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1971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

《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docx

单亲家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贵师大蔺白雪

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单亲家庭中的存在的伦理问题研究

任课教师姓名:

余满晖

研究生姓名:

蔺白雪

学号:

4201210000747

年级:

2012级

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

学院(部、所):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评阅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年月日

单亲家庭中的存在的伦理问题研究

摘要:

单亲家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但其子女却与其他孩子一样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因此,研究单亲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实属必要。

单亲家庭子女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为促进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主要是责任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对于伦理学的完善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思想政治环境;影响;措施

目录

引言1

一、单亲家庭子女家庭思想教育易出现的问题1

(一)子女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的缺失1

(二)扭曲的情感教育2

(三)人际关系的特殊3

二、单亲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殊性带来的负面影响4

(一)消极的人生观4

(二)迷茫的成才观4

(三)失衡的金钱观4

(四)缺失的幸福观5

(五)沦落的道德观5

三、伦理学视角下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教育措施5

(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5

(二)注重性别角色教育,帮助子女树立信心6

(三)要培养子女的独立性6

(四)要引导子女与同学、朋友的交往7

(五)要进行一定的法制教育7

(六)家长实事求是地确定期望值7

结论8

参考文献8

引言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普遍存在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许多家长的责任意识不强,道德素质不高,使得家风败坏、家庭责任伦理缺失,从而影响家庭和谐和下一代的成长。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最先对个体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

家庭环境的熏陶,不仅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发展,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影响子女的一生。

因此,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意义重大。

其中,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因素和精神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两者对个体都有重要的意义,比较起来,精神环境因素的作用更大一些。

我国目前存在的单亲家庭主要有四种类型,即:

丧偶式单亲家庭、离异式单亲家庭、非婚生子女式单亲家庭和分居式单亲家庭。

除此,我国还存在着失踪式单亲家庭、独身领养子女式单亲家庭及隔代领养子女式单亲家庭等多种类型。

在单亲家庭环境中,由于子女只能由一方抚养,家庭中的欢乐氛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融洽感、孤独感的增加。

由于家庭的变故,单亲父母的情绪一般都会比较低落,而这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又会传染给子女,严重的会使子女产生厌世的情绪,从而导致子女的人际交往出现障碍,与同伴、师生关系等都不融洽。

同时由于家庭发生的巨大变故,子女认为命运不公平,甚至认为自己是多余的,造成心理上的欠缺。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单亲家庭子女在学校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同学的歧视,社会舆论也使他们抬不起头,使他们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加深了自卑的心理。

为促进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主要是责任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对于伦理学的完善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单亲家庭子女家庭思想教育易出现的问题

(一)子女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的缺失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是子女模仿的对象,在性别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完整家庭中,子女自小对自身就有性别角色的认同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性别角色。

而单亲家庭由于其结构的不完整,导致子女性别教育的缺乏,同时也会使子女在性别角色确认时出现困难,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极为不利,甚至会影响子女未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如果母亲同儿子住在一起,儿子会表现出“男性女性化”的倾向。

这是由于自小缺少父亲的形象和来自父亲的教育,便未能感受到何为真正的男性,何为男性应该具备的特征等。

同时,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温柔、细腻过多,不觉中便具备了女性的特征。

这对男孩今后的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性格上会表现出胆小、敏感、多疑等;更深一点,成家后可能会无法履行丈夫应尽的义务。

同时,还易产生“恋母情结”。

由于儿子成了单亲母亲唯一的情感寄托,母亲对儿子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和爱,使有些人分不清母爱和情爱,对母亲过分依赖,自己不愿意独立,形成“恋母情结”。

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调整和纠正,极容易形成变态的心理和行为。

如果母亲同女儿住在一起,生活中明显缺少男性,做起事来会优柔寡断。

由于缺乏对男性的了解,女儿在与异性交流时会比较害羞,不知所措,对今后与异性的交往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离异式单亲家庭中,子女会受到母亲的影响,憎恨男性,害怕男性,而不敢与男性接触,更严重者走向极端:

扮演男性的角色与母亲生活在一起。

如果儿子与父亲居住,母爱的缺乏又会造成他们今后的性格过分刚强,在情感和生活细节等方面会出现问题。

而女儿与父亲住在一起问题会更多。

女孩自身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无法从父亲那里学到,由于缺少母亲的体贴与关怀,又没有模仿对象,在今后成为别人的妻子时,应如何履行应尽的义务以及应如何与丈夫进行情感交流等都会出现问题。

(二)扭曲的情感教育

单亲家庭环境在情感教育上给子女造成的最大的缺陷就是子女自小就失去了亲情的教育。

由于父母双方失去了一方,子女极易因情感关怀的缺失而产生自卑等问题。

同时在离异式单亲家庭环境中,子女更多的接受的是“恨”的教育,这是因为在位父母将离婚的过错全部推到对方身上,完全破坏对方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使子女完全属于自己并怨恨对方。

同时,子女还经常被派去打探对方消息,留意对方的举止并要加以汇报等。

这些对子女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使子女形成怀疑一切的习惯,以至于不信任他人,很难与他人沟通与合作。

(三)人际关系的特殊

家庭变故后,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亲家庭中的人际关系需要一个调整期,在其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位家长与子女的人际关系以及在位家长与原配偶的人际关系。

首先,在位家长和子女的人际关系。

可以说,在位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是单亲家庭中关系最好的。

由于在位家长没有了配偶的支持与依靠,对配偶的爱没有接受者,需要找另一个方向来代替,于是对子女的感觉发生了变化。

对子女而言,由于缺少了一半的爱,便与在位家长的关系越发亲近。

然而,这种过于亲密的关系会造成双方的过分依赖,这是种病态的密切。

以母子关系为例,由于双方过分依赖,儿子成年结婚后,母亲会认为另一个女人抢走了儿子,会竭力阻止儿子与其妻子在一起,这对子女家庭关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其次,在位家长与原配偶的人际关系。

离异式单亲家庭中的在位家长与原配偶虽然解除了法律上的婚姻关系,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美国的婚姻咨询专家康斯坦.阿荣斯提出,夫妻离异后,双方的关系大致分为5种类型”。

第一种是理想搭档型。

这种类型一般出现在离异的早期阶段,双方互相信任,对子女实行联合监护。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高交往,高互助。

第二种是合作伙伴型。

此种类型中夫妻双方在平时交往不多,但只要涉及到子女问题时,就会相互接触,尽量合作。

除了子女问题外,双方也会谈论朋友等问题,但很少谈及自身问题。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适度互助,高度交往。

第三种是互相指责型。

双方每次接触都会互相指责,交往的唯一目的就是策划子女的事情,不能把父母的职责同夫妻的恩怨分开。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适度互助,低度交往。

第四种是势不两立型。

每次见面就发生争执,在位家长不允许另一方见子女,其矛盾不得不求助法律解决。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低度交往,低度互助。

最后一种是家庭消失型。

这一类型主要表现为夫妻双方离异后,另一方搬离城市,不再出现。

此外,在位家长与原配偶关系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缺位家长与子女的人际关系在位家长与原配偶家人及亲属的关系等。

进而,许多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也由此产生。

二、单亲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殊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消极的人生观

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子女,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经历,对人生往往存在着消极的态度。

他们认为生活没有意义,活着的只是自己的一个躯壳,对人生持淡然的态度。

由于家庭中爱的缺失以及扭曲的情感教育,单亲家庭的子女心中常怀有憎恨之情,抱怨世界的不公平。

他们没有积极的人生目标,形单影只的过着自卑的生活。

由于生活目标的缺失,他们会觉得生活非常空虚,从而经常逃课,出入网吧等场所。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寻求一息空间。

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厌世的情绪,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矫正,他们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迷茫的成才观

成长于单亲家庭这个特殊环境中的子女在成才观上往往有两种极端的表现。

一是在单亲家长严加管教的教育方式下所形成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成才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强烈愿望,然而不当的教育方式只会事与愿违。

子女长期在家长的高标准、严要求的鞭策下,身心受到巨大的压力,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的选择前进的道路,甚至以牺牲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成才的愿望。

二是在单亲家长的溺爱教育下形成的“不求进取”的成才观。

由于单亲家长觉得是由于自己的问题而给子女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家庭已经不能给予子女完整的爱了,就决不能让子女再受到任何一点委屈。

因此对子女有求必应,把子女奉为小王子、小公主。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子女往往缺乏进取心,对学业乃至将来的事业都毫无追求。

(三)失衡的金钱观

同完整家庭相比较,单亲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来说要差一些,导致有些单亲家庭子女会把金钱看得很重,形成“金钱至上”“金钱无所不能”等观点,紧衣缩食的生活使他们感到自卑,只有有了钱才能够抬起头来,挺起胸膛做人。

因此,他们会用尽各种方法获取金钱,在这种金钱观的驱使下就容易出现小偷小摸的乃至违法犯罪的行为。

另外,由于单亲家长的溺爱和纵容,单亲家庭的子女过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生活,便无法抑制消费的冲动,这使得他们把金钱看得太轻,认为金钱很容易获得,易滋生拜金主义。

(四)缺失的幸福观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文化生活等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在精神上得到的满足。

家庭的变故已经为单亲家庭的子女烙上了不幸福的印记,他们感受到的是亲情的缺失,同学的嘲笑,社会的另眼相看等,他们只能孤单的生活,没有幸福观,只有悲伤和痛苦。

(五)沦落的道德观

单亲家庭在婚姻变故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如:

子女抚养问题,财产分配问题等。

而这些问题处理不顺利的,家长间的纠纷就会对子女造成恶劣的影响。

他们会觉得父母竞会为了一点小利而斤斤计较,甚至大打出手;父母竞会嫌弃自己是个累赘等。

他们认为在学校所学的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都是空话,毫无意义。

因此,不在相信课堂上所讲授的伦理道德,我行我素。

三、伦理学视角下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教育措施

(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教育好子女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更要注意子女由于缺失父(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单亲家长由于要独自照顾家庭和子女的方方面面,工作压力又很大,负担很重,又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通常会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对子女也缺乏耐心,从而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

因此,单亲家长要合理安排好工作和家庭中的各种事务,处理好同子女的关系。

尽可能多的同子女交流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增进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必要途径。

单亲家长要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子女,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子女,引导子女释放内心压抑的情感。

同时,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去认真倾听,在交流中增进双方的了解,从而更易在教育和生活等各方面问题上形成共识。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子女身心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适时的沟通也有利于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子女在与单亲家长同甘共苦得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意识,促进子女个性品格的健康发展。

另外,单亲家长要尽量同子女多参加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子女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并及时加以引导,使子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离异夫妻来说,虽然在法律上已经解除了婚姻关系,但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割断的。

无论子女由谁抚养,父母双方对子女都有抚养的义务,有爱和教育的责任。

因此,夫妻在离异时,应本着对子女负责的态度对子女做出合理的安排。

在离异后,父母双方都应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的规定抚养子女直至成人。

尤其是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应该不加限制,不设障碍的允许另一方与子女接触,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而另一方也不能因子女不与自己居住而对子女撒手不管,必须履行教育的责任。

只有保持了亲子间的关系和感情,子女才能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二)注重性别角色教育,帮助子女树立信心

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链。

没有父亲或母亲的男孩女孩,性别学习对象单一,容易形成单一的性格,所以,家长应充分利用亲戚、朋友中的异性资源,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榜样,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塑造高尚的人格,做社会合格的人才。

单亲学生自卑感强,成绩和纪律都比较不理想。

要促使这类学生转化,抓闪光点、找兴趣点、提自信心是家长的重要工作。

作为父母,既要做好监督员,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又要做好为辅导员,帮助孩子排忧解难,扫除学习上和成长中障碍。

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创造性见解时,家长则要格外夸奖和给予肯定,激兴趣,增信心,促进步。

三要当好检查员,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认真完成,做正确了没有?

四要当好观察员,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对孩子细微的进步给予表扬。

另外,家长还应该经常跟班主任沟通和交流孩子的情况,使自己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老师清楚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共同教育孩子。

(三)要培养子女的独立性

单亲家庭由于其结构的不完整,子女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与挫折。

而我国家长更多的是保护子女,只要能力所及,必然会为子女做好一切。

但是,家长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

尤其是单亲家长,一人担任多重角色,总有想不到做不到的地方。

如果一味的保护子女,就会造成子女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主见。

因此,单亲家长在子女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家里分忧。

要为子女创造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增强其抵御风险和挫折的能力。

(四)要引导子女与同学、朋友的交往

家庭的变故使子女性格变得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与同学的交往也会受到影响。

同时,单亲家庭的子女会对自己家庭中的事情过于敏感,不愿他人提及。

因此,家长必须引导子女正确面对家庭的现状,积极与同伴交流,与同学建立友谊,学会与人相处,消除“孤独感”。

这样才有利于子女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的养成。

同时“单亲家庭子女与不同性别的同龄伙伴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智力发展的各种条件,这是与单亲子女年龄差距甚大的不同性别的成人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单亲子女在与不同性别的同龄小伙伴的交往中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远远甚于他们与不同性别的成人的交往中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甚至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

”因此,同伴的作用非常重要,家长要支持,引导和鼓励子女与同伴的交往。

(五)要进行一定的法制教育

由于单亲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单亲家庭的子女的品格易出现极端化倾向,因此,单亲家长必须对子女进行一定的法制教育。

在教育子女之前,单亲家长必须知法守法,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条例,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这样才能够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好榜样。

同时,要注意观察子女的言行举止等方面的变化,对子女的不良行为倾向尽早发现,及时的进行思想教育,避免子女出现越轨行为。

(六)家长实事求是地确定期望值

单亲家长要做的是尽量使自己的期望与子女的自身特点相差幅度不要过大,配合默契,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充分了解子女的兴趣、特长等自身特点。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长期的家庭生活使父母了解自己的子女并非难事。

只要父母善于观察,善于主动和孩子交流,很容易获得此信息。

期望值要高于孩子现有发展水平,但孩子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既然是“期望”,那就是高要求,高要求就必然要高于孩子现有发展水平,代表着孩子的发展趋势,但不符合孩子发展能力的盲目要求,再高也是无意义的。

根据孩子的特点,积极引导,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向前发展。

结论

单亲家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但其子女却与其他孩子一样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因此,研究单亲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实属必要。

单亲家庭子女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必须认清问题的实质,找到在单亲家庭中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必须客观看待单亲家庭中子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认识到只要方法正确,科学培养,单亲家庭的子女同样可以健康成长,乐观向上。

因此,必须探索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牛立然.我国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

[2]马天妍.初中阶段单亲家庭子女问题行为的分析与干预[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韩莉.单亲家庭子女的品德教育问题探究[J].学理论,2012,30:

58-59.

[4]逄晓,吴莹.单亲家庭子女的社会化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1:

116-117.

[5]杨月萍.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3,21:

88-89.

[6]田宏秀.浅谈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才智,2009,20:

254-255.

[7]笙长军.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149-153.

[8]严苏凤.单亲家庭子女的人格缺失及调适策略[J].校园心理,2011,03:

177-178.

[9]韩俊杰,冯元东.单亲家庭子女的偏差心理及行为探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12:

81-83.

[10]周斌,马子雯,方姝.基于单亲家庭成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

159-160.

[11]魏丽丽.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及辅导对策探究[J].群文天地,2012,18:

229-230.

[12]葛爱荣.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2,27:

30-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