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001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docx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课程讨论框架

新媒体传播环境

技术支撑

内容制作

传播观念

第一节绪论

Ø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APP客户端(呈现形式)

Ø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如virtualreality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术进步)

Ø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工具或终端,如个人移动终端(使用终端)

“新媒体”,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本课程采用定义为:

新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使用终端,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可进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P2P)

1.传播介质改变:

2.使用体验改变:

新旧媒体的区别体现在对人类感官影响的强硬程度和刺激程度。

例如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强度、受众的反馈加强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

3.传播更具灵活性:

时间、空间、形式上的灵活性。

新媒体具有滚动型,而旧媒体是局限在一个时间段,定时定点的传播信息

差别在即时的反馈与个性化的体现上——互动和点对点

4.即时的社交性:

人际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叠

新媒体体现的广泛参与度与旧媒体所体现的深度与权威性,两者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为综合体——“全媒体”

本节要点:

1.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

2.需了解网络媒体出现前的传统媒体特点

第二节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

两种思维:

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

媒介融合,是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和媒介内容的多媒体性

各种传统形态的媒介产品都“借道”网络,而不是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产品,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

——彭兰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1983)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索勒·浦尔提出

浦尔《自由的技术》:

联网计算机将成为21世纪的印刷机;各种媒介功能一体化

思考:

传播媒介——某一种媒介的常见特性是否是不能改变的?

例如文字报道沉淀的全面宏观、广播新闻的口语化和伴随性、电视娱乐性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等

媒介被大家熟悉的“固定”特性是能变化的,例如地铁报虽然是文字报道,但类似微博传播的碎片化,是一种浅短阅读;而各类移动网络终端进行专题的策划,也是网络传播追求深度化传播的表现(各种特性相互渗透)

选择的或然率=可能性报偿/费力的程度

融媒尝试

1.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报刊

电子版

1987美国圣何塞信使报首度报纸电子化

中国纸媒最早电子化实践为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网络化

2000年是中国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标志性一年

2000年8月《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

B移动终端报刊(纸媒与手机、平板电脑融合)

手机报-纸质内容通过移动通讯平台,以短信、彩信方式发送到客户端

2004年《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为国内第一家手机报

2.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与广播结合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4月美国西雅图“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放置RealAudioSystem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服务

1997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国内网络广播之先河

A网络广播(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提供音频服务,在线直播或点播,如QQ电台)

B移动终端广播(利用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或手机内置FM广播协调器,如豆瓣电台)

C.APP

3.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电视(通过流媒体技术与电视台同步收看及点播,WWW.CNTV.CN在2009年12月正式上线)

B移动终端(利用电信服务商网络或移动终端自带电视信号接收模块实现收视)

C数字电视(节目制作、传输、信号接收处理全面数字化)

D.IPTV(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提供电视、通信、互联网交互服务)

●媒介融合媒体融合

A二者概念混用

匡文波《传统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传统媒体纷纷开设报纸网站、广播网站……发布手机APP……

B差别化

陈国权:

《媒体融合·媒介融合一字之差立意有别》

2014年8月18日推出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及的是“媒体融合”,一个字的差别,内涵不同

“媒体融合”是媒体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也就是一个传媒集团拥有多个媒介平台,实现内容的多平台出口,让传播能力最大化,这是媒体融合模式的典型特征

2005年的“报业寒冬论”之后,面对报纸可能到来的衰退前景,中国的报业进行了大量的积极尝试链接:

2005年报业寒冬

2005年后,中国报业进行了探索:

比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集团”“全媒体平台”“全媒体记者”;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4I战略”……以及相继推出的PDF电子版、电子纸、有声报纸、3D报纸、报纸二维码、云报纸等

融合之后的媒介试图融合多种媒介的优势,但却弱化了自身本来的资源和优势,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传统纸质媒体的转型案例:

媒体“中央平台”(全媒体中心)(《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正式上线!

如何烹制新闻大餐?

》)

真正让这个厨房运作起来,除了技术和空间平台,还仰仗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

在这个“创新工场”里,不再只有编辑/记者,而是通过“指挥员”、“采集员”、“加工员”、“技术员”、“推销员”、“信息员”的分工协作,实现运转

Ø指挥员:

boss,就是媒体现在常说的值班老总,他要全面统筹人民日报社旗下所有媒体的相关报道,而不仅仅是一张报纸

Ø采集员:

前方记者,除了写成品稿件,还必须提供多种多样的素材给后台

Ø加工员:

服务前方记者,但与传统编辑不一样——他的职能不是改标题,而是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同时参与制作视频、H5、游戏等内容产品

区别

媒介融合:

介质、载体和渠道的同一和功能多元

媒体融合:

单一媒体资源(信息采集和输出团队渠道平台)重新整合信息基础上,生产内容的全面化及多平台输出模式

融媒中的变化

1.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媒体盈利模式变化

传统媒体“二次销售”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

“对于报纸来说,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是当天的广告能支持多少栏的新闻。

至于广播电视,要销售多少本地广告才能支持一台自办的节目,哪些类型的节目能够吸引广告,哪些则不能。

课后了解:

互联网盈利模式

2.从业者全媒体技能发展趋势

A突破传统媒体界限(文字、音频、视频)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

“但是有些关于媒介特性及内容的决定则主要是技术性的:

它能成为‘电视’吗?

就是说,其视觉形象突出吗?

这一画面上镜后的效果好吗?

音响效果好吗?

至于报纸,截稿之前来得及排版吗?

时间和设备来得及给这条新闻追加新内容吗?

……”

B新媒体趣味个性化的借鉴,传统媒体严谨精确的保持

本节要点:

1.媒介融合及媒体融合的概念

2.了解当下媒体“中央厨房”运作模式

3.媒介融合对专业人员的新要求

第三节新媒体传播中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

也称人际交流,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有:

谈话、书信、打电话等

人际传播的作用(为什么要进行人际传播?

1.获得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

2.建立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移动互联网中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

1.电子邮件

2.即时通信(InstantMessage,IM)

3.IP电话(VOIP,网络电视和电信运营商利用IP技术进行的语音通信)

4.社交网络(SNS)

即时通信(IM)

一种使人们能在网上识别在线用户并与他们实时交换信息的技术

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进行即时的文字讯息、档案传递、及语音与视频交流

1.即时通信发展历程

Ø最早即时通信软件ICQ(ISeekYou),由四名以色列青年1996年7月成立的Mirabilis公司研制。

1998年注册人数达到1200万,被AOL以近3亿元收购

Ø1999年腾讯QQ正式发布

Ø其他即时通讯公具有微软公司MSN,中国移动飞信,新浪UC,网易泡泡,淘宝阿里旺旺等

思考:

以IM为基准的人际交往与实际的社会交往有何不同?

在哪种情况下,你会优先选择即时通信工具与人沟通,为什么?

社交环境;人际交往的仪式感;事件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功能多样/简单;兴趣爱好,等等

较为完整的传播体系由以下元素构成:

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传播情境

A语言行为:

口头、文字

B非语言行为:

体貌、特征、空间距离、语气

C传播情境:

地点、时间、身份、环境、有无他人在场

2.即时通信传播特点

A可重组传播元素,通过“强调”和“隐藏”,实现对“理想化自我”的表达

美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

符号互动理论象征互动论

芝加哥学派

《心灵、自我与社会》

米德认为,心灵、自我与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通过象征符号的互动过程发展出来的,个人根据与他人的互动而发展出自我。

因此,研究个体的时候,应该重视社会互动,以及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语言、象征符号、行为和情景,离开互动谈个体和自我,是毫无意义的

●主我(I,自身判断):

独立、非对象、具有创造冲动,构成“自我”中无组织、无方向、不可预测的部分

●客我(ME,根据环境的调整):

社会的代表,是个人所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对其他人的态度

B营造交流氛围(表情符号)

C具备自我缓冲空间(撤回)

D打破时空限制

Ø人的身体-不可分性-对个人运动能力和知觉能力严格限制

Ø人类行动有限性,时间成为稀缺资源

Ø同步完成一项以上任务能力有限

(隐蔽性、隔离性、时差性、虚假性等)

讨论:

日常生活中,你常用的IM工具有几个?

请说出选取原因以及使用频率和使用偏好。

使用中遇到哪些问题?

(隐私安全问题、使用便捷程度、受干扰程度)

3.即时通信存在问题

(1)目前互不相容

Ø多个IM占用空间,消耗资源,用户定位不精准

Ø多种协议标准

(2)IM还没有为安全性使用目的而设计(数据、信息、文件泄密问题,个人隐私,账号被盗等等)

Ø合法数据被非法使用

Ø遭到攻击

Ø安全机制,账号、密码管理

发展方向

嵌入式IM:

不需要下载安装,当用户登录网页后,该IM直接嵌套在网页中,可以直接使用

嵌入——寄生式生存:

嵌入到浏览器,伴随运行

本节要点:

1.即时通信可并行多个点对点传播,互不干扰

2.即时通信可实现同步分享信息,并以延时反馈作为补充

3.即时通信交流可控,有效沟通程度较高

4.即时通信交流手段多元(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符号)

5.即时通信以个人为节点扩大传播

课后回顾与学习: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第四节新媒体时代的专业新闻机构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开放格局

1.传统的公共传播资源由大众传媒独享局面被改变

2.任何一个网络节点发出的信息有可能形成大众传播效应

Ø当下新媒体传播

Ø受众即传者

Ø传播者和接收者界限模糊

二、新媒体时代专业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Q:

“全民记者”是否意味着专业媒体存在必要性丧失?

为什么?

深度报道、全面、权威、专业(什么事、怎么说、该怎么说);准入度;周期性、持续性;把关、筛选;引导舆论;信任度

(补充概念:

角色缺失、断点续传)

争论点:

A新媒体平台“接地气”VS同一的专业标准

Ø传播方式

Ø传播内容

B短期迎合受众行为是否可以接受

Ø柠檬市场(经济学原理,信息不对称市场,劣等品取代优等品,极端条件下,市场萎缩和不存在,现在大多数人接受到的是自媒体的表达方式)

Ø劣币驱逐良币(经济学原理)

思考:

你为什么需要信息?

你为什么需要确切的信息?

知晓确定的信息和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接收不确定的信息会对你的生活有负面影响么?

全民参与并不意味着对专业传播需求降低

1.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信息需求的充分满足

自媒体的发布首先取决于传播者本身的传播需求,而非受众的信息需要

自媒体的信息发布未必有固定周期和持续性

2.非专业人员参与传播,或导致信息的复杂化

专业媒体权威

身份公开

便于接受监督

专业规范与经验

3.专业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

它的存在,不仅仅是新闻与信息传播的需要,也是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

三、新媒体时代专业新闻传播机构的角色

1.新闻传播的主导者

制度化持续新闻生产

2.新闻专业水准的标杆

夫新闻之为事实,无待赘言,但事实真相,往往不易探得……故凡新闻之未可靠及假定者,皆应屏绝登载也。

试问无论任何消息,不闻其确实与否,而即认为事实而登载之,其结果必致以讹传讹,混淆是非。

无意中竟受人之利用,成为造谣之机关。

即退一步言,所闻均系事实,亦未可即予登载,而须经审定是否为最近之事实及多数阅者所注意者。

Ø专业角色

Ø值得信任的消息管家

Ø有养分的新闻信息对话者

Ø更快与减速的把握

Ø搜索、转载、和新闻价值的认真判断、再次采访

3.信息导航(对立概念:

信息迷航)

A传统新闻生产制作流程中——记者发现新闻线索,采写稿件,制作新闻——传达给大众(有信赖度)

B新媒体平台——竞相转发信息(同质化,可能为假新闻)——大众(不再迷信某一家或几家媒体)把此类信息当做新闻线索,自身可利用新媒体搜索手段挖掘真相

●专业新闻机构通过信息收集、筛选、梳理、整合(把关)为受众确立寻找信息方向和路径

4.社会环境的主要监测者

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瞭望哨”

赖特《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1959)

5.社会的整合者

●唐纳德·肖《创造一个纸草型社会》,(美)北卡罗来纳大学

●《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垂直媒体水平媒体

6.自媒体新闻传播实践的组织者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彭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本节要点:

1.新媒体时期新闻专业机构和自媒体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2.新媒体时期专业媒体从业者的素养体现在哪里?

3.新媒体时期全民参与传播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新媒体时期对新闻的判断标准变化了么?

第五节新媒体时代基于web技术的网络传播

一、概述

Web网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最广泛的网络传播形式,它的基础是万维网技术,它是利用Web页面组成的网站来发布各种信息、提供各种服务并与受众进行互动的一种传播形式。

网络中很多其他传播形式可嵌入Web网站

其传播主体主要包括:

1.ICP: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如综合性网站、专业信息网站、搜索引擎网站、社区型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

2.媒体

3.政府

4.机构与组织

5.企业

6.个人

二、什么是WEB

几个概念的区分:

互连网、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

1.互连网:

internet,是一个通用名词,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任意选择

2.互联网(因特网):

Internet,则是专用名词,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采用TCP/IP协议为通信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NET

1969ARPNET(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创建),四台计算机相连接共享

1983年TCP/IP成为标准协议

协议: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protocol),简称协议

A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B语义发出信息操作和作出相应

C同步事件实现顺序

TCP/IP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

Ø传输控制协议

Ø国际协议

3.万维网:

WWW(WorldWideWeb),简称Web

Web起源于1989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室CERN,链接文档的万维网的最初计划是由CERN的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年提出

可分两方面理解:

A应用程序——客户端和服务端(后台运算),WEB应用是最重要的接入互联网,浏览文本的程序之一

B统一界面浏览器——接入网络的方式(直观显示)

三、万维网的技术优点

1.信息不限于简单的字符和数值型数据,而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

2.实现信息之间的链接

3.友好易用的浏览器界面(网景IE等)

非专业人员可使用

可以一种统一模式、界面风格获取信息,方便用户

四、WEB系统工作

1.WWW系统由Web服务器、浏览器及通信协议组成

Ø信息由网页组织,页面由HTML语言编写

Ø浏览器连接服务器,执行HTML文档,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Øhttp通信协议完成数据传输

2.需理解术语

Ø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

Ø超文本传送协议(HTML-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Ø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

是一种易于理解的字符串,用来识别互联网资源位置,并包括接受协议

(H5)

统一资源定位器分为三部分:

Ø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协议

Ø存取信息服务器域名

Ø存取信息路径和文件名

3.Web主要技术原理

要呈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取出数据,加上实现设计的模板,动态地生成Html代码,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五、Web1.0Web2.0Web3.0

1.C/SB/SP2P

Ø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

Ø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属于C/S)

ØPeertoPeer对等传播

2.Web1.0时代的技术进步

A.TCP/IP协议的提出使互联网成为全球性网络

B.WWW的实现使网络成为大众化媒介

3.Web1.0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

网络中心传播:

自上而下的、中心式的、以机构为主的门户传播,以“阅读”网页信息为主要方式

Web1.0小结:

A资源、服务集中在服务端

B网页内容编辑运算功能集中在服务端

C基于WEB技术——初期网络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为广告费用——浏览量点击量

4.Web2.0技术进步

HTML语言不断发展实现更好界面互动

脚本程序——让运算功能在本地实现运行

Web2.0技术主要包括:

BLOG、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聚合内容)、Wiki、SNS等

WEB2.0由原来自上而下——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小结

A访问者可以主动发布网页信息(UGC:

usergeneratedcontent),基于此网络平台通过页面将用户联系起来,让用户可以高效分享内容

B.Web2.0支持用户用最方便的方法(自媒体)发布内容,通过用户自发的相互链接、tag链接,或者系统自动以人为核心(SNS)的相互链接,给网络内容提供索引

由此,互联网逐渐从以关键字连接为核心的信息组织和阅读方式过渡到以用户个人的portal(SNS)或者个人思想脉络(Blog)为线索的阅读方式

5.Web3.0最优化智能整合

对于用户生产的内容,在筛选过滤的基础上,同时引入偏好信息处理与个性化搜索引擎技术,对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

Web3.0发展方向涉及要点

智能化搜索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A搜索引擎(SE,SearchEngine)

讨论:

①日常网络搜索的行为习惯与目标取向②遇到的问题③思考原因

5.1.搜索引擎是互联网最主要的应用技术之一

海量—寻找和分享—信息导航

1990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开发查找分散在FTP(FileTransferProtocol)主机中的文件,被看做是现代搜索引擎的始端

关键词搜索和主题目录搜索

搜索工具:

WEBCRAWLER、WEBROBOT、SPIDER

5.2搜索基本过程

Ø用户提交请求—登录搜索网站(或搜索工具条)—请求的逻辑表达(与或非)—偏好整理(位置、时间、格式)

Ø返回列表式页面—排序—相关度—可能出现大量非相关内容

5.3涉及技术环节

5.3.1分词技术:

分解关键词——查索引库

5.3.2排序技术:

计算关键词与网页的相关程度

Ø在搜索引擎领域,著名的排序规则是XX创始人李彦宏的“超链分析”

Ø超链分析认为一个网页的重要性可由其他网页指向该网页的链接数目决定

5.3.3对请求字符的解析和理解

Ø语义搜索是搜索引擎发展的方向——人工智能

Ø目前搜索界面能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智能化表达用户请求,搜索引擎不能正确理解语义,还停留在索引和页面的字符匹配阶段

Ø语义搜索的关键在于怎样通过海量文献找出词汇之间的关系

优劣评判

Ø索引库规模

Ø更新速度

Ø搜索时间

Ø结果匹配程度

“全、新、快、准”——衡量搜索引擎好坏的标准

Ø“全”——指索引库中搜集的网页量

Ø“新”——保证最新的网页能被收录在索引库中

Ø“快”——指查询提交后搜索引擎返还结果的速度

Ø“准”——指的是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Spider

网络爬虫程序24小时不间断进行——访问网站地址(访问源代码)

A分析主页面关键词

B页面是否有其他链接

C进入链接

5.4技术的局限带来的相关制约

Ø商业操作超链接——人为干扰自然搜索——“竞价排名”

Ø不匹配——垃圾结果

Ø关键词搜索——快却未必精准;目录搜索——较精准,慢

Ø只能抓取HTML格式,对象用户硬盘上的其他格式文件不能抓取

基于ONTOLOGY的知识表达和结构化

IP、IP地址

Ø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拥有IP地址,这些地址是在不重复的前提下分配的

ØIP地址意义上的单一性是支撑因特网双向性的重要元素

IPV4:

是第四代互联网协议(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

IPV6:

是第六代互联网协议(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4:

20世纪70年代设计,2011年2月地址耗尽

我国2014-2015开始商用部署IPV6

IPV6是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的缩写,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它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核心

IPV4—IPV6的产生背景

随着基于IPV4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暴露出安全性不高、路由器过度膨胀,以及IPV4地址的匮乏问题

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未来电子、电器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对IP地址的巨大需求,IPV4的约42亿个地址空间是根本无法满足要求的

现行IP地址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国际互联网研究组织发布了新的主机标识功能,即IPV6。

相比IPV4,IPV6可以支持更多级别的地址层次以及更简单的地址自动配置,类似通过扩大电话号码的位数来提升号码容量

5.5为什么会IP地址分配不足

Ø用户人数增多——数字组合空间有限

Ø进一步唯一标示能力不足

Ø网络架构——路由交换器——上行下行——网络代理多层

“计算机信息交换”流程

主机A—本地ISP—地区ISP—主干ISP—主机B所属本地ISP—主机B所属本地ISP—主机B

5.6IP地址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

速度慢、成本高、安全性差

5.7.IPV6可以在技术上带来哪些可能性

Ø人与人的沟通

Ø人与物的沟通

Ø世界上任何一个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