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1819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1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主题一这点困难怕什么

教学目标:

1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不断进步。

教学过程:

1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你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3看图理解课文。

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一说,困难是什么?

4说故事《困难和勇士》从这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5你失败过吗?

你是如何看待失败?

6读“名人档案”说感受。

7你知道爱迪生的故事吗?

说一说。

8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任何看待成功与失败。

9实践活动找一件你可以做又怕做的事尝试一下。

10作业练习。

主题二成功一定有办法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困难,追求理想。

2通过活动培养意志,实现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困难,追求理想。

2通过活动培养意志,实现目标。

教学过程:

1自信是什么?

2在你生活中,是否有成功?

3看课文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讨论,心中的梦想,如何实现?

5说故事《王献之的故事》从这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6实践活动,找一件你成功的事尝试一下。

7作业练习。

记录自己的点滴进步

8建立成功档案

激励我成功的一句格言。

我心中最成功的人。

我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我的梦想

9写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计划。

 

主题三每天都有好心情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冲突、问题和压力,尽量避免产生不良情绪。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学习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冲突、问题和压力,尽量避免产生不良情绪。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学习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2.     生活中有许多磕磕碰碰的事,如果我们每天都为此生气,每天都不会有好心情,那我们该怎样对待呢?

3.     看图,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生气时怎么办?

4.     交流:

给生气开处方。

学习一些克服坏脾气的方法。

5.     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交流彼此的生活感受。

6.     联系实际理解:

“吾所不欲,无施于人”的意思。

7.     学习“钉子”这个故事。

8.     当当小医生。

第二单元我们的快乐大本营

主题一成长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明白集体需要每个人去爱护。

通过交流,感受同学一起发现快乐,感受集体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关心,帮助集体的每个成员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明白集体需要每个人去爱护。

通过交流,感受同学一起发现快乐,感受集体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关心,帮助集体的每个成员的情感。

教学过程:

1.     通过照片交流,回忆过去的开心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2.     采访老师、学生:

“我快乐吗?

3.     交流会:

“我快乐吗?

我让你快乐吗?

”别人带给我什么快乐?

我又带给别人什么快乐?

4.     “我的收获”展示会。

5.     开展“送你一个微笑”活动。

6.     创设情景,再现故事场面,小组表演。

7.     看图想想:

当同学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

8.     制作“送你一个微笑”活动。

主题二“我”和“我们”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了解为集体可以做哪些事、该承担哪些责任。

了解在意见发生分歧时,大家能共同商量,团结协作,形成集体的凝结力和向心力。

通过组织讨论活动,提高学生解决矛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了解为集体可以做哪些事、该承担哪些责任。

了解在意见发生分歧时,大家能共同商量,团结协作,形成集体的凝结力和向心力。

通过组织讨论活动,提高学生解决矛盾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理解和寻找

2.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通过张扬这个典型,说说自己对“香香的芝麻”的理解,寻找班上“香香的芝麻”,夸夸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3.     引导学生观察、采访在班上、身边,还有哪些该做却忽略的事。

4.     交流采访结果,列表格,看行动。

5.     开展评选“优秀小主人”的活动。

6.     引入讨论一:

7.     出黑板报时,发生意见分歧,怎样解决?

 引入讨论二:

8.    让学生看教室里的荣誉,说说是怎样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得来的?

主题三我们要做最棒的

教学目标:

认识自己的班级,给集体制定共同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尽力为集体做些有益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自己的班级,给集体制定共同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尽力为集体做些有益的事。

教学过程:

1.     通过图画故事创设情镜,思考回答:

2.     这样的集体你喜欢吗?

3.     你心中最棒的集体是怎样的?

a)     怎样使班级成为最棒的?

4.     组织“我们的约定”活动。

5.     通过自己和他人对集体的评价,了解班级的优点和不足。

6.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写下共同的约定,促进班级的建议和发展。

7.     采访各科教师,别班同学等。

8.     交流采访稿。

9.     想一想:

我们的不足在哪里?

我们应该怎么做?

10. 制定约定,宣读约定。

 

 

 ●各种各样的商店

◆我们去商店看看

【活动目的】

  1、知道百货商场是综合性的商业场所;超市的特点是自选后统一结账;专卖商店只卖一种或一个品牌的商品;批发市场批量买价格便宜。

  2、会将各种商业场所分类。

能力:

  1、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

  2、初步会判断购买生活中的商品应该到哪一类商业场所。

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调查情况,培养合作意识。

  2、给家长、老师当参谋,渗透小主人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各生活中的商业场所分类。

教学难点:

课前调查生活中的商业场所,以小组形式汇报。

【活动过程】

导入:

  1、启发谈话:

同学们身上穿的衣服、用的文具、家里的电器是从哪儿来的?

(商店买的)

  我们把卖东西的地方统称为“商业场所”。

  2、说一说:

为什么把卖东西的地方称为“商业场所”而不是“商店”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想法。

  3、小结:

卖东西的场所多种多样,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商店,商店是一种最主要的商业场所,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商业场所。

例如:

集贸市场、推车卖杂物的小摊点等。

很明显它们都不是商店,但也是一种商业场所。

所以课题用商业场所这个词,是让我们了解包括商店在内的、更多形式的商业场所。

新课:

板书:

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

  1、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课前学生对经常光顾的商业场所进行调查(给学生指定几个有代表性的商业城所进行调查,如:

某某百货商店,某某电器商店、书店、鞋城等,某某超市,某某批发市场、某某菜市场)。

  2、汇报内容:

名称、买什么类型的商品、买卖方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结合成小组汇报:

  

(1)将自己调查的商业场所的名称写在老师发的纸上在,汇报时贴在黑板上。

  

(2)有照片的出示照片。

  (3)说一说这个商业场所买什么类型的商品、怎样买,例如:

在电器商店要买一台电视机,现在商品陈列的柜台看好货,有售货员开票,再到收款台交款,最后拿着盖了“现金收讫”张的小票,去柜台或库房提货。

  3、观察与讨论:

根据黑板上学生贴的商业场所的名称,讨论它们之间哪些可以分成一类,为什么?

小组讨论:

  

(1)可以参考教材63页的课文和图片。

教材中的商业场所类型只有三种,学生可以先分出这三种后在区分另外的。

  

(2)试着给黑板上的商业场所分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理由。

  (3)将黑板上无序地贴着的、写有商业场所名字的纸条,按它们的共同特点,把同一类型的贴在一起。

  4、教师将学生分的类别和分类理由(特点)写在黑板上。

对与错由学生评判,有争议的教师要及时调控,可以在由学生争辩一下。

 

●购物有学问

【活动目的】:

使学生知道买东西的简单的知识,增强它们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

1、使学生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

   2、使学生知道有些商品由于是时间、地点的不同,价格会有变化。

情感:

向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本课的难点。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1、上节课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认识各种商业场所的知识后有什么用处呢?

(便于我们买东西,知道到什么地方能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2、你们独自买过东西吗?

买过什么东西?

  (学生自由回答)

  3、但是一些较贵重的、花钱比较多的东西,家长就不放心你们去买了,因为买东西又很多学问呢!

板书:

    购物有学问

新课:

一、怎样买东西

1、讨论:

评一评,第65页、66页图中的两位同学,哪一位会买东西?

并说出你的理由。

  买有包装的食品:

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买文具:

实用、物美价廉。

  买摊贩食品:

要注意有无营业执照和卫生检验合格证。

说一说:

(1)什么是保质期?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看一看:

认识营业执照和卫生检验合格证的样子。

2、说一说:

假如让你也来买,王刚、刘燕他们买的东西,你能比他们更会买吗?

说说你怎么买?

买有包装的食品:

还要由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

(除了食品外,还有药品、保健品等,也应该注意。

买文具:

结实、实用的。

买摊贩食品:

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卫生,如:

钱物分开、带没带工作帽、周围环境是否卫生等。

3、小结:

国家明确规定凡是带包装的食品,必须注明厂家、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允许

 

 

 

 

 

 

 

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

主题一《无声的朋友》

教学目标: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调查其现状及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公共设施

1、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是谁呢?

他的名字就藏在你们的信封中。

请大家打开看一看,但不要说出来。

2、讨论一下,说出他的特点和作用,让其他组猜一猜。

(邮筒、公用电话、站牌、垃圾箱、喷泉、雕塑、路灯、阅报栏等)

3、猜猜游戏,并把谜底贴到黑板上。

师:

虽然这些朋友的名字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板书:

公用设施)

4、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伙伴,现在正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看,你们找到了哪些朋友?

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看看谁写的多。

5、学生活动。

6、校对板书。

是呀!

他们的朋友遍布天涯,那儿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二、体验公共设施的作用。

师:

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它的帮助。

生:

发言。

师:

还有的公共设施虽然我们没有直接使用它们,那么他们是不是可以不存在,如:

广告牌,雕塑等

  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城市的建设中多么需要公用设施啊!

它们部分日夜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美化我们的环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无尽的便利。

板书:

方便生活、美化环境

三、了解公共设施损坏的情况。

师:

最近,我们收到许多公用设施的投诉,是什么呢,请看课件:

教科书上的卡通图画)

师:

看了这些公用设施的诉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师:

在你的身边,有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吗?

学生发言

师:

小结:

伤害了这些生活中无声的好朋友,受伤害的其实是我们健康的生活,是我们自己。

师:

还用更严重的看:

小偷偷井盖,致使人掉入水沟淹死,在我们一年级时,那时我们学校正在拆迁,由于那些捡破烂的用锄头铲子在找破烂,捣破了我们的下水道管,我们学校水漫金山,电脑、录音机都进水了,造成我们学校损失严重。

师:

宪法规定:

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破坏公共财产是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

(课件)

师:

这是一封公用设施写给我们的信:

亲爱的人类:

你们每天都在享受我们为你们提供方便,但是你们不但不感谢我们,而且还肆意地损坏我们,我们决定罢工。

讨论:

试想一下,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四、展开行动

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无声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他们。

我们可以开展些什么活动爱护我们的公用设施。

读读课文上的建议(给公用设施洗洗澡、写倡议书、开展宣传活动)

师:

我就以我们学校为例,开展一次活动。

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设计活动方案。

(1、      擦拭学校的公用设施、2、写一份倡议书、3、给一年级小朋友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学生活动

五、小结

师:

公用设施是国家的公共财物。

每天都在为人民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

公用设施也是安定社会、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不可缺少的社会需要。

只要我们人人都重视爱护公用设施,从我做起,那么,我们的城市会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文明、安定,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主题二《大家生活在一起》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持正常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

激发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

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过程:

学习主题故事《在一根细绳面前》

讨论:

警卫员为什么想和任老从小门进公园?

说明了什么?

任弼时为什么不肯从小门进公园?

说明了什么?

交流

讲伟人、名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故事。

听了他们的故事,我们有什么收获?

讨论

在生活中的许多“细绳”面前,我们将如何面对?

寻找身边的“细绳”

观察教科书中的图

思考:

这三幅图中的“细绳”指什么?

把你收集的公共秩序记录下来,贴在班上的宣传栏中。

交流:

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细绳”吗?

社会调查活动

明确调查内容:

去附近的广场、路口、集市看看哪里秩序好,哪里秩序不好。

注意事项:

分组选择不同的调查路线和地点,并提醒学生要做好记录。

在调查活动中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

注意安全。

开展调查活动。

讨论:

对于维护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

拓展活动

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是怎样看待公共秩序的,并把所学的道理和他们共同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些倡议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宣传,号召大家都来遵守公共秩序。

 

主题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知道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保护公共安全设施和标志,自觉遵守公共安全。

教学过程:

体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出示挂图(书中三幅组图)。

讨论:

(1)图中的这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2)什么叫公共安全?

(3)在生活中你见过或听过像这样忽视安全的现象吗?

出示图片(三起安全事故)

为什么要注意公共安全?

在我们地区发生过公共安全事故吗?

这些公共安全事故给我们什么启示?

讨论: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什么意思?

二、了解怎样注意公共安全

出示各种安全标志。

你认识这些标志吗?

在哪见过?

有什么作用?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安全标志?

安排学生课外收集安全标志,并张贴到班上的墙报上。

讨论:

有了这些安全标志就能保证安全了吗?

出示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还有哪些行为可能伤害他人?

在什么地方容易被伤害?

见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

设计安全用语

出示书中安全用语范例。

讨论:

安全永远有什么作用?

它有什么特点?

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最需要安全用语?

为什么?

分小组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安全用语。

交流小组设计的安全用语。

四、实践活动

讨论:

我们能为公共安全做些什么呢?

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由结组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后怎

主题四我们是邻居

教学目标:

懂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有利于大家文明、健康地生活,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以礼待人,并为维护家庭的周边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了解自己的邻居

问卷调查:

你想有怎样的邻居?

交流、总结问卷结果。

看到全班的调查结果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小组交流:

你有怎样的邻居?

介绍自己熟悉的邻居。

联系实际讨论:

从你家与邻居的关系中,说一说“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了吗?

夸夸我的好邻居

出示图片(邻居互助),并提问:

你家和邻居之间有这样的故事吗?

讨论:

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

将自家与邻居之间互助的事记录下来,在班上夸夸好邻居。

开个家庭会,专门汇总一下近些年来邻居帮助自家的情况,想一想怎样回报好邻居。

拓展活动

通过调查了解,选择自己能为邻居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选择一两项坚持做下去。

在班内设墙报栏《我为邻居做好事》,自愿张贴。

和家长一起回顾自家和邻居曾经发生过的矛盾,找一找自家的原因、或做一次换位思考,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借节日之机与跟自己有矛盾的邻居伙伴通一次电话,表示节日的祝福。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别大意

【活动目的】

让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的安全情况;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学生调查家庭、学校周围不安全的隐患,做好记录。

2.准备一些制作安全用语宣传牌的材料。

如:

废纸板、笔、胶水、小木板等

【活动过程】

1.交流家庭、学校周围不安全的隐患。

2.分小组选择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设计、制作安全用语宣传牌。

3.交流小组设计的安全用语宣传牌,评选最佳设计师。

4.分小组再制作挑选出的安全用语宣传牌。

5.课后将安全用语宣传牌数竖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

【活动注意事项】

1.课前一定要做好实地调查。

2.在公共场所竖立安全用语宣传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后再操作。

●我们是邻居

【活动目的】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在周围社会重要的作用。

  2、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并且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

二、基本能力:

  1、通过讲述自己家与邻居家互相帮助、互相谦让的事情,能懂得"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2、通过小组合作将教材中列举的几种与邻居相处的情景表演出来,并从中初步学会应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

三、情感目标:

懂得要搞好与邻居的关系,应先从自己做起,只接受别人的帮助、谅解、谦让,自己不付出是不行的,只有做?

投桃报李"、"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做到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才能与邻居和睦相处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

是引导学生认识应该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远亲不如近邻"真正含义。

  2、懂得搞好邻里关系不仅使每个家庭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的需求。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情境一歌谣]

   独自在家要注意,

   防火防盗防煤气,

   遇事别慌想注意,

   有火情拨119,

   遇匪徒打110,

   危重病人120,

   还有邻居能帮你,

   胆大心细没问题。

   过渡:

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有困难能及时帮助你的,大都是邻居,可见邻居的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与邻居》。

  板书课题:

第三课《家庭与邻居》

二、新课部分:

1、"远亲不如近邻"

  

(1)、[出示情境二]问:

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情况?

  (第一幅图反映了在农村,邻居们帮助一家盖房。

第二幅图反映了在城市中,一个阿姨在浇花的时候不小心,水从楼上流下来,滴在邻居爷爷头上,产生了不愉快。

  师小结:

在农村邻里之间的联系很经常、很广泛,比如互相帮助播种、收割;相互借用农具等等从生活到生产,关系很密切。

在城市住在平房的家庭之间,联系也很密切;住在楼房的家庭,虽然他们都自成单元门户,但也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如果关系处理得好真能够亲如一家呢。

  

(2)、[出示情境三讲故事]

  问:

亲如一家好不好?

从哪一句话最能看出关系亲如一家?

  (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小青一家待我胜过亲人。

  问:

李奶奶说的"远亲不如近邻"是什么意思?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

这里所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不是说住在远方的亲属不如住在近处的邻居好,是指由于相隔很远,联系不方便,不能及时提供帮助,而住在近处的左邻右舍之间,天天见面,情况熟悉、联系方便,比远亲之间的帮助更经常、更及时,能帮助解决紧急发生的问题,因而显得生活关系更加密切。

  板书:

远亲不如近邻

  (3)学生列举自己家与邻居关系中的事例,说一说"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2、"与邻居相处"

  

(1)、[出示情境四]

  (生根据四幅图,判断对错,部分同学说一说理由:

<除草>助人为乐、<让路>文明礼让。

<为鸡吃菜吵架>和<踢碎玻璃就跑>两件事情处理得不好。

  

(2)、问:

踢碎玻璃就跑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呀?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

  问:

两个小朋友在争吵中说了些什么?

  (3)、问:

〈为鸡吃菜吵架〉、〈踢碎玻璃就跑〉以及〈楼上浇花、楼下下雨〉三件事情,如果是你,你怎样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表演出来。

  师小结:

对于有可能损害邻居利益的事,应该事前预防。

如:

不要在邻居窗前踢球;不要让自己家的鸡跑到别人家院里或菜地里;不打扰别人休息、学习和工作,等等。

已经给邻居造成损失时,不应躲起来不承认,也不应强词夺理不认错,而应主动找邻居认错,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才能取得邻居谅解,搞好邻里关系。

  (4)、[出示情境五判断题]

  (学生判断正确与否:

  第一题中"我没跟张奶奶说,而是找了个大鸟笼子,把小鸡放在笼子里养。

"

正确。

  第二题中"我虽然放假在家,却不能影响阿姨和小弟弟休息,尽量做到别出大声。

"正确。

  (5)、问:

今后在与邻居交往中,怎样做就能达到和睦相处呢?

  板书:

与邻居相处应做到:

  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

  (6)、(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

你家得到过邻居的哪些帮助?

你给过邻居哪些帮助?

今后准备怎样做?

  (7)、师总结:

搞好邻里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的需要,也是社会的要求,因为邻居间的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每个家庭在生活、事业、感情上就可以得到帮助,解决一些政府和单位难以照顾到的困难。

每个家庭的成员才能安心而愉快的生活、工作、学习,从而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3、[出事情境六]

  歌谣结束本课:

我家你家和他家,

         共称邻居如一家,

         紧急时候伸出手,

         远亲不如近邻家,

         互助互谅互谦让,

         和睦相处乐哈哈。

三、     板书:

第二课家庭与邻居

        1、远亲不如近邻

        2、与邻居相处应做到:

      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

●文明从我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