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126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碳酸钙***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

XXX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

1.1.3建设性质与地点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X*产业集聚区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1.2.1研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776-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120号,1993年8月)。

1.2.2研究内容及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对企业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量进行预测;

2、对产品方案、生产工艺进行论述,通过研究确定项目拟建规模,拟定合理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3、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

4、对项目总图运输、生产工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定;

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1.3编制原则

1、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通过设计方案的论证来提高设计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资额;

3、设备布置力求紧凑合理,物流短捷,功能分区明确,道路顺畅,线条清晰;

4、遵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三同时”的原则;注重生产安全及事故防范处理,做到符合消防、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

5、本报告力求做到符合实际,数据可靠,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分析,反映项目尚待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4项目概况

1.4.1项目单位概况

 XXX有限公司位于*X*,注册资金1050万元,现有员工76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46人,占全体员工总数的61%,其中,聘有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5人,公司研发中心配置13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常年全职从事技术开发工作,营销部、财务部经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生产一线工人上岗前全部进行技术培训。

1.4.2建设规模、内容与产品方案

一期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征用土地12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7000平方米,库房2000平方米,办公楼及碳酸钙研发中心九层楼5000平方米

1.4.3厂址概述

本项目位于*X*产业集聚区,为工业用地。

1.4.4基础设施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本项目水源由县自来水公司供给,用电由*X*产业集聚区供电所供给,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的需求。

1.4.5环境保护

本项目设有环保设施,可以控制污染物,使其达标排放。

1.4.6项目定员和来源

本项目的劳动定员为160人,拟全部面向社会招聘。

1.4.7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整个工程建设周期为15个月(2014年3月-2015年8月),预计2015年9月全部竣工并投产。

1.4.8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资金来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企业自筹资金25000万元,二是计划银行贷款5000万元。

1.4.9效益分析

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50万元,实现利税11028万元、上缴所得税2680万元,项目投资利税率36.76%,投资利润率27.8%。

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4.7年(含建设期),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1年。

1.5结论

该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X*资源优势,发挥XXX有限公司现有的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大大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拉长了产业链条,使工业产品生产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拉动第三产业的壮大,解决大量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该项目符合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项目技术成熟,产品适销对路,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投资回收率高,周期短,风险小,对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劳动就业,实现财政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着科技为先和以人为本的宗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进程,为纳米应用行业开创更为广阔的美好前景,为本地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向深加工转型作出贡献。

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进入21世纪后,碳酸钙行业在国外技术和资本的影响下,正逐步和国际接轨,企业规模大型化、产品系列化、品质高档化和应用专业化已成为近期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重质碳酸钙产品在工业中的应用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

2.2建设的必要性

(1)该项目符合*X*“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X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X*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的重要产业加以培育,发展科技型的精细化工,是*X*推进工业化的战略举措之一。

(2)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是市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一是靠产品质量,并不断创新,二是成本要低,三要形成规模效应。

(3)技术上的先进性、可行性

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成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现聘有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5人,公司研发中心配置13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

因此,项目在技术上完全可行的。

综上所述,XXX有限公司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状况及其优势,提出上马重质碳酸钙升级产品,符合*X*“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也符合该公司的具体情况。

新项目的上马不仅有利于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拉长*X*碳酸钙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双赢。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一)地质地貌

(二)水文地质情况

(三)当地气象条件

(四)资源条件

(五)旅游条件

3.2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4.6亿元、33.7亿元、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16.3%、13%。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5亿元,同比增长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3亿元,同比增长18.6%。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4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9亿元,增长62.9%。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5亿元,同比增长19.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亿元,同比增长16.9%。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1.1:

48.6:

30.3,

 3.3基础设施条件

十一五期间,*X累计投入城建资金11.07亿元,

1、给、排水

2、供电

3、通讯

4、交通

第四章原材料供应及市场分析

4.1原材料供应

*X*地处秦岭地区,伏牛山段,县境内地层发育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变形强烈,构成了有利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燃料矿产、地热矿泉水矿产四大类种、处,遍布全县个乡镇,其中大型矿床处,其余均为矿(化)点。

境内已发现非金属矿产33种,其中以大理石、方解石、水泥灰岩、透闪石、花岗岩、萤石等矿产分布广、储量大、质量好。

4.2市场分析

(一)食品级重质碳酸钙

 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对食品级碳酸钙的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大量生产各种规格的产品以满足市场。

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超细化、表面改性来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开拓产品新的应用,成为食品级碳酸钙的发展方向。

高档的食品级碳酸钙产品为碳酸钙更为广泛地应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并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应用价值。

开发与生产高档食品级碳酸钙产品不仅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同时可以替代国外同类进口产品,节约大量外汇,降低成本,并可实现国内低档碳酸钙产品更新换代,促进我国碳酸钙工业以及食品加工、制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中国形成一个国际化规模的食品级碳酸钙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技术、产品成本与性能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出口创汇,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发展趋势及需求状况

1、发展趋势

国外食品级碳酸钙及下游产品生产发展较快,产品产量大,规格品种多。

      

众所周知,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和面粉消耗大国,全国有5亿多农民依靠种小麦生活、生存。

根据权威资料考证:

焙烤工业制品包括面包、饼干、糕点等面粉用量约占6.8%;方便面面粉用量约占4.5%;挂面面粉用量约占4.0%;速冻食品面粉用量约占4.0%;餐饮业面粉用量约占1.2%;而馒头、包子、水饺等主食食品面粉用量约占70%。

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正常人体内含有1000---1200克的钙。

其中99.3%集中于骨、齿组织,只有0.1%的钙存在于细胞外液,全身软组织含钙量总共占0.6%~0.9%(大部分被隔绝在细胞内的钙储存小囊内)。

在骨骼和牙齿中的钙以矿物质形式存在,而在软组织和体液中的钙则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这部分钙统称为混溶钙池,机体内的钙,一半构成骨骼和牙齿一半则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同时,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导致钙吸收不足。

1959、1982和1992年三次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表表明,我国人民生活方式、食物结构导致普遍缺钙,人均摄入量不足500毫克/天,不少省份低于400毫克/天,学龄前儿童及老年人缺钙严重。

平均摄入量仅为应摄入量的31%一69%,孕妇则100%缺钙。

2、需求状况

食品级碳酸钙作为补钙和各类营养强化剂的优质钙源,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补钙营养保健食品和医药行业,是奶制品、肉制品和面制品、乳制品等行业的优质营养强化添加剂。

牙膏级微细轻质碳酸钙是牙膏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添加本品的牙膏具有口感好、香味纯、磨损少、保健性能强等特点。

随着上述行业高速发展,食品级碳酸钙产品向着粒径超细化,晶型多样化及表面改性方向发展,使其既具有填充作用又具有补强性。

3、技术优势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人民在长期缺钙的状态下生活,身体健康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无论是身高、体重等发育水平,还是体力耐力等强壮程度,都有较大差距,除遗传因素外,这种情况的发生与钙质摄入不足有直接关系,只有摄入足够的钙质,才能保证生存,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才能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去工作、学习和生活。

因此,食品级重质碳酸钙产品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下游高端产品双效泡打粉和D3高钙片,更是适应全国人民的消费观的变化,是日常生活中补充钙源的有效产品,这对提高我国人民身体素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现有食品级碳酸钙及下游产品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需要不断的扩大市场规模和容量,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一期建设年产20万吨食品级重质碳酸钙项目,征用土地12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7000平方米,库房2000平方米,办公楼及碳酸钙研发中心九层楼5000平方米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5.2.1总图布置原则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等规定,本项目规划布局设计时,重点坚持如下原则: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法规。

在满足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用地为原则,同时为生产及货物运输创造良好的条件。

(2)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厂区环境条件综合进行总平面布置,力求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合理,工程管理便捷,并为方便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5.2.2厂区总平面布置

根据本项目行业特点和厂区各建(构)筑物的功能要求,结合厂区地形、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地布置本工程建(构)筑物,使厂区总图布置符合物流有序、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的要求,同时又满足合理紧凑、节省用地的原则,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5.2.3竖向布置

厂区竖向设计地坪标高根据场地自然场面标高及厂外城市道路标高确定在35mm,全厂在同一个平面上。

同时考虑厂区排水的顺畅,并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

5.3运输

工厂运输设计应符合企业总体规划要求,并根据生产要求,运输现状,统筹安排,合理组织人流、货流,确保工厂原材料运进和成品运出,使运输路线短捷,经济合理,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使厂内外运输、装卸和储存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运输体系。

5.4建设标准

5.4.1建筑设计标准

项目生产车间、仓库等建筑物设计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在满足工艺、电气及给排水等专业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布置、综合考虑,尽量做到美观与环境相协调。

建筑设计遵循:

⑴《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⑷《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6-87);

⑸《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4.2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二)机械设备及安装工程

1、生产设备

2、办公设备

3、检测检验和其他配套设备

4、消防设施设备及安装

5、运输车辆、工具及吊装设备

5.5公用工程

5.5.1给排水工程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建筑给排水防火规范》(GB16-87)

2、水源与水量

本项目用水采用县自来水公司供给,生活用水量为15t/a。

3、排水

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15t/a。

5.5.2供电工程

1、电源

本项目用电接*X电网。

自备变压器一台。

2、用电负荷

本项目用电量为14万kWh/a。

3、弱电

本工程弱电设计内容包括:

电话通讯、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5.6项目产品方案

5.7工艺技术方案

5.8设备方案

5.8.1设备选型原则

1、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的生产或使用的要求;

2、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生产能力应相互配套;

3、设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能够保证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

4、在保证设备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实用;

5、所选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专门机构发布的有关技术标准。

5.8.2设备来源

本项目所需设备全为新购置,主要购置设备包括碳酸钙设备配套设备。

5.8.3主要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影响

6.1.1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⑴周围水体质量标准选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⑵环境噪音标准选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⑴污水排放执行《河南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一般保护标准。

⑵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⑶环境噪音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⑷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6.1.2环境现状

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本项目周边区域无较大的污染源,周边环境状况良好,适合项目的建设。

本项目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注重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环境保护必须依照《环境保护法》,从制度上、监测上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工作。

本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相关的产业、经济、技术、资源配置等政策,使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法律化。

2、环境空气质量

项目区域内主要大气质量除可吸入颗粒物外,其他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3、地表水、地下水

该区域地表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

该区域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4、声环境

根据2009年《南阳市环境质量简报》中拟建地址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该区域声环境噪声等效声级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6.2.1废水

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为冲洗污水等。

污水产生量15t/a。

水质简单,经有效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6.2.2噪声

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生产设备运转产生的噪音。

针对所有较大的噪声源采取隔声、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

采取绿化措施,在厂界周围种植高大速生乔木,厂界设置围墙,减轻噪声影响,保证厂界噪声达标。

6.2.3粉尘

1、CO2净化除尘,采用旋风及水沫除尘,水经多级沉降后循环使用。

2、碳酸钙筛分、包装、装车的少量粉尘,设计在室内采用除尘器后不污染环境。

6.2.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废主要为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

工业固体废料,可以重复利用。

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6.2.5废气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气,项目区废气主要为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和汽车尾气。

尾气主要成分为CO、HC等气体,在车辆保养良好和使用高品质燃料情况下,污染物排放量较少。

6.3评价与结记

本工程废气经过除尘、洗涤处理后,排放气成份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能作到达标排放,因此它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废水经厂内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至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后统一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损害性影响。

本工程废渣排放量较大,废渣中含有的成份主要是灰粉、石块等,可再用于砖厂、水泥厂等。

因此,只要为它们找到接收单位妥善利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第七章节约能源

7.1.编制目的和依据

7.1.1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证城市建设与发展相协调;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建筑物的型式、结构、采光照明、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的选型,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节能措施。

7.1.2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经委、建设部计交能(1997)2542号文《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通知;

(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0年10月1日;

(3)国家发改委: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77号令,2007年10月28日修订);

(5)《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6月27日;

(6)《河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34号,2007年8月)。

7.2.能耗状况

7.2.1能源消耗情况

(1)电

项目用电主要为工厂用电、生活用电。

(2)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日常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

7.2.2能源供应情况及消耗

(1)电

项目建成后由*X*电力部门提供,能满足项目用电的要求。

(2)水。

本项目日用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源供给。

(3)能源消耗

根据同类项目能源消耗情况,水量消耗3000m3/年计算(其中:

生产用水2600吨、生活用水300吨、不可预见用水量100吨),电力消耗14万度计算;水的折标煤系数为0.857tce/万m3,电的折标煤系数为1.229tce/万kWh;每年营运时间按照300天计算。

7.3.节能措施

7.3.1建筑节能措施

(1)项目建筑造型在追求美观适用的前提下规整,减少了外墙传热面积。

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符合节能规范要求。

(2)项目建筑严格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等标准中规定的能耗指标进行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及采光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3)积极采用节能型门窗和门窗密封条,严格窗框与窗扇、窗框与墙体间的密封,以便加强建筑钢门窗的保温气密性性能,重点使用塑料门窗、铝塑门窗和中空玻璃、低辐射率玻璃。

采用低导热率的间隔条,使用断桥、复合、加设空腔等技术,降低窗框的传热。

7.3.2机电设备节能措施

(1)机电设备的负荷率须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规范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

(2)空调系统设自动控制系统,可准确调节室温,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7.3.3照明系统节能措施

(1)按照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各功能区的实际需要配置照明;既保证照明需要又达到节能目的。

(2)合理选择建筑物照明的照度、灯具、控制方式并充分利用自然光,大量选用节能型灯具,降低照明电耗,提高照明质量。

(3)在照明控制方面,建筑物有天然采光的楼梯间、过道的照明,除应急照明外,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在白天自然光较强,可以方便地用手动或自动方式关闭一部分或大部分照明,有利于节电;分组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对采光不足的场所照明灯具进行分别开关。

(4)灯具采用节能型T5型,采用电子镇流器,灯具效率为91.8%,功率因数补偿至0.9。

所有走道内均采用声光控制型灯头,灯具采用单独控制。

7.3.4能源管理措施

(1)建设单位对重点用能部门和部位加强管理,对用能岗位的操作人员进行节能教育和节能技术培训。

(2)加强能源的计量管理,建立必要的能源考核制度。

7.4.节水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项目建设期和运作期,始终都要注意节约用水。

本项目节水措施如下:

(1)搞好节水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2)厕所、卫生间应采用节水型龙头和延时自闭阀。

(3)小便池冲洗选用自动感应冲洗设备。

(4)项目采用的节水设备和卫生洁具,必须设专人负责管理、维修、保养和安全运行。

杜绝用水设备和输水管道的跑、冒、滴、漏。

在保证项目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水、电、气使用环境符合设计功能的前提下,本项目如能坚持不懈地对上述环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后,将会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能源优化利用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

第八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8.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采用先进的劳动组织形式,科学组织劳动,合理使用劳动力,调整不合理的人员结构,正确处理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技能和积极性,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为此,实行权责对等原则;命令统一原则。

8.2劳动定员

根据经营管理的需求,本着高效、精简、合理的原则进行人员配置,以较少的人员,较高的工作效率来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因此考虑在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尽可能的配置临时工、季节工,以减少固定人员和非生产人员数。

对于生产及服务人员,除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外,其他按照聘用或辞退的方式,灵活经营。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使职工掌握生产经营、管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操作技能。

按“全员培训、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设备维修、操作人员。

职工主要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吸收优秀员工。

招聘各部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应择优录用技术性、专业性强,具备相应业务知识的人员。

通过培训使职工掌握技能,了解企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