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7795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

《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docx

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物理

2018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  )

A.安培B.伏特C.瓦特D.欧姆

2.(2分)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车轮处装有滚珠轴承B.

轮胎上印有花纹

C.

刹车皮采用橡胶材料D.

脚蹬表面凸凹不平

3.(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C.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D.

景物在后视镜中成像

4.(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5.(2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载重汽车安装了很多车轮B.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D.

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6.(2分)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脑B.电热杯C.电视机D.电风扇

7.(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B.

钓鱼竿

C.

羊角锤D.

古代捣谷工具

8.(2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及时更换使用年限过长的电线,防止绝缘皮破损或老化,造成短路

B.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施救人员首先要马上用手拉开触电伤员

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D.检修家庭电路双手操作时,人的双脚站在绝缘体上就肯定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9.(2分)在如图描述的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壶内水沸腾后将壶盖顶开B.

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

C.

利用反射镜采集奥运圣火D.

利用暖身贴给背部保暖

10.(2分)一般家庭卫生间都安装有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它们各自独立工作,有时又需要它们同时工作。

下列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11.(2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1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光在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13.(2分)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14.(2分)在科学实践课上,老师将一只模型鸟的尖嘴支在矿泉水瓶盖上,模型鸟的整个身体就能悬空保持平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模型鸟的重心在它的尾部

B.模型鸟的重心在它的中部

C.模型鸟的重心在它所受支持力的作用线上

D.模型鸟所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15.(2分)如图所示是小成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当开关S1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U1;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U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R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RX=

R0B.Rx=

R0

C.Rx=

R0D.Rx=

R0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本大题共1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的瓶塞后,能闻到香水味,这说明香水分子不停地运动

B.燃料的热值越大,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C.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7.(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发电时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电子

C.改变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可以改变螺线管的磁极

D.我国宋代的科学家沈括最早记述了磁偏角

18.(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力踢足球脚感觉疼痛,说明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对足球的作用力

B.篮球在下落的过程中,越来越快,则篮球受力是不平衡的

C.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D.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9.(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使玻璃板垂直于坐标纸面

B.该实验选用两个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实验中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20.(2分)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B.BC.CD.D

21.(2分)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时,小明把阻值恒定为R1=5Ω、R2=10Ω的两段电热丝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接入电路,在烧瓶中加入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再分别插入相同的温度计,实验设计中用煤油升高的温度△t表示电流通过电热丝R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计实验过程中的热损失。

下列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能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

B.该实验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煤油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

C.该实验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是否有关

D.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乙瓶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多

22.(2分)小京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块的密度。

他先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示数如图甲所示;再将系好细线的物块放入量筒水中,物块漂浮,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把物块从量筒中取出,然后将系好细线的铝块放入量筒水中,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最后将铝块和物块系在一起,共同浸没在量筒水中,量筒示数如图丁所示。

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g=10N/kg)(  )

A.物块的体积为18cm3

B.物块的质量为18g

C.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2N

D.物块的密度为0.9×103kg/m3

 

三、实验解答题(共36分,23题2分,24、27~31题各3分,26题4分,25、32题各6分)

23.(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cm。

24.(3分)小明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的位置不动,蜡烛放在图中位置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

“放大”或“缩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时,可以得到烛焰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  。

25.(6分)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红选择了两节干电池、标有“2V”字样的小灯泡L和标有“20Ω1Α”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并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20甲所示。

请完成下列实验任务。

(1)为了准确测量出小灯泡L的电功率,请你只添加一条导线将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  端。

(3)连好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不亮,电压表示数为零。

将电压表分别正确并联在AB、AC、AD两端,发现UAB=UAC=0,UAD>0.请判断,发生故障的是  。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定灯泡L的额定功率。

当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眼睛应先观察  表的示数,然后读出另一个电表的示数。

当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则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W。

26.(4分)小刚同学在做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他得到如下表数据: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目的是  ;

(2)分析第1、2、3次实验,因变量是  、控制变量是  。

(3)通过比较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吸热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温度△t/℃

加热时间t/min

1

0.1

10

2

2

0.2

10

4

3

0.3

10

6

煤油

4

0.1

10

1

5

0.2

10

2

27.(3分)如图是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I随电阻两端电压U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图象数据归纳出I与U的关系式:

I=  ;

(2)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0V时,其消耗的电功率P为  W。

28.(3分)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实验中,小阳小组的同学在螺线管的左端放上一个小磁针,通电后发现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们通过对调电池的正负极

改变了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静止时南北极所指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乙所示。

该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请你写出小阳小组同学所探究的问题是  。

29.(3分)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第一次他将钢球从高h处的斜糟上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A碰上木块B后,能将B撞出一段距离s1.第二次让同一钢球从高1.5h处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A碰上木块B后,能将B撞出一段距离s2.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实验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

(2)两次木块B被撞出的距离s1和s2的关系是:

s1  s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第一次为f1,第二次为f2,则f1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0.(3分)在实验室小明将两只标有“2.5V0.5W”灯泡串联在电路中,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只灯泡因灯丝烧断使电路停止工作。

为了查找出烧断灯丝的灯泡,小明选择同样的灯泡分别并联在L1和L2两端,通过灯泡的发光情况来判断故障灯泡;小阳同学认为选择用一根导线分别并联在L1和L2两端,也可以通过灯泡的发光情况来判断故障灯泡。

请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评价。

(1)你认为  的方案更好;(选填:

“小明”或“小阳”)

(2)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

31.(3分)雨过天晴,善于观察的小东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面上积水少的地方一会儿就干了,积水多的地方就很难变干,于是他认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水平桌面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天平(带砝码)、大小不同的烧杯若干、水和钟表。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东的观点是错误的,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32.(6分)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若干个(图中未画出)。

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越大总功也越大。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科普阅读题:

(共4分)

33.(4分)阅读《声聚焦》回答问题。

《声聚焦》

在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B厅“声音之韵”展区,矗立着两只立体的“锅”,它们分别放在直线相对的两端,相距大约10m左右。

每只“锅”的抛物面内都有一个用金属丝做的三角支架,支架的顶端设有一个金属圆圈,如图所示。

当一个人站在其中一个“锅”的中心点,嘴对着“锅”中心的金属圆圈说话,另一个人在10m外的另一个“锅”的中心点,耳朵接近“锅”的金属圆圈,能够清晰的听到另一个在“锅”里说话的声音。

在嘈杂的展厅环境中,相距几米的距离要想听清说话的声音都很困难,为什么有了“锅”之后,可以把我们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清晰呢?

这是声聚焦的现象。

声聚焦是指凹面对声波形成集中反射,使反射声聚焦于某个区域,造成声音在该区域特别响的现象。

声聚焦体现了抛物面对声音的反射和聚集的作用。

人们在拱形的隧道中或石桥洞中说话,会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加强了,这就是因为声音通过拱形表面的反射聚集而引起的。

科技馆中的“锅”是一个抛物面的形状,焦点就在中心位置上。

当声音从一端的焦点出发后,第一次遇到抛物面时,大部分被反射到了另外一端抛物面上,经过第二次反射后,又重新汇聚到另一端抛物面的中心点,这就像光学透镜的聚焦的作用。

所以,10m之外也能听到清晰的声音。

声聚焦喇叭就利用了焦点反射的作用,它能够像手电筒的光束一样将声音聚焦,主要用于声音的宣传,应用在博物馆、展览馆、主题公园等很多场合。

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能使各区播放的声音互不干扰,在双抛物线圆顶内声音音质最清晰,不受外界任何干扰。

声聚焦喇叭可配置红外感应功能,红外感应器控制自带的功放,可接任何发声设备。

当有人走进声聚焦喇叭下方时,声聚焦喇叭自动播放声音出来,当人离开后,自动停止播放声音。

声聚焦喇叭配置CD播放机,红外感应器控制CD播放机。

当有人走进声聚焦喇叭下方时,播放机自动开机开始播放碟片,当人离开后播放机自动停机。

在生活中,室内声源发声,声波碰到墙壁、天花板、地板均会产生反射,声反射遵从反射定律,而入射声波碰到反射体是凹形表面时,反射声则会集中在一起,也会形成声聚焦。

声聚造成声能过分集中,使声能汇聚点的声音嘈杂,而其他区域听音条件变差,扩大了声场不均匀度,严重影响听众的听音条件,这现象一般应当尽量避免。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声聚焦体现了抛物面对声音的反射和  作用;它改变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声聚焦”的这种聚焦作用不光在声音方面有重要用途,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多应用,请你举例说明。

五、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

34.(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1=10Ω,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求:

(1)通过R1的电流;

(2)R2的阻值。

35.(3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A在10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提升10m,已知动滑轮重300N.(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物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分析】对于常见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需要学生们记住。

电阻的单位:

欧姆。

【解答】解:

A、安培(A)是电流功的单位,故A错误;

B、伏特(V)是电压的单位,故B错误;

C、瓦特(W)是电功率的单位,故C错误;

D、欧姆(Ω)是电阻的单位,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常见物理量的单位的认识,属于基础题目。

 

2.【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解:

A、车轮处装有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符合题意;

B、轮胎上印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刹车皮采用橡胶材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脚蹬表面凸凹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问题,学以致用,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3.【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扩大视野,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

C。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其中A选项中的赵州桥是我国古代传统桥梁建筑的杰作,即考查了光学知识,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B选项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

 

4.【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

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

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

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固态小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5.【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解答】解:

A、载重汽车安装了很多车轮,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对路基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故C符合题意;

D、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改变压强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压强的变化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变化有关。

 

6.【分析】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

(2)电流的化学效应:

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电离等就属于电流的化学效应的例子;

(3)电流的磁效应:

给绕在软铁心周围的导体通电,软铁心就产生磁性,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蜂鸣器、电磁扬声器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解答】解:

A、电脑的部分部件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电热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B正确;

C、电视机也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C错误;

D、电风扇利用电动机带动工作,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特点是把电能主要转化成内能,是一道基础题。

 

7.【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古代捣谷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8.【分析】

(1)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2)发生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施救;

(3)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

(4)触电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解答】解:

A、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或造成短路,故A正确;

B、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施救,切忌不要马上用手拉开触电伤员,否则可能使救人者触电,故B错误;

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故C错误;

D、站在绝缘体上的人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同时接触零线会形成双线触电,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9.【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通常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通常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A、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是水蒸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B、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身体与滑梯接触部分感觉发热,是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符合题意;

C、利用反射镜采集奥运圣火,是内能的一种转移,不符合题意;

D、利用暖身贴给背部保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主要是通过做功实现的,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0.【分析】由题意可知,照明灯和换气扇都能各自独立工作,说明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解答】解:

要求电灯与风扇相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故应使电灯与风扇并联,且各自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

故选:

D。

【点评】本题利用了并联的特点。

用电器并联时可以相互不影响。

 

11.【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

故A错误;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B错误;

C、中学生跑50m所用时间在7s左右。

故C错误;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

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

 

12.【分析】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②入射是因,反射是果,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凸透镜对所有光线有会聚作用。

④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

【解答】解:

A、光只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慢,故本选项错误;

B、入射是因,反射是果,因此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本选项错误;

C、凸透镜对所有光线有会聚作用,不仅仅是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故本选项错误;

D、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