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
《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
广义上来说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上来说主要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教育学的概念:
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
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3、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出现了学校)、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4、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萌芽阶段:
我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著的《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独立形态阶段:
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西方教育学家称为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这也是最早的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他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之父”。
多样化阶段:
英国斯宾塞在1861年出版了《教育论》;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提出“实现教育学“一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以杜威为倡导者和主要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流派;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教育家巴格莱等人为代表的新传统教育学派,批评现代教育学派忽视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强调读书才是教育过程的核心;到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兴起。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产生阶段:
杨贤江是中国教育界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新教育大纲》
5、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律。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人的社会化:
是指人类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技能、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化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关系:
人的社会化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个体的社会化也是人类社会和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中的作用:
(1)传授基本生活技能
(2)传递社会文化(3)确立生活目标(4)扮演社会角色。
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总的来说,是经济制约教育,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是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
4、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直接制约着教育;教育又反作用于政治
5、教育对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为一定的政治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每条具体看) Ps: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6、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影响内容的选择; 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7、我国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素质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素质);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
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的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2、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
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生物因素)——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过程及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着人的个别差异;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外部条件)——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里多种可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孟母三迁”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三)(学校)教育——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
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
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 D.具有开发个体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青少年的发展方向
b.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d.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Ps:
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整体上有一定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有一定顺序性。
启示:
人的发展顺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此为阶段性。
启示: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首先不同的年龄段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其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相反。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几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之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
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者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的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概念:
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表现:
首先,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少年得志VS大器晚成);其次,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再次,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另外,也表现在群体之间(男女性别差异)。
据个体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
a.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b.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4、学校教育如何适应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因材施教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做到了解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和协调性,做到尊重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
5、小学生的年龄是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处于童年期;初中生的年龄是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处于少年期,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高中生的年龄是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处于青年初期,其身心各方面已达到了基本成熟阶段
6、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
(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 (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 (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重视人生观教育。
7、青春期教育
(1)概念:
青春期是青少年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
青春期也称青春发育期
(2)青春期特点:
幼稚型与成熟性并存;依赖性与独立性并存;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3)青春期的教育措施:
为青春期做好思想上的准备(首先做好精神准备,其次做好物质准备);情感的教育;良好人格的训练;以性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法制观念的确立;性知识的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青春期教育合力的形成
第四章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1、教育方针:
是国家从战略和时代的高度,根据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教育工作制定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指导思想,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2、教育目的:
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教育目的的依据:
制定教育目的,受制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受制于生产力、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受制于不同的价值取向。
3、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一)意义:
a.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b.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c.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教育目的体现的
(二)作用:
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调控作用 。
总之,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a.人的全面发展:
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b.旧式分共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c.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d.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5、素质教育
( 1)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开展素质教育的意义:
a.注意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b.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改的必然趋势;c.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 3)内涵、特征 :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c……………是个性发展的教育
d……………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4)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a端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 b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此为教育观念的核心; c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 d改革考试制度; e提高校长、教师素质; f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和运行机制。
Ps: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
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6、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a.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把德育置于首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b.继续深化对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包括高校招生制度、办法在内的考试制度和办法、重点学校制度,以及领导体制、内部管理体制、资源筹集和配置体制等等系列的改革,大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化,不断缩小地区、城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
7、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
教育目的: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
Ps: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义现建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义世界建接人。
8、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第五章德育
1、德育:
(一)概念: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来说的,它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
(二)性质 :
a 德育具有社会性,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b…………历史性,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 c …………继承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
d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三)意义 :
a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国家层面)。
b ………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学生层面)。
c ………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品德心理结构:
大致有一元说、二元说、三元说、四元说与五元说。
影响最大的是四元说。
《心理学大词典》就将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四种成分。
2、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主要有四方面——社会需要、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现代教育理论、法律政策依据
3、德育目标的内涵:
是教育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德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发展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简言之,德育目标乃是德育工作者预期的学生所要达到的道德标准。
4、德育目标的特点:
社会性、客观性、实践性。
5、德育过程是“内化”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一种内化过程:
a内化的含义:
内化是一种过程,显示了某种价值逐渐地成为个体一部分的过程b掌握交往原则c学会社会适应
(二)德育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
a德育的建构观b道德的建构过程c品德结构的形成
(三)“内化”与“建构”是统一的
6、德育过程的现代转换:
尊重与倾听、接纳与同感、理解与对话、期待与等待
第六章智育
1、智育的概念:
智育是教育者指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能活动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智育的任务:
(一)掌握知识:
知识是客观事物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
知识有直接和间接之分
(二)形成技能:
技能是人通过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行动方式,可以分成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三)发展智能:
智能是指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才能和本领
3、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一般可以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4、学生形成技能的过程:
(一)智力技能的形成:
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动作映像的建立、动作的初步掌握、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制
1、学制: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ps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主体。
学制制定的依据:
首先,国家既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制定学制的首要依据;其次,学制的制定要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最后,学制的制定还要考虑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
1902年,清政府发布“兴学诏”,拟定了以日本学制为蓝本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但未实施。
1903年就另颁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学制之始。
英国是双轨制,美国是单轨制,俄罗斯是混合制。
2、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
包括学校教育制度(学制),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以及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等制度。
3、义务教育: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4、义务教育的特点:
第一,【强制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
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
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第二,【免费性】。
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农村而言,从今年到明年要全部免除学费、杂费,但是对城市而言,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第三,【普及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
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这些与统一相关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来。
第四,【强制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
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
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5、国民教育体系的构成:
由三级教育机构组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6、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律的国家是德意志魏玛公国(1619)
7、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义务教育的灵魂是民族性和公共性
9、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10、义务教育的学制:
主要有六三制、五四制、九年一贯制三种
11、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经验:
(1)统一认识,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2)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实施;(3)实行以县为主,中央、省、地(市)、县(市、区)和乡(镇)份公告负责的管理体制;(4)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农村、山区、海岛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5)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的、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6)建立检查督导制度,不断地进行检查督导;(7)保证入学,制止辍学,严禁雇佣童工和实行“两免一补”;(8)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9)不断地调整学校网点布局,使学校保持适度规模;(10)减少大量留级、复读现象,科学地管理学籍
第十一章课程
1、课程:
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学内容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2、学科课程:
也称分科课程,指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技发展水平。
它们之间的关系:
社会需求规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知识的更新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更新及组织形式的改变;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影响了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组织和编制。
Ps课程内容是人类历代积累的丰富知识中精选出来的。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计划:
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是学校必须遵照执行的文件。
5、课程标准的: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课程的依据。
6、教科书:
也称教材、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法的要求,系统而具体地呈现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作业、图表、注释、附录组成。
7、课程设计
(1)概念: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的活动。
Ps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课程设置。
(2)主要模式:
a目标模式:
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学家,他于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①确定课程目标;②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③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④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b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
课程设计的层次:
(1)宏观的课程设计:
课程计划
(2)中观的课程设计: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3)微观的课程设计:
教学方案
8、试论教师微观课程设计的意义和步骤:
微观的课程设计: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简称“教案”,设计教案又称“备课”。
教学方案设计的一般程序为:
(1)确定本单元或本课的教学目标
(2)进行教学分析(3)确定教学起点(4)编写教学具体目标(5)设计检测试题(6)制定教学策略(7)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8)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9)修正教学方案
9、新课程的六大特色:
课程目标现代化;课程结构多样化;课程内容生活化;学习方式主体化;教学评价多元化;课程管理分权化。
第十二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
教师是经过专业训练,受社会委托,承担传道、授业、解惑、育人任务的专业工作者。
2、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个体劳动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3、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科学研究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管理学生权: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获取报酬待遇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民主管理权: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6)进修培训权: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意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