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9738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

《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docx

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

第3章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1含水层分布特征

1、风化带特征

据1:

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区域内红层丘陵区岩性以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夹砂岩、夹关组砂岩夹泥岩为主,侏罗系中统遂宁组、上统蓬莱镇组泥岩夹砂岩次之,局部为中下统自流井组及中统沙溪庙组砂泥岩。

由天然露头所见,砂岩风化带薄,裂隙不发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易风化成碎土或碎屑,裂隙发育细小,强风化带厚一般2m~3m,大者5m左右,向下为沿构造裂隙发育的中、弱风化带。

微张的构造和层面裂隙是风化作用向深部延伸的必备条件,风化使裂隙开启度加大、贯通,水流作用易沿微张裂隙向深部进行;难以沿紧闭裂隙向深部扩展。

因此,风化裂隙在地表3m~5m内发育好,向下渐趋减弱以至消失。

中、弱风化带地下水以微张切层裂隙为纵向补给通道、层面及层间裂隙为贮、运水空间的开放性裂隙系统。

此外,白垩系上统灌口组中上部砂泥岩中发育溶蚀孔洞(照片3?

1)。

照片3?

1 灌口组地层发育的溶蚀孔洞

其单层厚一般1m~2m,薄的0.5m。

溶蚀孔洞多呈椭圆形,长轴一般与层面方向一致,轴长1cm~3cm不等,大的5cm以上,小的0.5cm左右;短轴多与层面垂直或略为斜交,轴长0.5cm~1.5cm不等,大的3cm以上,小的0.2cm左右。

约30%~50%的溶蚀孔洞被切层或层间裂隙贯通,其余呈孤立状,裂隙孔洞率10%~20%,洞壁见1mm~3mm厚的结晶膏盐,被裂隙贯通者部分覆有泥膜。

孔洞只有被开启裂隙贯通后才具水文地质意义。

受三苏背斜构造及地形地貌控制,三苏—黄家一带在风化带之下发育有构造裂隙系统,其中裂隙发育的砂岩成为地下水的贮运空间;不发育的泥岩成为隔水层。

单斜构造的西部低山虽也有层间裂隙系统,但分布零散,埋藏较深、已不属浅层之列。

据调查访问及区域资料,风化带富水性一般是30m之内强、30m~50m弱,60m下基本无水。

2、含水层特征

区内含水层按分布范围及空间位置可分为上层滞水含水层和下层区域含水层;按含水介质空间特征可分为裂隙含水层、裂隙孔洞含水层和层间承压含水层。

其中上层滞水层的贮水空间为砂泥岩风化裂隙、部分有上覆土层或泥砾孔隙,分布不连续、含水层呈透镜状,厚薄受季节、分布范围、采水强度等因素控制。

下层区域含水层主要分布在梁坡下部及整个谷地,分布连续,厚薄、范围受季节影响,是一个分布较稳定的含水层。

(1)风化裂隙含水层

该含水层是区内分布最广的含水层,按岩性组合可分为以泥岩为主或砂岩为主或砂泥互层三种类型,其中以泥岩为主夹中薄层粉细砂岩者,泥岩风化裂隙发育、密集细小、均一,砂岩层间裂隙发育。

当泥岩中的裂隙被风化微张裂隙与层间裂隙贯通后,成为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若泥岩中裂隙保持紧闭,则仅表部强风化带为含水层,厚度薄。

当泥岩为砂质泥岩时,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较发育,多开启状,延伸好,含水层厚而均一。

以砂岩为主的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地层中及其它地层砂岩集中地段,砂岩钙质或泥钙质胶结,较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地貌上为低山峡谷或窄谷,含水层以构造裂隙为主,发育不均、裂宽较小,厚度随地貌部位不同而异。

砂泥岩互层的含水层在多数地层中都有分布,单层厚一般小于1m,风化与构造裂隙均较发育,切层裂隙与层间裂隙贯通性好,具一定开启性,含水层贮运水能力强。

含水层厚度受裂隙发育深度、地下水埋深及地貌部位等诸多因素综合控制。

在示范井成井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咸水,若风化裂隙发育深度以30m计,含水层厚度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位埋深及地貌部位。

依据区内机民井调查及相关钻孔资料综合分析,该类含水层平均厚度为16.76m。

(2)裂隙孔洞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中上部的西部浅丘和东部浅缓丘地带,面积约243.50km2。

含水层除具有上述风化裂隙含水层特征外,还有自身特征。

溶蚀孔洞层的存在,使含水层的贮水空间由单一的裂隙变为裂隙孔洞,但孔洞之间距离大,5m~20m高的人工岩壁上只见到一层厚0.5m~2.0m的溶蚀孔洞,在示范井深内,最多钻遇两层,总厚度不足4m,且夹于风化裂隙含水层中,故将其风化裂隙含水层合并为裂隙孔洞含水层。

(3)浅层层间承压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东坡区南部三苏背斜轴部及两侧的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上统蓬莱镇组(J3p)及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地层中,面积38.3km2。

据三苏乡陈沟村及黄家乡群光村一带机民井调查,含水层具承压性,水位近地表,局部微自流,具多层性。

据村民介绍,民井开挖到强风化层下砂岩的开启裂隙后,地下水从裂隙内呈股状上涌至近地表处,这一现象说明该区浅层层间承压含水层的存在。

3.2红层地下水分布及富水性

3.2.1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按地下水赋存介质及水力特征,红层丘陵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浅层风化带裂隙水、溶蚀孔洞水及浅层层间承压水四种类型(表3?

1)。

1、上层滞水

断续分布于红层丘陵(含低山)区各地貌单元的不同地貌部位,贮水空间为表部砂泥岩强风化带网络裂隙或与其有水力联系的上覆土层孔隙。

属孔隙裂隙潜水,多埋藏在4m~8m内,富集带主要在汇水条件好、下伏隔水层较稳定的谷、洼、槽地,含水层厚3m~6m。

富水性不均一,谷中多为0.1m3/d~2.5m3/d;梁地多为0.05m3/d~1.0m3/d,到枯季不同程度缺水,有的出现干涸。

隔水层为致密的泥岩(遇水软化为粘土)或完整砂岩,位处强风化带中部,它的存在对上层滞水至关重要。

据调查访问,挖井遇到含水的粘土就有水,否则无水(井深多在12m内);岭坡洼槽冲沟上层滞水因隔水层切露而渗出成泉,流量在0.05L/s以下,否则,无水。

3?

1 红层丘陵地区地下水类型及特征简表

地下水类型

分布地域

含水层时代

含水层岩性

构造及地貌

备注

上层

滞水

断续分布于红层区

Q4el+dl、J2+3、K2g

土层及砂泥岩。

土层覆盖的单斜;剥蚀侵蚀构造低山、丘陵

红层出露的地域

风化带裂隙水

呈不规则带状分布于谷地及其附近坡脚

J2s、J2sn、J3p、

K2j、K2g、E1+2m

大多为泥岩夹砂岩,少数为砂岩夹泥岩

单斜;剥蚀侵蚀构造浅缓丘、浅丘、中浅丘、中深丘及中谷窄岭、窄谷窄岭低山

红层出露的地域

溶蚀孔洞水

散布在灌口组中上部地层分布的丘陵区

K2g

泥岩夹砂岩

单斜;剥蚀侵蚀构造丘及浅缓丘

郑军至广济、土地至柳圣一带。

浅层层间承压水

三苏背斜轴部及其两翼

J2sn、J3p、K2j、K2g、J2s

大多为泥岩夹砂岩、少数为砂岩夹泥岩

背斜、轴部发育小断层;剥蚀侵蚀构造中浅丘

三苏至黄家一带

 

 

 

 

 

 

2、风化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东部土地—柳圣一带中宽谷圆顶浅缓丘,西部中宽谷圆顶浅丘、中谷圆顶中浅丘及中谷窄岭、窄谷窄岭低山的部分沟谷中。

含水介质以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遂宁组(J2sn)、上统蓬莱镇组(J3p)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夹砂岩或互层为主,少数为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砂岩夹泥岩及下第三系名山群(E1+2m)泥岩夹砂岩[10]。

含水空间为风化带网络裂隙及受风化的构造裂隙,发育深度在地表下30m~40m。

顺谷地呈带状连续分布,平面展布成树枝状。

总体为潜水、局部受裂隙系统影响微具承压性,分布广泛,含水空间大,是红层丘陵区最重要的一种地下水类型。

3、溶蚀孔洞水

主要分布在东部土地—柳圣的中宽谷圆顶浅缓丘和西部郑军—广济的中宽谷圆顶浅丘。

含水介质以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中上部地层为主,岩性为砂岩、泥岩、泥质粉细砂岩及砂质泥岩,含水空间为被裂隙贯通的溶蚀孔洞。

含水层单层厚0.5m~2.0m。

据1:

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将其与风化带裂隙水合并试段抽水,当降深2.95m~19.9m时,单井出水量225.5m3/d~1441.3m3/d,推算的最大单井出水量279.5m3/d~1905.0m3/d,溶解性总固体0.32g/L~0.77g/L(背斜翼部),水质较好。

4、浅层层间承压水

主要分布在三苏—黄家间的三苏背斜轴部及两翼。

含水介质主要为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上统蓬莱镇组(J3p)及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灌口组(K2g)下部地层,含水层为层间裂隙发育的砂岩、泥质砂岩,隔水层为裂隙不发育或裂隙呈闭合状的泥岩、砂质泥岩。

含水空间以构造裂隙为主,富水性取决于裂隙开启程度和补给区风化裂隙水的汇水条件。

地下水连续层状分布、承压,个别自流。

3.2.2地下水富水性分区及分布

依据《技术要求》,富水性分区在井深小于25m、水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再根据单井出水量小于0.3m3/d、0.3m3/d~5.0m3/d、5.0m3/d~20.0m3/d、大于20.0m3/d的标准将其划分为水量贫乏的、水量中等的、水量较丰富的和水量丰富的四个富水等级(表3?

2)。

(1)水量丰富的,单井出水量>20m3/d

主要分布在东部中宽谷圆顶浅缓丘、西部中宽谷圆顶浅丘的中宽阔平坦主谷中下游及大支谷下游,含水层以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砂质泥岩夹砂岩,泥质粉细砂岩为主。

部分地段为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互层或夹层,裂隙溶蚀孔洞较发育。

水位埋深一般1.40m~8.30m,最大16.82m;含水层厚8.18m~24.50m。

据示范井试水及简易抽水试验,当水位降深1.71m~14.70m时,单井出水量一般25.40m3/d~72.00m3/d,最大72.00m3/d、最小20.90m3/d。

表3?

2 红层丘陵区地下水富水性划分表

分区

单井出水量(m3/d)

等级

分布范围

水量丰富的

>20

宽阔平坦主谷中下游及大支谷下游。

水量较丰富的

5~20

主谷上游、大支谷中上游、谷侧部分地段。

水量中等的

0.3~5

较小支谷、坡脚、高度小于10m梁地、谷侧部分地段。

水量贫乏的

<0.3

高度大于20m的梁坡中上部、低山斜坡。

 

 

 

 

经计算,渗透系数一般0.0272m/d~1.69m/d,影响半径10.18m~48.54m。

水化学类型为HCO3?

Ca·Mg(或Ca·Na,或Ca)型,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一般598.5mg/L~712.3mg/L,定深取样资料表明,个别机井孔深超过30m,受到咸水的部分影响,出现SO4?

C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约2000mg/L。

该富水地段的形成,一是有地势低洼、地形宽阔平坦的谷地,汇水条件好;二是上游地带有广阔的汇水区域,有丰富的水流汇聚和过流此地段,水源条件好;三是含水介质的岩性组合有利于裂隙空间的形成,微张切层和层间裂隙发育好,自身有较佳的地下水贮存和运移空间;四是地下水补给源多样,除大气降水外,还有引、灌水或塘水;五是上游地带地形平缓、植被发育,或地表强风化带发育,周边环境有利于地表水入渗而形成地下径流。

上述诸条件的有机匹配便促成了该富水地段的形成。

(2)水量较丰富的,单井出水量5m3/d~20m3/d

主要分布在上述浅缓丘、浅丘及中浅丘的主谷上游、大支谷中上游及谷边部分地段,面积2.52km2。

含水层以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夹砂岩为主,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遂宁组(J2sn)、上统蓬莱镇组(J3p)、下第三系名山群(E1+2m)泥岩夹砂岩及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砂岩夹泥岩次之,裂隙较发育。

水位埋深一般0.93m~9.85m,含水层厚15.15m~22.92m。

据示范井试水及简易抽水试验,当水位降深5.94m~11.46m时,单井涌水量一般6.25m3/d~12.00m3/d,最大12.83m3/d,最小5.74m3/d。

经计算,渗透系数0.030m/d~0.169m/d,影响半径12.22m~27.51m。

水化学类型为HCO3?

Ca·Mg、HCO3·SO4?

Ca·Mg、SO4·HCO3?

Ca(或Ca·Mg)型,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一般718.9mg/L~989.1mg/L,个别达1389.1mg/L。

该富水地段的特点是:

谷宽一般50m~100m,谷面略有起伏、纵坡降稍大,汇水条件较好;上游有较大汇水区域,较多的水源流经此地段;含水介质裂隙、孔洞较发育,贯通性较好,地下水易在其中贮存和运移;地下水补给源有大气降水及引、灌、塘等地表水;周边地形较平缓、植被较发育,强风化带较厚,环境对表水入渗补给有利,地下水较丰富。

(3)水量中等的,单井出水量0.3m3/d~5.0m3/d

主要分布在浅缓丘、浅丘、中浅丘较小支谷、坡脚、高度10m左右的梁地以及谷侧部分地段,零散带状或小块状分布,面积2.95km2。

含水介质以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砂质泥岩夹砂岩,泥质粉细砂岩为主,地下水贮存、运移空间以裂隙为主,个别地段有溶蚀孔洞。

水位埋深一般0.93m~16.61m,含水层厚8.39m~19.52m。

据示范井试水及简易抽水试验,当水位降深4.20m~9.76m时,单井出水量一般1.59m3/d~4.32m3/d,最大4.99m3/d、最小0.50m3/d。

经计算,渗透系数0.0073~0.083m3/d,影响半径6.0~22.23m。

水化学类型为HCO3?

Ca·Na、HCO3·SO4?

Ca·Na、SO4·HCO3?

Ca型,溶解性总固体含量326.6mg/L~706.6mg/L,个别达1534.3mg/L。

该富水地段地势低洼、位处谷地、坡脚,谷宽较小,多在30m~50m之间,地表阶状起伏、纵坡降大,地表水停留时间短;接近分水岭,汇水区域有限,过境水量少;地下水埋深大,在25m井深内有效含水层厚度较薄或有效储水空间较窄,单井供水量不足,富水性变化大,井位布设难度大。

(4)水量贫乏的,单井出水量小于0.3m3/d

主要分布在高度大于20m的梁坡中上部、低山斜坡,零散带状或连片块状分布,面积9.86km2。

含水介质为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l)、中统沙溪庙组(J2s)、遂宁组(J2sn)、上统蓬莱镇组(J3p)和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灌口组(K2g)及下第三系名山群(E1+2m)泥岩、砂质泥岩夹砂岩、泥质粉细砂岩或砂岩夹泥岩。

含水空间为裂隙及少量溶蚀孔洞。

近年来,西部低山村民在山岭的不同部位已打机井20多口,井深浅者50m、深的70余m,其中约三分之一位于岭坡下部,水位埋深26m~35m,单井出水量满足农户人畜饮用水要求;约三分之一位于高差较大(一般50m左右)的岭坡中上部,水位埋深35m~45m,单井出水量满足分散农户人畜饮用水尚有困难,缺水问题只得到部分解决;约三分之一位于分水岭附近的机井,在60m~70m深度未见地下水。

3.3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1)地下水的补给特征

红层丘陵浅层风化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引灌水、库塘水入渗补给,其特点一是具季节性:

在每年6月~9月为主要降雨期,5月~7月为引、灌水期,受降水和引、灌水入渗补给、被疏干的含水空间逐渐得到恢复,并渐达丰值;10月至翌年5月的平枯水期和停引灌季节,地下水补少耗多、含水空间渐被疏干而变小,水位不断下降而至枯值,季节性补给消耗特征明显。

库、塘水对附近及下游地下水具常年弱补给作用,个别水库有跨梁向侧谷(槽沟谷地)地下水补给的作用。

二是补给具年际变化特征:

据村民介绍,过去不太缺水,即使有也仅几天时间,可近年来缺水严重,部分井水干涸。

三是补给具普遍性和地域性特征: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是普遍的,遍及整个红层丘陵地区;而地域性主要是指引、灌、库、塘水附近,可常年有此种水的入渗补给,故具地域性。

四是补给受地形地表条件影响的特征。

一般是梁地宽厚、梁坡缓长、地表岩性以砂质泥岩为主、森林覆盖率高者,受补条件好,入渗补给多,民井水有保证;而梁地窄小、谷地不宽而陡、梁坡短而直,或地表由钙质砂岩组成、植被覆盖率低者,受补条件差,水位埋深大,水量无保证。

(2)地下水径流、排泄特征

地下水径流由补给区、径流区和汇集区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径流系统。

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实现大气降水、多种地表水入渗向地下水的转化和贮存、运移。

其中季节性径流区,即传统意义上的补给区,它分布于山梁斜坡中上部或整个窄的斜坡,仅在雨季分布有不均匀,或断或续的地下径流;至平枯水季节基本消失。

强径流带位处宽梁长斜坡下部及坡脚处,地下水流来自斜坡中上部及本区域内降水或地表水的入渗和调蓄(含水空间的增减),在地势作用下沿风化裂隙网络由高处向谷地作强径流。

弱径流带为平坦开阔的谷地,汇水条件好,为红层丘陵区地下水的主要富集地;受地势控制,地下水径流的驱动力较小、径流速度较慢,水循环较弱;地下水由沟槽向支谷、由支谷向主谷、由谷地上游向谷地下游径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径流系统。

在雨季以补给促进径流,在径流中又不断得到补给;枯季径流以消耗自身(含水层范围或厚度的缩减)而实现。

排泄多以侧渗方式进行,梁谷、主支谷、沟谷与支谷、区内与区外谷地等边界既实现排泄、也成为入补;极个别于坡脚处出露而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泉流量一般0.01L/s~0.05L/s;部分渗到地表成湿地而以蒸发形式排泄;近年来民井开挖采水已成为主要开采形式,基本做到修房挖井、有房有井,多数民井采用机械抽水,故采水排泄在红层丘陵区已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的实施,采水强度将进一步加大,采水将成为这一地区地下水的一种重要排泄形式。

3.4地下水化学特征

据1:

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境内地下水化学类型资料以HCO3?

Ca、HCO3?

Ca·Na(或Ca·Mg)型水为主,局部有HCO3?

Na·Ca及SO4·HCO3?

Ca·Na型水,其中红层区基本为HCO3?

Ca、HCO3?

Ca·Mg(或Ca·Na)型水。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与地下水径流途程长短、速度快慢、水交替循环强烈程度、含水介质中盐份多少等水化学场的环境极为密切。

降水或地表水进入地下径流场后,大部分地域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水化学类型仍为重碳酸盐型;少数受介质盐分、径流缓慢影响,水交替循环较弱,水中盐分增加,出现了以硫酸盐为主的水化学类型。

地下水化学特征在大的规律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更显复杂性、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