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8727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docx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权威押题绝密押题

2014中医助理医师考试

《传染病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

  考情分析

 

中医执业

A1

A2

B1

中医执业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点

感染

1

0

2

感染

1

0

0

传染病流行过程

1

0

0

传染病流行过程

0

0

0

传染病的特征

0

0

0

传染病的特征

0

0

0

传染病的诊断

0

0

0

传染病的诊断

0

0

0

传染病的治疗

0

0

0

防治

0

0

0

传染病的预防

0

0

0

——

 

 

 

  知识要点

  感染的概念

  传染又称感染,是寄生物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感染过程的表现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3个因素: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外环境(执业2006,助理2006)。

  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人体的防御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如胃酸、特异性被动免疫和特异性主动免疫)清除。

  2.隐性感染(执业2006)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执业2006,助理2006)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可引起临床表现的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

  4.病原携带状态(执业2006,助理2006)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

这些病原体侵人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

其特点为不显示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从而在许多传染病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执业2006)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多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但一旦出现则易识别。

  病原体致病能力相关因素(执业2006,助理2006)

  1.侵袭力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

  2.毒力包括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毒素包括内、外两种毒素。

外毒素包括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等。

内毒素可致机体产生发热反应及全身中毒症状、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其他毒力因子如有些细菌荚膜可阻止吞噬细胞的吞噬(如脑膜炎球菌),有的通过菌毛黏附宿主组织(如痢疾杆菌),有的具有溶组织能力(如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3.数量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4.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

一般来说,在人工培养多次传代下,可使病原体致病力减弱。

而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则可使致病力增强。

病原体抗原的变异可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

  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机体内异物的一种清除过程,在抵御感染时它首先发挥作用。

对机体来说病原体也是一种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

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

感染后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而且通常只针对一种传染病,通过细胞免疫(T细胞)和体液免疫(B细胞)作用而产生主动免疫。

包括: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态反应。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三环节)

  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由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组成。

  3.人群易患性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易感者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某种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

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

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等均可使人群易患性降低,该传染病不易流行或流行终止。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所致,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排出体外并污染环境。

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而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染期都相对固定,为病人隔离时间的依据之一。

  3.有流行病学特征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表现出各种特征。

  4.有感染后免疫性感染病原体后,不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的诊断

  1.临床资料略。

  2.流行病学资料略。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①一般实验室检查,包括三大常规和生化检查。

②病原学检查。

③分子生物学检测。

④免疫学检测。

⑤其他检查,有鲎试验、诊断性穿刺、内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生物化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传染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对传染病病人的治疗,不仅为了促进其康复,还在于控制传染源。

要坚持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的原则。

  2.治疗方法

  

(1)一般及支持疗法:

一般治疗是指非针对病原而对机体具有支持与保护的治疗。

包括隔离、护理、饮食等。

  

(2)病原或特效疗法:

针对病原体或其毒素的疗法,以清除病原体或对抗毒素。

包括化学疗法、抗生素、血清疗法(如破伤风抗毒素、肉毒杆菌抗毒素等)、免疫疗法、微生态疗法。

  (3)对症疗法:

如降温、给氧、解痉止痛、抗惊厥、补液、纠正酸中毒、抗休克、抗呼吸衰竭等。

  (4)康复疗法:

对可引起后遗症的一些传染病,可采用物理疗法等促进康复。

  (5)中医药疗法:

中医学对传染病的辨证常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主,常用的治法有解表法、清气法、清营凉血法、攻下法、开窍法、息风法、滋阴法、祛湿法、固脱法等。

针灸疗法在传染病的治疗中应用范围广泛,对发热、惊厥、疼痛、肢体瘫痪及其他后遗症的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对病人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积极治疗病人。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2004年12月1日执行。

该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

其中甲类(鼠疫、霍乱)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对乙类传染病中的SARS、肺炭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同时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有关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

  考情分析

 

中医执业

A1

A2

B1

中医执业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点

病原学

0

0

0

病原学

0

0

0

流行病学

0

0

2

流行病学

0

0

0

发病机制及病理

0

0

0

0

0

0

临床表现

2

0

0

临床表现

1

0

0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0

0

0

实验室检查

0

0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0

0

0

诊断

0

0

0

治疗

0

0

0

治疗

0

0

0

预防

0

0

0

预防

0

0

0

  知识要点

  病原学

  1.甲型肝炎病毒(HAV) 属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

HAV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含有HAV的粪便室温下放置1个月后仍有传染性。

60℃加热1h不能完全灭活,100℃1min可完全灭活,故常用煮沸法消毒。

对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甲醛及氯类等消毒剂敏感。

  2.乙型肝炎病毒(HBV) 属嗜肝DNA病毒(助理2006)。

HBV对外环境抵抗力很强,100℃15分钟、121℃10分钟可被灭活,对次氯酸、甲醛及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敏感,对乙醇不敏感。

  3.丙型肝炎病毒(HV) 属黄病毒属,为单链RNA病毒。

本病毒经加热100℃10min或60℃10h或37℃96h或1:

1000甲醛可灭活。

  4.丁型肝炎病毒(HDV) 是一种缺陷的单链RNA病毒,需要HBV的辅助才能进行复制,因此HDV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

  5.戊型肝炎病毒(HEV) 属杯状病毒,为小RNA病毒,HEV对氯仿敏感,在碱性环境中稳定,100℃5min可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流行病学

  见表11-1。

  表11-1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

急、慢性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急、慢性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急、慢性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

病毒随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等经口感染

①输血及血制品;②母婴传播;③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④性接触传播

①输血及血制品;②母婴传播;③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④性接触传播

①输血及血制品;②母婴传播;③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④性接触传播

粪-口途径传播。

病毒随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等经口感染

人群易患性

人群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不发达国家为高发区,常呈周期性暴发流行,新感染和发病以儿童为主

见于世界各地,人群中HBsAg携带率以西欧、北美及大洋洲最低,而以亚洲与非洲最高,乙型肝炎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见于世界各地,主要为散发,多见于成人,尤以输血与血制品者、静脉药物依赖者、血液透析者、肾移植者、同性恋者等多见。

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易转为慢性

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但主要聚集于意大利南部、南美北部、非洲部分地区、中东阿拉伯国家等,我国为低发区

与饮水习惯及粪便管理有关。

常以水媒流行形式出现;发病者以青壮年为多,儿童多为亚临床型

  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见表11-2。

  表11-2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分型

临床表现

体征

持续时间

黄疸前期

多以发热起病,可有恶寒。

本期突出的症状是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等消化道症状。

本期末尿色逐渐加深似浓茶色

体征可有右上腹叩击痛

本期持续数日至2周,平均1周

黄疸期

巩膜首先出现黄染,继及皮肤,多于数日至2周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黄疸多为肝细胞性,有的可短时表现为梗阻性黄疸

体征除黄疸外主要表现为肝大、压痛及叩击痛,脾也可轻度肿大

本期持续2~6周

恢复期

黄疸消退,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肿大的肝脏、脾脏逐渐恢复正常

 

本期需数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此型较多见。

起病缓慢,临床症状较轻,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有的病人可有恶心、呕吐、便溏或低热。

体征可有肝脏肿大、压痛,脾也可轻度肿大。

2.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慢性肝炎病毒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见表11-3。

  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肝炎临床上可分为:

①轻度:

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②中度: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③重度: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

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清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除前述条件外,凡清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在40%~60%,胆碱酯酶<4500U/L,四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重度慢性肝炎。

  表11-3 慢性肝炎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项目

ALT和(或)AST(lU/L)

≤正常3倍

3~10倍

>10倍

胆红素(Bil)(μmol/L)

≤正常2倍

正常2~5倍

>正常5倍

白蛋白(g/L)

≥35

35经~32 

432

A/G

≥1.4

1.0~1.4

40.9

电泳γ球蛋白(γEP)(%) *

≤21

21~26

≥26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

>70 

61~70

40~60

胆碱酯酶(CHE)(U/L)**

>5 400

5 400~4 500

≥4 500

  *用电泳法测定血清γ球蛋白;**有条件开展CHE检测的单位,可参考本项指标。

  3.重型肝炎见表11-4

  表11-4 重型肝炎的表现及理化检查

分型

特点

表现

理化检查

备注

急性重型肝炎

亦称暴发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

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无食欲、恶心、频繁呕吐、膨胀等),常有高热,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行为反常、嗜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

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亚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

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出血倾向明显,常有神经、精神症状,晚期可出现肝肾综合征,死前多发生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 1 μmol/L或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的10倍

首先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等肝性脑病表现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发病

 

 

 

  4.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皮肤瘙痒,大便灰白,常有明显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5.肝炎肝硬化早期肝硬化临床上常无特异性表现,很难确诊,须依靠病理诊断,B型超声波、CT及腹腔镜等检查有辅助诊断意义。

  凡慢性肝炎病人具有肯定的门脉高压证据(如腹壁及食管静脉曲张、腹水),影像学诊断肝脏缩小、脾脏增大、门静脉增宽,且除外其他引起门静脉高压原因者均可诊为肝硬化。

  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还可将肝硬化区分为活动性肝硬化和静止性肝硬化。

  6.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急性肝炎早期血白细胞正常或略高。

急性重型肝炎血白细胞和多个核细胞均可增加。

慢性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时血小板常减少。

  2.肝功能检查

  

(1)血清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GP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AST/GOT)均存在于体内多种组织细胞中,但肝细胞中含量最多,尤以ALT为甚。

  

(2)转肽酶(γ-GT,GGT):

此酶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差,肝炎时常增高。

如急性肝炎病人持续增高常提示可能迁延不愈;在慢性肝炎中γ-GT上升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淤胆型肝炎时常明显升高;肝癌、阻塞性黄疸、心梗、胰腺炎、酗酒者也可增高。

  (3)碱性磷酸酶(ALP/AKP):

骨骼疾患、肝胆疾患如淤胆型肝炎、肝内外阻塞性黄疸者可明显升高。

肝细胞性黄疸仅轻度增高。

第三单元流行性出血热

  考情分析

 

中医执业

A1

A2

B1

中医执业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点

病原学

0

0

0

病原学

0

0

0

流行病学

0

0

0

流行病学

1

0

0

发病机制与病理

1

0

0

0

0

0

临床表现

0

0

0

临床表现

1

0

1

实验室检查

0

0

0

实验室检查

0

0

0

诊断与鉴别诊断

0

0

1

诊断

0

0

0

治疗

0

0

0

治疗

0

0

0

预防

0

0

0

0

0

0

  知识要点

  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新属,称为汉坦病毒属,为RNA病毒。

EHFV对乙醚等脂性溶剂很敏感,易被紫外线及γ射线灭活,一般消毒剂(碘酒、乙醇、甲醛溶液等)、56℃30min、100℃1min均可将其杀灭。

  流行病学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EHFV有多宿主性,我国已发现50种以上动物可自然携带本病毒,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如黑线姬鼠、褐家鼠(助理2006)等,其他动物,包括一些家畜如猫、家兔、犬、猪等也可携带。

人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①接触传播:

被带病毒动物咬伤或皮肤黏膜伤口直接接触含有病毒的鼠排泄物、血液等而感染。

②呼吸道传播:

通过带有病毒的鼠排泄物尘埃形成的气溶胶吸入而感染。

③消化道感染:

进食被疫鼠排泄物直接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④虫媒传播:

寄生于疫鼠身上的革螨、恙螨等在本病的传播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⑤垂直传播:

EHFV可经人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

  3.流行特征 ①季节性:

全年散发,但有明显季节性。

②人群分布: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主,儿童发病者极少见,男性多于女性,野外工作人员及农民发病率高。

  病理

  EHFV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

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各系统和组织器官有广泛充血、出血和水肿,严重者伴坏死灶形成,其中以肾髓质、右心房内膜、腺垂体、肾上腺皮质最明显(执业2006,助理2006)。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46d,一般为1~2周。

临床特征有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三大表现(执业2006,助理2006)及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与恢复期五期经过。

不典型病例和轻型病例可由于某期不明显而呈“越期”现象,而病情重者可出现前两、三期互相重叠。

  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小血管中毒性损害的表现。

骤起高热,畏寒,体温于1~2d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热及稽留热为多,一般持续5~7d。

特征性表现为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症)(助理2006),颜面、颈、上胸潮红(三红征),球结膜、咽部、舌质充血鲜红或出血(黏膜三红征)。

  2.低血压休克期主要为中毒性内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一般在病程的4~6d,热退病情反而加重是本期的特点。

  3.少尿期本期与低血压休克期常无明显界限,部分病人不经过低血压休克期而直接进人少尿期。

多出现于病后6~8d。

  4.多尿期于病后10~12d,每日尿量增至2000ml即进入多尿期,如未超过3000ml则无此期,可持续2周。

  5.恢复期经过多尿期后,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降至2000ml,血尿素氮、肌酐降至正常为进人此期的标志。

一般在病程的3~4周开始,尿量逐渐回至正常,症状逐渐消失,食欲增加,体力恢复。

一般需经1~3个月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白细胞病后3~4d逐渐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重者可见幼稚细胞,甚至呈类白血病反应。

  2.尿常规在病后第2天可出现尿蛋白,发展迅速且变化大,可在1d内由“+”突然增至“++”或“+++”。

  3.血液生化检查在低血压休克期即开始有血尿素氮和肌酐增加,少尿期及多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二氧化碳结合力多降低。

  4.凝血功能检查发热期始有血小板的降低。

若有DIC出现,血小板常在50×109/L以下,高凝期凝血时间缩短,但为时较短,不易观察。

低凝期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继发性纤溶亢进则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

  5.免疫学检查 ①特异性抗原检查:

常用免疫荧光技术(IFAT)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早期病人的血清、外周血白细胞及尿沉渣细胞内EHFV抗原,胶体金法更为敏感。

②特异性抗体检测:

血清特异性抗体IgM在第1病日即可阳性,第3病日阳性率近100%,故有早期诊断意义。

血清特异性抗体IgG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价值。

  6.PCR技术 RT-PCR可检测EHFV病人血液、尿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EHFV的RN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7.其他检查约半数病人有血清ALT升高,少数病人血清胆红素也升高;血清IgM和IgA增高;急性期补体水平下降。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①流行病学资料:

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最长潜伏期内有疫区逗留史或直接、间接与鼠类或其粪便有接触史或有接触带毒实验动物史。

②临床表现:

有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三大主症及五期临床经过。

③常规检查:

外周血早期出现异型淋巴细胞(>7%),血小板减少,尿蛋白于短期内急剧增加,如见膜状物及包涵体多可明确诊断。

④病原学检查:

血清特异性抗体IgM阳性;血或尿标本病毒抗原或病毒RNA阳性可确诊。

  2.鉴别诊断 ①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流脑、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疾病相鉴别。

②低血压休克期应与中毒型菌痢、休克型肺炎、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等相鉴别。

③出血倾向明显者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伤寒肠出血等相鉴别。

④以急性肾衰少尿为主要表现者应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相鉴别。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仍以综合疗法为主。

总的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及就近治疗,把好休克、出血、肾衰和继发感染4关。

  预防

  1.疫情监测做好鼠密度、鼠带病毒率、人间疫情的动态监测。

  2.灭鼠、防鼠、灭螨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应用药物或机械等方法灭鼠。

野营时应挖防鼠沟,工地应搭高铺;改善居住环境以免鼠类窝藏。

灭鼠的同时可用杀虫剂灭螨。

  3.做好食品卫生及个人卫生粮食及食物存放应防鼠,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剩饭要加热后食用。

注意个人防护,防止被鼠类咬伤。

  4.疫苗注射沙鼠肾细胞疫苗(Ⅰ型汉坦病毒)和地鼠肾细胞疫苗(Ⅱ型汉坦病毒)均有较高的保护率,疫区内高危人群可接种。

第四单元艾滋病

  考情分析

 

中医执业

A1

A2

B1

中医执业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点

病原学

0

0

0

病原学

0

0

0

流行病学

0

0

0

流行病学

1

0

0

发病机制与病理

0

0

0

0

0

0

临床表现

0

0

0

临床表现

1

0

0

实验室检查

0

0

0

实验室检查

0

0

0

诊断

1

0

0

诊断

0

0

0

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