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886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1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江南实验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科学试题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2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月考0(问卷)

生化

一、选择题

1.下列是温州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捣年糕

B.扎纸人

C.捏米塑

D.酿米酒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详解】A、捣年糕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扎纸人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捏米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酿米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D。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与相对应选项产生的后果不相符的是()

A.

装置漏气B.

不会产生氧气

C.

无法收集氢气D.

读数不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中实验,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装置漏气,实验操作与相对应选项产生的后果相符,故选项错误。

B、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实验操作与相对应选项产生的后果不相符,故选项正确。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实验,无法收集氢气,实验操作与相对应选项产生的后果相符,故选项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读数不正确,实验操作与相对应选项产生的后果相符,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3.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

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长。

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化学性质不同

B.两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C.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答案】C

【解析】

【详解】A、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由碳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

由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

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两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氧、硅、铝、铁,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4.小江发现一株如上图所示的植物标本,感叹于它的根如此发达,以下各项不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根的分布的是(  )

A.光照强度B.水分多少C.肥力强弱D.土壤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详解】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蹲苗、烤田是土壤表层的水分少,利用根的向水性促进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根还具有向土壤肥力高的地方生长的特性即根的向肥性,深层施肥有利于促进根向土壤深处生长;由于重力作用向地的一面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所以根向近地的一面弯曲生长,使根从地表发芽向下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因此,最不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根的分布的是光照强度。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与环境相适应。

5.如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

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中,当膈肌由状态甲向状态乙转换时,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进入肺内。

【详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如图中乙;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即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可见D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了呼吸运动的呼气过程:

呼吸肌舒张,气体从肺内排出;吸气过程:

呼吸肌收缩,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

6.下列每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氯化钠、食盐、NaClB.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5H2O

C.碳酸钠、纯碱、Na2CO3D.碳酸钙、熟石灰、Ca(OH)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其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能表示同一种物质。

B.硫酸铜晶体的俗名叫胆矾或蓝矾,化学式为CuSO4•5H2O;能表示同一种物质。

C.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3,能表示同一种物质。

D.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其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

故选D。

7.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项离子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Ag+、Ba2+、Cl-、SO42-B.Na+、K+、CO32-、OH-

C.K+、Ca2+、Cl-、NO3-D.Ca2+、Mg2+、OH-、S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

A、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D、酸性溶液中的H+与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Mg2+和OH-能形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8.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了2种物质B.反应物、生成物中共含3种元素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A、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该反应共涉及到两种原子,反应物、生成物中共含2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正确的是()

A.常用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做保护气

B.大理石地板上撒了油污,可以用酸性的洁厕灵来清洗

C.冬天,用NaCl来融雪,是因为NaCl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D.用碱性的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波,常用作保护气,故A正确。

B、洁厕灵显酸性,可与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钙反应,腐蚀地板,故B错误。

C、冬天用NaCl来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故C错误。

D、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和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而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错误。

故选A。

10.小金在配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10

100

40

120.9

60

100

40

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10℃时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120.9g溶液,说明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9g硝酸钾,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向60℃时的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后得到140g溶液,即硝酸钾全部溶解,则得到的溶液可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C、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大于加热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错误;

D、由A可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溶液中会发生结晶析出晶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小,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选项正确,故选D。

11.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B.实验前都不需要暗处理

C.可用酒精溶解叶绿素D.可用碘液检测有无淀粉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两个实验装置中只有一个变量:

二氧化碳,A正确。

B.实验前,应将两个装置中的植物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错误。

C.为了避免叶片中叶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必须用酒精把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掉,C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可以用碘液检验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12.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A.b可能是催化剂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

13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5+16+15﹣5﹣30﹣26=15,故B正确;

C、反应后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30﹣16)g:

(26﹣15)g=14:

11,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二、填空题

13.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

(2)硝酸钠__________;

(3)三个铁离子__________;

(4)水银_________;

(5)盐酸__________;

【答案】

(1).SO42-

(2).NaNO3(3).3Fe3+(4).Hg(5).HCl

【解析】

【详解】

(1)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化学式为:

SO42-;

(2)硝酸钠由硝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化学式为:

NaNO3;

(3)三个铁离子就是在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化学式为:

3Fe3+;

(4)水银为金属汞,化学式为:

Hg;

(5)盐酸的化学式为:

HCl。

14.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

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0~24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

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A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内__;

(2)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目的是为了降低B__;

(3)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C__;

(4)气孔张开和关闭可调节A、B、C__;

(5)图乙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曲线是I__。

【答案】

(1).错

(2).对(3).对(4).对(5).错

【解析】

【分析】

(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二中曲线甲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乙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解答即可。

【详解】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所以C表示光合作用,生在细胞的叶绿体内,错误。

(2)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因此移栽植物时,在阴天和傍晚进行,主要是为了降低B蒸腾作用,正确。

(3)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所以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C,正确。

(4)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所以气孔张开和关闭可调节A、B、C,正确。

(5)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甲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因此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应熟练掌握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及区别和联系,并注意识图。

15.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NH3)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铜在空气中会生锈,俗称铜锈,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物质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答案】

(1).

(2).+2价

【解析】

【详解】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NH3)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单质是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中,可知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学式和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2x+(-1)×2+(-2)=0,解得x=+2。

16.如图,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

在左图的d点处,此时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_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

当胸廓变化处于右图的B状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左图中的哪一段_______(用左图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

(1).低

(2).bc

【解析】

【详解】[1]图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在图的d点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

[2]图中的B状态表示膈顶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故是呼气过程,左图中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三、实验、简答题

17.某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试回答:

(1)A处洗气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广口瓶内石灰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表示这个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检验是否除净二氧化碳(3).D瓶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解析】

【分析】

【详解】

(1)A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用来除去空气中的CO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A是除二氧化碳的装置,B是检验是否除净二氧化碳;

(3)A、B装置用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和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D装置用来检验空气呼吸作用是否生成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生成了二氧化碳;B中不出现浑浊,这才说明空气中的CO2被除尽;D中出现气泡,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来自呼吸作用。

18.小江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O2气体的装置。

(1)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小江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那么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为此又做了实验:

在集满CO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盖紧瓶塞振荡,发现瓶变瘪,于是认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小南提出质疑,认为导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4)小江设计的装置与丙图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否用硫酸代替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试管底部有气泡冒出

(2).二氧化碳溶解到水中(3).CaCO3+2HCl=CaCl2+H2O+CO2↑(4).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5).不能,生产的硫酸钙是微溶物,会附着到碳酸钙表面,导致反应无法继续进行

【解析】

【详解】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都是根据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故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止水夹(或用手指堵住导管),将试管通底部分浸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观察通底处是否有气泡冒出。

观察到试管底部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在集满CO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盖紧瓶塞振荡,发生瓶变瘪,于是认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小衢提出质疑,认为导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

二氧化碳溶解到水中;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

CaCO3+2HCl=CaCl2+H2O+CO2↑;

(4)通过分析甲装置的特点可知,装置的优点是:

甲装置能通过止水夹的关闭和打开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5)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所以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故填:

不能,硫酸和大理石反应会产生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的进行。

19.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

(1)小江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将红磷改成硫单质是否可以?

为什么?

____________。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

(4)通过对比发现,小江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你认为引起本实验的误差还有什么?

(写出一种因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可以,硫燃烧会消耗氧气,生产的二氧化硫是气体,冷却至室温不能形成压强差。

(2).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14%(4).可燃物的性质差异

【解析】

【分析】

(1)二氧化硫是气体;

(2)对比改进行前后的两种探究装置,可发现改进后不需要点燃红磷后再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可很好地避免因装置漏气而对结果带来的偏差;

(3)根据量筒内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解答。

【详解】

(1)不可以,硫燃烧会消耗氧气,生产的二氧化硫是气体,冷却至室温不能形成压强差。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

(3)量筒内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100mL-65mL=35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可能因为可燃物的性质差异(红磷不能把集气瓶中氧气完全消耗),导致测出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

20.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_______作用.

(2)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点.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___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4)要提高大棚内作用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答案】

(1).蒸腾

(2).d(3).多于(4).增加光照时间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