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论文.docx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论文
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姓名:
学号―
专业:
—
站点:
—
年级层次:
一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3
—、研究背景及意义4
二、课堂教学中问题行为的特点和原因分析-5
(-)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分析.6.
(-)课堂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6
.7
三、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学生七大行为习惯-7
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
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
.7
(三)
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7
阅读课本习惯的培养
.7
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六)参与合作习惯的培养
.7
(七)准确表达习惯的培养
.7
四、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
加强教师自我因素的管理
..8
(-)
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行为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法
・・8
(三)
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巩固课堂规范
..9
(四)
创设有效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10
结语
参考文献
.13
致谢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
内容摘要
新课程计划中提出这样的要求:
“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中探究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也就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行为和习惯的内涵。
第二部分:
课堂教学中问题行为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
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学生行为习惯。
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第一:
加强教师自我因素的管理;第二:
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行为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法;第三:
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巩固课堂规范;第四:
创设有效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肋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文注重教师的自我
培养,从学生个性和习惯入手,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有效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课堂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而创设高效课堂。
本文就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做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行为习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和成因培养目标培养对策
研究背景及意义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一课题在国内外已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一部分专家将其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主要内容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格的辅导,经过发展,已经构建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使这项工作成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研究中,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班杜拉的“榜样法"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等。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指出,教师要在学生有了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去教;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记;要在学生明白行动规则的条件下再要求去做。
其中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和探讨是热点,提出了大量的有关学习策略的思想和理论模型,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研究的有益指导。
但存在的不足是,缺乏从习惯培养角度来探讨学习策略的研究。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
但对于学习策略的了解与掌握十分匮乏,几乎没有策略指导的意识和习惯。
广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处于无指导状态,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动机缺乏等问题。
由此可知,在理论的探讨与教育实践应用间仍然存在脱节的现象,表现为很多研究停留在理论探讨。
而实践中的研究由于缺乏科研人员的指导仍停在经验总结的水平上,缺乏严谨的设计和科学的评估,难以形成有效的推广方案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行为习惯。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对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此课题将在课堂行为习惯研究的理论指导内容、原则、评估手段,方法等方面提供可选择的新思路和操作样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方式方法,目标效果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它将影响和带动全体老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带动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积极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以上教育理论和教育决策的指导下,我选择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教育是什么?
教育就是好习惯的培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増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足可
以说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对课堂学习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也就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行为,顾名思义,就是行动之所为。
《墨经》说:
“行,为也。
”行乃行动,为系作为;行与为可以互训。
亦即凭借行动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就叫行为。
行为是人的心理、意识参与外部活动时其外部表现的组合。
心理、意识是行为的内部基础,活动、行动是行为的外部载体,行为是心理、意识、活动、行动的表现与结果。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习惯,就是在长期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和自然而然的完成各种动作的方式。
一种稳定的习惯,实际就是一种好品质的表现。
”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强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
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
“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分析和原因
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会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学习,其学习活动不能和谐地与教师教学活动相配合,他们的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干扰了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违反课堂规则,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行为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关系紧张、容易冲动、坐立不安或者活动过度等等。
为了处理这些课堂问题行为,又要浪费很多课堂时间,导致影响上课进度和效率,课堂变成了维持秩序和纠正不良行为的课。
(-)、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分析
课堂问题行为根据其行为的倾向,可分为两大类:
外向型问题行为和外向型问题行为。
外向型问题行为会直接扰乱课堂秩序,易被察觉。
例如,相互争吵、打骂、怪笑、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高声喧哗、做滑稽表演、故意顶撞、迟到早退等。
内向型问题是最不易被察觉的,对课堂教学活动不构成威胁的退缩性行为。
虽不直接影响他人学习和课堂秩序,但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甚至对自身人格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主要表现为:
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害怕提问、抑郁、神经过敏、烦躁不安、乱涂乱画等。
在课堂教学中•外向型问题行为虽时有发生,但普遍性远次于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内向型问题行为因大多具有隐蔽性,因此更难发现,更难矫正,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也就更大。
(-)、课堂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是许多原因促成的,通过对本班研究发现,有两种动态性的问题根源:
1•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其一;学生渴望获得别人关注。
因为人总是不愿被人遗忘的,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者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其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的矛盾造成的问题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全班的学生认知水平是不一样,难以兼顾的学生就可能犯纪律问题n其三;学生带着情绪进入课堂。
由于教学内容太难或者太易,学生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教学方法单调重复等,学生就会厌烦不满,出现一些问题行为。
2•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学不良,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组织能力有所欠缺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
对学生要求过严或者过宽都会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
当发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如果反应过激,失当的管理方法更容易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三、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学生七大行为习惯
(-)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实际上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是从课堂听讲开始的。
有调查数据表明:
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有肋于学业水平的提高。
因此培养学生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非常重要。
(-)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
“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并形成体系。
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
课堂上如果学生不善于思考,老师的课讲得再好,也是没有好效果。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勇于钻研、勤于动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逐步形成良好得多思习惯。
(3)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和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努力培养学生敢于跟别人请教问题。
.
(四)阅读课本习惯的培养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肋于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课本内容都是基础学科范畴,要多次阅读预习加巩固。
(五)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
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六)参与合作习惯的培养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学生的合作习惯。
因此,我们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时间和空间•把那些思考性极强、开放性极广的问题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那些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
(七)准确表达习惯的培养
—切语言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保证,课堂的准确表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学习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古人云:
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头脑好!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敢想敢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用准确、精炼、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述思路,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也使得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
(-)加强教师自我因素的管理
1、保持教学的流畅性。
流畅性是指不断的地注意教学意义的连续性。
流畅的教学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时说话的时间极少,并且能给学生一个注意信号。
教师应该避免毫无过渡地从一个环节调到另一个环节,或从这个活动转到另一个活动,或者无端的停下来,思考下一个内容、翻找准备材料、或中断上课,这些都会产生课堂纪律问题。
2、提高教学艺术。
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认真充分的备好教案.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学生如果被教师的教学所吸引,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认真自觉的学习。
(-)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行为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法
根据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可知,有些课堂问题行为不直接干扰课堂秩序,比如心不在焉、胡思乱想、乱涂乱画等,其行为没有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给与信号,暗示制止,合理安排和课后谈话等•以利于转变其行为。
不宜突然疑问,因为没认真听讲肯定回答不出来,只能使学生当众出丑,更不宜当众指责。
如果学生交头接耳,教师不一定要大声批评,不妨停下讲课,学生会察觉到自己的不对。
这样,既让学生自行恢复学习,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有利于课堂管理。
对于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
如有心不在焉等注意力涣散行为,走近学生以此提醒他。
不管何种方式,都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警觉性。
(三)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巩固课堂规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因人施教,倾听学生,才能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
1,了解学生个性
学生都希望在学习中得到老师的夸奖.以教学实验中的盛大花园小学二年级(3)班为例,通过组织分组合作绘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会合作,提高良性竞争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学习,竞争已扩展到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増强学生的参与精神,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保守心理和自卑心理•还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竞争中产生成功感。
同时,教师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更要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
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教师重视•实验教学中发现,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
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
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
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増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
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3.倾听
叶澜教授说:
"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
”是的,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才能与学生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人格。
这样,在平等、和谐、快乐、安全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学生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因此,有人说;“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
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要打造专注的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
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因此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发言之前,要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并产生共鸣。
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犹如神经中枢,决定和制约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从内心相信每个学生都其所长.都有当好学生的愿望,以博大的胸怀、诚挚的热爱学生;其次,教师的关爱要贯穿在课上、课下、与学生曰常交往接触的一切教学过程中;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表情丰富,体现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
(四)创设有效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丁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
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创设高效课堂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
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
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结语
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纠正课堂行为问题不是课堂上都能解决的。
好习惯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
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为重要"。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过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
一个好的教师还懂得如何把解决学生行为的功夫放在课外,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热爱,关心,严格,平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把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信或自卑中解放揣,从任性,无理取闹,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中解脱岀来,使学生乐于学习,健康成长。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我们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让优秀的课堂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郑延定,《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上海教育科研》2004.2
2、王桶王彦教育叙事:
在实践中体悟生命[几教育研究02005.2
3、王芳,《学校德育管理的几点思考》,2003.12
4、王鉴;姜振军《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2013.4
5、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建构:
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2014.6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1.2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2
8、孙璐.叶珊.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几
9、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0:
012.
10、李耀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J].课程与教学2006(3).
11庞勇;;例谈观察力培养与课堂行为的整合[〕];广西教育;2014年17期
12罗萍;;改进课堂行为多层面重建校本教研[J];今曰教育;2007年10期
13.庞妮;沉默与表达;学生课堂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致谢
感谢好卄本论文的完成提供相关资料,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对我论文的写作进行不厌其烦地指导与帮助。
撰写曰期:
2016年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