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6061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1下半年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公文的作者是指()。

A、撰稿人

B、审核人

C、签发人

D、发文机关

【答案】D

【解析】发文机关就是制发公文的机关,一般将公文的发文机关作为公文的作者。

故选D。

2、古人记月除常用的序数法外,还以物候的特点来命名,或以孟、仲、季来命名每季的三个月。

那么,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孟春——桃月

B、仲夏——荷月

C、仲秋——桂月

D、季冬——菊月

【答案】C

【解析】仲秋和桂月都指八月。

C项正确,当选。

A项,孟春指春季的首月(正月),而桃月指三月,二者不对应。

B项,仲夏指五月,荷月指六月,二者不对应。

D项,季月指十二月,菊月指九月,二者不对应。

故选C。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滞后性

【答案】C

【解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故选C。

4、头脑风暴法的基本点可以归纳为“开动脑筋、相互启发、()”。

A、集思广益

B、综合归纳

C、博采众长

D、领导集中

【答案】A

【解析】头脑风暴法是1939年美国人奥斯本首先提出的。

这种方法的基本点可以归为“开动脑筋、互相启发、集思广益”。

故选A。

5、根据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和管理方法,这体现了管理学中的哪一原理?

()

A、效益原理

B、人本原理

C、权变原理

D、激励原理

【答案】C

【解析】权变原理是指根据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和管理方法的一种管理理论。

故选C。

6、“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哲学道理是()。

A、掌握一分为二的方法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学会具体问题普遍分析

D、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是说要进山,需要向樵夫询问情况;要到水里去,需要向渔民询问情况。

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故选B。

7、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A、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

【答案】C

【解析】认识的主体性,是指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自身因素即主体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或凝结于认识结果而使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属性。

认知的主体性原则是指认识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遵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原则,人的主体因素的最积极调动和各因素功能的最充分发挥。

故选C。

8、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徽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种完善道德晶质的修养方法是()。

A、慎独自律

B、省察克治

C、陶冶情操

D、择善而从

【答案】A

【解析】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是慎独。

故选A。

9、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

A、有一人以上监督

B、有二人以上监督

C、有三人以上监督

D、有四人以上监督

【答案】B

【解析】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由二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

其中,销毁绝密公文(含密

码电报)应当进行登记。

故选B。

10、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后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

A、职业能力

B、敬业精神

C、职业习惯

D、职业技术

【答案】B

【解析】职业道德要求:

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道德教育。

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

故选B。

11、“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答案】B

【解析】“防微杜渐”比喻要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

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不要让坏的思想由小变大,最终酿成大错

12、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A、对流层

B、中间层

C、平流层

D、热层

【答案】C

【解析】平流层的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故选C。

13、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包括()。

A、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

B、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

C、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D、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

【答案】C

【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

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故选C。

14、()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职能。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价格标准

D、交换价值

【答案】B

【解析】价值尺度: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货币本身是商品。

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是外在的,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故选B。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性来自内在的运行要求和外在的()两个方面。

A、物质条件

B、制度保障

C、舆论监督

D、行政管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市场运行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来自内在的运行要求和外在的制度保障两个方面,靠的是完善的市场法制和市场主体良好的道德素质。

故本题选B项。

16、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的是()。

A、提高利率

B、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卖出政府债券

【答案】C

【解析】降低再贴现率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增大了商行的融资能力,促使市场中货币量的增长,刺激社会总需求,故选C。

17、根据合同法规定,交付货物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履行地应为()。

A、供货方所在地

B、需货方所在地

C、供货方或需货方所在地

D、供货方和需货方之间的中间地

【答案】A

【解析】直接记忆相关知识点。

合同对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的,《合同法》第62条规定,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即在债权人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即在债务人所在地履行。

所以货物的交付,如果履行地点不明确,则应由供货方在其所在地履行。

18、文件的连续性是指()。

A、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必要的继承关系

B、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周严有效

C、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利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D、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

【答案】A

【解析】文件的连续性是指对同一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各个文件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继承关系,不能各自孤立,互相矛盾。

19、“批复”这一种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

A、说明性

B、可行性

C、政策性

D、针对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文种。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一事一批复,批复是一个被动性的文种,具有极强针对性。

故本题选择D选项。

20、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这样处理。

A、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B、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C、报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并抄送两个上级机关

【答案】A

【解析】根据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其请示事项。

故选A。

2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法人开始营业

B、筹备法人设立的工作开始

C、法人的成立

D、法人的注册资金到位

【答案】C

【解析】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故选C。

22、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理想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社会理想

B、社会理想的实现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理想

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D、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根本无法实现

【答案】A

【解析】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奋斗。

23、“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解析】“玉米、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故选B。

24、24小时降雨量为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的雨称为()。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答案】C

【解析】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l小时降雨量小于2.5毫米的雨称为小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0.0~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2.5~8.0毫米之间的雨称为中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的雨称为大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6.0毫米的雨称为暴雨。

因此C项当选。

25、“居安思危”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部书籍()。

A、《左传》

B、《山海经》

C、《论语》

D、《战国策》

【答案】A

【解析】此语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6、“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哲学道理是()。

A、掌握一分为二的方法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学会具体问题普遍分析

D、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是说要进山,需要向樵夫询问情况;要到水里去,需要向渔民询问情况。

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故选B。

2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答案】D

【解析】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临时方案;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追踪方案;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积极方案,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决策方案一般有四种:

积极方案、临时方案、追踪方案和应变方案。

故选D。

28、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

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人为本”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