀天下的哲人。

(板书:

哲人)

朗读提示:

要读出深思。

(板书:

读出深思)

C、“携”、“忆”、“记”怀人忆事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补充事实,印证词意: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c.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讨论:

“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

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

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

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板书)。

朗读提示:

要读出情志(板书)。

三、整合小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

四、练习

1、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明确: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炼字炼意(体会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好处。

①、独立寒秋

\"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②、层林尽染

\"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③、鹰击长空

\"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

④、鱼翔浅底

\"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⑤、万类霜天竞自由

[教学目的]

以《沁园春•长沙》词为依托,拓展比较,充分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体味诗歌用词的妙处,

[教学重点]

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本课重点放在朗读背诵和诗词鉴赏上。

[教学设想]

先以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引入,让学生总体感知概括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然后再学习本词,重点突破字词、写作思路、由写作意象所展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体味诗人用词的妙处。

然后进行拓展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诗词

给出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让学生感知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西江月•井冈山》)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

问:

读了以上诗句,你感觉毛泽东诗词有什么样的风格?

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

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评价毛泽东是“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

以前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境界之阔大,气势之宏伟,可以说亘古未有。

齐背《沁园春•雪》。

二、学习《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诗词壮美的风格体现于他的绝大多数诗词中。

他不但在《沁园春•雪》中体现了这种壮美,而且在同词牌的《沁园春•长沙》中也体现了壮美之情。

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沁园春•长沙》,充分感受一下这种壮美,这种气魄。

1.简介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成立。

1925年秋,毛泽东自韶山到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游岳麓山。

事后作《沁园春•长沙》,追怀曾经的学习斗争生活。

毛泽东曾于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斗争,并经常与同学战友游览岳麓山,在湘江游泳。

1957年1月第一次发表这首诗时,毛泽东做了这样的注释:

“击水,游泳。

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

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另注:

这两句诗是毛泽东1917年冬天游衡山时所作)”。

2.听朗读录音,让学生注意节奏的把握,感情的抒发,并跟录音朗读。

(三遍——听、跟、读)

3.讲解与理解(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多说。

首先让学生根据注释,借助字典初步阅读理解这首词,对于不明白的字词意思提问。

接下来进行理解提问:

(1)问:

作者在词中都写到了什么?

(总体感知)(让学生说,说不完整不要紧)

——上阕:

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

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深入分析:

上阕:

问:

上阕写了什么?

  ——描绘湘江秋景。

(2)开头三句解说:

寒秋:

深秋。

深秋天凉,所以叫“寒秋”。

湘江:

源出广西灵川东海洋山西麓,流贯湖南东部,经长沙北去,于湘阴芦林潭入洞庭湖。

全长817公里,是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

橘子洲:

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古时洲上多产美橘,因此得名。

洲形狭长,故亦称“长岛”、“水陆洲”。

问:

这三句,按照正常语序,应是:

寒秋时节,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滔滔北去。

诗人为什么要把“独立”放在最前面?

——突出诗人爱秋而不惧严寒的卓然而立的形象。

一人在这里独自游览,能更好地赏景并回忆从前在这里的革命活动。

置“独立”于句首,加以强调,表现出不同凡俗的英雄气概。

(3)问:

词中哪几句是描绘秋景的?

这秋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从“看万山……竞自由”。

给人一种绚烂多彩、生机勃勃的感觉。

问:

这几句是由哪个字领起的?

——“看”字。

一个“看”字领起以下七句,这些景色都是诗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的。

(4)问:

诗人在描绘湘江美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

为什么?

——万:

言山之多。

万山:

群山。

主要指湘江西岸岳麓山诸峰。

万,言多,非确数。

诗词中凡言“万”“千”“百”,义多同此。

遍:

言红之广。

红遍:

岳麓山上多枫树,经霜后满山皆红叶,故云。

层:

言林之厚。

层林:

林木随山势高下而层叠,故称。

尽:

言染之深。

全、都之意。

本句承上,谓岳麓枫林之红,若颜料染成。

染:

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染”也写出了秋色之深。

以上四句,让我们想起了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色彩之浓烈令人心中充满热情。

漫:

言江水满溢之状。

碧透:

言江水碧绿透明至极。

百舸:

泛指众多的船只。

汉•扬雄《方言》卷九:

“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争流:

破流争相行驶。

三国魏•嵇康《琴赋》:

“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载晋•顾恺之赞会稽山川之美曰: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本为群波竞逐而涌流,此处转以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争:

言千帆竞发之势。

鹰击:

谓雄鹰展翅搏击长天,迅猛矫健。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四《天部》一四《霜》引《春秋感精符》:

“季秋霜始降,鹰隼击。

”《汉书》卷二七《五行志》:

“故立秋而鹰隼击。

”皆谓鹰搏杀凡鸟。

这里借用“矫健有力”之意。

长空:

广阔的天空。

翔:

言鱼游得轻快自如。

本指鸟儿不扇动翅膀的飞行,此谓鱼儿悠然自得地轻缓游动。

万类:

万物,指一切生物。

霜天:

深秋季节。

深秋霜降,故称。

竞:

竞争,竞赛。

此句谓天地间的一切生物都在这秋色之中充分展示着各自的无拘无束的生存形式,像是在比赛看谁更自由。

在这幅绚丽的秋景图里,诗人的目光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静到动,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5)问:

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不同的心境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觉、心态决定了看待事物的眼光。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

同时,当时的革命运动正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尽管当时毛泽东也面临着险境(指当时军阀赵恒惕要捉拿毛泽东),但他却能泰然处之;尽管他面对的也是秋天,但他关注的不是衰败肃杀之景,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只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命运,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6)问:

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诗人想到了什么?

——由眼前的景,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

于是提出谁主宰大地的问题。

这里,主要就是指谁掌握国家的领导权问题。

(7)问: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想到了国家前途与命运,想到了革命,于是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过去在一起进行革命活动的战友。

[以上三句意谓:

面对广漠无垠的天地,感慨丛生,不禁要问,要思索:

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究竟由谁掌握?

]

下阕:

解说:

回忆往昔生活,曾经的同学战友,曾经的革命活动,曾经的战斗激情,都融会于诗句中。

学生朗读下阕。

8)峥嵘:

(7)“携来”两句,概写往事,回忆从前不平凡的战斗岁月。

毛泽东从1911年到1925年,一直在长沙学习和开展革命工作,并经常到岳麓山上锻炼身体,同战友们谈论国家大事。

现在旧地重游,自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携来:

携手而来。

百侣:

许多伙伴、战友。

峥嵘岁月:

南朝宋•鲍照《舞鹤赋》:

“岁峥嵘而愁暮。

”宋•陆游《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诗:

“岁月惊峥嵘。

”皆为感叹流年之辞,毛泽东同志转用以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峥嵘,本形容山势高峻,引申则有特殊义。

(9)问:

诗人都回忆了什么?

从哪里到哪里?

 ——从“恰同学少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用一“恰”字统领七句,写同学们(战友们)的精神面貌、革命活动和战斗激情。

 [说明:

1915年,毛泽东组织长沙第一师范进步同学开展驱逐反动校长张干的斗争,张干被迫离校;

 同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

 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了反动军阀张敬尧,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

 此间又组织了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

 创办了《湘江评论》,宣传马列主义,大造革命舆论。

在它的宣言中曾说:

“什么不要怕?

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这些就是以上三句的具体内容。

]

(10)问:

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

 ——最后三句,借回忆当年游泳的情景,表现“同学少年”急流勇进、搏击风浪的斗争精神、壮志豪情。

同时巧妙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革命领导权归属的问题。

革命领导权应当归属于像毛泽东一样的革命者。

 对当时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和回答,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胆略和气概。

 4.小结: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板书:

上阕:

绘秋景,问苍茫大地;

  下阕:

忆往事,抒壮志豪情。

5.齐背《沁园春•长沙》

三、拓展、比较阅读

目的:

充分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

(一)《咏蛙》

  咏蛙

  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解说:

毛泽东这种阔大的胸怀并非是参加革命后才有。

早在……(背景)

  写作背景:

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

凡是来东山高小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

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

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内容,而毛泽东则写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

校长李元甫高兴地说:

“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

  这首诗体现出一种王者之气,一种霸气。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流露出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

板书设计

起:

承:

山上: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江中: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观)

天空:

鹰击长空       (仰视)

水底:

鱼翔浅底       (俯察)

转:

怅、忆

合:

言有尽而意无穷

附: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读出形象——立——造像写意——游人独立深思

读出关注——看——借景抒情——诗人关怀天下

读出深思——问——直抒胸臆——哲人忆旧言志

读出情志——忆——怀人忆事——斗士主宰沉浮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走进诗人,感悟诗歌的情感

2、诵读文本,赏析诗歌的意象

重点难点:

重点:

揣摩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丰富含蓄的意象

难点:

知人论世,走进诗人世界,体会诗歌深沉的感情

教学设想:

这首诗没有太大的阅读难度,但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却是学生陌生的。

就是在历史教材中,“文革”这一段也只有一个轮廓,而这对于这首诗歌的解读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必须要补充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走进诗人内心世界,然后再回到文本,这样才能获得从情感到灵魂的震撼和提升。

课型课时:

诵读赏析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2001年,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诗歌奖颁发得有点古怪。

媒体报道时称之为“自杀者和精神病人”获奖。

自杀者,是指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海子,以前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收录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精神病人,是指近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的食指,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相信未来》的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

1948年生,自幼爱好文学,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

长诗《海洋三部曲》第一节写于1964年,那一年,食指16岁。

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潮,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

紧接着,在那年的冬天他又写下了那首有关冰层下求索阳光与真理的鱼的长诗《鱼儿三部曲》。

食指不是那种摆弄智力的写作者,他的诗出自心灵的感悟与生命的歌唱。

食指诗歌的独特性,在于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出现的第一首在现代社会中不依赖传播媒介,而只依靠人心流传的诗歌。

许多评论家认为,食指是开创一代诗风的先驱者,其诗歌成就比北岛、顾城诸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因种种原因,食指长期被埋没。

2、背景

《相信未来》创作于1968年,那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黑暗的年代,江清和“四人帮”搅乱了整个民族的生存秩序,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无不生活在一种惶恐和无所适从之中。

我们熟知的一直为人民所敬爱的老舍先生就是在这“文革”刚开始时怀着对社会的不解和绝望跳进了北海公园的湖里。

然而在那个阴云密布的时代,尽管“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尽管“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悲哀”,诗人食指依然用“美丽的雪花”、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在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说:

“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二十岁的诗人头上。

厄运降临了诗人被严格审查,被批判。

就在他受到一个又一个打击之后、就在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并在他的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之时,他对未来和生命还是不改初衷的充满渴盼和热爱。

而这首诗也成了那个黑暗时代的一盏灯,温暖和激励了一代人。

3、诵读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

(2)学生诵读

指导学生注意节奏、语气、语调的变化。

(3)难点指导

第三节前两句有人读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这里“掌”不好解释,有人说是“拍”的意思,我觉得牵强,读起来也很生硬。

应该读成: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竿”

这里“手指”和“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和“托住太阳的大海”是本体喻体的关系,同样下句中“曙光”和“温暖漂亮的笔竿”也是这样的关系。

是一只长着排浪一般的手指和能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摇曳着“曙光”这枝“笔竿”,写下了“相信未来”,读来气势磅礴,境界博大。

且三句句式一致,意象关联,整饬自然。

4、鉴赏

(1)诗歌的结构之美

诗歌明显地分为三个层次

一至三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