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253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9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难点:

 

1.根据诗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

2.有感情朗读。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第一学  时

★脑筋转一转:

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诗人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预习导学

1.我读了遍课文,就达到了正确、流利的标准。

2.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词典,我能为本课的生字至少找两个词伙伴。

3.列出本课我认为易读错、写错、混淆的字:

4.预习成果反馈

(1)我的收获:

(组内每人做四个表情脸评价牌,博文中粘不进来,害羞地说原因不明)

朗读 

优秀票良好票合格票加油票

(2)“生字找伙伴”全对()需改错()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问。

(4)给加点字注音并借助注释解释字的意思。

想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                      

5.我仍存在的疑问:

 

资料袋: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合作探究

一、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组内讨论解决。

二、美景浮现:

“读了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用这样的句式快与组内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想象与感悟吧。

★ 老师想象品味的、喜欢的诗句如下: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三、熟读成诵

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这三首诗词背下来吧。

小组测评定级:

  优秀票良好票合格票加油票

四、认真地想一想,有感情地读一读。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必表一份情。

你分别从这三首诗中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什么样的情感?

(组内探究后,集体交流)

五、课外拓展——诗词秀。

(课后准备)

凝聚小组的集体智慧,可以把诗歌改编成写景文或以歌曲、舞蹈的形式进行重新演绎。

第二学 时

★   展示台

一、浮想联翩妙语连珠

各小组推举一名同学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到的情景。

(可以是整首诗,也可以是诗句)

本组成果记录:

优秀票良好票合格票加油票

二、古诗诵读擂台赛

规则:

各小组通过品评推选两名同学参加,不能重复上场。

本组成果记录:

优秀票良好票合格票加油票

优秀票良好票合格票加油票

★  拓展阅读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了三首《忆江南》的词,我们学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读读另外两首词,想想词句的意思,在比较这三首词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忆江南

(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感悟理解助学提示:

第一首泛忆江南,写春景。

明媚春光里,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用烘染、映衬的手法,贴切的比喻,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夺目的江南春景。

第二首紧承“能不忆江南”,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开头,镜头移向杭州。

浙潮、月桂是杭州风景中最有代表性的东西。

寺里秋月伴随着桂花香,钱塘江潮波澜壮阔。

第三首忆吴宫,开始追忆苏州往事。

品酒赏舞何等自在啊。

这三首词,从今时忆往昔,神驰江南。

以无限深情,追忆难忘的江南往事。

每首自具首尾,但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导学后记与反思:

2.《桂林山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的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同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前助学提示

        怎样读《桂林山水》里的“啊”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语气词“啊”多次出现,而每一处的读音又不尽相同。

有些老师和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啊”一律读成“ā”,这是不正确的。

那么,怎样确定“啊”在句子中的读音呢?

这要从“啊”的音变说起。

  “啊”是一个表达语气和感情的基本声音。

当它单独使用时,发它的本音,读作“ā”。

如果它用在句子的末尾时,它的读音会受它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具体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前面音节末尾是a、o、e、i、ü时,“啊”读作“ya”,有时也写“呀”。

例如:

“真绿啊!

”“真奇啊!

”“真多啊!

2、前面音节末尾是u或ao、iao时,“啊”读作“ua”,有时写成“哇”。

    例如:

“真秀啊!

”“手真巧啊!

”“他是个多面手啊!

3、前面音节末尾是n时,“啊”读作“na”,有时直接写成“哪”。

例如:

“真险啊!

”“要小心啊!

”“怎么办啊?

4、前面音节末尾是ng时,“啊”读作“nga”。

例如:

“真静啊!

”“真清啊!

”“一起唱啊!

5、前面音节是zhi、chi、shi、ri或zi、ci、si时,“啊”读作“ra”或“za”。

例如:

“快吃啊!

”“这东西真次啊!

第一学时

★ 预习导学:

1.我读了     遍课文,就达到了正确、流利的标准。

2.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词典,我能为本课的生字至少找两个词伙伴。

                                               

                                               

3.列出本课我认为易读错、写错、混淆的字:

                                               

                                               

4.借助工具书、图片,结合上下文,我要理解“兀立、嶙峋、连绵不断……”等词的意思。

5.预习成果反馈。

(1)我的收获:

朗读  优秀     票  良好      票   合格     票   加油       票

(2)“生字找伙伴”  全对(   )   需改错(    )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问。

 6.我仍存在的疑问:

                                               

                                              

★ 初读,整体感悟。

1.开头引用名句“                                 ”,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xiáěr)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让人很自然地产生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欲望。

一个“      ” 字高度概括桂林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这句话是全文的                      ,下文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          和           两方面作具体介绍。

 ★   资料袋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个具有2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桂林的旅游风景区范围较广,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绵延100公里之间,大体以桂林为中心,包括漓江两岸、兴安、阳朔一带。

由于桂林地区的岩溶地形(即石灰岩地形)发育,在长期的风化侵蚀和雨水溶蚀作用下,地面形态发生奇妙变化,慢慢形成了奇山、秀水、美石、异洞等形态,构成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风貌,“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正是典型的岩溶地形独特景观的写照。

第二学时

★反复研读,合作探究。

1. 组内合作通读课文两遍,形式不限。

完成情况自评:

优秀 (  )良好(   )合格(   )加油(     )        

2.研读第二自然段,组内讨论:

(1)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

(2)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

(3)提出自己的疑问,组内讨论。

3.用同样的方法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

★句段推敲(个人认真完成后,再小组探究,然后集体交流)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样的水”指漓江       、        、      的水。

其中,            、             两个词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这是“画卷”的主体。

再加上               、                、            的点缀,使人觉得像是走进了                      的画卷。

与“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的句子是                                                     ★熟读成诵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列出写作提纲,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美文诵读擂台赛

1.各小组商讨诵读形式和推举参赛同学。

2.各小组诵读展示。

 

3、《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

1.在本文学习中,同学们要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2.了解从外洞进内洞的经过。

课前助学提示: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

字圣陶。

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双龙洞属岩溶景观,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标志景观,根据史料记载,西汉元帝年间(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刘仲卿大将遭诬贬后,隐居于金华山中,唐代的柳宗元为之撰写了《刘仲卿隐金华洞》(双龙洞古代亦称金华洞),从那时算起,双龙洞的历史已长达2000多年。

◆预习导学:

1.我要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助学提示”。

2.我读了()遍课文,已达到正确、流利的标准。

3.我要参见学习目标1画出本课的新词,读一读,并根据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4.本课中我认为易读错、写错、易混淆的字:

(例)“簇、臀、擦”这几个字笔画较多,要识记字形。

5.借助字典、词典,我能为生字找伙伴。

(至少完成组内所分学习任务)

6.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家长检查评价:

第一学时

一、教师导学:

欣赏视频,了解认识“溶洞、石钟乳、石笋”。

二、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1.组内交流补充完成生字预习,读一读生词,声音洪亮,读正确。

(教师抽查小组自读生词情况)

2.朗读情况检测评价。

(1)组内评价

(教师抽查课文朗读情况)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悟。

1.默读全文,完成填空,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作者按()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接着写双龙洞()和来到();再写怎样通过()来到内洞;最后写()。

2.集体交流,并对照游览路线找到相应的段落。

(在书上作批注)

四、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游览路线图。

1.组内讨论后集体交流。

金华→()→入山→()→外洞→()→内洞→出洞

五、小组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1.自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

作者见到些什么?

哪句话能概括沿途景物的特点?

边读边做批注。

(小组探究后集体交流)

导学提示:

重点感悟的句子,注意体会带点的部分。

A.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B.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2.我要想象着沿途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自然段并试着背诵下来。

3.集体交流,诵读展示。

第二学时

一、教师导学:

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熟读课文3—7自然段。

(组长组织)

2.默读课文(3—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请同学们运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概括下列景点的特点。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A.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B.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二、争当优秀小导游。

(小组练习,选代表参加集体展示)

提示:

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以导游词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三、质疑:

提出自己在学习中仍未解决的疑问,集体交流。

四、拓展阅读空间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节选)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

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

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水。

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青海湖的蓝,蓝得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

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抬眼望去,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

我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

1.短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画中有哪些色彩?

(在文中用笔画下来)

2.读画线的句子,作者把青海和、、、

、、比较,突出了青海湖的。

 

 

4、《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借助字典,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从文题看,这是一篇的文章,突出了在季的景物之美。

2、作者用的方法,重点从天山的、、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二、预习检查:

1、我为生字选读音,用“”画出。

皑(kǎiái)涧(jiānjiàn)

俯(fǔfù)蹄(dìtí)

2、语境注音。

①我们骑马来到饮()马溪边,忙跳下马,掬起来一品,比饮()料还清纯。

②售货员重()新称了糖果的重()量。

3、大声朗读下面的词语,并记住这些词语。

   山涧 五彩斑斓 俯视 幽静萦绕 矫健 白皑皑 绵延

4、比比来组词

斑()漫()延()

班()慢()廷()

三、课堂研讨:

 了解与积累:

 

1、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2、了解作者: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3、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阅读指引: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a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b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

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5、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板书设计

七月的天山

*走进天山:

雪峰溪流

游览的顺序——*再往前走:

森林     ——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祖国壮丽河山

*再往前走:

野花

 

5、《中彩那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学习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学习准备:

1、学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活的现状。

2、收集有关赞美诚实、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谚语。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

二、指导阅读,初步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掌握生字情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生质疑

在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没有读懂,先小组讨论,然后把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四、整体感知

1、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过课文之后,对哪句话印象最深?

并说出为什么。

3、课文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五、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学习三、四、五小节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我们一起到父亲的中彩现场看一看。

请你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这幅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平日里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书上有没有这样的句子?

找出来,读一读,并联系前两个小节,试着提出问题。

中了大奖,心情当然应该很高兴,他为什么神情如此严肃?

家里很穷,终于有了一辆汽车,更应该高兴啊!

说说你的理解:

(因为家里生活困难,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他买的两张彩票里有一张中彩,恰恰是一辆奔驰牌汽车,而那张中彩的彩票又是父亲帮库伯先生捎的那一张,并作了记号。

而库伯先生早已把此事忘记了。

如今中彩了,父亲拥有这辆车,不但能实现自己往日的夙愿,而且能使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但是这样一来,后半生将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六、总结

七、反馈

比一比,填一填

梢()驶()财()技()

捎()使()材()拔()

读一读,选一选

◆这位好心人的馈(guìkuì)赠令灾区人民感动万分。

◆贫困山区的人民生活十分拮据(jūjù)。

◆我梦寐(mèiwèi)以求的是2008年和父母一起去北京看奥运会.

想一想,写一写

我能把下面的词组补充完整

技术(精湛)工作()色彩()

体会()神情()山路()

选一选,填一填

喜悦兴奋

◆由于是第一次坐飞机,八岁的表弟()得坐立不妥。

◆因为会有动手创造的(),所以我酷爱上科学课。

读一读,写一写

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星期五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是我最________________的时刻。

◆________那天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是全中国人最________________的时刻。

积少成多

我发现这些词句的第三个字都是“不”,这样的词语我还能说出几个。

照样子,填一填,记一记

一言不()犹豫不()一尘不()

一丝不()迷惑不()举棋不()

一文不()从容不()锲而不()

轻松一刻

说“实”

规规矩矩不惹事叫老实;

质朴厚道不浮夸叫朴实;

言行思想都一致叫诚实;

忠诚可靠尽心力叫忠实;

为人忠厚心眼好叫厚实;

工作学问很实在叫扎实;

切合实际不虚假叫真实;

不符实际有虚假叫失实

6、《万年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检测练习:

1、小小书法家:

把难写的生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2、词语积累:

朗读本课词语,读准字音。

走街串巷 损伤 晾晒 耽误 师傅 邀请 掺假 闺女

二、自学课文,完成练习: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口述)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口述)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分别指什么?

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小组合作研讨。

第二学时

一、汇报交流:

班内汇报交流。

二、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

“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板书:

糖葫芦――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

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