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376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docx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

高联辅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

-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练习题:

1、选择题:

“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哪些活动?

(教育活动无论是古代、现代还是将来,说到底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活动的形式有文化的传递、道德的教养、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智力及其他能力的发展等;从学校教育角度包括:

德育活动;智育;体育;美育;技能教育等)它和“教育研究”有什么不同?

(教育活动是一种工作实践状态,其过程有好有坏,有对有错,但教育研究是一种理性化的教育认识或实践方式,是为教育活动更好地展开而服务的)教育家与教育学家的不同?

(各自的历史使命不一样,特别是专业高度分工的今天)。

2、辨析题:

“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以及“教育学研究”有何异同?

(教学方法是具体的以实践效果为参照的方法,举例:

“体罚学生”为什么屡禁不止?

而教学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教学科学或理论为参照的方法,教育研究方法不仅研究教学还要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其他问题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形而上学”的教育哲学问题。

教育学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种学科称谓,如经济学研究是经济研究的总称一样。

3、简答题:

“教育研究”是“纯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式)研究”或“纯思辨研究”吗?

它有哪些基本分类?

有没有自己的研究特性?

(教育研究既不是纯科学研究,也不是纯人文的研究,而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它的研究“个性”突出表现为:

研究的复杂性;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人文性)。

4、论述题:

分析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推测今后我国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

(第一,群众性(而缺乏专业性)。

第二,行政参与并领导教育研究(官本位思想)。

第三,研究方法上倾向理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中的急功近利)。

第四,没有教育研究的质量控制体系。

(科学的评价机制与有效的转化机制)。

我国教育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思辨分析,忽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不重视做典型实验;而在思辨分析中,又往往把教育研究套入某种既定的公式,或者以一定结论为前提,通过推论得出结论;或者从某种固有的经典模式理论出发,到实际中找例证。

其结果,由于未深入地研究教育实践,缺乏对教育活动规律的深刻揭示而使教育理论显得十分贫乏。

第二,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建国以来,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有不少经验教训,其中一个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坚持以辩证唯物法对指导,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在纠正某一片面时又出现另一种片面。

第三,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

由于不善于把实践问题提炼成科学研究问题,进而转化为理论课题,导致我国很多研究成果停留在一般经验总结和感性认识层面。

第四,对外国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批判不够。

(大气;洋气;雅气;土气等,关键要有“底气”)。

趋势:

第一,由强调实证研究向综合性研究方面发展;第二,教育研究范围扩大,向着现实化和结构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研究的相关学科拓宽更新,反思意识加强。

5、论述题:

什么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以及为什么要在实际教育研究的过程中,综合地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反映客观事物的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在现在教育发展水平上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量化,将来也仍如此。

原因在于,教育科学规律不能单靠具体精确的数量关系来表达,教育现象没有明确的外延,常见到“亦此亦彼”的模糊现象。

特别在研究教育现象时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背景中,这不是单纯描述性的量化研究可独立完成的。

而对人的精神现象的测量,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机性。

因此我们不能片面追求量化分析,需要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教育行动研究。

6、简答题:

在使用各类教育研究方法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原则?

(客观原则;创新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伦理原则。

主要是前一问。

7、分析题:

假如你想对某一教育现象(如中小学“教育乱收费”问题研究;王小刚“逃学”现象)进行研究,请设计一个研究程序。

(教育研究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四项任务:

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形成研究计划。

第一个最好使用调查研究,访谈对象涉及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人员等;自变量是教育经费不足,因变量教育失范行为;研究条件的创造等。

而第二个要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如质性研究方法。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练习题:

1、分析论述题:

作为一个研究生,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个好的教育课题?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把握好三个重要来源:

社会热点、学科创新点以及个人兴趣点;知识理论储备不够、学习方法的不灵活;实践经验的缺乏以及创新意识不足等)。

2、简答或辨析题:

判断一个研究生或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研究课题的好坏有哪些标准?

仅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或实践研究价值就行了吗?

(判定标准一是,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二是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三是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四是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不行,研究要兼顾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研究价值。

3、分析论述题:

如果让你来进行一个课题研究的设计,你将如何设计?

课题研究的设计重点在什么?

(设计涉及:

首先是选择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的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其次,是确定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哪一种或哪几种研究方法对实现研究目的最有效,就选择哪一种或几种。

三是,制定研究计划。

在进行研究设计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

其基本内容包括:

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订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

其中,第一与第二点是关键点)。

4、简答或辨析题:

课题选定以后,研究计划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有人认为研究计划在执行中不可以作任何更改,对吗?

(其基本内容包括:

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订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

错,计划只是一种大体的规划,根据研究的开展可以作适当调整。

5、简答:

如果你是一个课题评议组专家成员,谈谈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时,应该涉及哪些内容?

(课题论证的内容:

一是,课题选题的价值;二是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三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四是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五是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

练习题:

1、简答题:

什么是教育文献?

研究生在跟随导师从事教育研究时为什么要检索教育文献?

(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教育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该教育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一,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第二,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第三,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2、单选题或辨析题:

教育文献分为哪三类等级?

其中,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特点的是哪类文献?

鉴于多种原因,有人在从事教育研究时走“捷径”,不注意对文献资料的鉴别,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教育文献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其中,具有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特点的文献是三次文献。

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应对所搜集资料的真伪进行辨别。

通过内部评论和外部评论比较鉴别,去伪存真,以提高搜集检索文献的质量。

3、简答题:

教育文献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检索教育文献有哪些方法?

如果导师让你做一个教育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你将如何进行?

(教育文献重要分布在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文献检索方法有:

顺查;逆查;引文查找法与综合查找法。

第一,通过内部评论和外部评论比较鉴别,去伪存真,以提高搜集检索文献的质量。

第二,不仅要广泛检索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不仅要搜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搜集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材料;不仅要检索中文资料,而且要检索外文资料,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

第三,对文献进行创造性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加工过程,通过思维加工,形成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综述报告。

4、简答题:

检索教育文献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其中,对一个研究生来说,请说出对你来说最难的是哪个阶段?

(从众多的文献中准确迅速查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文献,不仅是一个资料查找搜集过程,也是一个分析、研究过程。

检索文献一般由三个主要步骤组成:

第一,分析和准备阶段。

第二,搜索阶段。

第三,加工阶段。

最难的往往是第三阶段。

要有自己的分析与见解。

5、分析论述题:

检索教育文献有哪些要求?

其中,对你来说,你认为自己进行教育文献检索最难达到的要求是什么?

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文献研究水平?

(检索文献的基本要求包括:

第一,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

通过内部评论和外部评论比较鉴别,去伪存真,以提高搜集检索文献的质量。

第二,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第三,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最难达到的是第二步,需要个人的磨练。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

练习题:

1、简答题:

什么是教育观察研究?

教育观察研究本身有哪些基本特点?

你认为教育观察研究更适用哪类教育问题?

(教育观察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研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

观察前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并确定观察的范围、形式和方法。

第二,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观察是在自然状态条件下,不改变对象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过程,直接观察某教育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对观察结果作明确、详细、周密的记录。

由于研究人员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从而能较客观真实地收集第一手材料。

第三,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更适合微观教育问题如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学生行为表现的问题等。

2、简答题:

在教育观察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你认为在教育观察中最难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目的性。

科学观察必须以明确的目的性为基点,做到观察的整个过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第二,客观性。

观察所得的事实是否真实、准确,亦即是否反映了被观察客体的本来面目,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因此,研究者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观察研究,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不应掺杂个人的主观倾向性。

第三,自觉性。

指观察时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观察的自觉性不仅表现在收集事实材料的可靠性上,而且也表现在对观察结果的科学解释上,表现为从事实材料中概括提炼形成的观察结论的可靠性。

最难做到的是第二与第三点)。

3、单选题或辨析题:

教育观察分为主要包括几种类型?

谈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一些教育观察类型?

(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教育观察大多数情形是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如随堂听课);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教育上的观察大多是直接观察。

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非参与观察研究既可在自然情境下进行,也可以在实验情境下进行。

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教育工作上大多是非结构式观察,而教育研究上大多是结构式观察。

常见的教育观察是自然情景中的观察;直接观察;非参与性观察以及非结构性观察。

4、分析论述题:

设计一个“发展性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教育观察程序。

(一般教育观察实施程序包括:

第一,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第二,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第三,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并收集和记录资料。

第四,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5、简答题;如何对教育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呢?

你做过教育观察的记录吗?

你认为自己更喜欢哪种记录方法?

(一般的记录方法包括:

1.描述记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2.取样记录包括时间取样、事件取样;3、行为核对表是将要观察的行为项目排列成清单式的表格,在这些行为项目旁边标明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然后通过现场观察,检查核对这些行为项目是否呈现,只要某种行为一旦出现,就立刻标记。

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举例:

“学生经验的课程”教学案例

编号:

2004030101

“吴王”和“夫差”

韦菊仙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卧薪尝胆》

二、背景

学完了《卧薪尝胆》一课,老师想了解学生对于这一课的掌握情况,在新课结束之前,教师设计了质疑的教学环节。

三、现象描述

师:

同学们,学完了《卧薪尝胆》一课,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

老师,勾践向吴王夫差求和,课文写了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建议。

为什么不写夫差怎么样?

师:

我没听懂你的问题,非常抱歉,能再说一遍吗?

生:

我不明白课文为什么只写吴王,不写夫差,是不是吴王和夫差一样骄傲?

师:

(恍然大悟,原来学生不明白吴王夫差是一个人)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同学不理解吗?

不理解的请举手。

(有六、七名同学举手,约占全班的四分之一)

四、分析

上面描述的这个“教学事件”,相对于一堂课来说,只是个小小涟漪,持续了大约只有一分钟;然而却让我大长见识:

在我看来根本不可能是个问题的“吴王”与“夫差”复指名词,居然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不理解!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三年级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还不丰富,思维能力也不是很高,对很多词汇倾向于从表面上理解,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但从我的教学设计来讲,一定也有问题。

后来我读到《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11期登载的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卧薪尝胆〉教学实录》,才恍然大悟。

我的这堂课上之所以造成学生出现疑问,是因为我在第一课时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时有很大的一个遗漏:

我没有预计到复指词语有可能是学生出现错误理解的潜在问题,因而也没有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解决这些潜在问题。

五、教学设计改进

如果我的教学这样来设计,可能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如,在上课过程中,我问学生一个问题:

“读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两个王?

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学生可能就会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弄明白了,文章主要讲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吴王,叫夫差,一个是越王,叫勾践。

这样也就不可能闹出上述老师无从预料的问题来了。

六、结语

对于“吴王夫差”这样的复指词语,很多老师可能不会想到学生不能理解。

我也是如此,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根本不明白他的意思,但是我还是让他重复了一遍,所以听到了真正来自于学生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来预测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常常高估了(有时是低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所以使得学困生不断积累新的学习困难。

我们做教师的老让学生换位思考老师教学的辛劳,思考父母培养孩子的殷切期望。

对差生我们常常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我们何尝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

孩子,你还需要我提供哪些帮助?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

练习题:

1、简答题:

什么是教育调查研究?

进行教育调查研究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你认为当前从事教育调查研究的困难是什么?

(教育调查研究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

实施调查研究,必须首先确定调查课题,然后根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任务,明确调查的目的;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5.实施调查。

运用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情况,占有材料;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结束或要整理调查材料,分析调查结果,并得出调查结论,同时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大环境的问题;资金的问题;方法指导的问题等。

2、简答或辨析题:

一份教育调查问卷通常包括哪些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调查问卷是越长就越好吗?

(通常包括三部分:

第一,指导语。

用来教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填答问卷的一组陈述。

包括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

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正式调查问题之前,作用是对填表的要求、方法、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卷中指导语一般是针对某些较特殊的问题所做出的特定指示。

第二,问题。

第三,结束语。

结束语置于问卷的最后,一般是简短地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真诚的感谢,也可以征询一下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本身有何看法和感受。

其中,最重要的是问题的设计)

3、分析论述题:

如何设计教育调查问卷中的问题?

你配合调查人员作过一般的调查问卷吗?

并谈谈自己做调查问卷的体验?

(问题设计关系到问卷的科学水平,是问卷编制中关键的一环。

设计问题时要注意:

问题的范围。

是用于小范围的典型调查还是大范围的统计调查,是了解人们思想态度方面的意向性问题,还是主要了解过程方面的事实材料;问题的内容。

是完全符合、基本符合,还是基本不符合该课题研究目的和假设的需要。

问题的数量。

是否适度,即通过控制时间以保持被调查者对应答问题的兴趣和认真态度。

一般以30—40分钟为宜。

问题的文字表达。

是否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

问题的顺序。

是否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

问题中隐藏的心理因素。

不具有暗示倾向性,避免诱导性用语或带有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用语,避免与社会规范有关或有情绪压力的问题,不涉及个人隐私程度较深而填答者不愿回答的问题。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4、单选题或简答题:

教育访谈调查研究包括哪些类型?

反思日常生活中你被调查访谈或访谈他人的个人体验?

(访谈因研究的目的、性质或对象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方式。

1.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2.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3.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结合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

5、分析论述题:

根据你所了解的教育访谈研究的知识,制订一份“关于某高校教师年终考核制度意见”的访谈计划。

(访谈的程序包括:

第一,选择访谈对象。

选择适当的访谈对象是访谈准备的重要内容,在无结构访谈时,究竟以哪些人为访谈对象,则与研究目的及社区特性密切相关。

其中,结构性访谈多采用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以保证结果能统计分析。

第二,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对无结构访谈,访谈前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理论假设,准备详细的访谈提纲和计划,将其具体化为一系列访谈问题,同时还要充分准备与调查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

第三,正式访谈。

正式进入访谈后,访谈者要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说明来访目的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请求他的支持与合作。

此外还要告诉被访者,他是如何被选出来的,。

有了利于调查的气氛后,就可详细说明要调查的内容,提出第一批问题,这是被访者的意识尚未转向问题题目,因此切忌提出一些大而复杂的问题。

访谈的过程是调查者提问的过程,因此要注意控制提问和访谈员的表情和动作。

例如过渡性的不露痕迹的题目转换、对含糊不清的问题进行正面或侧面的追问、合理的发问和插话;礼貌、谦虚、诚恳、耐心的表情,鼓励性的动作等。

█访谈对象之一:

宋某某(华东师范大学某系教师,女,1972年出生,博士)

1.问:

您对高校教师年度考核制度的总体看法如何?

答:

首先,我觉得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引入考评机制是必要的。

但从全国众多高校实施的总体效果和我校的具体情况看,此项考核或评价体系普遍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即重操作性、轻可行性。

2.问:

您认为此项考评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

主要有三点:

一是造成教师工作当中的“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即为了拉到课题和发表论文,不惜靠关系或投机取巧,小的影响是教师本人的学术水平难以真正提高,大的影响是华师大整体实力的衰落;二是造成不少教师(老、中、青兼有)“疲于应付”考评指标,此项制度的鼓励性不足,而逼迫性有余;三是“奖优惩劣”的操作即用扣掉后进的奖金去奖励优秀教师的做法不可取。

这严重恶化了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

被扣的教师对学校管理和学院领导怨言颇多,被奖者又觉得十分尴尬。

3.问:

您认为现有考评制度应如何改进?

答: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

我个人认为,对年轻教师的考核制度应多些“人文关怀”,即可以放宽考核年限(2年为宜),亦或可以对发表核心刊物论文和申请到的课题予以配套奖励费(这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师大等高校均有)。

我希望学校在考核的同时,重在“引导、鼓励”等方面下功夫。

█访谈对象之二:

杨某某(华东师范大学某系退休教师,教授,1927年生,教授)

  1.问:

您如何评价现行的高校教师年度考核制度?

  答:

我觉得这有利有弊。

根据我的体会看,利弊各占50%。

高校管理的制度创新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时期很有必要,但普遍背离了高校教育的社会责任,特别是不少高校的领导存在类似于政府官员追求“GDP”的现象,比较重视本校的论文数、科研经费数,这些量化指标上去了,好像学校地位就上去了,实则不然。

2.问:

您对此项制度的改进有那些建议?

  答:

最主要的是全校上下要有“扎扎实实、埋头努力”

的思想,千万要摒弃“浮躁”的心态。

华师大在20世纪80年代较强整体实力的体现就主要在于出了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成果和认认真真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的精神,树立高校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是每一个教师发自内心激情的拼搏和努力。

为此,尽管“压力也是动力”,但考核制度要加大“个性化”特点,即对不同职称、年龄段教师的优势和考虑年轻教师的实际困难,设计出差别化强的评价制度。

我主张它不在“考”,而在“引”。

否则,能力很强的教师会跳到复旦等鼓励力度更大的名校,年轻骨干不堪重负离开高校队伍。

总体上,那将会使学校人才队伍大大受损。

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

练习题:

1、简答题:

什么是教育实验研究?

与前面几种教育研究方法相比,教育实验研究有哪些基本特点?

并阐述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

(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研究的基本特点:

第一,因果关系的探讨。

第二,自变量的操作(进行实验处理)。

第三,合理控制无关变量。

通过采用某些实际操作手段和多种方法,人为地控制或创设某些条件以证明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只有控制外来的无关变量,保证各方面变量平衡平等,才能保证实验结果可靠。

教育实验从两条线索发展起来:

一条是受自然科学实验方法的影响,借鉴、模仿自然科学实验;另一条线索是教育实验从一般教育活动本身分化发展而来,并发展形成为当今教育实验的两种基本范型。

2、辨析题:

“试验”、“实践”概念与“实验”概念的区别?

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三种教育实验方法有何异同?

(三个概念不同:

试验带有试探的意思;实践带有探索的意思(摸着石头过河),而实验带有科学验证的意思。

按教育实验的方法分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自然科学方法,强调定量的研究,严格的条件控制以说明结论的客观性;自然实验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强调对象的整体性和定性研究。

按照实验研究的目的功能,分为确认性实验(或称为试探性)、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确认性实验主要在于通过实验收集事实材料,确认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研究假说内容的基本特征,并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探索性实验是以探索某种教育现象以及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规律为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及问题解决,尝试建构某种理论体系,具有强的创新性;验证性实验是以验证已取得的实验成果为目标,是对已取得的认识成果用再实践的经验来检验、修订和完善。

按照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以将教育实验分为单因素实验(也称单一变量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也称组合变量实验,同时操作自变量中的几个因素。

根据实验的控制程度和内外在效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