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192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庆阳市二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紧盯建设大型绿色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系统安排、大干快上,优势资源大规模开发,“三农”工作大手笔推进,民生状况大幅度改善,全市步入了产业开发加快、经济转型加速、基础建设投入加大、社会事业全面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新阶段,呈现爬坡过坎、全面提升、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是庆阳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现状评估

  

(一)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提速发展最快的五年。

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呈现庆阳速度,人均水平稳步提高,比重位次不断提升,重大项目接踵而至,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从经济总量看,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71.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2.1%;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0.82亿元,增长13.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拉向低谷,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实施宏观调控“一揽子”措施,经济总量仍保持快速增长,达到248.50亿元,增长14.3%;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市委、市政府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抓住国家振兴经济的诸多政策机遇,全市经济继续快速、稳健运行,生产总值又上一个新台阶,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2.2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270亿元的规划目标,增长14.6%;2010年在全球经济向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市场价格波动以及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力克服各种困难,始终抓住率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的主题不动摇,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7.61亿元,当年增长15.8%。

总量比2006年的171.54亿元净增186.07亿元,增长71.9%,年均增长14.5%。

  ——从产业结构看,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由2006年16.5∶57.8∶25.7调整为2010年14.3∶60.0∶25.7,呈现特色凸显、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态势。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有力的助推了农民增收。

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业服务业的比例由2006年76.5:

2.8:

19.3:

0.1:

1.3调整到2010年76.8:

2.0:

13.2:

0.1:

7.9,南果北草、南牛北羊、山区草蓄、原区苹果、川区瓜菜、全市劳务的“大农业”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发展呈现新势头。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6年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0.5%,2010年达到79.5%。

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第三产业创造的增加值由2006年的44.0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1.74亿元,增长48.3%,年均增长10.4%。

  ——从发展速度看,从2006年到2010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一路走高。

生产总值增速在全省的位次由第8位提高到第3位,年均增长14.4%;农业增加值增速由第12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第7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18.4%;建筑业增加值增速由第13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由第6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49.8%;粮食总产量增速由第10位提高到第1位,年均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第9位提高到第1位,年均增长22.7%;小口径财政收入增速在全省保持了第5的位次,年均增长3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由第7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由第9位提高到第2位,年均增长13.9%。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现高速推进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创造了加快发展的“庆阳速度”。

  ——从人均水平看,人均GDP由2006年6830元增加到2010年15095元,累计增加8265元、增长81.5%,净增8265元。

人均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由1093元、3818元、1698元增加到2154元、9070元和3872元,分别净增1061元、5252元和2174元。

人均农业总产值由1976元增加到3534元,增长78.8%。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3737元增加到20600元,增长4.5倍。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590元增加到3946元,增长1.5倍。

人均大口径财政收入由833元增加到2482元,增长1.9倍;人均一般预算收入由327元增加到1267元,增长2.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590元增加到12453元,增长6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6296元增加到9693元,增长54.0%。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74元增加到3154元,增长68.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571元增加到2330元,增长48.3%。

各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均呈全面提升态势,改善民生的原始积累得到不断蓄势和加强。

  ——从比重变化看,经济总量由2006年全省第4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3位,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份额由7.5%上升到8.9%,上升1.4个百分点。

农业增加值由第7位提升到第5位,保持了在全省8.5%的份额。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第3位提升到第2位,在全省的份额由11.1%上升到13.5%,上升2.4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加值由第7位提升到第6位,在全省的份额由5.3%上升到5.6%,上升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由第7位提升到第5位,在全省的份额由4.9%上升到6.0%,上升1.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了全省第2的位次,在全省的份额由9.5%上升到14.4%,上升4.9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量由第2位提升到第1位,在全省的份额由11.8%上升到13.3%,上升1.5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6位提升到第3位,在全省的份额由5.7%上升到6.8%,上升1.1个百分点。

大口径财政收入由第3位提升到第2位,在全省的份额由7.3%上升到7.9%,上升0.6个百分点。

一般预算收入保持了全省第2的位次,在全省的份额由6.0%上升到8.5%,上升2.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第8位提升到第6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第9位提升到第8位。

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的位次或比重不断提升,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的势头进一步显现。

  ——从重大项目看,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把“发展抓项目”作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强市富民的重要举措和强大动力,通过不断解放思想谋项目,紧盯政策抢项目,因地制宜抓项目,统筹推进促项目,重大项目建设接续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是围绕改善基础条件,重点实施了庆阳机场4C级改造、西平铁路、西长凤高速、西雷高速、宁长二级公路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扬黄工程向庆城延伸调水、油区群众安全饮水等一批事关发展全局、人民群众期盼多年的基础性、民生性项目,固塬保沟综合治理、碳汇林、公益林、“千池百湖”工程、污水处理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一批城镇基础建设项目,进一步破解了瓶颈制约,夯实了发展基础。

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开发,成功引进华能、中铝、中化、中电投、大唐等国有大型企业和江苏雨润、陕西丽彩等知名民营企业参与庆阳资源开发建设,重点实施了庆阳石化300万吨搬迁改造,华庆、环江、合水、镇北4个产能百万吨以上的超低渗油田开发,核桃峪1200万吨、新庄800万吨、刘园子90万吨煤矿建设,西峰、正宁、长庆桥、沿环江4个工业集中区建设等一批能源化工项目;紫花苜蓿、肉牛、肉绒羊等“七个百万工程”,驿马出口创汇、西峰农产品加工5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等一批“绿色”资源开发项目;南梁苏维埃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香包刺绣、陇东唢呐、道情皮影等一批民俗文化产业开发项目,加快推进优势资源和产业开发步伐。

三是围绕改善民生,重点实施了一批促进就业项目、城市社区服务项目、农村基础教育项目和弱势群体救助项目、医疗卫生项目、文化体育项目,完善公共服务,强化人文关怀,使项目建设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更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

四是围绕资源优势,重点谋划梳理了一批特色产业项目。

2010年,庆阳市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增长极的步伐加快。

庆化300万吨项目建成投产;长庆油田在环县北部发现了亿吨级的大油田,且加快了低渗透的开发力度;刘园子煤田、核桃峪煤田、新庄煤田等开发速度加快;南、北、中三个大型电厂已进入论证阶段,这一切都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未来五到十年,庆阳将建成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和红色革命旅游圣地四大基(圣)地,为庆阳经济大发展增添强大而坚实动力。

2006年以来,全市共实施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38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7.28亿元。

其中,50—500万元项目3546个,完成投资70.06亿元;500—1000万元项目1382个,完成投资74.14亿元;1000—10000万元项目2269个,完成投资540.85元;亿元以上项目186个,完成投资502.23亿元。

  

(二)过去的五年,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主导产业强势带动的五年。

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致力于经济结构大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大开发,三次产业呈现结构改善、效益提升、全面升级的新气象。

  1、第一产业增产增收增效,结构改善成效显著。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市的基础产业常抓不懈,围绕产业富民,把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是粮食持续增产增收。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全市上下通过积极的防灾预灾措施和农业结构调整,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增加。

粮食亩产由2006年161.9公斤提高到2010年197.2公斤,亩增35.3公斤,增长21.8%。

人均占有粮食由366公斤提高到539.09公斤,增加173.09公斤,增长47.3%。

二是种植结构日趋合理。

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注重种植结构调整,以苹果、黄花菜、商品驴等为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绿色认证、无公害认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稳步提高,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以油料、烤烟、蔬菜等为主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17.7%增加到2010年24.6%,全市油料总产量2010年达到10.9万吨,比2006年增长26.0%。

经济作物和蔬菜、瓜类、水果年创产值不断提升,2010年达到37.88亿元,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发展。

三是林业发展良好。

坚持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改善和优化环境为重点,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注重资源、生态、经济效益三方面综合平衡,林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0年末全市当年造林面积15.9万亩,生态环境和区域气候得到明显改善。

在发展林业生产的同时,大抓经济林木的栽培,2010年果园面积171.76万亩,比2006年141.50万亩净增30.26万亩,增长21.4%;水果总产量42.74万吨,比2006年21.83万吨净增20.91万吨,增长95.8%。

随着新植果园挂果期到来,今后几年全市水果产量将跨上新台阶。

此外,林产品商品率明显提高,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来源。

四是牧业生产加快。

坚持把畜牧产业做为全市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生产基础明显改善,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2010年全市大牲畜存栏56.63万头,比上年增长8.9%。

肉类总产量达到5.96万吨,增长7.9%。

仅此一项至少可增加农民收入4亿多元,人均增收175元。

同时,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地方加工工业的崛起,全市皮毛肉奶等加工企业发展到40多户,年创产值近亿元。

五是基础条件改善。

2006年以来,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11.45亿元,年均增长45.9%。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水保流域治理、林业生态建设、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的实施,全市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006年93.17万千瓦增加到2010年130.99万千瓦,增长40.6%;农业生产用电量由10647万千瓦时增加到19945万千瓦时,增长87.3%;有效灌溉面积由62.84万亩提高到69.55万亩,净增6.71万亩,增长10.7%;保证灌溉面积由42.43万亩提高到47.34万亩,净增4.91万亩,增长11.6%;通电农户由48.18万户增加到51.3万户,净增3.12万户,增长6.5%;农电入户率由94.6%提高到99.3%,提高4.7个百分点;大中型拖拉机数量由0.4万辆增加到0.86万台,净增0.46万台,增长1.5倍;农用车由3.6万辆增加到4.1万辆,净增0.5万辆,增长13.9%。

耕、种、灌、收、运实行一条龙机械化操作的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第二产业带动作用凸显,效益总量速度提升。

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和主导力量,扎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06年99.09亿元增加到2010年214.86亿元,净增115.77亿元,增长93.1%。

一是工业经济效益提升。

2006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89.78亿元,增长1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拉动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

2010年,全市工业经济强劲增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93.48亿元,增长2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4%,拉动经济增长8.8个百分点,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三次产业强势推进的条件下,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1.06亿元、实现利税105.37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2.9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89.9%、20.4%和19.8%。

二是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全市上下坚持不懈地推进投资拉动战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超前的规划和扎实的项目前期工作,牵住了发展抓项目的“牛鼻子”,在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中赢得了主动。

“十一五”前4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跨越100亿、200亿、300亿元大关,累计投资达808.5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710亿元的规划目标。

投资总额由2006年96.99亿元增加到2010年488.02多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96.56亿元。

三是交通运输异军突起。

交通工具升级换代加快,运力运量明显提高。

公路里程由2006年3831.41公里增加到2010年11288.6公里,增加1.9倍,其中等级公路由3157.33公里增加到5103.33公里,增加61.6%。

全市客运量由2006年1114万人增加到2010年8203万人,增长6.4倍;旅客周转量由110854万人公里增加到239708万人公里,增长1.2倍;货运量由1770万吨增加到3265万吨,增长84.5%;货物周转量由87887万吨公里增加到310897万吨公里,增长2.5倍。

截止2010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24683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0814辆),其中营运车辆1832辆,非营运车辆106362辆。

  3、第三产业政策引导适时,全面升级效益倍增。

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积极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开拓市场,培育流通,稳步推动消费需求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

一是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受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商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城乡消费持续走旺。

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27亿元;2008年达到62.29亿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57.57亿元的规划目标;2010年,在车市、房市、旅游、餐饮为代表的消费热点带动下,在以“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刺激下,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7亿元,累计增加51.9亿元,增长1.3倍。

二是金融支撑力度加大。

2010年全市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354.18亿元,是2006年147.84亿元的2.4倍,年均增长24.4%。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3.30亿元,比2006年114.26亿元净增119.04亿元,增长95.4%,年均增长18.2%;年末贷款余额139.97亿元,比2006年72.68亿元净增67.29亿元,增长92.6%,年均增长17.8%。

三是开放型经济迈出新步伐。

2006年以来,全市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交流,坚持把民俗文化节、皮影节等节会作为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和载体,把组团参加广交会、东博会等国内外重大投资贸易洽谈会作为广泛开展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宣传和项目推介的有效举措,把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效途径,开放型经济迈出新步伐。

2006年以来,全市出口供货总值达到40.46亿元,年均增长26.6%。

随着开放型经济步伐加快,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8.4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27.5%,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21.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0.9%。

  (三)过去的五年,是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的五年。

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财政收入加快增长。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财政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由2006年21.63亿元增加到2010年58.79亿元,净增37.16亿元,增长1.7倍,年均增长28.4%。

全市小口径财政收入由8.48亿元增加到30.02亿元,净增21.54亿元,增长2.5倍,年均增长37.2%。

财政支出由38.44亿元增加到113.10亿元,增长1.9倍,年均增长31.0%,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7590元增加到2010年12453元,年均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874元增加到3154元,年均增长13.9%。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06年6296元增加到2010年9693元,净增3397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571元增加到2330元,净增759元。

交通、通信等高档享受型消费成为消费新亮点。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计算机、移动电话分别为4辆、62台、172部,比2006年增加4辆、28台和20部。

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移动电话分别为13台、110台和144部,比2006年增加9台、14台和87部。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6年114.26亿元增加到2010年233.3亿元。

三是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彰显。

2006年以来,全市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把生态建设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在绿色环保、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废水排放总量由2006年1620.12万吨减少到2010年890.88万吨,净减少729.24万吨;COD排放总量由9240.10吨减少到8000.00吨,净减少1240.10吨;煤炭消费总量由42.33万吨减少到34.47万吨,净减7.86万吨;烟尘排放总量由4849.45吨减少到3570.80,净减少1278.65万吨;全市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1.8%、4.5%、4.72%、5.35%和5.5%。

  (四)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民生得到显著改善的五年。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人民,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体、卫生和邮电通信等领域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

全市参保人数由2006年176176人增加到2010年289581人,增长64.4%;基金收入从10714万元增加到54178万元,增长4.1倍;基金支出由12010万元增加到43123万元,增长2.6倍;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由18465户增加到24242户,净增5777户;保障人数由45533人增加到59112人,净增13579人,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网”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是科技事业迅速发展。

2010年末,全市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684人,比2006年净增2984人。

2010年共计组织实施农业、工业、医疗卫生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各类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60项,其中国列2项,省列26项,共投入科技经费1327万元,科技活动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三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2010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283人,在校学生12459人,毕业3527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9301人,在校学生23853人,毕业5548人;普通中学招生66195人,在校学生201407人,毕业66065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99.95%,13-15岁儿童初等教育普及率达到99.73%,小学学生巩固率达到99.81%。

全市大专以上高考录取人数15668人,比上年增加1332人,上升9.3%;录取率71.02%,比上年提高7.22个百分点,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发展取得新成效。

四是文体事业向纵深推进。

2010年末,全市共有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9个,全年演出1976场(次),观众达468.4万人次;有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54.05万册;博物馆11个,文物藏量29826万件;综合性档案馆9个,馆藏各类档案资料52.45万卷(册)、照片1.85万张;文化站114个。

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由2006年84.46%提高到2010年89.57%,提高5.11个百分点;电视人口覆盖率由87.08%提高到91.12%,提高4.04个百分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五是卫生事业全面加强。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从2006年183个增加到2010年2562个,增长13.0倍;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及村卫生所数量大幅度增长,2010年末分别达到1071个和1298个;卫生机构人数从2006年5457人增加到2010年9088人,增加3631人,增长66.5%;卫生机构床位数从4300张增加到5067张,增加767张,增长17.8%,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有了新提高,困扰民生多年的“看病难”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六是就业形势不断好转。

2010年末单位从业人员92646人,比上年末增加740人,增长0.8%;年内有7951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比2006年降低0.24个百分点;2010年共组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8.16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52.92亿元,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发展理念不断得到印证。

七是邮电通讯发展突飞猛进。

邮电业务总量从2006年5505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66424.93万元,增长2.0倍;国际互联网用户从29010户增加到91558户,增加62548户,增长2.2倍;移动电话用户从33.96万户增加到165.47万户,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