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925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docx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文化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镇等十一个乡镇文化站综合楼

2、承办单位概况

某某县文化局属某某县政府主管全县文化工作的职能部门,

是一级行政局,下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团、剧院管理

处、文化市场稽查队、民俗文化研究所6个科级建制单位和1个股

级单位。

局机关现有职工15人,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纪检

组长1名,副科级干部1名,主任科员2名,科员4名,工人3名。

内设人秘股、群众文化股、文化市场管理股和民俗文化产品开发

股4个股室。

此外,某某县文化局还辖管九乡三镇的文化站,监督

、指导各乡镇文化站的工作。

主要职能:

某某县文化局是贯彻执

行党和国家及上级业务部门关于文化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

法律法规,主要负责制定全县文化艺术、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博

物、图书事业、新闻出版、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和基层文化站(

室)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挖掘、整理

、开发民间艺术,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协调、指导全县新闻出版

、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管理全县文化娱乐市场和网络文化

市场,查处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并组织完成县委、政府和

省、市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服务宗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搞好县乡特色文化。

业务范围:

组织辅导,指导各项文化培训班及群众文化活动

,开展每年度节假日庆典活动。

以下是各乡镇文化站的具体概况:

⑴某某镇共辖8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总人口11648人,设

文化站1个,现有砖木结构房2间40平方米,有专职工作人员1名

,藏有各类图书620余册,订阅各类报刊12种。

⑵店子乡文化站目前共有办公用房2间,30平方米,建于80年代

初,都是砖木结构平房,现已破烂不堪,现有工作人员2名,设兼职站

长1名,工作人员1名。

⑶何家畔乡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2人,现用房屋2间30平方米

近年乡财政困难,无力增添适应当前农民迫切需要的科技文化

图书。

且目前无一套完整的电教器材。

⑷吉岘乡文化站属吉岘乡人民政府,成立于1980年3

月,租用乡政府房间2间4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2人。

⑸西华池镇文化站现有砖木结构危房4间50平方米。

设站长1名、管理人员2名。

⑹板桥乡文化站设文化站长1名,工作人员3名,租用乡政府

办公室5间,100平方米。

⑺段家集乡位于某某县东南一侧,地理条件较差,发展滞后.

段家集乡文化站始建于2001年,现租用乡政府砖木结构危房3间

,48平方米,只有1名专职人员,1名兼职人员。

⑻固城乡共辖4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9867人,设文化站1

个,租用乡政府房2间40平方米,有专职工作人员1名。

⑼蒿咀铺乡文化站建于1990年,2003年机构改革后,设编制

6人,其中站长1人,现有砖木结构危房1间,18平方米,实有人

员2名。

⑽太白镇文化站属文化事业性单位,现租用镇政府办公室1间

,20平方米,有兼职工作人员1名,。

⑾太莪乡文化站产权归属太莪乡人民政府。

现有砖木结构房

屋3间,共48平方米。

本站有专职人员2人。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文化的发祥地,黄河古象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各乡镇的文化事业

也在蓬勃发展。

如西华池镇文化中心,年生产香包、根雕、刺绣

、剪纸等民俗文化产品2万件以上,远销全国各地。

2003年被庆

阳文化出版局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被庆阳市委、市政府授予

全市“文明乡镇”称号;2005年被庆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思

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被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组委

会授予“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十强乡镇”称号;2006年被庆阳市委、

市政府授予“非公有经济发展十强乡镇”;段家集历史悠久,历经

沧桑,涌现出不少仁人志士,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古老的历

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充分显示了段家集人民勤劳智慧的业绩

每个乡镇都有其特色文化,香包不但显示农村妇女心灵手巧,

更展现她们独到的审美情趣。

但现有的文化站占地面积小,设施

简单陈旧。

活动形式单一,无法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严重

影响了全县各乡镇广大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

⑵、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a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促进人全面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

战略发展目标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描绘21世纪初

我国经济的发展蓝图:

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

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

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作为文化事业重要组成

部分的某某县乡镇文化站,如何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不

断满足17万多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使乡镇文化站

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农村科技信息的传播中心和

农民文化休闲的最佳场所,这是必须引起重视并加大力度建设的

重要课题。

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乡镇

文化站是某某县三级公共文化网络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文化阵地,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本项目建设是某某县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随着某某县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

活的渴求已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力

度改善某某县各乡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保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力争到“十一

五”期末,某某县各乡镇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

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

的需求,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

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文化站建成基层人民群众开展

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使文化站真正成为农业、农村、农民

提供文化服务的载体。

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一定要体现发挥公

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作用。

在文化站的建设还面临基础设施落后

、段家集综合文化站和固城乡综合文化站;改扩建乡镇文化站建

设项目有某某镇综合文化站、店子乡综合文化站、太莪乡综合文

化站、篙咀铺乡综合文化站、西华池综合文化站,何家畔乡综合

文化站。

其中5个属新建项目,6个属扩建项目。

项目建成后,必

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某某县某某镇等十一个乡镇文化站院内

2、建设规模与目标

每个乡镇拟建300平方米的综合楼。

项目建成后,是丰富广大

农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德政工程,民心工

程,它将惠及全县17万农民群众,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文化服务和

科技培训等诸多方面的服务。

3、主要建设条件

某某县各乡镇文化站在当地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各乡镇政府

原址或新址上修建文化站综合楼。

选址地势都比较平坦、交通方

便、水暖电配套设施基本齐全,便于施工、节约资金,符合建设

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道路畅通,满足消防要求。

电力、供水、电

信等部门均能提供正常的需求服务。

该项目选址符合各乡镇的总

体规划的要求,社会环境条件良好。

通风、采光符合单体设计的

要求。

4、项目投入总资金效益情况

⑴项目投入总资金

每个乡镇文化站项目建设规模300平方米,按照800元/平方

米测算,每个乡镇文化站项目估算投资24万元。

项目总投资为26

4万元。

⑵效益情况

各乡镇文化站建设成后将成为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和科

学知识的阵地。

乡镇文化站是直接面对最广大农民群众的宣

传阵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

学精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但解决农民群众物质贫困的问题,还肩负着帮助农

民解决精神生活贫乏的问题。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共创

和谐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⑴某某县某某镇

总用地面积6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绿化面

积200平方米;建筑密度22.6%;绿化率30%.

⑵某某县店子乡

总用地面积4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绿化面

积130平方米;建筑密度35.7%;绿化率30%.

⑶某某县何家畔乡

总用地面积1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

共绿化面积500平方米;建筑密度10.0%;绿化率33.3%.

⑷某某县吉岘乡

总用地面积6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绿化面

积220平方米;建筑密度24.3%;绿化率35.7%.

⑸某某县西华池镇

总用地面积45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绿化

面积140平方米;建筑密度33.0%;绿化率30.8%.

⑹某某县板桥乡

总用地面积3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绿化面

积120平方米;建筑密度40.0%;绿化率32.1%.

⑺某某县段家集乡

总用地面积1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

共绿化面积400平方米;建筑密度10.0%;绿化率26.6%.

⑻某某县固城乡

总用地面积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

共绿化面积320平方米;建筑密度15.0%;绿化率32.0%.

⑼某某县蒿咀铺乡

总用地面积6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绿化面

积210平方米;建筑密度21.7%;绿化率30.4%.

⑽某某县太白镇

总用地面积4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绿化面

积150平方米;建筑密度39.6%;绿化率31.2%.

⑾某某县太莪乡

总用地面积3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绿化面

积120平方米;建筑密度39.6%;绿化率31.7%.

三、问题和建议

1、目前存在的问题

⑴某某县某某镇等各乡镇文化站占地面积小,场地狭窄。

只有某某镇、店子乡、何家畔乡、蒿咀铺乡、西华池镇和太莪6个

乡镇有自己的办公场所,总共建筑面积只有216平方米。

其余5个

乡镇均无固定办公场所。

都是租用来的房屋。

设施落后,阵地萎

缩。

缺乏设施器材和图书资料,达不到指导和培训要求。

更无网

络和电教设施。

加之管理不善,沦为“空壳文化站”。

办公场地严

重不足和办公设施的陈旧落后,严重阻碍了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

⑵文化站队伍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

每个站只有一两名

工作人员,由于经费问题,也无法外出学习或参加专业培训。

⑶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陈旧。

文化活动方式过于简单,内容

缺乏创新,往往仅限于逢年过节办几次卡拉ok演出或

举办一些广场文化活动,而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

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2、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某某县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建设的现状,

建议新建和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筑面积,增加文化娱乐场所

,改进文化站陈旧的设备和配套设施,扩大接待能力,提高技术

培训能力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乡镇文化站真正发挥联系政

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起到对农民文化生活和生产的监

督指导作用;真正起到繁荣乡镇文化生活的作用。

今后文化产业

和农村文化建设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以繁荣发展为主题,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带动为载体,以开发民俗文化为突破

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建设。

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筑规模

一、需求分析

1、社会需求情况

近几年来,农村一些地方借机构改革、财政减负之机,撤消

改制了文化站,清退了文化站工作人员,出租或变卖了文化场所

,造成基层文化队伍涣散,基层文化阵地流失,农

村文化工作大大削弱,导致黄、赌、毒等不良现象乘虚而入

,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

在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公益性群众文化网络体系中

最基层的重要阵地,承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