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8852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x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3.7探索宇宙》教案

课题

探索宇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2.知道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科学态度目标

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人类通过改进技术与工具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

难点: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梳理和提炼。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

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师准备:

宇宙知识相关网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

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我们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

(教学提示:

出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的图片。

)如果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和记录天体作为探索宇宙的开端,那么到今天,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

2.提问:

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一步步探索宇宙的吗?

科技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

(预设:

一开始通过肉眼观测天象,到后来通过望远镜等仪器进行观察;科技发展到后期,人们通过发射火箭,离开地球进入太空观察宇宙。

3.揭题:

没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人类是如何一步步探索宇宙的。

(板书:

探索宇宙)

【设计意图】从古老的天文台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人类观察宇宙的历史之悠久。

对人类如何探索宇宙,科技怎样发挥作用进行提问,调查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了解人类探究宇宙进程的兴趣。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一: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1.过渡:

(教学提示:

出示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或提供拓展资料及相关网站。

)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时间点和历史事件?

我们可以尝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寻找答案。

2.提问:

如果按发生的时间顺序对资料进行梳理,你们能想到哪些表现方法?

(预设:

列表格;画时间轴。

3.布置任务:

指导学生分组活动,结合课前从不同途径收集到的资料与课本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按一定的表现方式清晰地展现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探索二:

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1.过渡: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我们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对我国的太空探索成就进行梳理。

2.布置任务:

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对我国的太空探索成就进行梳理。

 

探索

与研讨

研讨汇报

拓展

与小结

1.提问:

回顾本单元我们认识的“宇宙”,你们有了哪些新的感受?

(预设:

宇宙是运动变化且不断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是可以被人类逐渐认识和了解的。

2.小结:

宇宙浩瀚而神秘,从古至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天象、研究天体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不断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宇宙。

3.布置任务:

观看一部有关宇宙的纪录片,如《宇宙时空之旅》《太阳系的奇迹》《旅行到宇宙边缘》或科幻片《星际迷航》等,写一篇观后感或有关宇宙的科幻小短文。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本课课前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提升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在课堂中,将教材提供的资料与学生收集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梳理和提炼,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上,激励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处理所得信息并合理地展示自己的发现。

另外,本课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宇宙是庞大而神秘的,激励着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

可以通过播放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太空探索的历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

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生活,热爱科学。

课后

作业

三、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为此建立的研究天象的场所是()。

A.天文台B.天星监C.观天台

3.下列与我国主要的探月工程无关的是()。

A.“嫦娥”系列工程B.“玉兔”号月球车C.“天宫”空间站

参考答案

三、1.A3.C

《3.7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7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涉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教科书用丰富的资料展示了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重要的科技成果,如各种望远镜和航天器等,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甚至牺牲,从中感受到科学家对待未知世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本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然后就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以及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开展讨论。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科学考察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对宇宙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宇宙是庞大而神秘的,激励着人类不断探索宇宙。

我国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了解,让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到科学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分析】

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只是它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现象,并不是完整的,学生还没有更深入地探索宇宙中更多的天体,也没有系统地进行梳理、归纳、排列,或者说还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整体轮廓。

探索宇宙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发挥想象力,建立抽象的空间概念,难度不太大。

所以,就学生已知的、初步的理性思维和搜集材料的能力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月球、地球等天体的了解),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用恰当的方法处理所得信息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2.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的宇宙。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科学态度目标

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人类如何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

难点:

通过多途径收集与宇宙有关的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纸质、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师准备:

宇宙知识相关网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导语:

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我们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

我们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呢?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

学生自由分享。

教师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对科技进步与宇宙探索之间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此话题的积极讨论,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探索

1.教师出示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或提供拓展资料及相关的网站)。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教师提示学生,梳理资料时应着重提取以下两方面的信息: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教师可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和提炼信息。

(1)人类在探索宇宙各阶段中,我们应该提炼哪些信息?

(2)提炼出来的信息应该怎样进行梳理?

(3)你能用时间线的方法大致排序吗?

第一阶段:

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

第二阶段:

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第三阶段:

航天时代。

(4)神舟、天宫、嫦娥、玉兔分别对应了我国哪项太空探索工程?

预设: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宇航员在太空首次出舱活动。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神舟八号”顺利升空,随后在太空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两次,“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等项目顺利实施等,未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3.学生将提炼的关键信息记录下来,进行分享交流。

4.师生归纳总结提炼的关键信息。

设计意图: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过程的思考,建立时间轴,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宇宙空间探索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研讨

1.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丰富的资料,实际上是人类不停地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那么,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太空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研讨分享。

预设:

比如说,2世纪时,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统治了西方对宇宙的认识长达1000多年,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才提出了新的宇宙体系的理论——日心说。

日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但是那时候的人们不能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于是赋予了日食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后来人类通过观测逐渐解开了这个谜题。

2.根据资料,教师组织学生研讨:

我国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进行分享交流。

预设:

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以时间线的形式阐述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大事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如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未来,我国航天员还要开展登月考察……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采用分享交流的方式,创造轻松活跃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拓展

学生互相分享交流自己参加过的天文类实践活动,再说说以后还可以参加哪些活动。

预设: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参加课外天文类实践活动的建议,比如参加学校的天文社团活动、留意近期会出现的天文现象、附近的天文台信息等。

【板书设计】

 

《3.7探索宇宙》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

2.探索宇宙第一阶段:

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

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伽利略绘制的月面图

3.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来,人类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对宇宙的探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所观测的宇宙空间不断扩大。

现在,人们不断地改进,发明了更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来自宇宙的信息。

17世纪研制的光学望远镜长达46米,使用时必须吊在桅杆上

4.探索宇宙第二阶段:

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5.探索宇宙第三阶段:

航天时代。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空间站、航天员

“神舟”发射升空“玉兔”号月球车

(1)哈勃太空望远镜属于光学望远镜。

在宇宙中的光学望远镜更容易大量收集由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

(2)空间站:

航天员在宇宙中进行长时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观测场所。

(3)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球以外的天体。

6.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1)“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等都顺利实施。

(2)我国还将建设新的空间站,深入探测月球和火星。

未来,我国航天员还要登月考察。

二、判断题

1.“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

2.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探索宇宙的方式也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也不断加深。

(√)

三、选择题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望远镜探索太空的是(C)。

A.哥白尼B.布鲁诺C.伽利略

2.(B)不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A.宇宙飞船B.磁悬浮列车C.天文望远镜

3.下图是位于(B)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A.云南B.贵州C.四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