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1890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

《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docx

陈军我的专业成长史

【编者按】

各位老师,曹勇军老师是南京第13中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从教30余年;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几十年来,潜心教学与研究,孜孜以求;并且笔耕不辍,取得了巨大成绩。

他有自己的博客,jscyj的新浪博客。

有空时,建议大家看一看他的博客,学习一下曹勇军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和艺术。

此次,我们编发了《我专业成长的五块界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5—6期)这一篇文章,希望各位有空时读一读。

谢谢。

我专业成长的五块界石(上)

曹勇军

我时常自问自己:

这么多年,我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除了时代社会这类宏大力量的推动之外,还受到哪些个人因素的影响?

又有哪些隐秘的生活细节?

经历了怎样曲折的心路历程?

什么是我职业生命起步的第一缕阳光第一场春雨?

后来又如何长出嫩叶开花结果?

……

教育生活中,我们天赋一种智慧: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找到江河的源头,从最初的涓涓细流不难理解把握它最后的浩浩荡荡。

黑格尔也说,婴儿的成长类似人类进化的重演,观察婴儿的成长就是学习人类进化史。

这种智慧所以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初的局部,是一个小模型,与庞大事物具有某种同构关系,了解这个小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发展一种能力,在一瞥之下,对庞大的相似物加以把握、估量和领会,更何况作为源头的存在,简单朴素,一如创世之初,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洪水退去,到处是裸露的巨石,一切还是原初的模样,还没有来得及命名和表达……我想,这样也许容易让人领悟其中的奥妙。

 第一块界石:

《赤壁怀古》的课程生长史

教育是有生命的。

它如同春天里的植物藤蔓,一场雨后,从最初的苞芽上伸出细细的藤丝,试着向上下左右伸展,一不小心,爬满窗台,难解难分。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我课程生长的一个最初苞芽,它在我的记忆中,迎风摇曳,日夜歌唱。

那时年轻气盛,怀揣着当个好老师的梦想,刚从一所农村中学调入县城中学,教学颇受学生们的欢迎,不太把教平行班的另一位教师放在眼里,暗中也有一些比赛较劲的意思。

有住校生回宿舍背地里喜欢议论老师,用他们的话说,那位老教师上课比较刻板,讲的基本上都是教参上的东西,而我的课堂比较“活”。

怎么“活”呢?

我喜欢补充讲讲课外的东西,教学比较个性化。

上《促织》,我会在黑板上抄一段邹弢《三借庐笔谈》中蒲留仙写《聊斋》传说的古文,上完课布置学生用文言写一段“新异史氏曰”评论;教《林黛玉进贾府》,我会补充说一说原作中“木石前缘”和“绛珠仙草”神话楔子,还会让学生依据课文画出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学朱自清《荷塘月色》,我会补充课文删去所引梁元帝《采莲赋》的那段话,比较其表情达意的不同,还会引用钱理群的评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甚至大言不惭地说朱的散文不行,推荐印发余光中散文让学生看……就这样删删减减添添加加,在语文课文的前庭后院开了扇窗户,种了些花草,让自己的课堂多了些绿色和生机。

几轮教学下来,基本上洗掉了教参版的痕迹,全是我自己找来的、已经吃透的、得心应手的材料、问题和构思。

那时电脑还不普及,一天到晚在钢板上刻蜡纸,十年多时间,我竟刻坏了好几块钢板,手指间磨出一层厚茧。

苏轼这首词现在安排在苏教版高一课本上,再往前的人教版大开本时代在高二课本上,再往前的小开本时代则在高三。

课文位置不断变化,我的教学也不断丰富发展。

起初是在作者介绍上下功夫,差不多要花大半节课介绍作者,边讲边背诵,把自己当年考研时背的东西都倒出来,后来懂得了节制,明白了“少教多学”的道理,便把台湾有正书局的“国文”课本上的文言作者介绍抄给学生,这样既了解了作者,又练了古文,一举两得。

后来,胆子大了,把这首词和苏的《赤壁赋》绑在一起教(最初课文上没有《赤壁赋》),再后来又找来林语堂《苏东坡传》中的“东坡赤壁”,以及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几篇东西一起教,用“苏东坡其人”把几篇东西串起来,课前有预习,课堂有研讨,课后有阅读,这样慢慢的我就由单篇教学自然而然发展成为多篇配合的单元教学,有了自己的个性化的教材和组织,教出自己的思考、个性和创造。

我探索各种教与学的方式,如传统讲解式、背诵默写式、改写散文诗式、探究研讨式,而现在我更倾向于让教学回归朴实的原点。

我最近一次是这样教的:

(1)先用繁体字一笔一划板书全词,不加标点。

学生合上书,给黑板上板书加上句读标点,然后打开书集体订正。

(2)提醒学生注意词中表明时空转换的关键词,标出本词作者思路的关键词。

两处语言标志:

一是“遥想”,说明由眼前景色转入怀古,二是“故国神游”,由神游回到眼前,把写景、咏史和抒怀的语句切分了出来,把握全词的思路和框架。

(3)齐背上阕,要求学生圈出其中最能表现赤壁特点的字,并说明理由。

“乱”、“穿”二字下得好:

这里山崖陡峭,怪石参差错落,巨崖峥嵘,突兀怒起,直插云霄。

“惊”、“拍”二字有气势:

江水浩荡,波涛汹涌,摧枯拉朽,撞击江岸,发出震耳欲聋、惊心动魄的轰响。

“卷”、“千堆雪”更让人浮想联翩:

一边是无坚不摧的长江,一边是坚无不摧的赤壁,一声声巨雷般的撞击声中,飞溅起无数雪白的浪花,展示古战场苍莽古老的气势,令人联想起赤壁鏖战的血火交映的历史画面和英雄人物。

(4)齐背下阕,让学生圈出最能表现周郎潇洒儒雅特点的细节。

学生讨论选定三处细节,一是“小乔初嫁”,二是“羽扇纶巾”,三是“谈笑问”。

三处巧选素材,让一个春风得意、风流儒雅的“江东杰出青年”活了起来。

你看他,头戴纶巾,手挥羽扇,指挥大军,一派风流儒雅,笑谈间,一片火海映红了赤壁江面,曹操的水师灰飞烟灭。

紧接着追问一句:

三国“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为什么独独对周瑜感兴趣?

为什么独独对周郎的少年得志、风流儒雅感受这样强烈?

周郎的风雅与得意正好和苏轼自己的潦倒窘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形成鲜明对比,对比使苏轼产生自叹自怜的伤感。

(5)结尾句一“尊”一“酹”之间,表达了作者深沉复杂的感情,学生很容易体会到其中忧伤痛苦和功业无成的感叹,但更深一层的情感意蕴呢?

我让学生复背已经学过的《赤壁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且夫天地之间……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咀嚼看似低沉的人生感叹背后那种忘怀得失旷放豁达的感情。

(6)让学生再圈出词的韵脚,用南京方言朗读词作,体会入声字特有的情韵。

我特地把诸如“雪”“杰”“灭”“月”这几个入声字夸张的读出,让学生体会入声韵听起来独有的急促闭塞的顿挫感,声入心通,感受作者万千感慨与郁结,进入词境,揣摩词味。

看似简单了,但在这节课的背后,从知识到能力,从信念到情怀,30年教学的积累,它一个都不少!

我把自己读书的路子、步骤、资料、体验揉进教学设计之中,成了学习的体验者、思考者,与学生既是师生,也是同学,即学即教,教学合一,让课堂表达出个人的感情、信仰和寄托。

翻看自己每教一遍就重新写一次的教学笔记,忽然觉得这就是一个微观的课程发展史:

我们被不甘平庸的教学个性驱使,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丰富自己的素材,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教与学的行动逻辑中,获得教学自信,形成局部的优势,千方百计寻找把学习文本串起来的红线,然后由一篇而一类,由文章而文学而文化,由课文而语文而人文,不断寻找上位的东西,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进入单元乃至更大系统的教材和教学组织结构,辅之以相应的计划和评价,“例中学”“做中学”“体验中学”“探究中学”,由“文本”“知识”“方法”抵达“情感”“人格”“思维”,这样我们就建立起自己的朴素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它起于课文而又超越课文,起于知识而又超越知识,最终形成我们牢不可破的教育信念,获得课堂成长的密码。

我喜欢两篇文章,一篇是梁实秋散文《我的一位国文先生》,一篇是汪曾祺小说《徙》。

两篇作品不仅塑造了生动的语文教师形象,尤其让人难忘的是,作品所揭示两位先生优秀的品质:

他们都喜欢在课本之外,自选教材开发课程,把语文课堂和课外阅读打通,把课文和教学当做是自己的个人信仰和寄托。

高北溟先生说:

“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

”因为只有这样,才有个人的出神入化,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个性和自我。

这就使作品超越了文学想象,成为体现出语文教师职业和生命特质的鲜明意象,使专业技能化为缤纷的诗意,加深我们对自我职业行为的理解。

 第二块界石:

前端智慧的作文样本

教师的职业智慧,大约有两种。

一种是“后端智慧”,就是事后的解释、说明和分析,另一种则是“前端智慧”,是事先面对复杂的问题不确定的情境,怎么想办法解决问题。

“后端智慧”是事后诸葛亮,似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可“前端智慧”则不同,如同棋到中局阶段,形势不明,结局难料,让人举棋不定,是巨大的挑战。

教学中我们需要的是“前端智慧”,但它可以从“后端智慧”中得到启发。

那时候学校还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高一年级四个班,我和小黄老师一人两个班,期中考试内容我俩商量一下就定下来。

那时我们也不会用电脑,出好题目交给学校文印室打印。

就这么简单,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不像现在出个题目复复杂杂,神神秘秘,紧张兮兮,如临大敌。

期中考试作文题是我出的,题目是:

“给我崇拜的大师的一封信”,意图是考察学生的阅读面,以及对生活和对人生的理解。

结果学生作文中大师满街走,既有给马克思、爱因斯坦、鲁迅写信的,也有给王菲、赵薇、张信哲写信的。

我们认为后一类作文审题立意上有偏差,就给了18分的及格分(满分30分)。

这引起了一位同学的不满,她给小黄老师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信中质问:

“为什么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华人圈中都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人不能算大师?

我不认为写一两本著作就算大师,值得我去崇拜!

更不会为得到高分去写大话套话,矫情造作,出卖自己的灵魂!

”小黄不高兴,把信拿给我看。

我觉得这位同学的观点代表了年级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想法,很有市场,简单给个分数解决不了问题。

我对小黄说:

“哎,我们把这封信的观点摘出来作为作文材料,再写一篇议论文怎么样?

”我把具体想法一五一十说出来,一拍即合,她也认为有必要。

我让小黄征求同学意见,得到同意后,那一周我们当堂写了第二篇作文。

新颖的形式,鲜活的话题,同学们拍手称好,作文写得很投入,讨论很热烈。

写完,意犹未尽,课前课后,三五成群,相互争辩,谁也不服谁,有同学甚至冲进办公室请我们评理。

我们看在眼里,感叹在心里:

想不到这个材料唤起了学生如此巨大的热情,形成热气腾腾的局面,让人欲罢不能!

受到感染,小黄建议说:

“曹老师,要不我们再搞一次辩论会吧,让他们辩一辩!

”我也觉得举办辩论会可以加深对大师问题的认识,解答他们的困惑,也就等于是给这次作文做了思想总结,比简单讲评作文有意思,于是就组织了第三次写作——举办班级辩论会,辩题是“有一定影响的歌星影星是/不是大师”。

正方观点“是大师”,反方观点“不是大师”。

赞成派和反对派各推举4位高手,选好主持人,我也应邀参加。

事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开个作文连锁店》,记述了当时的情景——

 反方一辩伶牙俐齿,开场便对“大师”下了番定义:

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做出的成绩得到人们的肯定,有很大的影响力且德高望重。

随后又举出公认的大师为例阐述自己的观点。

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辩手的风范,逼人的气势给正方后防线造成不小的压力。

正方二辩很擅长这个位置,他头脑灵活,跑动积极。

他举例证明己方的观点:

美国三十年代乡村音乐歌手迈克尔·杰弗逊,把爵士乐与传统音乐结合起来,形成美国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

他生前不为人知,死后被尊为大师。

还有西方印象派大师也是如此。

只要对方一有破绽,他便发起进攻,言辞激昂,想从技术上将对方的优势化解。

“目前不少歌星被人追捧,充其量只是一个‘泡沫大师’。

他们的确是一些被人崇拜的偶像,而偶像解释是‘盲目崇拜的对象’,不能因为某人是偶像就称其为大师……”反方三辩稳重从容,有大将风度,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在总结陈词中,不仅指出了对方的错误,而且进一步阐明了本方的观点,加固了后防线。

正方的自由人——四辩虽然人小力单,可在唇枪舌战中,犹如铿锵玫瑰。

她指出社会在进步,大师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可能产生大师,大师也许就在我们身边。

穿插跑动中有股子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

在掌声和喝彩声中,主持人在双方观点的基础上,把大师的标准概括为四点:

第一,大师不分行业界限;第二,必须精于本行业,且把本行业推到相当的高度;第三,必须对人类历史有一定推动作用;第四,大师要经过时空的检验。

并由此得出结论:

不排除歌星会成为大师,但他们是真的大师,还是泡沫大师,尚需检验。

“最后请曹老师说几句。

欢迎!

”我的课代表满肚子“阴谋诡计”,他想在结束前掀起一个高潮。

激动之中说些什么呢?

我为这场精彩的辩论会自豪!

我更想让他们明白这样做的用心和价值:

“请大家回顾一下,从对期中考试作文评分不同意见的来信,到后来写作文议大师,到今天辩大师,这两周时间内,你们在持续不间断的思想碰撞交锋中,一步步加深认识,磨练思想。

可贵的是你们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学会了在否定中不断修正丰富自己,学会了在对话碰撞中去提高自己,从而学会了怎么去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生活,这比辩论的输赢更有意义和价值。

曹老师已经开了一个连锁店,再开一个:

请大家回去再写一篇作文,题目是《记一次(生动、精彩、难忘……)的辩论会》,好不好?

 同组的胡老师不知从哪里听说这件事,来我们办公室,一边推门,一边扯着他的大嗓门说:

“老曹,你们这次作文搞得好!

这才是真正的作文!

昨天我在《南京日报》开会,他们想办个‘中学生版’,我把你们这次作文‘吹’了一下,他们很感兴趣,打算过来组稿,让我先打个招呼。

”果然,第二天记者登门采访,回去写了篇报道《灿烂星空,谁是真的大师》,发在《南京日报》上,几乎一整版,具体介绍了这次系列作文实践,让我深受鼓舞。

几年后,巢宗祺、方智范老师研制高中语文新课标,到南京开研讨会,我在会上讲到自己心目中理想作文课,举了这次系列作文实践的例子。

巢、方两位听了很兴奋,给予很高的评价。

方老师后来多次对我说,我的作文课例对他们启发很大,对新课标的研制有贡献。

说句老实话,此前我真没有把这次系列作文当回事,也没觉得其中有多少深邃的课程哲学内涵。

是我的学生和同事推着我往前走,是教育生活生机勃勃的现场拖着拽着我往前跑,跑到终点,气喘吁吁,刚坐下来,想喘口气,四周竟然响起掌声,我先是一头雾水,继而是惶恐和不安。

我所做的就是凭专业知识、职业直觉,再加上不甘平庸的个性,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让每一步都正好踩在学生发展的点上,找到美丽的作文和作文的美丽。

从那以后,我无师自通地学会一种课程开发和组织形式,我称之为“开个连锁店”。

我喜欢这种有张力的“一拖N”系列化课程开发的策略和习惯。

我坚信,所谓“前端智慧”不过是职业经历、个性特点和生命特质的化学反应,是知识、经验、直觉和创造的穿越和混搭。

大道无术,关键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激情和能量的人。

第三块界石:

一本有思想的作文本

以前我们学校一直使用作文稿纸,师生们普遍反映不易保存,不少学生随写随扔,到了期末两手空空,不利于学生的消化总结进步,希望能有一本我们自己的作文本。

一天,学校领导喊我到办公室,说起师生们的苦恼和反映,希望我动手设计一本作文本。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还不简单!

不就是一本作文本吗?

到文具店里买一本,扔给学校领导,让学校仿印一下不就成了吗?

我这个人就是这么个脾气,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比别人好。

我下决心设计一本独一无二的作文本,让师生都喜欢,成为作文教学的好帮手。

  

在我的印象中,外面常见的作文本都长得一个模样:

封一是“作文本(簿)”几个大字,下面是学校、姓名、学号等;封二一般是作文次数、题目和得分,让学生一学期下来自己填写,自我总结;封三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多数是眼保健操的图示(奇怪!

我上学那会儿似乎就是这样,至今仍然没有变);封四有承印厂署名,有点类似图书的版权页。

这样的作文本面目可憎,我打心底里不喜欢。

从哪动手呢?

作文本内芯是方格稿纸,不可能改变,能改的是封一到封四的内容。

封一上的“作文本”、“姓名”、“学号”等传统要素要保留。

要老师姓名吗?

我想起前些年有一个我教了三年的学生,毕业后给我写贺年卡,姓名中三个字错了两个!

应该有老师姓名,给学生记住老师姓名的机会。

还有呢?

我忽然想起我们语文教研组这些年倡导的作文教学理念,如果加以提炼,放在作文本封面上,不是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理念,认同我们的追求,照亮前进的道路吗?

于是我在“作文本”三个字之上,写下一行大字:

“表达生命的智慧,享受写作的快乐”。

上句从目标来说,下句从感受而言,表达了我们作文教学的理想,放在封面醒目的位置上,能压得住,拿得出手,像本作文本。

事后,有学生在练笔本上工工整整抄下这句话,还写下他的感悟:

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更是一件神圣的事;写作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任何带有功利色彩的写作动机都是对这神圣事业的玷污!

封二没有什么改变,变化大的是封三和封四。

现在的作文教学问题百出,危机四伏,其中最让人揪心也最直观的问题是学生字写得太差,而书写关乎一个人语文的“面子”,是语文素养的外在直观表现。

我想邀请一位同学写一页钢笔书法,放在封三,让同学课前课后随手翻阅时能看到差距,培养把字写好的意识。

写什么内容呢?

道理上讲,没有限制,唐诗宋词,名人名言,均无不可,可我选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中一段文字,让读书获得教养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样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无形之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濡染,让师生手中传递的不仅是作文本,更是我们独特的作文思想和作文文化。

封四的内容始终定不下来,几上几下,最后选择的是“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共7条,分别是:

(1)对自己负责的写作习惯;

(2)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3)勤于动笔积累的习惯;(4)想清楚然后写的习惯;(5)勤于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6)乐于交流,能者为师的习惯;(7)不断总结,超于自我的习惯。

这7条是我们长期作文实践经验的总结,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秘诀”:

写作没有多少理性知识可讲,更多的是一种技能和策略,进一步说,是长期实践中有意识培养的爱好和习惯。

也许,作文教学要培养的习惯可能不止这7条,但这7条必不可少。

它包括了前作文阶段的生活认识、作文阶段的步骤方法,以及后作文阶段的构建生成,是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

这7条也可以作文作文教学的判断指标,凡写作优秀者基本上都能做到,反之,那些写作有缺陷的同学则基本上做不到或做不好,我们据此可以诊断学生写作的问题所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弥补强化。

一本闪烁着个性和思想光芒的作文本就此诞生。

它汇聚着我们写作理念、教育思想和课程智慧。

在我的想象中,它仿佛是城市天际线,勾勒出我们对作文教学黎明的期待。

这本作文本受到师生们的喜爱,也得到课程专家的称赞。

我想这其中的原因,也许是它展示了学科魅力、散发着校本气息,也让人一睹课程的风采。

首先是校本立场。

它取材自我们的校本写作实践,有校园文化的活色生香,有校园生活的源头活水,针对的是当下的语文生活,方便学生规划矫正,自我构建,不断发展,如校园里的操场跑道,我们师生奔跑着,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第二是学科视角。

它以专业知识为支撑,重构了作文本这个独特的“学材”,把指导理念、形象实例、路径方法融合一体,形成一个潜在开放的学习结构,展示了专业的底蕴和魅力,有一种浓郁的学科亲和力。

第三是课程品质。

它是一个学习载体,可由于个性化的设计——我们无意之中找到一个课程跳板,让师生都能跳起来的跳板,这样它就超越了具体的载体,成为知识、思想、信念和校园文化的共同体,展现出课程无所不在的神秘美妙的意境。

后来,我又主持了“江苏省语文实验课程基地”的设计工作,先后设计了“四大研学中心”“中西文学走廊”“三大学习节”“50本必读书”等一系列校本课程,而那些设计无一不可以从这本有思想有个性的作文本设计上找到源头。

从校本立场入手,经由学科的路径,最终抵达课程的表达,成为我一以贯之的思想,让我不断探索,越走越远。

你做成一件事,就是让自己在语文生活中扎根。

因为这些行动表达了你的教育理想、信念和激情。

它成为你思想的一部分,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最终成了你的一个“器官”,让你“看见”更多美丽的语文风景。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5期)

 

我专业成长的五块界石(下)

曹勇军

第四块界石:

一篇论文的专业发展记忆

我一直把《试论高一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一文,当做自己专业发展生涯中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论文。

每次教完高三回到高一,总有一种沮丧感,觉得学生变笨了,变差了,这也不懂那也不会,于是学着老教师的作派摇头叹息:

真是一届不如一届!

可说多了心里也不免犯嘀咕,何况一段时间后慢慢适应了,发现学生还是努力上进孺子可教也。

这样的情绪和心态,三年一届一轮回,引起了我的思考:

为什么老是觉得新一届高一学生不行?

是不是自己认识出了问题?

我痛苦地拷问自己:

也许我是不自觉地把眼前坐着的高一学生当做高三学生了,拿高三学生的标准来看待只比初三学生大两个多月的高一学生,当然觉得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想通了这一点,我又进一步自问:

怎样才能按高一的要求教高一呢?

那就必须了解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水平,必须把我的教学和他们的初中学习衔接起来。

对!

必须做好“衔接教学”,我必须补上“衔接教学”这一课!

那天下午,我像着了魔似的,思维在燃烧,被一种思考的快乐笼罩,心砰砰跳,顾不上和别人说话,赶紧往家跑,记下这思想的火花。

有了问题就有了心思,接下来的日子,我拼命翻书翻杂志,希望找到答案。

可惜翻了半天并没有找到现成的答案。

我不甘心,找来更多的书和杂志,先后读了林崇德《学习与发展》、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王祖光主持的《全国初中语文学习的调查与分析》等书,甚至旁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如杂志上介绍的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华南师大莫雷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实验等。

我把自己读到的东西摘抄下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梳理,试着归纳提炼自己的想法。

翻开我当年的笔记本,有一页上面写着“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主要区别何在”,下面列了好几条:

“①基础知识:

初中主要是辨识,高中主要是应用,能级不同;②现代文阅读:

初中侧重理解性阅读,高中侧重批判性阅读,维度不同;③文言文文阅读:

初中是初步接触,高中是深入学习,要求不同……”

我把自己的困惑和思考,与同行交流。

那时我在一所县中工作,家就住在校园里,教学之余,茶余饭后,有的是机会。

我递上一支烟,点上火,提出我的问题:

“哎,吴老师,你发现没有,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越来越难教了?

”“是啊,真差!

”吴老师感叹着,“前天我让他们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一个长单句,问了一圈,没有一个人讲对!

”老吴苦恼地直摇头。

“我觉得问题可能不在学生身上,而在我们身上。

你想想看——”我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唤起老吴的同感和共鸣,他听完陷入沉思,然后投来探询的目光:

“那怎么办呢?

”,于是我1234甲乙丙丁ABCD说起来,说的对方直点头。

这类同行闲谈重复多次,我从他们那里找到自信:

原来这是大家普遍感到困惑的真问题大问题,值得研究。

当然,闲谈中他们的许多看法和见解,也给了我启发,丰富我对问题的思考。

一点,两点,三点……笔记本上记录下我思想跋涉的足迹,泛黄的纸页上写满思考。

屈指算来,从我在笔记上写下这个题目,到论文写成,4年时间哗啦流了过去。

94年我在《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看到一则“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征文启事,便暗下决心打算一试,把这几年梦牵魂萦的问题写出来。

那时我刚应聘调入现在的学校,也迫切希望写两篇东西,给同行看看,得到他们的认可。

那段时间正好放暑假,天气酷热,蝉声满耳,我打个赤膊,坐在小桌边,铺开稿纸,三天时间,一气呵成,写成了这篇7000多字的长文。

文中先设计了一个语文学习心理模型,然后依据模型提出四条衔接教学对策,四条对策依次是:

①激发兴趣,做好动力、情感的衔接;②先“收”后“放”,做好学习习惯的衔接;③把握心理水平,做好知识上的衔接;④利用“思考和练习”,做好教材教法衔接。

写的时候,酣畅淋漓,顺风顺水,那情景至今回想起来,如在目前!

经过漫长而焦虑地等待,95年春夏之交,消息传来,我的论文被评为全国一等奖第二名,文章发表在同年《中学语文教学》第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