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1194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docx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9我和我的家

第1课时

NO:

17

活动内容

我的家人

活动目标

1、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不同的亲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2、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活动难点

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方法

讨论交流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来到我家

师:

你是怎样来到你的家的?

生:

我出生后,爸爸很高兴,把我抱在怀里,一个劲儿地说我长得像他。

然后爸爸开始兴奋地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出生的消息。

活动二、我的家人

1、到妈妈的妈妈家去做客,见到妈妈的姐姐,应该叫什么?

2、你们能把书本这个枝繁叶茂的树图填对吗?

3、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树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呦!

(播放儿歌)“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进行抢答练习

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

舅舅是妈妈的什么?

……”

4、中国有56个民族,地域广大,每个地方有不同的方言,不同地区,又不同的称呼方式,或同一个称呼,发音却不相同,所以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与自己习惯称呼不同的同学。

5、音乐欣赏《让爱住我家》

活动反思

 

第2课时

NO:

18

活动内容

家人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活动重点

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活动难点

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方法

交流展示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

1、师:

你们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家人的影子吗?

生:

我的脾气有点急,像爷爷。

生:

我做事很认真,像爸爸。

生:

我的眼睛像妈妈。

2、师:

你们身上为什么会有家人的影子呢?

想一想。

活动二、家人的故事

1、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让人难忘的故事。

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家的故事?

请同学到前边讲自己家的故事。

2、老师播放班上某位同学带来的家庭生活录像带,全班同学欣赏。

3、放《相亲相爱一家人》,学生在书上贴自己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或画一画自己的家人。

把画里或照片里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吧。

活动三、我和弟弟

我来到我家时,可不是一个人,还有我的弟弟小亮。

听说弟弟只比我晚出生半个小时,那我也是哥哥呀,所以……

弟弟总喜欢跟我在一起,我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

不管做什么,我们都会一起来。

爷爷说:

跟他们的爸爸小时候一个样!

呵,这俩孩子,长得真像妈妈呢!

我到底像谁呢?

我觉得我更像弟弟!

我和弟弟商量好了:

长大了一起去航海。

活动反思

 

 

10家人的爱

第1课时

NO:

19

活动内容

相亲相爱一家人

活动目标

1.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

2.理解疼是爱,严也是爱;

3.学习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4.培养动口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重点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

活动难点

理解严也是爱。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方法

情感体验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

1、同学们,谁来说说家里人给你们的爱藏在哪里?

生:

妈妈希望我开心,所以给我起名叫笑笑。

生:

我的辫子是姑姑梳的。

生:

我爸爸经常半夜给我盖被子。

生:

妈妈忙着做家务,是对家人的爱。

生:

爸爸辛勤工作,是对家人的爱。

生:

爷爷奶奶做出香喷喷的饭菜,是对家人的爱。

2、播放一段《幸福宝宝》的录像,轻柔的音乐,温馨、动人的画面,不禁使孩子们如临其境。

这时我会问学生:

“你想到了什么?

”孩子们在看、想和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对父母的爱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

活动二、相亲相爱一家人

1、课件出示几幅画,这些生动的画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情,回顾生活中曾经历过的一个个备受父母长辈疼爱的场景。

这时,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照片说说自己在家长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故事,这样在看、听、说、演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家人那平常、无声的关爱的感受。

妈妈给奶奶梳理头发,我给奶奶锤锤腿。

爸爸妈妈带我去菜市场。

妈妈生病了,爸爸给妈妈喂药。

爸爸给我寄来的包裹。

2、肩头上的爱

3、视频欣赏:

《鹰的成长》

如果你是一只鹰,你想高飞吗?

当妈妈把你从高空往下推,你该怎么办?

当你成功地飞起来,你应该对妈妈说什么?

引导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

严格要求也是爱,有爱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活动反思

 

 

第2课时

NO:

20

活动内容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

活动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为。

3、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活动重点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活动难点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方法

讨论交流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是爱让我长大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请你说一说:

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分享家人对你的爱。

2、(情感体验)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

我们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

我们能做些什么?

活动二、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

1、让学生在《感恩的心》的音乐下大胆喊出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的心里话,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此得到实现,掀起表达爱的高潮。

2、爸爸妈妈在忙时,我认真学习。

奶奶一个人很孤单,我陪奶奶聊天。

出门前,要和妈妈说一声。

3、趁着孩子们回报亲恩的情绪高涨,我顺势引导学生讨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呢?

使他们懂得回报的方式虽然不同,但爱也是一样的。

此时,爱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交流中不断扩张、升华。

4、记住家人的生日也是一种爱。

还有哪些爱的表达方式呢?

5、实施你的方案并记下家人的反应,与大家交流,共享家的温暖。

活动三、我爱爸爸妈妈

(读一首小诗)      我们慢慢长大,

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

我爱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第1课时

NO:

21

活动内容

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活动目标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活动重点

1.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2.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活动难点

1.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2.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活动准备

课件、整理箱、生活用品等

活动方法

讨论交流实践操作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1.课堂小调查:

你的书包是谁整理的?

有谁自己整理自己书包的?

2.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学生介绍他(或她)是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的。

3.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语文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教师计时:

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师采访第一名:

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4.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

5.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坏。

我是……

6.小小船儿一对,坐着客人十位。

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休息。

我是……

活动二、找不到“小伙伴”了

1.教师根据本班学生数分成相应的几组(假设4组),从准备好的储物箱中找东西。

2.看哪组同学最先找到(橡皮、卷笔刀……)

3.谈感受:

在刚才找东西的过程中,说说大家感受到什么困难?

(太乱、东西多、……)

4.以小组为单位将储物箱中的东西进行整理,再比赛看谁找得快。

5.让优胜组介绍他们得胜的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活动三、送“小伙伴”回家

师:

把“小伙伴”送到哪里去呢?

1.参照教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到了哪些?

没做到哪些?

2.分组讨论,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还可以做哪些?

(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房间、床铺等,帮父母整理家中的摆设……)。

3.把讨论中确定的自己可以继续做的事情列出来,做一个计划去进行实践。

4.教师指导学生列出准备做的事情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

活动反思

 

 

第2课时

NO:

22

活动内容

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4、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活动重点

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

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活动难点

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

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方法

讨论交流实践操作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1.师:

这样做对吗?

生:

我不整理,反正妈妈会整理的。

生:

等长大了我再自己整理。

2.师:

怎样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呢?

我的“伙伴”真不少,它们都是我的宝。

各就各位不乱跑,每到用时才好找。

用完它们送回家,有空也给洗个澡。

活动二、自己会整理

1、整理书包:

请你们把自己的书包中所有的东西拿出来摆在课桌上。

大家看一下,谁的课桌上东西放得地漂亮,为什么?

请你也分类摆一摆,看怎样摆更整齐、漂亮?

请把自己所有东西收进书包里。

比一比谁整理得又好又快,并请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自己整理书包有什么好处?

今后能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请举手(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

再次对自己的书包进行整理。

2、整理玩具:

老师家昨天来了两个三岁的小客人,他们玩过玩具后不会整理,你能帮忙吗?

我们要怎么整理会更好呢?

学生先讨论,再指名进行分类整理。

3、我还会整理……

在家里,我们还要做哪些整理?

(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用自己的方式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

4、小结: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活动反思

 

 

12干点家务活

第1课时

NO:

23

活动内容

做点家务很不错

活动目标

1、认识劳动工具并了解劳动工具的用处,学会使用劳动工具;

2、通过活动感受到家人做家务劳动的辛苦,懂得关心父母,会积极主动做家务;

3、积极主动的帮助家人做家务活。

活动重点

1、学会做家务活,能积极主动做家务;

2、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学会关心父母。

活动难点

1、学会做家务活,能积极主动做家务;

2、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学会关心父母。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方法

情境演示实践操作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做过的家务活

1、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上班与回家的时间,在家的时候父母经常做什么?

画一画爸爸妈妈每天做的家务。

(每一个家庭都不样的情况,交流过程中,重在说出感受,启发对家人的情感。

2、师:

看书本上的苹果树,你能摘几个苹果?

3、想一想你会帮家人做哪些事?

活动二、做点家务很不错

1、小朋友们说是会说了,但会不会做家务?

谁来说一说,你会做什么家务?

洗碗、扫地、拖地这些家务活要用到什么工具,你知道吗?

(说一说自己会做的家务活,要用什么工具。

2、做家务让我动脑筋、长本领,真不错!

会做的经常做,不会做的学着做!

四人小组合作,让会做家务活的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说说怎么做,会做的孩子做补充指导,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3、跟我学做家务活。

让会做家务活的孩子上讲台做示范抹桌子和扫地。

活动反思

第2课时

NO:

24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劳动工具并了解劳动工具的用处,学会使用劳动工具;

2、通过活动感受到家人做家务劳动的辛苦,懂得关心父母,会积极主动做家务;

3、积极主动的帮助家人做家务活。

活动重点

1、学会做家务活,能积极主动做家务;

2、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学会关心父母。

活动难点

1、学会做家务活,能积极主动做家务;

2、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学会关心父母。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方法

情境演示实践操作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再来学一招

1、我来教你叠衣服。

叠上衣:

伸伸手——抱一抱——弯弯腰。

叠裤子:

排两队——变一队——弯弯腰。

2、爸爸妈妈回家后,请他们休息一下,帮他们做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和爸爸妈妈互换角色,当一天的家长,做一天的家务活。

活动二、这时怎么办

1、看到奶奶在择菜,去帮忙,奶奶说:

不用你帮忙,你去看书吧。

2、妈妈说:

别这么浪费水!

算了,还是我来洗吧。

3、妈妈说:

去帮我买瓶醋吧。

我:

我正看得带劲呢……

4、有时会忘了做,怎么办呢?

5、教师小结:

经常干家务活,不仅可以使自己学会很多劳动的本领,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还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活动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