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445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

《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docx

行政审批局关于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

行政审批局关于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的自查报告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自查迎检工作方案》和《x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自查迎检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针对通知中涉及到我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等重点内容,及时按照责任分解内容进行了自我梳理、总结完善、认真开展自查工作。

现将我局改革工作自查情况逐条报告如下:

  一、改革自查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全面推开“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情况

  我局成立后,通过流程再造、精简审批环节,大幅缩短审批时限,有效降低了企业行政成本,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

  通过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实现注册登记“证照分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均非常重视“多证合一”改革,将其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全力突破,持续推进。

改革最终目标是,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使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唯一“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企业唯一身份代码,实现“一照一码走天下”。

加快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建设,进一步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广泛使用。

建立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工商登记数字证书管理系统,积极推行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提供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服务保障。

电子营业执照载有工商登记信息,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目前已为27家企业发放电子营业执照。

我局按照“成熟一批、整合一批”的工作思路,扎实有序推进改革,在实施“四十三证合一”的基础上,又相继整合了住建、人社、农业、商务、气象等5个部门的6项涉企事项,6月30日实行“四十九证合一”。

(二)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情况

去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陕西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陕政发〔2017〕34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陕西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陕政办发〔2017〕79号)、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实施意见》(陕办发〔2018〕4号)等文件,要求各地市加快推进政务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破除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和自成体系,实现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办理,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便利服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三)落实情况

一是理顺机制,打牢基础。

在市政府信息办加挂咸阳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负责数据的日常管理、运行维护、综合开发和安全监管,出台了《咸阳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咸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建立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国家A级大数据中心机房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搭建了全市统一的“智链立交桥”,打破行业壁垒,破除信息孤岛,促进数据交换,延伸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打通了数据共享交换渠道,为政府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夯实责任,全面自查。

制定印发了《咸阳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与公共资源开放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标准要求,全力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资源开放。

通过集中培训,分组培训、上门服务、在线解答等多种方式,指导各部门开展政务信息系统自查,清理“僵尸”信息系统,基本摸清了我市人口、法人、教育、卫生、食品、信用、公共资源等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状况,目前已经梳理政务资源目录3574条,在全省名列前茅。

三是拓展应用,促进融合。

以优政惠民“六个一”项目为基础,不断拓展行业领域信息化系统应用,促进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

研发了云管通、数管通、安管通、政务通等33个通用模块,搭建了精准扶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安监、智慧气象等50多个行业系统,并且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都预留通用接口,与全市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对接,加快部门之间数据交换、共享和沉底。

目前,已经整合全市31个部分和企事业单位127项业务,非结构性数据达到752TB。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在工作中,仍然存在部门共享意识不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基础资源整合及通用应用系统部署进展不快、数据共享难度大、部门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围绕民生服务、产业发展、政府治理等领域最紧迫的需求,推动数据资源汇聚和共享开放,支持试点单位先行先试,探索路径。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数据基础资源,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盘活政府数据资产,完善应用共享机制,树立数据开放理念,不求数为我存,但求数为所用。

三是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一批会技术、懂业务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加强国家层面各行业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机制建设,确保信息资源有序开发利用。

二是建议中省上级部门推进政务数据向下回流服务工作。

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情况

(一)中省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国办发〔2016〕80号),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适时通过第三方评估、民意调查等方式,不断调整优化政务公开的方式方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政务公开工作的主体责任,把政务公开列入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和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体系,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意识,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要求明确考核内容,细化考核评估标准,加大分值权重。

(二)落实情况

一是统筹部署,健全机制。

年初召集各县市区信息办主任和市级各部门分管领导召开了全市网站管理和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专题会议,对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落实政务公开主体责任、主办责任和监管责任。

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每月10日前主办单位对各种网站进行全面检查,每月15至20日,市信息办组织检查,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检查结果,每季度对全市政府网站管理情况进行通报。

二是定期测试,畅通渠道。

定期不定期通过网上发测试申请、拨打依申请公开电话等方式,对全市各县市区及市级部门单位依申请公开渠道进行检查,重点测试了各县市区,以及市国土、人社、住建等与群众密切相关和关注度高的部门,最大程度畅通了依申请公开渠道。

三是对照标准,严格督查。

今年以来,市信息办安排各班子成员分了5个专项督查组,对照政府网站建设指南和政务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对13个县市区以及承担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任务的48个部门进行了政务公开专项督查,现场查找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并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市政务公开专项督办会议,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通报,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不出问题。

上半年共与74家网站主办单位签订网站管理责任书,反馈网站问题216条、更新网站动态栏目信息2394条。

四是积极对接,优化服务。

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按照省上提出的2018年10月30日前完成省市两级平台建设,省市县三级线上线下同步上线运行的要求,积极和省政务公开办、省信息中心对接,制订了7月完成“三级联网四级联动”、8月完成省市数据库对接、10月上线运行的计划安排。

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网络调试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实地检查,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政务公开工作人员流动性大,部分人员不熟悉政务公开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工作比较吃力。

二是个别单位公开的内容避实就虚,只注重对办事依据、程序的公布,对办事过程、结果不公开或少公开。

三是政务服务平台仅能简单支撑本行业本系统政务服务,各地各部门间政务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个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

邀请省政务公开办和省测评中心领导和专家,分两期对全市政务公开及网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一期培训班于7月18日在西安举办,主要培训各县市区从事政务公开和网站管理工作人员,二期在7月下旬举办,主要培训市级部门从事政务公开和网站管理工作人员,全面提升全市政务公开水平。

二是创新评估举措。

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公平、公开、公正地对全市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形成4次专项评估报告,年终形成总评估报告,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三是加快平台建设。

按照工作计划,抢抓时间,倒排工期,力争10月15日前完成“三级联网四级联动”平台上线运行各项工作任务。

四是严格监督考核。

严格落实“周检查、月通报”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并依据第三方评估报告进行结果排名,推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四)意见建议

一是决策公开没有健全完善的规范体系,也缺乏科学的考核评判机制,因此建议中省进一步完善决策公开规范体系和考核考评机制,推动决策公开工作科学发展。

二是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具体、明细、操作性强的标准规范,未明确在市县两级同步推进的时间节点,因此建议中省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并就市县两级同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进行明确。

三、强化政府部门诚信建设,依法依规处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情况(

(一)中省要求

国务院先后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76号)等纲领性文件,省发改委印发了《陕西省政务诚信建设重点任务分工》(陕发改财金﹝2017﹞1412号)和《陕西省政务诚信评价办法(试行)》(陕发改财金﹝2017﹞2133号),安排部署了政府机构失信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勤政高效、守信践诺,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落实情况

一是明确要点,集中部署。

以市信用办名义印发了《咸阳市政务诚信建设重点任务分工》(xx信用办字﹝2017﹞12号)和《xxx市2018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从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示范推动作用等14个方面对全市政务诚信工作建设做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全年工作任务和具体责任单位,对全年政务诚信建设工作做了集中安排部署。

二是强化宣教,营造氛围。

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进行了“双公示”、“双随机”信息公开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培训会,指导13个县市区分别对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操作使用进行了专题培训,切实增强了基层人员系统工作技能。

6月14日,联合人民银行在市统一广场开展了“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宣传讲解中省有关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政策文件,提升群众知晓率,营造社会诚信浓厚氛围。

三是统一平台,集中发布。

全市共55个市级部门、462个县级部门接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利用统一平台开展信用信息共享公开和查询使用等工作。

截止目前,共向全国和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各类信用信息29.87万条,上传双随机抽查信息1112条,双公示信息4.67万条;发布诚信黑榜2期、红榜1期,涉及黑榜主体95个,红榜主体39个。

四是细化标准,开展评估。

转发了《陕西省政务诚信评价办法(试行)》(咸信用办字﹝2018﹞3号),将从2019年开始对上年度政府政务诚信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

目前,正积极对接省信用办,进一步梳理第三方评估企业名单和细化评估指标,待企业名单和评估标准确定后,立刻组织开展评估准备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是部分市级部门和单位对政务诚信建设认识不到位。

二是公共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方面,尽管市信用办对相关单位下发工作提醒函并进行通报,仍有部分单位未共享公开掌握的信用信息。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宣传和协调力度,提高广大市民和企事业单位对社会诚信的认识,并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定期检查通报,加快社会诚信建设,推动社会诚信应用。

(四)意见建议

建议在中省层面加大对政务诚信的宣传力度,提升政府、企业、群众社会诚信意识,进一步完善政务诚信评价办法,加大对政务诚信工作的督查和考核力度。

四、十省百家办事大厅暗访督查发现典型问题整改情况

(一)中省要求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要求以服务驱动和技术支撑为主线,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支撑体系、基础平台体系、关键保障技术、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优化政务服务供给的信息化解决路径和操作方法,为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提供保障。

(二)落实情况

我市从2014年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以来,市信息办承担了“优政、惠民”相关试点项目建设工作。

按照不断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普惠程度,探索信息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的试点要求,提出了建设市、县、镇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并联审批系统)的工作目标,对于县、镇两级平台建设,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验收、以奖代补的建设路径。

平台建设资金为国家试点专项和社会筹集资金,一期平台建设总投资750余万,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引导、以实用为核心,精打细算利用好试点专项资金,不为市级财政添麻烦,建成了当时领先全省的三级互联网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平台接入单位部门48个,总办件量21.41万件,其中市级6.57万件,县级14.83万件。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是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畅,网上政务服务整体效能未充分发挥。

目前,市县两级部门的行政审批和业务办理系统,仅能简单支撑本行业政务服务,各地各部门间政务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困难。

二是网上办事渠道单一、覆盖面低,给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带来不便,目前只能通过市县(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完成项目申报、咨询、查询、评价及投诉,完全网上可办事项太少。

三是关键保障技术缺乏全市统一支撑,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存在缺失。

四是缺乏有效监督监察体系,线下办事线上无数据,不能对办理事项进行有效掌握和监督,线上办事率低下。

五是数据资源未被进一步挖掘利用,无法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来源,目前汇集了全市行政审批办件信息库,仅能进行简单统计、查询和展示。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对接省级数据共享平台,完善我市数据中心,逐步打通各级各部门间政务服务数据,破解政务服务信息处于分散割据的碎片化状态的难题,实现跨层级、跨县区、跨部门的网上政务服务。

二是按照国家标准,结合最新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多平台政务服务项目申报、咨询、查询、评价及投诉的移动化政务服务。

结合最新流程引擎技术,为繁杂的政务办事流程实现网络化提供支撑,进一步加大真正意思上的网上办理。

三是积极筹划基础应用平台建设,建设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在线支付、统一物流配套等平台建设,为网上政务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供基础支撑。

四是在完成垂直业务协同共享后,建设市县两级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市县全程跟踪监督、实时督办提醒,不断强化主管监督部门的技术手段和高效监督。

五、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情况

(一)中省要求

《陕西省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对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突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恶意逃废债等涉金融领域严重失信问题,探索建立涉金融领域信用建设长效机制,持续优化提升全市金融生态环境,服务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二)落实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咸阳市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小组,由市信用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金融办、市公安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人民银行咸阳中心支行、市银监分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合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二是定期发布信息。

按照《咸阳市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要求,每季度通过“信用咸阳”网站和政务公开大屏公开发布诚信红黑榜,上半年共发布诚信黑榜2期,红榜1期,涉及黑榜主体95个,红榜主体39个。

三是严格核实反馈。

印发了《咸阳市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内容对涉及我市3家涉金融领域失信关联黑名单和工商异常名录进行了核实,督促整改后形成专项治理结果反馈省信用办。

(三)存在问题

我市仍然存在大量涉金融领域工商异常名录企业,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下一步,我办将进一步加强同市金融办、市公安局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对已经被列入异常名录和重点关注名单的企业加强日常监管。

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消化粮食库存,改善农村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等情况

(一)中省要求

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陕西省印发了《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推进规划》,要求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以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信息服务便捷化为目标,建设农业数据资源中心和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加快发育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二)落实情况

一是建设视频共享平台。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整合了城管、公安、交通、环保、旅游、水利、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和社区的1172路视频监控图像,建立了智慧城市视频监控共享平台,专门用于政府部门间共享共用,各部门只需要书面进行访问申请,就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网络访问视频监控共享平台。

农业部门可以通过该平台远程监控农作物长势、预防旱涝及病虫害等,助力互联网+农业发展。

目前,已经在应急、综合执法、环保、气象、交警、政务服务等领域提供共享视频监控服务。

二是建设智慧气象平台。

市气象局、市信息办坚持“融入智慧城市、依托共享平台、发展气象应用”的建设理念,在陕西省率先建成了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咸阳智慧气象智能值班系统、基于咸阳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的智慧气象融合应用、基于位置信息的公共气象服务微信平台,多种途径向农民朋友提前预报旱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并运用大数据技术,与往年同期各项数据,以及医疗数据、电力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预测将会出现的各种疾病、用电高峰等情况,指导政府和群众科学开展农业生产生活。

三是建设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

建设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落实“六个精准”的脱贫攻坚要求,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造市县共用、横向多业务协同、纵向到户到人,覆盖全部行政村和全部农村人口的乡村振兴一体化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是智慧城市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在部门、单位的拓展应用还不广泛,还没有充分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现有的资源优势。

二是连续优质的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利用气象数据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成果转换还需加强。

三是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目前各部门持续共享的业务数据量较少,数据质量不高。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拓展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在农业农村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加大气象数据同其他涉农行业领域数据的比对分析,更好的服务农业农业发展,同时建立各部门政务数据交换共享机制,确保提供优质、持续的数据资源,为振兴乡村、发展互联网+农业奠定数据基础。

七、设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情况

(一)中省要求

2018年5月31日,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工信部信管函〔2018〕188号),安排部署了8项重点任务,其中,第5项任务是开展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行动,推动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模式。

(二)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市信息办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主要是成立了一个银行,即数据银行。

市信息办联合国内21家知名大数据企业,以咸阳高新区为龙头,建设了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其中,标准化机房2000平方米,共享标准化机房3000平方米,创业工位530个,成立了全国首家丝路数据银行,聚集碎片化的政府数据、企业数据、社会数据、个人数据,面向各级政府、各类企业提供安全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孵化等全方位服务,大力推动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已经存储数据1.23PB,贷出数据0.36PB,开发数据0.53PB,增殖数据0.11PB,聚集高端大数据人才337人,推出大数据产品32项,申请专利和著作版权35项,支持孵化小微创业企业79家,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15家。

6月22日,刘国中省长亲自为数据银行正式启动揭幕。

八、推进网格提速降费,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情况

(一)中省要求

去年在全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安排部署了《加快陕西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工作计划》,并就稳步推进“光网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光网城市质量提升工程”、“电信普遍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移动网络覆盖工程”、“IPv6部署推进工程”五大工程及十项重点任务作了分工和部署,会上,陕西省政府与各地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目标责任,分解了考核指标。

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行动方案,强化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积极提升城市公共场所、轨道交通设施等人流密集区域网络覆盖能力,深入推进老旧小区光纤改造,不断加大提速降费力度,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助推“三个经济”发展和追赶超越打下坚实基础。

(二)落实情况

按照全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要求,咸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全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和各运营商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俊锋亲自安排部署,要求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对标,加强衔接,简化流程,加快进度,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

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工信、财政等23个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咸阳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统筹推进任务落实。

全市13个县市区均已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县镇三级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目前,全市重点区域及公共场所5G网络覆盖率基本达到100%,新建物理站址515个,完成总任务的40%。

二是统筹编制规划。

充分结合我市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地下通信传输管道和电力电源等规划,印发了《咸阳市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明确了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各运营商工作重点、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制定了工作“路线图”和推进“时间表”,做到了挂图作战、挂单销号。

三是完善考评机制。

建立了“双周汇报、月度通报、季度排名、年度考核”工作制度,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

市政府信息办、市工信委、市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办公室等部门单位成立了联合督查组,全程跟踪检查,随时通报情况,确保任务落实。

(三)存在问题

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为“四个不到位”:

一是宣传不到位,由于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没有跟上,导致群众认识不到位,始终认为基站建设辐射很大,对身体有害,有排斥和抵触情绪。

二是配合不到位,小区物业、酒店等干扰、阻拦建设或收取高额进场费,有的甚至拒签合同,工作开展阻力很大。

三是保护不到位,有些居民以辐射为由破坏传输线路、机房及附属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