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884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四 册第 五 单元.docx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五单元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三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锐角钝角

课时划分

5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总备课数

第18课时

1、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

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教法

情景教学、探究发现

学法

观察、比较

教学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

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

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

(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

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

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教学札记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

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

(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

(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2、自由活动:

找一找!

3、出示两道判断题:

(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

 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4、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

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

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五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平移和旋转

课时划分

5课时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总备课数

第19课时

知识与能力:

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法

情景教学、尝试教学、讨论交流

学法

分析、比较、操练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

(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

怎么分的?

二、综合练习(课本P43页第三题)

2、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三、课后活动

教学札记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三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平移与旋转

课时划分

5课时

教学课时

第3课时

总备课数

第20课时

知识与能力:

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法

情景教学、探究发现、讨论交流

学法

分析、比较、总结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

(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

(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

(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

教学札记

(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

(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

二、综合练习

1、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

哪些是旋转?

(课本P43页第三题)

2、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

还有什么问题?

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后活动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三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剪一剪

课时划分

5课时

教学课时

第4课时

总备课数

第21课时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能剪出各样图形

教学难点

能剪出各样图形

教法

探究发现、讨论交流

学法

观察、分析、反复操练

教学准备

彩纸数张,剪刀一把、铅笔等。

一、教学过程

二、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剪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剪一剪。

三、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

然后在不开口的(有折痕)折边画出半个小人。

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画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

你给它取个名字吧。

2、出示投影,

看一看,一眼功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对于学生的回答。

给予肯定。

方法1:

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孩。

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4、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3、巩固体验,请同学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

学生再活动一次,再剪一次。

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

说理由

4、发挥想象,自主创意出示教师作品,让学生给予评价。

同时把你的作品展示给你同桌看。

三、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掌握什么本领?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三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练习课

课时划分

5课时

教学课时

第5课时

总备课数

第22课时

知识与能力:

通过练习能很快地辨认出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

能剪出各样图形

教学难点

能剪出各样图形

教法

探究发现、讨论交流

学法

观察、操练、总结

教学准备

彩纸数张,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这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汇报

二、出示投影是锐角的在□里画“√,”是钝角的在□里画“○”

三、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

平移几格?

哪些是转动?

转动的在□里画√?

四、指导学生及时订正,完成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五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划分

8课时

教学课时

第6课时

总备课数

第课时

知识与能力: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教法

情景导入、探究发现、讨论交流

学法

观察、比较、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准备活动

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个数中的“5”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

25710595791135

2、填空

()个一是十。

()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10个()是一万。

八百七十二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

8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

3、在2287、650、80、285、651、79这几个数中:

是两位数的有()是四位数的有()最大的数有()。

最小的数有()。

二、学习情景的创设

1、看挂图

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空调和电视机。

售货员说空调的价格是由3一个千、四个百和三个十组成的。

你知道空调的价格吗?

2、引导学生猜出电视机的价格。

售货员又告诉我们电视机的价格比1000少,又比500多,你还能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示学生“多一些”、“多得多”

3、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互动活动

(1)提示:

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

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1430和980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小组汇报结果1430大于980。

因为1430是四位数,而980是三位数。

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

谁来说说聪聪和妈妈能买到什么电器?

你是怎么想的?

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比较出数的大小。

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课件,聪聪正在和另一个小朋友比赛谁读数的速度快,聪聪得了3864分,另外一个小朋友得了3529分。

(2)小组进行讨论:

怎样比较3864和3529的大小?

汇报得出:

因为3864大于3529。

所以聪聪获得胜利,是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3864的百位是8比3529的百位5大,所以3864大于3529。

师生总结:

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教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比较各组数的大小,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理解题意。

独立比一比。

汇报比较的结果。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

5850和8637239和70072133和31445488和5458

独立比较,集体订正。

四、课外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28677□00>7240646>6□2□49>413□21>2014293>4□6315+7<□+720-20÷5>□-20÷5

2、找规律,填一填。

(1)596、597、()、()、()

(2)1720、1730、()、()、()

(3)5000、5100、()、()、()

(4)1360、2360、()、()、5360、()

(5)2130、3240、()、()、6570、()

(6)9999、8888、()、()、5555、()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五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整百、整千加减法

课时划分

8课时

教学课时

第8课时

总备课数

第课时

知识与能力:

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的方法,经历交算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算法的多样和优化。

教法

情景教学、探究发现、分组讨论交流

学法

观察、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准备练习

出示准备题要求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

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说一说

问:

(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

(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

(3)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想一想:

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一、教学新课,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算法

1、根据上面的情况,选择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

一共花多少钱?

各自进行并汇报

板书算式:

2000+1000=()

那么,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

买了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

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选择你想计算的算式。

板书算式是:

2000-1000=()

想一想:

()个百加()个百是()个百,也就是();()个千减()个千是()个千,也就是()。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2、组织活动编题口算活动

用这些整百、整千数来进行一次编题口算的活动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整百、整千的数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2人一组,从整百和整千数中任意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3、出示:

80+50=130-50=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在练习本上做做、想想应该怎么算?

4、出示900+600=9000+6000=1500-600=1500-600=

组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集体校正

5、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认真看图,说说图意,自主提问解决问题。

二、展性练习

1、你有几种填法?

(练习十七第5题)

8□27>8263

2、○里填上“>”、“<”或“=”。

20+80○40+605800-800○3600-3000

130+70○200+20700-90○700-80

1200-200○1000+200500-50○400+50

90+50○200-6090-60○100-70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六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克和千克的认识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总备课数

第课时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

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法

情景教学、尝试教学、讨论交流

学法

观察、朗读、总结

教学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

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

物体有轻有重。

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

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

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

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

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

板书:

(4、)“1克有多重?

”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

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

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

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

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

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学科四册第六单元(章)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称一称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总备课数

第课时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

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教法

情景教学、探究发现、讨论交流

学法

观察、合作操练、总结

教学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

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

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

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

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

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

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

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

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

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

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3)请大家看书上的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