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9737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docx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

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习报告

《旅游规划与开发》

—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西江千户苗寨

实习时间:

2013.12.23~2013.12.24

学院:

林学院

专业: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姓名:

李光容

学号:

1009030035

指导老师:

祝老师

此外,雷公山气候独特,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暗雨变化莫测,阴天较多,盛夏如秋,宜于宜于避暑。

雷公山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7300公顷,是国内第一个以秃杉林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

区内保存完好的秃杉天然林有35片,面积约15公顷,最大一片面积约2公顷,主要分布在雷公山东南坡的沟谷地带。

据初步统计,胸径在10厘米以上的现存5000多株,树姿优美、挺拔,最大的高达近50米,枝条呈弧形,弯曲向外伸展达七八米以上。

雷公山是清水江和都柳江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天然植被丰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有多类多属的动植物。

春天盛开的杜鹃花树干比一般常见的高大,花形有如碗口大小,形似喇叭,色彩艳丽,有红、白、粉红、紫色等。

还有一种名贵花种,称之为白玉花,未等绿叶披身,枝头早已白花点缀。

雷公山四季有花开,四时闻鸟鸣。

2、保护区、森林公园锦上添花;

雷公山还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大片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森林面积26199公顷。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雷公山是许多古老生物的“避难场所”,生物种类近2000种。

已鉴定的植物有1390种,分属273科679属,属中国特有的16属。

原始森林中,森林植物有54科、135属、286种、14变种,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浓厚色彩。

有许多珍贵树种:

秃杉、花榈木、小叶红豆、楠木、裂叶白覃树。

蕴藏有多种经济价值高的植物,有营养价值高的猕猴桃和提取芳香油的木姜子;还肴许许多多的樱桃、杨梅、甜包、板栗等野果。

盛产天麻、党参、雷五加、三七、杜仲、白芨、蛇连、血藤等名贵中药材。

珍稀植物除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秃杉外,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揪、马尾树、钟萼木、十齿花、香果树、水青树、金佛山兰、福建柏等。

据有关专家综合考察证实,雷公山已鉴定的动物有518种,分属132科39目,有白鹇、大狗熊、野猪、猕猴、穿山甲和角怪、娃娃鱼、石蚌等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还有种类繁多的蛇类和昆虫,其中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大鲵,猕猴、黑熊等。

(二)西江千户苗寨概况;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据统计,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西江千户苗寨有600多户,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1040户,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227户,1997年为1115户。

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00多户,人口近60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1、自然资源;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300~1500mm,年平均气温14~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当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沙等城市炎热难耐之时,这里却清凉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苗寨东南侧,是白水河长期侧向侵蚀塑造成的一个山间盆地,盆地虽然不大,却是西江苗族同胞世代耕作、赖以为生的地方,盆地底部是成片的水田,北面山地已被开垦为梯田和旱地。

苗寨四周的山地上,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尤其是苗寨西南部的山坡上,尚保留着大片的乔木林。

苗寨内的也东、羊排、南桂等自然村寨内零星分布着小片的枫树林,呈现出苗族居民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和谐安宁的苗寨、清澈诱人的白水河、茂盛的植被覆盖、成片的梯田景观,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苗岭山水田园风光,极具旅游美学和开发价值;

2、人文资源;

西江有着悠远的文明史和发展史,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苗文化的一方厚土。

芦笙、银饰、吊脚楼、刺绣、鲜鱼煮酸汤是苗文化在生活上的主要表现方式。

这里是芦笙的故乡,每年十月苗年“芦笙节”这里的男女老少披着接人的盛装,齐聚芦笙场踏着芦曲翩翩起舞。

苗族妇女的服饰鲜艳夺目,以银饰取胜。

可谓:

戴银盔、穿银甲,别银簪、戴银环,挂银培、镶银边,银光闪烁、银饰生辉。

银饰工艺精湛驰誉全国。

苗族的吊角楼分上下三层,第一层为家畜家禽居所。

二层为人的居住之地所。

正中间为祭祀场所和客厅,两边为人的居住房间。

最顶一层为粮仓。

每家杜在堂屋前面六一间别有情调的空间,在檐柱上装有花曲栏杆,俗称“美人靠”以供人们休息和远眺观景。

正是:

盛装银光闪闪,苗妹花枝招展。

芦笙曲曲委婉,滚烫烈酒满碗。

篝火堆前聚会,山歌唱出心愿。

不爱金垠万贯,就爱眼前醉汉。

绣球抛给好汉,花前月下再见.。

对月盟下誓愿,陪你海枯石烂。

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七、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一)、雷公山

1、雷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

(1)开发现状

虽然开发了旅游,但是雷公山仍然保持着原始生态美。

随着雷公山旅游的逐步开发,雷公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善。

共完成24km雷公山油路改造,修建20km的林问步道、2个管理用房,3个景区大门、6个休息平台、3个停车场、20个蹲位的公厕、200个垃圾桶和一批观景台、凉亭、小桥。

投资800多万元修建的集会议、食宿、娱乐为一体的响水岩避暑山庄已经对外营业。

此外,景区通讯也已经开通,移动、联通通讯全部覆盖。

这些基础设施,都是本着保持雷公山的原汁原味和便利游客休闲、观赏、步行而建设的,既不破坏原始原貌,又达到了让游人顺畅游览的目的。

(2)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雷公山每年有数万人光顾,但与其丰富的资源相比,开发得还很不充分,潜在的效能还没有发挥出来。

目前的情况和问题主要是:

1、旅游宣传工作薄弱。

游览过雷公山的人都会为它的自然风光、高山气候、原始森林、林间小道、小桥流水、民族风情所倾倒,然而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和资料,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

搞好旅游资源,对外宣传促销,让外界了解雷公山丰富的旅游内容,是加快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扩大雷公山对外影响,搞好招商引资的需要。

因此应广覆盖、大密度、多渠道地开展雷公山的旅游宣传,树立雷公山旅游的整体形象。

2、交通条件还不够完善。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发展旅游的基础设施之一,没有便利的交通,游人不便进出,花费时间长,这样会影响客源。

雷公山虽距凯里市、贵阳市不远,但从凯里市到雷山县的公路狭窄,大量的汽车进山时很不方便,因而很多游客为此放弃了旅游。

3、住宿设施不足,其他基础设施也不配套。

雷公山脚下的响水岩避暑山庄已对外营业多年,但它只能满足高消费能力的游客需要,而大部分的普通游客则因消费不起而找不到食宿地。

雷公山半山腰虽建有普通的休闲避暑山庄,可以满足一些普通游客的食宿需要,但当大量游客到来时,游客就只有回到雷山县城甚至凯里市解决食宿问题。

此外,到雷公山山顶观光的游客找不到东西买,甚至找不到公厕;虽然移动和联通通讯已覆盖雷公山,但没有公用电话;旅游商品相对较少,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游人的购物需要。

这些也都令游客在吃、住、购物等方面感觉不便。

4、缺乏娱乐设施。

雷公山目前除游览观光之外,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也就是说,雷公山没有任何娱乐场所。

游客感到旅游生活十分单调、乏味,到雷公山后找不到能够消费的地方。

5、景区(点)的规划建设不够充分。

雷公山各景区(点)在规划时,忽视了准备每个游客都能得到的,详细介绍各景区(点)的资料,现仅有门票后附的风景区路线图。

对于各景区(点),在没有标记也没有导游的情况下,游客往往擦身而过,不知观赏,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对于日益增多的客流量也是极为不利的;

2、雷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

雷公山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突出特点,抓住雷公山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这一战略思想,首先应抓住雷公山“山好、水美、林丰花香”、山地气候和雷公山脚下的苗族风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3种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一是普通观光,以二三日游为宜,游览山地风光和观赏动植物资源、历史古迹、苗族风俗文化等。

如每年11月份雷山苗族同胞的苗年举办丰富多彩的苗年文化活动。

二是消夏避暑旅游;雷公山对于生活在夏季炎热、拥挤的大、中城市的人来说,是最好的休闲避暑胜地。

在这里,能尽快消除长期工作的疲劳感,增进身体健康。

因此,雷公山可以吸引贵阳、凯里、都匀乃至更远的南宁、重庆等周边地区的游客。

三是大力发展度假游、生态游、疗养保健游、科学游、探险游、登山游、实习游、雷公山顶观光游等。

3、对于雷公山旅游规划几点建议;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各景区(点)的建设,旅游接待能力,搞好包括以住宿为主的旅游基本设施建设。

在雷公山半山腰建1~2个星级宾馆或度假村,考虑到绝大部分游客的经济水平,住宿档次应以中、低档为主,食品以突出当地特产为宜;也可以在半山腰的苗寨新建高起点、高标准的“苗家乐”,做农家饭,规范服务并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雷公山的接待水平。

一切建筑要与原始原貌的景观和谐,使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不破坏原始原貌,又达到让游人顺畅旅游的目的。

(2)举办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修建游乐设施及乡村酒吧等娱乐设施。

游客白天游览观赏,晚上可在娱乐场所消遣。

应不断加快娱乐设施建设步伐,丰富旅游内容,不断创造条件让游客游得舒心、玩得开心,打造良好口碑。

(3)保护好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雷公山是国家级保护区,许多古树名木和稀有树种要重点保护,防止各种污染和破坏。

做好雷公山当地居民的思想工作,增强保护雷公山生态环境的意识,只有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

(4)交通是旅游业的命脉;交通及路线组织的好坏,不管是区外交通还是区内交通都直接影响旅游区的发展,雷公山应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快速、安全的交通条件。

同时,与周围风景区建立旅游网络,组成环形旅游线路,这样可以组织更多的客源,游客一次可游览更多的景区,也可免去因往返一条线造成路途的枯燥乏味。

(5)加快宣传促销,不断提升雷公山的知名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宣传:

一是充分利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大篇幅或者头版头条的专门报道;二是多方寻求宣传“走出去”的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把雷公山旅游资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广辟客源,谋求效益;三是雷公山脚下的苗族村寨每年都过隆重的苗年,可以通过每年举办“苗年文化周”大力宣传雷公山;四是有效利用网络途径,建好、用好雷公山旅游网,用现代媒体网络技术与国内外网络媒体沟通,形成网络宣传;

(6)加强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力度;邀请能工巧匠设计、开发适合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通过成立各种行业合作社或旅游协会行业分会,对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力争做到旅游产品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外观精美、价格合理,让游人

见到了有非买不可的心态,如小芦笙、民族刺绣、民族特产等。

(二)、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是一个蜚声海内外的非常著名的千户苗寨,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很有特色。

它是西江、雷山县、贵州省、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份文化财富。

在世界和国家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大背景下,怎样保护好西江、合理地利用这笔文化遗产,是各级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相关人士都非常关注、关心的一件事情。

1、旅游开发是西江发展必由之路;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讲,西江保持它的原生形态是最好的,但是西江并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村寨,而是一个村民聚落。

西江文化的特色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人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不能够也不可能把西江凝固起来。

我们需要保护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形态。

社会在发展,西江人民也需要发展,所以旅游开发是西江千户苗寨发展的一个需要。

旅游是把“双刃剑”,旅游可以给旅游地带来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带来很多负面作用,并不全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旅游开发是西江的优势,也是它的无奈,别无选择。

西江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以种植水稻为主。

西江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吃粮而言已经没有问题,一是因为农业科技带来的优良稻种提高了产量;二是很多人外出打工,减少了人口的压力。

但是在用钱的问题上,西江人民仍然算是贫困。

随着生活水平的渐渐提高,外出打工或者通过电视的传播,生活对人的诱惑增多了,生活的欲望也提高了,这就需要更多的钱。

针对西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现状来看,发展旅游是必经之路。

2、保护传统文化是西江旅游开发的前提;

去西江看什么?

西江的自然风光是很美的,它位于贵州省雷山县的北边,距县城37公里,海拔833米,坐落在雷公山脉起伏不平的群山之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

西江的苗族风情更美,从可视的角度讲,西江苗族风情例如山寨、建筑、服装、银饰等都独具特色。

当我第一次看见西江千户苗寨时就被他的壮观震撼了:

西江千户苗寨既粗犷又典雅,清纯,古朴。

美观大方,宽敞明亮的“吊脚楼”;这样的建筑样式在黔东南苗族聚居区非常普遍,但数西江苗寨的规模最大,特别气派,更多姿多彩。

而且不是孤零零的一堆建筑,而是在大山的背景下,和大自然融成一个整体,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加之层层叠叠的梯田,优美的田园风光,这些构成了千户苗寨看不尽的景观。

苗族服饰很美,而以雷山县为代表的这种所谓“长裙苗”的盛装款式,由于其大方美观而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苗族服饰的典范,这种服装具有大家风范,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和气概。

黔东南苗族妇女喜爱银质饰品,因而就有了一个“银匠村”的出现,这个“银匠村”不在别处,就在西江。

3、保护传统文化要走实事求是之路,开发旅游首先要考虑当地人的利益;

西江的旅游开发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保护,但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却不仅仅是为了旅游开发。

保护传统文化首先是为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其次才是满足游客的观看需要。

那么就需要了解西江人民需要什么;简单地说,是生活富裕和精神愉悦。

从生计的层面讲,西江苗族人民过去只是求生存,现在进而是求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旅游开发是为了满足西江人民的发展需要。

但是这个发展需求是以不影响西江人民基本生存基础为前提的。

旅游开发必须以维持西江人民的原有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最低底线。

也就是说,西江人民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

所以,保护文化的意义首先是为了保护西江人民自己的生存基础。

文化保护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够杀鸡取卵。

旅游开发是为了西江人民,那么就要兼顾西江发展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不要只顾眼前不及其余。

基于以上的事实,旅游开发就要考虑旅游活动的实施给当地人带来了什么。

第一,旅游开发要“锦上添花”,不能“釜底抽薪”,要确保旅游给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但是不能破坏原来的生存基础;第二,要搞清楚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是谁受益,有没有当地人受益和是不是当地人最受益,在旅游带来的市场中,当地人是最大的卖方,是他们祖祖辈辈创造积累了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所以才带来了旅游的市场。

4、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再生发展途径;

上面已经说过,开发旅游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的村寨永葆青春,百游不腻。

所以,西江在搞旅游开发之前就要有措施,先把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展起来。

2005年11月16日,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西江挂牌成立,这从国家的层面上给西江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很大的支持。

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实施了“民族文化传承和妇女发展”项目,旨在探索民族文化活形态传承模式,这是从民间的层面上推动西江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种形式正好是一种互补,国家的博物馆保存了有形的文化遗产,民间的项目促进了民间艺人的活形态传承。

这些无疑是非常好的举措,也是西江的一个福音。

此外,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也在西江小学实施,本地知识分子的积极推动,外地和本土专家的研究抢救等都在从不同的方面使力,就更不用说政府的关心和行动了。

仅仅这样还是远远不够,还需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例如:

怎样寻找市场?

民间工艺市场化以后又面临文化艺术的变异问题,需要如何处理?

文化传承还有文化创新的问题;

西江苗寨在苗族村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因而西江成为一个苗族文化的中心,成为一个苗族文化传承的基地。

这样,西江不仅应该传承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还应该收集和保存其他地区的苗族文化,成为苗族文化的基因库。

这是西江文化传承的途径,也是我们对西江的期望。

西江不改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希望西江朝健康合理的方向改变,使西江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八、结语;

在此,非常感谢一路带领我们实习的班主任祝老师以及不可或缺的司机师傅,还有所有同学的关照!

通过为期2天的综合实习,我们先后了解了黔东南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次实习给予我们亲自体验雷公山的绝佳胜景和西江苗寨醉人民俗的机会,将景区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方法、总体布局原则贯穿与实习全过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此外,通过实习了解森林公园旅游规划设计编制内容、程序及方法是本次实习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