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9248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

《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docx

校长培训汇报道行思取则行远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上海学习反思与实践

xxx实验中学李xx

2017年4月下旬,我有幸和xxxxxxx三位校长参加了由*****教育局主办,上海铭师培训中心承办的“2017年咸阳市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先后听取讲座10场,参观学校4所,参加小组合作学习1次,感触颇深,收获良多。

现将自己在这次学习中的见闻,学习后的思考和在实验中学所进行的一些实践尝试汇报如下,鄙陋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我汇报的题目是《大道行思,取则行远》,这是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一集的标题,也是化用《礼记》中的一句话,我借用它想表达的意思是:

在我们这样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要想实现教育的革故鼎新就要学习借鉴上海、江苏这样的教育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当然邯郸学步,生搬硬套肯定不行,要在学习中思考,找出能和我们的实际相切合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再据此制定出整体的方案,有一套微观而具体的措施,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改革持续前行,少走弯路而越行越远。

1、大道行思---学习的见闻和感受

(一)前瞻而有特色的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所学校文化的集成与目标愿景,折射出学校理性的光芒。

因此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学校管理者应当通过系统分析学校发展历史传统,深入挖掘学校资源,在办学理念指引下,确立学校特色办学目标,科学规划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以具有全局性与前瞻性的规划,科学而系统的制度保障,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持续稳定开展。

参观的几所学校对学校发展有着前瞻而有特色的规划,有序而具体的落实保障。

比如上海迎园中学,在2004年之前,曾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走入了低谷。

祝郁校长受命上任后,在研究学校发展的历史与面临的困境基础之上,明确了“禀受才智于自然回复灵性以全生”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有魅力的质量,有灵魂的品质”的办学特色,为推动学校规范运行,她从建制入手,梳理岗位职责,构建运行程序,设立质量标准,做好有效衔接,形成了《迎园中学教师手册》,使凡事有准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负责;为避免出现只有刚性约束而无内力驱动的局面,又通过回望学校发展历史,寻找故事的方式,在故事解读中梳理共识,在共识汇聚中凝练精神,形成了学校的核心文化“悦、和、诚、慧”。

在班级层面倡导每个班级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制作班旗,编唱班歌;在教师层面编辑教师年刊《迎中苑》,记载教师成长经历等。

十余年的坚持使迎园中学成为区域名校,也为祝郁校长赢得了201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其它三所学校发展规划也各有特色:

上海洛川中学围绕“走进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彰显“适合才能喜欢、喜欢才能主动”的文化底蕴。

上海进才中学围绕“让每一个孩子享受适合自己的初中生活,为每一个孩子奠定适合自己的成长基础”这一办学理念,营造“知天知地知探究,会演会奏会怡情,能动能静能健体,为人为学为成才”的渴望文化氛围。

上海亭林中学围绕“理解生命,让世界更精彩;享受体育,让生命更美丽”这一办学理念,打造竞争激励的体育文化氛围。

(2)科学而有本土的课程管理

学校教育要达到所期待的育人目标要通过课程来实施。

课程就像是学校为学生设计的一个“跑道”,学生沿此“跑道”行走,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就是一段“跑道”,各个不同的“跑道”发挥着不同的育人功能和课程价值。

然而,新课改以来,我们很多地方简单地将课改理解为高效课堂,国家课程全盘照搬,地方教材基本不用,校本课程零散碎片,从而导致课改无法深入实施。

学习中,很多专家都在强调“学校课程的价值确定”和“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两个概念,强调学校要依托“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的体验、成人的过程、成才的基础、成功的可能”来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

要将核心素养中的生命素养类课程内化为体艺类课程,生长素养类课程内化为文化类课程,生活素养类课程内化为综合性校本课程。

参观的几所学校,无不把课程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进才中学以身心意志类课程(羽毛球、游泳、棋牌等)、文化科学类课程(天文、环保、科技等)、公民人格类课程(公民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国际视野、民族灵魂等)为学生和谐发展的基座,以创意技艺类课程(校园戏剧、交响乐团等)为纵标,构建学生成长的金字塔。

培训基地附属中学将课程分成三类管理实施,基础类课程以国家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类课程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又细分为限定拓展型(校本德育课、校本写字课、校本羽毛球课)和自主拓展型(学科拓展课、社团活动课);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项目设计类、课题研究类)。

上海亭林中学遵循“基础课程渗透特色,特色课程三类统整,课程设置多元可选,课程对象专普兼顾”的原则,努力将特色课程与整体课程相结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自然融合。

在课程管理上同样为三类,但和培训基地附属中学不同的是将“探究性课程”改成“综合课程”,具体又由体验性和研究性两类课程组成,包括生涯体验、志愿服务、体育运动及体育精神研究、项目化学习等。

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树立这样一个核心观念:

体育特色建设不是把学校建设成体育学校,而是基于生源的现状,以体育为突破口实现全面育人。

这些都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有效实践,把握住了课改的精髓,也实现了学生多元发展的培育目标。

(三)适度而又合规的教学改革

谈到教学,必言改革。

在近些年先后涌现出了“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和“十大课堂教学模式”等,为教学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在一阵喧嚣之后,大多归于沉寂。

究其原因,我以为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就有其独创性,它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却很难用一定的模式去规范它。

在教学改革初期,一定的模式有利于我们规范和推进课堂教学,但教学改革走向深水区,这些模式就会成为阻碍改革的枷锁。

所以说,我们要改革的是理念,学习的是方法和原则,而不是什么模式。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有效实践》报告,给了我们很深的思考和启迪。

“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先学”可以通过导学案、微课等方式去解决,而“后教”就比较为难,必须去除满堂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张校长举过一个例子。

有一年,他带高三物理,一次高考临考前,一个女生来问他物理题,他让女孩调整心态,保持平静,迎接考试,但女孩反问他:

“老师,如果考试考到这道题了呢?

”他哑口无言,就给那个女生讲了那道题,结果在考试中,真有那道物理题,他庆幸给那个学生讲了。

考试结束,在校门口,他碰到了那个女孩,结果一问,那个女生说还是没做出来。

这是因为学生的潜意识有错误的认识,虽然教师把正确的给她了,但那是强加给她的,错误的在前面,正确的在后面,后面的很容易遗忘,忘记了正确的,记住的还是错误的。

而张校长推行的后“茶馆式”教学没有固定模式,只是一种理念。

“茶馆”本身就有休闲之意,有一种随意在里面,这样就远离了刻意,就会更加尊重学生的认知。

“茶馆式教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由上海育才中学老校长段力佩先生首创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像茶客那样轻松自如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张校长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了茶馆式教学,改变了教学的逻辑结构,从教师认为的学科体系为线索进行讲解,变成由教师帮助,让学生自己进行构建。

其成功之处在于归纳出日常教学的弊端---教师讲了太多正确的废话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讲的过多;把讲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没有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的;为何学生认真听了还是没懂,没有引导学生暴露原有问题,除了布置大量练习无计可施。

后“茶馆式”教学,让讲堂变成学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老师来不及讲的问题。

后“茶馆式”教学把教师设计的问题、习题、图表、录像等称作“脚手架”,“脚手架”由教师创设,学生自己学习中使用,“脚手架”又是一种特定的学具,这个班级学生适合的“脚手架”,另一个班不一定适合,它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技术。

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是充满对话的课堂、有亲生善教的教师、有勤议乐学的学生。

核心是“议”,倡导“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教学方式变为“书中学”和“做中学”两种。

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轻负担、高质量”,很好的践行了夸美纽斯的绿色教育理念—“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后“茶馆式”教学理论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不急不躁地进行教学的做法,让我再次明白,“大道定至简,达知要徐行”。

二、取则行远---反思与实践

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获取了多少新知识,接受了多新观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用学到的知识和观念来反思和改造我们自己。

学习归来后,我和班子成员就如何内化学习成果,做好实践进行了讨论和谋划,一年时间内,做了一些有效地尝试。

(1)制订发展规划

我们提出了创办区域名校的办学目标,并在积极学习借鉴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校特色,确立了“润育潜质,培养习惯,发展个性,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

其内涵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润育潜质,培养习惯”。

我们认为教育的第一功能就在于滋润、培育孩子潜在的能力和天赋,而能力和天赋的培育需要有良好的习惯去扶植。

为此,我们提出了育在细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育在点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育在心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育在思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二个层面“发展个性,成就未来”。

发明家爱迪生认为“个性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创造,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所以,教育的另一功能就在于发展个性,培育学生不同于他人的才智、技能和性情。

为此,我们提出尊重个性,等于尊重思想;表现个性,等于表现能力;完善个性,等于完善人生;发展个性,等于发展个体;整合个性,等于整合力量。

我们努力发掘地域文化特色提出了“ 日积月进,臻于至善”的校训。

“日积月进”,“日”暗扣“旬”字,有开始之意。

日积月进,化用《诗经·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意思是要求师生,日有成就,月有奉行,学问靠广大积累,一直到达光明的境界。

“臻于至善”,达到善的极致,典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告诉师生,为学的根本在于广大人本身的美好德行,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弃恶扬善,最终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

为实现学校良性有序发展我们制定了学校《章程》《三年发展规划》相关制度作为保障。

(2)加强课程管理

我们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思路加强了课程开发与管理。

将课程分成三类,文化类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依托赵秋红名师工作坊和同优共进、苏陕帮扶平台打造了语文和英语教学两个品牌;技能类课程,以体音美教学、18个学生社团和各类学生艺体活动为载体,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一年来学生在各类艺体活动中获得集体荣誉市级三等奖一次,县级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学生个人县级以上荣誉三十多人次。

德育类课程,以周会课、集体活动,班级、走廊、宿舍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载体,处处渗透,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健康心智。

(3)推行活动课堂

我校不断深化课改内涵,将课改相关内容汇聚成了具有浓郁学校特色的活动课堂,呼唤知识生命态,彰显学生主体性,讲究方法灵活性,丰盈着教育的内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活动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没有一种具体的模式或架构,强调教师尽可能将课堂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学问题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操作中探究、在思考中获得,教师要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比如,数学教学中,通过在校园测量影子计算旗杆高度;生物教学中,通过实际考察去了解生物圈;语文教学中,通过短剧表演去揣摩人物刻画方法等等。

实践证明,活动课堂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对我们教育发展的两点思考及建议:

(一)上海数字化校园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而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也变革了传统的教学和管理。

上海校长都讲一句话:

“机器能做的事,绝不让人干”,他们不仅有相应的硬件配置,每个学校根据需要都开发了相应的应用平台,方便师生应用,如上海迎园中学为保证学生课外阅读,开发了学生阅读发展平台,通过阅读闯关、阅读交流、阅读分析三个层面使阅读任务落到实处;上海洛川学校一对一数字学习平台,有效实现了课前自主学,课堂合作学,课后探究学的目的;静院附校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预习和课堂检测有效反馈,以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先学状况,有效实施后教的策略。

我县乘“双高双普”的东风,配备了诸如多媒体互动设备、教育云平台、多功能录播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如微课、慕课等教学活动,促进我们的管理、教学乃至观念的革新,是需要深入思考并付诸于实践的一件事。

(二)上海积极引进先进的PISA考试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上海市学校评价绿色指标,促进了学校优质化发展。

指标内容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以及上述各项指标的跨年度进步指数共十个方面。

通过测试、问卷、监测形成学校评价报告。

此报告不是用来对学校进行定性活动及评价,而是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一个诊断。

那么,如何借鉴并改进我们现有的评价体系,以便于更好的促进学校教育健康良性的发展,是需要我们研究并解决的又一个课题。

“大道弥坚,履而后宽”。

通过本次培训和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

心里有教育,工作才有激情;胸中有规划,学校才能发展;腹中有良策,处事才能利落;脚步有节奏,改革才能轻盈。

在创建区域名校的道路上我们做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离我们目标还很远,我会不断加强学习与反思,取则行远,推动学校管理和教学不断发展,为党和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