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2373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

《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docx

高考大纲解读历史讲义

2003年新课程高考历史复习方略(20130309郑州)

北京五中张道林

一、2012年高考概况

二、2013年《高考大纲》能力要求解读——高考试题注重考查历史学科深层次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的方法

1、阅读和获取信息

例一:

2012新课程全国卷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

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例二:

 

图5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

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三:

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

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⑦

▲小结——怎样划出关键句子、词和词组

3、描述和阐释信息的能力

▲描述和叙述的区别?

叙述——

描述——

▲历史阶段特征

▲何谓阐释?

“阐释”的目的?

例一.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

“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

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C.国王权力旁落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例二.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

表1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年份

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自民党议席

287

283

277

271

249

在野党议席

180

184

209

220

262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

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例三.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

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例四.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

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

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教材、

材料中的知识

课外知识——

(1)帝王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

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

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D.光武中兴

(2)计时方法

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即“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小时。

《祝福》结尾写道:

“我被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炸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哔哔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

”五更相当于现在的

A.1点到3点B.3点到5点C.5点到7点D.7点到9点

(3)婚制

例.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作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国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官职俗称

例.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

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B.枢密使C.三司使D.布政使

(5)文史知识

例:

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

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

 

▲补上时间的断裂带

中国古代史——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含义——

考查哪些方法——

▲分类的方法

•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史论结合的方法

齐国管仲说: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例: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例.“自从走出家门外出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已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变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的流动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新动向

要求:

只能选一项,各项得分可能为0、1、2、3分。

例.(2012年上海历史,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

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双重证据的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

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

“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

”“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

(9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对已有文献资料的作用。

(6分)

命题趋势:

三、注重中华文化常识和历史学科相结合的考查。

2011全国大纲卷

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2010课标卷

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全国卷一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A.金德B.木德C.水德D.土德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

2009年全国一卷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

2009年全国二卷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B.邑名C.爵号D.官名

(08海南)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

•复习建议

•对策——

(08宁夏)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

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

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

全国卷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2007年海南历史

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福建09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

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A.重阳B.中秋C.清明D.端午

3.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

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08广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9分)

〔材料〕

•[得名]……

•[集解]……(时珍曰)……或谓兔无雄,而中秋望月中顾兔以孕者,不经之说也。

……

•肉

•[气味]辛,平,无毒。

……(弘景曰)兔肉为羹,益人。

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藏器曰)兔……,子从口出,故妊妇忌之,非独为缺唇也。

……

•[主治]补中益气。

•[发明]……其性寒而解热……,故又能治消渴。

……虚寒者,宜戒之。

……

•[附方]……

•血

•[气味]……

•——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五十一卷,“兽部”

命题原则

四、如何恰当处理必修与选修、选考与选考之间的关系

1.(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

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

红灯停,绿灯行。

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

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

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

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

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

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10分)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9分)

2.(2012年海南卷历史,33)(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博学的商族后裔

孔子,坚信“周因于殷礼”,却因商代“文献不足征”,周代“郁郁乎文”、而“从周”。

历代儒者言必称三代,但面

对《史记》《尚书》中保存的不到五千字的商代历史记录,语焉不详。

从19世纪末开始,学者认识到一些药用“龙骨”上的刻划是商代文字遗存,称这些刻在龟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为“契文”、“殷契”、“卜辞”,从而引发了搜求与研究热潮。

王国维利用零散的甲片,考订商代先公先王,认定《史记》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准确,并大体揭示出殷商的制度变迁。

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成了定称。

随着1928年开始的殷墟遗址科学发掘,

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编辑出版了《甲骨文合集》。

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从甲骨文五千多个单字中释读出一千余个。

学者们发现,甲骨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的汉字造字六

法,在甲骨文中已体现得相当充分;诸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等句子表现的语法结构,与后世古文几无不同。

“甲骨学”已聚集起众多学者,对甲骨文丰富内容的研究,使我们对于殷商的了解远比孔子更为清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现甲骨文

的意义。

(8分)

(2)根据材料,指出“甲骨学”的内涵。

(4分)

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拓宽命题思路,淡化教材知识点.注重多角度考查历史学科能力。

1.(36分)人类社会在流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

•主题1人才流动

据统计,从秦武王(秦孝公之孙)到秦王嬴政,秦国先后任命21人为丞相。

其中来自秦国的1人,来自楚国的7人,来自魏国的3人,来自齐国、赵国、燕国的各1人,另有7人不明国籍。

(1)根据材料,概括秦国丞相构成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和条件。

(6分)

•主题2城乡流动

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

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没有书面许可的情况下离开其住地,否则将被逮捕和遣送。

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规定的教区内迁移。

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对在某一教区居住5年以上者遣返原籍。

至此,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的政策名存实亡。

(2)结合所学,指出导致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的事件;(2分)并分析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逐步放宽对人口流动限制的原因及影响。

(6分)

•主题3思想流动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该学说很快流传到世界各地,衍生出社会达尔文主义。

英国人斯宾塞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他认为竞争能够创造出最优秀的社会和最优秀的人,穷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环境的人,最好任其死掉。

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

美国学者认为,达尔文的新方法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合适”的白种人自然地凌驾于其他“退化”了的有色人种之上的现象。

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人类同样适用“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

1912年,中国工业建设会认为“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1916年,陈独秀认为:

“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进化论。

(12分)

注: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

•主题4资金流动

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

(8分)

六、关注高考命题新动向——开放式综合论述新题型

2011新课程卷第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2新课程全国卷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

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14.(2012年上海历史,40)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

制制度。

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

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

可实际情况

并非如此。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

……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

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

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

……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

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

启者,也不做先知。

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

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

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问题:

(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

什么时代为依据?

说明判断的理由。

(4分)

(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6分)

(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

的解读?

(15分)

【答案】

(1)答案l:

基于有效的证据进行准确推断

·明清时期。

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1.5亿的。

其他答案:

错误的推断,或结论与证据不一致,或只有结论没有理由。

(2)答案l:

能全面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中国的君主和政府很开明,有完备的官僚选拔体制;中国有完善的法律,法律是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之上的;中国尊崇孔子学说,没有宗教迷狂。

答案2: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充分

其他答案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

答案l:

能够将伏尔泰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投射于他者的结果。

答案2:

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法国现实问题的思考

答案3:

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的描绘有夸大和误解的成分

答案4:

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伏尔泰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反对教会权威。

评分项二:

史实

答案1:

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读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

立联系。

答案2:

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答案3:

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答案4:

没有使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三:

论述

答案l:

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答案2: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答案3: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答案4:

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

组织

答案1:

叙述成结构

答案2:

叙述连贯通顺

答案3:

仅能罗列史实

注:

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