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8822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放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流放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流放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流放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流放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放文化.docx

《流放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放文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放文化.docx

流放文化

流放文化

流放:

从远古时期作为一种少量慎用的“放”、“逐”、“迁”、“谪”惩戒手段,一直到作为刑罚的“迁徙”、“徒放”、“流刑”、“发配”、“三流”、“发遣”等,因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称。

我国古代有六大流放地,即鄂西北的房陵(含上庸、郧乡、均县)、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岭南地区、海南岛三亚、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东北黑龙江漠河及海林县宁古塔。

所谓流放之地,就是古代那些边远、荒凉、闭塞、苦难之地。

在我国古代六大流放地中,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流放地古为朔方、凉州,是“荒漠”、“西北绝域”之地;岭南流放地,系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重峦叠嶂、河网密布,古称“瘴疠之地”,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海南岛三亚,古称崖州,距京城最偏最远,亦称“天涯海角”,地处热带,北方人易水土不服,被称为人生到尽头的荒凉孤岛之地;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流放地,主要指今湖南西北部,包括今四川东南、湖北西南、贵州东北一小部分,因开发比较晚,自古以来被称为烟瘴蛮荒畏途之地;东北黑龙江海林县宁古塔及漠河流放地,古时生存环境恶劣,冬季奇冷,俗称“冰山雪窖之乡”,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种地,是苦寒之地。

而鄂西北的房陵流放之地,地处中国中西结合部,介于巍峨的大巴山与秦岭、古老的长江和汉江之间。

东临历史名城荆襄,西通川陕,南倚原始森林神农架,北连道教圣地武当山,自古就有“蜀东孔道、楚西北边疆、秦陕咽喉、荆楚屏障”之称,为秦楚边缘陆路运输之枢纽。

而且这里群山环抱,南北气候兼有,素有“聚宝盆地”之美誉等。

由上可见,我国古代六大流放地可谓:

西北绝域,西南烟瘴,东北苦寒,海南遥远,岭南湿热,中部房陵气候南北兼有,山城盆地,适宜居住,是别有选择充满神奇的特放之地。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流放是十分独特的政治现象,被统治者自诩为一种仁慈的刑罚。

所谓“不忍刑杀,流之远方”,从而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仁政和慎刑。

流放文化:

流放自远古时期产生,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流放这种形式对流人的管理相对宽松,且流人的品级较高、流放规模较大以及上层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等,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放文化。

中原汉文化的“缩写本”——高黎贡山西麓

相对于栖居在高黎贡山的土著民族而言,汉族文化则一直以“客家文化”或“流放文化”的面目出现。

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立汉王朝版图最边远的永昌郡(今保山)后,这里出现了汉人。

汉王朝将稠密的内地人口大量迁至边地,这种政府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实际上也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迁移。

从此,这片遥远的“蛮夷之地”与中原有了一种无法割舍的血缘联系,而高黎贡山的本土文化也开始出现中原化或异化的痕迹。

元、明以来,大量中原汉族沿着古老的南方丝路涌入高黎贡山,他们的人口数量甚至在局部地域远远超过当地原住民。

这些沿古道而来的强大文化甚至在沿途形成强势文化。

从中原迁徙而来的人们,始终固执地保持着自己原来的文化与传统。

这些来自汉文化发祥地的人群,将原来的一切“复制”在这片土著们居住的土地上,并且一代一代沿袭下去。

于是外来文化成了这片蛮荒夷地的“主流文化”。

由于地理原因和自身文化的优越感,他们很少与外部异族文化交流。

他们的文化一直处于某种“凝固”状态,以致多年后,高黎贡山西麓一带成了中原文化的“缩写本”。

在高黎贡山西麓,无论村镇建筑、风俗,还是文化都保留着相当纯正的汉文化意味,土著民族生活的痕迹已被中原人群彻底覆盖掉了。

在腾冲北部、高黎贡山西麓的界头乡,古老的造纸工艺、雕版印刷等在中原已经消失的东西,在这里却仍固执地延续着。

在高黎贡山西麓,无论是村镇的建筑、风俗以及文化都有着相当纯正的汉文化意味,它们仍然保持着中原明清时期乡村格局与建筑风格。

他们将自己家族迁徙到高原之后的生活称之为“寓居”,祖宗牌位上永远写着故乡的名字。

他们将故乡的一切在遥远的高原上延续着,使得高黎贡永远“凝固”着一段中原汉文化。

那么,在中原汉人抵达之前,高黎贡山最早的“居民”是谁呢?

史料上记载最早的高黎贡山民族是景颇族,据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著的《景颇族简史》记述,至少在公元前2世纪,景颇族的先人就在云南高原迁徙漂泊。

《景颇族简史》中讲到“高黎贡”是景颇支语,意为:

高里(日)部落的山。

约公元8世纪时,景颇支系高日部落便栖居于高黎贡山一带。

他们是景颇族分支“小山”的一支,其渊源可追溯到中原河湟地区的氐羌氏族。

据说,在长长的迁移历史中,他们的祖先从青藏高原上的日月山、昆仑山出发向南,沿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河谷南下,一部分人沿途留下,而继续向前走的那一部分人来到了高黎贡山并定居下来。

“高里(日)”是一个景颇族部落的名称。

明正统七年,明王朝发动武力征讨。

为躲避战乱,古城居民沿伊洛瓦底江迁至缅北高原。

古城也随着最早居民的迁徙而废弃了。

现在,高黎贡山最早的居民彻底消失了,对于他们曾有过的辉煌文明与突然消失,我们一无所知。

文明和生物一样,灭绝的比生存下来的要多得多。

遥远的边疆,大山的深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竟然是中原文化保留的沃土。

腾冲是富裕的,因为玉石,腾冲是内敛的,因为玉石,腾冲也是文化的,同样因为玉石。

回顾四百年前,清兵入关,明王朝的遗老从中原腹地南散奔逃,伶仃洋上的哀叹成为千古绝唱,而遥远的高黎贡山西侧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原文化被流放到了腾冲,在中原的留存却被阉割了。

大山阻隔了战乱的冲击,玉石产业提供了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无数的汉人从这里出发,将中国文化带到缅甸,泰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听遇到的缅甸人说,边境那一侧与这边没有不同。

栖居在高黎贡山的多种少数民族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

在多中心的高黎贡山文化中,各个民族之间是绝对封闭的,交往是相对的。

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战争动乱、交往中断的年月里存活下来,并始终是中原王朝逃荒避难之所。

当中原文人“登泰山而小鲁”时,高黎贡山只响彻着土著部族流传下来的古歌。

高黎贡山封闭的地理形势使外部文化不易深入,所以当地土著能长期保持自己的“夷狄”风貌。

他们除了因某种历史的原因举族迁徙,并与其他民族融合并成为新的民族外,大多仍保持着古代风貌,尤其是在道路仍不发达的边远地区。

保山的流放名人

1、新都状元杨慎

山水状元情-云南保山历史文化,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七月,名满天下的新都状元杨慎(公元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因“议大礼”案犯颜获罪,“廷杖”几毙之余被“永远充军”云南保山(永昌)。

转瞬之间,这位七岁能文,十三为诗,二十四岁状元及第的翰林编修顿失“诏成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的风流倜傥,怀着“北风胡马南枝鸟,肠断当筵蜀国弦”的无尽悲凉,怅然踏入了云南保山这一方哀牢故国的“烟瘴”之地,开始了他“独立苍茫”的流放生涯。

作为一代文坛巨星、学界通才,杨升庵自“投荒以来,益肆力于笔墨,穷愁著书不下四百余种”,涉猎广博,卷帙浩繁,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尤其是边省边地的文化宝库。

在长达35年的放逐岁月里,杨升庵足迹遍及滇云,而云南保山则是他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他对云南保山的感情是深厚的。

谪戍期间,他对永昌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曾同挚友张含共访哀牢故地,同探九隆遗踪,编纂了以“九隆世族及张、蒙、郑、赵、杨、段、高七氏名号起灭之颠末”为内容的《滇载记》。

2、吕不韦

“不韦,古县名。

西汉置。

”治所在今云南保山金鸡村。

汉武帝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于此。

因以为名。

东晋废。

东汉、魏、晋为永昌郡治所。

”郡县历史穿越时空588年(公元前109年——公元479年),迄今已有2100多年。

早在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开西南夷,始通博南(今大理永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置不韦县,属益州郡。

故晋代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南中志》这样记载:

“孝武时,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耆溪(今瓦窑河),置嶲唐(今云龙漕涧)、不韦二县,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实之,因名不韦,以彰其先人恶行。

人歌之曰:

‘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兰仓,为他人。

’渡兰仓水以取哀牢地,哀牢转衰。

众所周知,吕不韦乃战国末期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他堪称世界商人鼻祖,国际贸易第一人,“奇货可居”理论创始人,商人从政先驱,文化传媒祖师爷。

吕不韦与陶朱公相比,他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急流勇退,迷失于情感的漩涡,最终招致杀身之祸,落得个自杀身亡、家小流放的悲惨结局。

甚至到了汉武帝时,还恐其后裔犯上作乱,再次流放到“绝域荒外”、“未通中国”的哀牢邑地,虽以其宗族命名“不韦县”,但旨在“以彰其先人恶行”。

裴松之在注解徐寿的《三国志•吕凯传》这样写到:

“初,秦徙吕不韦子弟宗族於蜀汉。

汉武帝时,开西南夷,置郡县,徙吕氏以充之,因命不韦县”。

“充之”,乃充军、流放。

可见,“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实之”,实际上是明升暗贬。

毕竟,将相王侯自有王者的王气,“吕嘉子孙”自有吕家的霸气。

不韦县,是中原王朝在滇西设置的第一个载入正史的汉族政权,也是澜沧江流域最西的第一个政权,确定了中国西南的版图,加强了汉王朝对边疆土著少数民族的统治,起到“镇哀牢人、叶榆蛮夷”的作用,直接加速了“哀牢归汉”的进程。

吕不韦子孙宗族是有史记载的最早进入哀牢地区的汉族移民,金鸡村是哀牢国境内第一座古城池,吕凯是第一个位列封建正史的保山人。

当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之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怀着多么惶恐不安的心情,踏上蜿蜒蛇行的古道,渡兰沧水,取道平坡铺、水寨铺、天井铺、官坡铺,迁徙流放到这方高地,面对一片汪洋泽国、四壁青山,心底滋生多少悲凉和感慨!

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祖先,一个曾经显赫无比的家族,经历世事沧桑的变迁,天上人间的骤变,沉重地写进边地的血雨,腥风。

中原从此成为心头一抹挥之不去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崭新的疆土。

不韦县的设立,与其说是汉武帝的明智之举,不如说是吕氏后裔抛弃枷锁后的又一次新生。

  

随着北方大量劳动力和先进垦殖技术的南迁,原先的“蛮荒之地”大都变成了“鱼米之乡”,在风俗习惯上南北方互相融合,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

我国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它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迁移的原因来看主要有政治需要、战乱逃难和经济谋生三种。

一、政治需要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建都咸阳,为把关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人口总数在70万以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了戌边和开发新区,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

同年,秦朝派军队征服了珠江流域的百越族。

秦朝政府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进行治理,还迁徙50万中原人民到那些地区,与百越族杂居。

西汉初期,为了“实关中”,刘邦继续由关东向关中大规模移民,总数不下30万人。

西汉中期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节节胜利,武帝组织了向西北边疆的大规模移民,总数70余万人。

此外,汉武帝还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而使大量的人口从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迁到河南一带。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

在鸦片战争中,

英国强迫清政府割占香港,这样大量的外国人口迁移到我国居住。

明末清初,漠西蒙古中的土尔扈特人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因不堪沙俄的控制和压迫,于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历尽艰辛,长途跋涉,终于回归祖国西北。

二、战乱逃难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居民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

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迁往南方。

317年逃到江南的官僚、贵族、大地主,联合江南大地主建立了东晋。

这一人口迁移过程一直持续到南朝,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五代十国时,许乡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北方居民为逃避灾难,大批人口南下,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建国前,由于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美蒋压迫,许多人为逃避战乱,背井离乡,出现了“闯关东”(河北、山东向东北迁移人口)、“走西口”(山西向内蒙古、甘肃向新疆迁移人口)、“下江南”(四川向云南贵州迁移人口)等习惯性人口迁移特点。

从19世纪初到建国前的五十年间由关内迁到东北的人口就有3000万左右。

三、经济谋生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地一起,共同生活,彼此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

他们原是我国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自东汉开始陆续内迁,至西晋初年,内迁的匈奴、鲜卑、羯等族共有几十万人,氐族和羌族有50多万人,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候,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唐朝末年,契丹族(原住辽河上游)势力不断扩大,许多中原人民来到契丹境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族迅速强盛,后来建立了辽国。

元朝统一以后,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地区,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南洋(东南亚)一带谋生。

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去到南洋,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积极投入南洋的开发和建设,华侨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南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